女子为救人去世捐器官又救3人,​9月1日开始新农合就要缴费了

2023-05-05 08:50:04 38阅读

女子为救人去世捐器官又救3人,​9月1日开始新农合就要缴费了?

村里面的刺头李三,自己不交合作医疗,反而在大庭广众之下妖言惑众,大言不惭地说:谁交这个钱谁就是脑子不灵光?一年300多,一家人好几千,有这个钱吃点喝点多好,你们看看我,这么多年,我一直就没有交过,从来没有得过病,我和你们比这不就是省钱了吗?你们这些人就是脑子太呆板,杞人忧天,胆小鬼啊。

负责收缴新农合的村主任,这会听不下去了,直接走过来警告李三,新农合缴费属于自愿,交与不交完全在于你个人,这个钱你可以不交,但是请你不要在这里古惑煽动大家,出了事情这个责任你承担不起。

女子为救人去世捐器官又救3人,​9月1日开始新农合就要缴费了

李三不服气,一开始还和村主任抬杠,阳奉阴违地说一些不中听的话,气得刚刚上任的村主任,差点要动手,这个时候李三的父亲来了,对着李三就是一个大耳光,一边打一边嘴里还骂骂咧咧的说:混账东西,一天到晚的就知道惹祸,还不快点滚。

李三虽然做人不地道,但是对于父亲还是毕恭毕敬的,所以一边不服气地走出了村委会,一边嘴里嘟囔着,一群傻子有这个钱吃喝玩乐多好。

李三是典型的山东汉子,一米八的大个子,二百多斤,身强力壮的,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一拳头能打死一头牛,当然了这个大家都当不真,但是李三确实力气很大,打起架来三五个人都不是对手,正是因为李三健康的体魄,一年四季从来没有生过病,大冬天的别人穿棉袄都感觉冷,李三就穿个单衣,反而精神抖擞,所以这也就是李三坚持不交纳合作医疗的原因。

可谁知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身体比牛还壮实的李三居然得病了,而且一病不起还被送到了市里的大医院,昏迷了好几天才被抢救过来,李三得了大病,幸运的是发现的及时,生命总算是救过来了,但是据说医药费花了好几十万。

李三好吃懒做,家里面条件一般,这几十万的医疗费都是亲戚朋友借的,村里面的好事者都在背后嘲讽李三,不缴纳合作医疗费,这次后悔了吧,如果有合作医疗最起码的报销百分之七八十,现在好了,那么多钱这辈子恐怕都还不上了,李三这就是活该啊。

可让大家没有想到的就是,李三的医药费居然给报销了,一开始大家还以为李三神通广大找关系办成的,到了后来才知道,原来李三的新农合一直都在缴纳,只不过每次都是李三的父亲,偷摸的给李三把这个钱交上去的。

老人家深知自己儿子的品行,知道李三脾气怪,尽管嘴里面说着不交,可是当父亲的知道,儿子只不过是面子上挂不住,所以老人家每次缴纳合作医疗的时候,都会缴纳上儿子的一份。

据说李三在医院醒来以后,看到花费了那么多钱,抱着账单子痛苦流泪,直言后悔没有缴纳合作医疗,后来听说老父亲替自己交过钱了,激动地有晕了过去。

今年村里面再一次收新农合的时候,李三第一个就跑到村委会,把全家人的合作医疗都交上了,而且还给大家言传身教现身说法,讲述新农合的好处,如果没有新农合,他的小家庭早就不堪重负了。

9月1日开始新农合就要缴费了,从来没生病的人有必要继续交吗?

一年350元说多不多,说少不少,一个四口之家再加上父母二老,6个人2100元,这对于一些单纯依靠打工种地的农村家庭来说,确确实实不是个小数目,2100元,差不多够一个农村家庭,一年买菜的钱了,所以每次缴纳合作医疗的时候,大家都是喊着心疼,但是现实生活里面,农村家庭不交这个钱的还是很少,绝大多数农村人,都是在心不甘情不愿的心态下,干净利索的把钱交了。

从我个人的看法来说,农村生活里面,什么钱都可以俭省节约,唯独合作医疗这个钱一定不能省,即便是省吃俭用,不抽烟不喝酒也要坚决按时缴纳新农合,因为作为一个农村人,我深深地知道,对于村里面百分之九十五的家庭,看起来小生活衣食无忧,但是都是经受不起一场大病的突袭,别看平日里面小生活乐悠悠,其实大家都根本没有抵御一场大病的经济能力。

在农村生活中,我每年都会目睹,村里面谁谁谁得了大病,为了看病砸锅卖铁,倾家荡产花费了几十万,幸亏有合作医疗报销,要不然这个小家庭就彻底垮台了,像是这样的事情,每年每个村里面都会发生好几起。

当然了那些因为没有缴纳新农合,而导致无非看病报销,而痛哭后悔不已的人也是不乏其数,看着他们后悔不已的样子,我们除了可怜并没有别的办法,毕竟这个交费是凭自愿的,你劝他缴纳的时候,他以为你骗他,对你冷嘲热讽,现在出事后悔了,再来询问有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可这个世界上哪有卖后悔药的那?

从来没生病的人有必要继续交吗?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得病的,从来没有生过病,不代表这一辈子都不会生病,即便是身体多么强壮,多么孔武有力的人,也不敢保证自己这辈子从不得病,这句大话没有人敢说。

我的建议就是,从来不生病的人也需要缴纳合作医疗,为自己为家庭买一个保障,你要知道你得病了,并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家庭的问题,如果你的家庭不是那种绝对的富裕,那么我认为,即便是你从出生到现在,一次病都没有得过,那么也需要缴纳合作医疗,因为生而为人就没有不得病的,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

不要拿自己的家庭开玩笑,别拿家庭当做赌注,更不要拿自视过高自己的身体,你要知道,一旦生病住院负债累累,那么你这前半生所有的努力都会付之一炬。

什么样的人可以不用缴纳合作医疗?

那么在农村里面什么样的人可以不用缴纳合作医疗,但是可以享受报销的那,一般来说一下只有以下几种人,才会享受这种待遇。

第一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五保户低保户,以及农村的特困家庭,一般来说像是孤寡老人,特困儿童,像是这类特殊人群,有关部门会给予特别对待。

第二种,独生子女家庭可以不用缴纳合作医疗,根据地区不同规定,80岁以上的老人,不用缴纳合作医疗。

我们需要知道的就是,这几种人是完全不用缴纳新农合的,他们因为身份的特殊性所以特事特办,尽管不用缴纳新农合,但是他们依然完全新农合医疗报销。

最后给大家的忠告就是,这个钱希望我们每个人每年都要缴纳,但是永远都用不上,我是农村小小李,认同我的回答就给我一个关注吧,欢迎你的点赞评论和转发。

我想听你们随便讲个故事?

我也来讲一个真实的故事吧,由于网络发达故事里不会出现相关人物的真实身份和姓名,读起来可能费力一些,请谅解。

公司新来了位女同事,是位28岁的年轻妈妈,但她给人的感觉是总是一脸憔悴,状态不好,经常踩着点来公司,下班后也总是着急的回去,几乎不和同事聚餐。本以为是孩子小照看起来不易,下班回家还要做饭带孩子,所以人看起来比较疲惫吧。直到有一天她婆婆闹上公司,我们才知道原来她嫁给了一个奇葩家庭…

女同事的性格属于摇摆不定的类型,耳根子软没什么主见。她和她先生是大学同学,她先生追她时她已经有相恋3年的男朋友,上了大学属于异地恋。由于异地恋女同事和男朋友的感情出现了裂痕,感情渐淡,又加上她先生对她势在必得,追女同事追的也很用心嘴巴也很甜,在糖衣炮弹和各种礼物的攻势下,女同事默许了他先生打电话向远在异地的男朋友挑衅,并宣示主权和告知她男朋友他被撬墙角和被分手了。

女同事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就稀里糊涂的和她先生在一起,也许是因为她觉得她先生很暖,对所有女孩子都很照顾,是暖男(后来才明白那是中央空调型的男人),也许是受了收了先生好处的舍友们的怂恿,又或许她喜欢被照顾被甜言蜜语哄的感觉。可是毕业后的去留让他们产生了争执,她先生希望女同事和他回老家发展,而女同事却希望留在自己家乡,在争执的过程中她先生出手把她打伤,一身淤青、眼角红肿、耳朵嗡鸣,并把她的电脑行李化妆品一股脑的丢下楼去。女同事跑到闺蜜那借住,向闺蜜诉苦说她先生又打她了,她想分手但又觉得她先生对她也挺好的,不舍得。

女同事的父母知道女儿被打,非常心痛。认为男人只要动手打女人了,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更加反对女同事和她先生在一起。女同事的父母为了劝女儿离开她先生,不惜亲自大老风尘仆仆的远赶来带走女儿,并打电话给女同事的闺蜜,恳求她帮忙做女同事的思想工作劝女同事远离渣男。女同事的先生知道闺蜜曾经劝女同事分和他分手的事情后,愤怒的打电话痛骂女同事的闺蜜并上门威胁恐吓。

也许是经不住她先生的甜言蜜语和赌咒发誓,女同事又和她先生和好了,并和她先生站在“统一战线”上,一起诋毁和远离曾经劝过她分手远离渣男的人。为了能长久在一起,她听取了她先生的建议假借旅游要办护照的名义,骗取户口本去登记结婚。当父母知道这件事后为时已晚,女同事已经怀孕四个月了!医生说若要再打胎,恐怕以后就不能再孕了,这一打击又把女同事的母亲给气病了!既成事实,只能认命吧!

女同事属于远嫁,父母亲人不在身边自己也没有工作收入,身边能依靠的只有她先生,所以处处伏低做小,希望能经营好这个家。她婆婆是个精明厉害的角色,对她未婚先孕,骗取户口本和挺着大肚子嫁进来的行为很是瞧不起,虽然是为了她儿子,但还是觉得女同事败坏家风,处处找事情刁难她给她立婆婆的规矩,常拿女同事的例子来教育四岁的孙女。这让女同事很不满,只要不出现过分的争执,婆媳关系的问题她先生从来不管,但只要女同事和婆婆争执的过程中,声音稍微严厉就会遭到她先生的指责或暴力。为了不与社会脱轨找回自我,做了四年家庭主妇的女同事决定重新回到职场。

对于女同事重入职场的事,婆婆激烈反对,认为女同事不检点嫁人了就要伺候好公婆丈夫,好好呆在家备孕二胎一定早生出个儿子。但这回女同事似乎不再懦弱突然有了主见,送女儿上幼儿园后就回到了公司。

这不,女同事的婆婆希望她赶紧回去洗衣做饭生儿子,又闹到了公司……

 癌症病人散尽家财出国就医却人财两空?

当然不值得!因病致贫的人还少吗?每一个人都有活着的权利,如何选择活下去的方法才是硬道理。

无论有钱没钱,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才叫值得。

我们守着中医,抱着无价的瑰宝却要去远方探宝,最后落得人财两空的下场。

《人间世》里的闫宏薇,聪明、乐观,坚强,被确诊晚期三阴性乳腺癌的初期,保持着理智、冷静和淡定。

虽然有着不同于常人的高智商,但是头脑转动的灵活毕竟赶不上癌症溃烂的速度,在家人无条件的爱和支持下,渐渐失去了理智变得固执和自私。

人在掌握着生杀大权的阎王面前,都会心生恐惧继而变得不可思议吗?

我一直很喜欢看医疗纪录片,比如《人间世》、《生命缘》,比起那些众多的医疗剧,少了夸张和无厘头,真实地展示人在疾病面前的坚强和豁达、死亡面前的恐惧和无助。

什么是癌症,医生这样告诉我们:“为什么生出癌症这个东西,全世界都不知道”,医生和病患共同努力,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尽量增加生命的时长,能够活着这才叫赢了。

除了坚持和勇敢,选对方法才是活下来的路,一意孤行的最后,就是自私。

得知自己患了癌症,闫宏微没有流过一滴眼泪,她和大多数癌症患者一样,平静地接受治疗,只是在想到自己三岁女儿的时候会泪流满面。

“我就不能听人家说小孩,一说小孩我就很难过”。为了孩子和家人努力地活下去,是很多癌症患者坚持下去的动力,闫宏微一开始也是这样。

幸运的是,她有一个言听计从的老公,有因为无力帮衬而选择无条件相信女儿的父母,大家看到了无望,却依旧冒着倾家荡产的风险,帮助妻子和女儿与病魔抗争。

只是癌症因为难以琢磨,所以让选择也变得艰难。知道出国医治就是一条走不通的路,但是闫宏微的家人们依然与她同路。

不留遗憾,是所有癌症患者和他们的家属共同的心愿,万一能够活下来,万一呢?

只要活着,“她咋高兴就咋来”,是一个母亲对生命即将枯竭的女儿最后的迁就,闫宏薇的妈妈每天生活在重复的绝望里,除了眼泪毫无办法。

人在死亡面前,都会变得卑微,癌症治疗的最后是让人失去理智 ,极强的求生欲又让闫宏微开始变得自私。

知道自己的家庭境况,预料到结局明知无望却做无望的抗争,散尽家财都没有考虑家人们是否有一天会流离失所,然后把自己的选择强势地推给丈夫和年迈的父母。

一个高级的知识分子,一个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师,闫宏薇不过是为了活着,做了一件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1、违心地认为自己女儿的名字与生死有关,去派出所变更了她的姓名;

2、准备抵押房产远赴美国求医却无功而返

3、在带去的钱在美国花光之后,开始让老公出去打工挣医疗费

4、买天价进口抗癌药,只是为了未卜的生命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美国医生在她临回国前给了闫宏微一句忠告:建议回国陪伴孩子。

美国的医生实际上已经给了她答案,但此时的闫宏微,心里除了自己已经没有了别人。

闫宏微的生命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固执延续下来,当支出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凑钱去选择一种利弊已经很明显的方法,就是一种自私的行为,是对生命的一种无知。

癌症病人越是在无助和生死攸关的时刻,越要让理智左右自己的头脑,因为我们的选择决定了自己能够活多久。

都说有病乱投医,舍近求远千金散尽,是很多癌症病人在绝望的时候,最想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殊不知救命的稻草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中医一定会成为癌症治疗的奇迹而不是万一。

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减轻癌痛和放化疗带来的痛苦,在调理中做到与癌症和平共处,中医是所有癌症患者可以选择的最好治疗方式。

西医切除、中医辅助,没有了金钱的重压,卸掉了心中的石头,每一个癌症患者都有绝处逢生的可能。

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不因病致贫,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而不是人财两空之后,让自己的家人饱受磨难。

值不值得一目了然,可还是有很多人在走着这条不归路。

https://m.toutiao.com/is/MmtyoV1/ - 带癌生存,带病延年 - 今日头条

有人说要多行善事?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这话是真的,也许就是一件很小的事,但你今天做了,明天也做,后天还做,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如同涓滴之水汇集成海一样,总有一天会看到得福报的,就算不为自己,也可以为后人积攒福荫的。善有善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人在做,天在看,日行一善积少成多,人年纪越大越应该明白其中的深意,真实案例,我身边也有,请看下去。

我本人是80后,从小生长在一个军工后勤企业,当时为了躲避预想的敌人空袭,所以在那个年代搬入了内地四川某个偏僻小山村,当时还是发粮票和油票的年代,我小时候吃一个冰棍只要2分钱,真是美好单纯的时代啊。当时这家企业搞的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模式,因为距离县城太远,开车都要1个小时,所以在小山村里面搞了自来水管道管理处和猪肉加工厂,我的邻居大叔刚好就在猪肉加工厂里面上班。

当时我们直接叫这里“杀猪场”,每到半夜凌晨杀猪的声音就会传遍整个小山村,虽然有隔音设施还是听得到,这也是我童年噩梦之一,当时我父母谈论说这里的岗位都是没人愿意做的,当时厂里的工人都没人去,即便工资给的高,因为这是一个"双手沾满鲜血"的职业,俗称杀猪匠,最后没办法,从当地村民里面请了3个人来做,其中一个就是我的邻居王大叔。

他家世代都是农民,到了他这一代也是以种田为生。大家都知道,80年代工人是多吃香啊,相亲别人都是优先考虑国企的工人,就和现在阿里巴巴华为腾讯等大企业一样,工资收入稳定,又是铁饭碗,所以,刚好有名额空缺,即便是杀猪,他也认了,就这样,王大叔经过短期培训就上岗了,还被分配了一套房子,刚好就在我家隔壁。

他知道自己从事的工作是不吉利的,也是有点罪恶感的,所以,他在外人面前从来都是表现得彬彬有礼谦虚低调,很多时候和别人交流都是赔笑居多,而且他本人也是喜欢做好事,估计也是为了抵消罪恶感,特别是他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更是如此。比如平时左邻右里打扫卫生或搬点什么东西,他都会出手相助,干一把体力活对他来说是小意思;他对待我们这些小孩子也是慈眉善目,每次去县城拉生猪回来都会带一些糖果给我们;在工作上更是服从上级领导安排,甚至去县城献过血,那个年代献血的真是很少的,他有这份心就很不错了。关于王大叔,我印象最深刻是那一次抓小偷。

我左边那家人当天一家人都去县城了,家里没人,当时刚好从外流窜过来一个小偷,他摸准了情况就实施了盗窃,整体动静不大,我当时睡得很死没察觉,但最后他还是被发现了,因为他运气不好,出来的时候刚好遇到王大叔下班回来,当时是凌晨5点左右,被直接抓了个现行!他当时还反抗了,带了一把小刀比划着,结果被杀猪的王大叔当场制服,扭送厂里的派出所;第二天邻居回来才知道这件事,连声感谢还请王大叔一家人吃了饭,从此以后,王大叔的名声也在厂里和当地传开了,再也没人鄙视他看不起他了,也愿意和他结交,这就是善良带来的好处。

而且王大叔第一胎生的是女儿,第二胎果真如愿是个儿子,真真是凑齐了一个"好"字,这也许就是上天给他的最好的回报!虽然工厂在90年代初就已经整体搬迁了,王大叔也没跟随过来,因为工厂到了一个大市里面,再也用不到自己杀猪了,但我听说他至今还留在小山村里面,算算大概今年有70岁左右了,身体健康精神矍铄,膝下一双儿女也是事业有成,儿子是在成都买了房安家,是个律师,女儿是在老乡县城(四川省射洪县)安了家,是个老师,全家无病无灾,这或许就是上天对王大叔一生坚持做好事的回报吧,所以说,做人要心存善念,不要以为老天不知道你做了什么,上天其实是很公平的,一定会在合适的时候回报好人,不但为自己,更是为了子孙后代。

妻子去世了还需要和丈母娘家有来往吗?

妻子去世3年了,顾明没有再婚,不仅没有和丈母娘家断绝来往,还带着两个孩子和岳父岳母生活在一起。顾明今年39岁岁,浙江金华人,自己开着一家小公司,一年收入最少也有七八十万,是个帅气事业小成的男人……

顾明和妻子苏宁是高中校友,顾明比苏宁高一届。苏宁是学霸,刚进入高中的时候,代表高一新生上台发言。

顾明永远记得苏宁在开学典礼上第一次见她的样子。苏宁是一位漂亮的女孩,她有着苗条的身段,高挑的个头,还有那微黑的皮肤,但丝毫不影响她的美丽,反而增添了些秀色。她的眼睛是那样好看:黑亮亮的眼珠,像两粒闪闪发光的黑珍珠,又似一对黑玻璃球浸在清水里。

顾明对苏宁第一印象很深刻,只不过苏宁是学霸,而顾明是学渣。顾明是体育生,他是靠打得一手好篮球进入这所重点高中的。

顾明不但篮球打得好,人还长得特别帅,再加上他一米八六的大高个,让学校大半的女生都觉得顾明是自己学校的校草。

每次顾明打球的时候都有很多女生围观观看,苏宁有时也会看顾明打球!只要她来看,顾明就会打得特别好。

顾明不敢向苏宁露一点喜欢她的意思,因为他知道江宁是学霸,学霸都是喜欢学习好的学生的。

为了以后,能配得上学习好的苏宁,不爱学习的顾明开始拼命学习。虽然高二了,可顾明连高一的知识都没有学明白,于是顾明便向学霸苏宁不耻下问了。

苏宁也没有拒绝顾明的请教,每次顾明问她,她都会教他。两个人的情形是反过来的,顾明高二,可是连高一的题都不会做;苏宁虽然才高一,但顾明高二的题她都会做。

苏宁不仅给顾明补习,对他还十分严格,顾明因为喜欢和她在一起,平时枯燥乏味的学习也变得有趣起来,也学得进了!

虽然他们都没有说什么了,但相处得很融洽。顾明暗地里下定决心,要为了她成为更好的自己,不能像以往一样混日子了。他得有个目标,要考个好大学,这样自己才有资格和她在一起!

顾明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妈妈在他6岁的时候就因为生病去世了。妈妈去世不到半年,顾明爸爸就再婚了,继母带了一个比顾明小2岁的儿子。

都说有了后妈就有了后爹,这句话在顾明家里也没有出错。顾明后妈说实话也没有真正虐待他,就是无视他,当挺这个人不存在。家里有好吃好玩的,都偷偷摸摸地给自己的亲儿子。

顾明如果有任何要求,都是不给办的,因为没钱,自己儿子的事情,那都是大事。顾明上学以后,从来没有参加过补习班,兴趣班;异父异母的弟弟上学后,又是钢琴课又是书法班的。

后妈和顾明亲爸给弟弟买了钢琴,顾明想买个篮球,爸爸告诉顾明:“现在家里要养两个小孩,经济困难,没有钱,你是老大,要懂事,得让着弟弟,不要提无关紧要的要求。”

后妈对自己不好,顾明能理解,因为自己不是她生的,又不是亲生儿子,凭什么对他好啊。可自己是爸爸是亲生的啊,爸爸为什么也对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子好呢?爸爸的无视和冷漠曾经让小顾明伤心很久。

顾明是在极其缺爱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顾明人长得帅,从来不缺向他表白的女生,其中不乏漂亮的女生,但他从来没有动心过。

苏宁是顾明真正动心的第一个人,她的出现让顾明有了奋斗目标,有了向往,有了想为她可以付出一切的想法!

苏宁对顾明也不错,她会把家里好吃的藏起来带给他吃,教顾明学习,给他买习题册。苏宁还用零花钱给顾明买了一个篮球,顾明打球的时候给他加油打气!

有一次,晚自习下课,顾明送苏宁回家,刚好碰到来路口接她的苏宁父亲。看见有男生送女儿回家,苏宁父亲并没有大惊小怪,也没有对顾明发火。只对顾明说了声“谢谢,”却让顾明落荒而逃。

苏宁和父母讲了顾明的事,那是一对开明的父母,虽然两个人都是老师,对顾明却一点没有偏见。

苏宁父母知道顾明想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以后,把顾明叫到自己家里,苏宁父亲亲自给顾明辅导作业。苏宁父亲只对顾明吩咐了一句:“你们现在是学生,学生的职责就是好好学习,考上理想的大学!”

顾明是很羡慕苏宁的,苏宁父母对她很宠爱,但却却不溺爱。父母把她培养得很好,学习好,懂礼貌,孝顺,家教很好,顾明一切都向她学习,希望自己也可以成为像苏宁这么优秀的人!

在苏宁父母的悉心培养下,顾明这两年的进步不小,虽然和苏宁这个学霸还是相差很多,但考上大学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顾明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只想离苏宁近一点,他也想像苏宁父母一样成为老师,他报考了浙江师范大学。

浙江师范大学虽然不是双一流大学,但录取分数线比一般的重点大学都高,幸好顾明从高二开始好好学习了,幸好他打得一手好篮球,他被浙江师范大学录取了。

第二年,苏宁也考入了浙江师范大学,其实以苏宁的成绩是一定能考取双一流大学的,可苏宁对顾明说:“当老师是我从小到大的理想。我希望自己可以像我的父母一样,成为一名好老师,可以桃李满天下。”

苏宁上了大学以后,顾明向苏宁表白了,两个人正式交往了,看见顾明带着女友满校园的溜达,让学校暗恋顾明的女同学,心碎了一地。

顾明和苏宁在大学就开始做兼职了,顾明在宿舍开了家小卖部,做起了跑腿生意,还帮着其他同学介绍工作,做起了中介的工作。

大学四年下来,顾明没有问家里要过一分钱的生活费,大二开始连学费都是自己交的。别人上大学是花钱的,顾明大学四年下来攒下了八万多人民币。

大学毕业以后,顾明先去一所中学当了一名体育老师,在学校一年后,顾明觉得自己不是很适合当老师。

他好像更喜欢做生意,顾明在上大学的时候,就在淘宝开着一个网店,生意还不错,赚得也还行。但因为他一边上班一边做淘宝,时间精力有限,淘宝生意一直没有做大。

在顾明毕业的第二年,苏宁也从大学毕业进了学校当老师了。她是名好老师,虽然是新手老师,课却讲得很好,学生都十分喜欢她。

顾明想辞职专心做淘宝,以后自己开工厂,把生意扩大,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苏宁和苏宁父母,原以为他们也许会反对,毕竟教师是份稳定的工作。

没想到,苏宁和父母却都同意了顾明的想法,苏宁对顾明说:“我有工作,哪怕你生意做失败,我也可以养活你,不会让你饿着肚子的。你好好做就行。”

苏宁父亲问顾明:“还缺不缺资金,虽然我们没有多少钱,小数目还是可以赞助的。”苏父和苏宁的话,让已经长到一米八九的顾明落泪了。

苏宁大学毕业后的第二年,顾明向苏宁求婚了,那天顾明把苏宁约到了他们的母校,给了苏宁一个浪漫温馨的求婚仪式。

顾明爸爸在知道儿子即将结婚的时候,给了顾明一万元钱,告诉顾明:“你长大了,我没有能力,只能给你这么多,家里还有你弟弟和妹妹要养活呢!你得靠你自己啊!”

顾明听爸爸说得靠自己的时候,有点想笑,除了上大学的第一年,爸爸给过他一千块钱,大学四年,家里再也没有给过他一分钱。顾明家的房子还是他亲生妈妈单位的房改房,妈妈去世前曾经留下遗嘱,房子是留给顾明的,但顾明从来没有跟他们计较多,哪怕家里人都对他不好。

苏宁和苏父苏母都没有嫌弃顾明这个穷小子,他的婚礼顾明爸爸一点都没有帮忙,都是顾明岳母岳母一手操办的。

那时顾明还在创业,他们没有钱买房,婚房是租的,顾明觉得自己十分亏欠苏宁。苏宁却和顾明说:“只要有地方住就行,因为我们相爱,如果没有爱,住再大的房子都会觉得空的。”

顾明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对妻子好,对岳父岳母好,努力赚钱,给他们过上好日子。要尽快给妻子一个家,一套属于他们自己的房子!

顾明是个有生意头脑的人,生意做得不错,自然收益也不错。婚后第二年,岳父岳母贴了一点,顾明在岳父岳母住的小区买了一套二手房,住得近,可以相互照应。

搬进房子的第一天,苏宁对顾明说:“我们有房子了,也可以要宝宝了,我希望你可以多个亲人,和你血脉相依的亲人!”

结婚第三年,顾明和苏宁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了,那是一位十分漂亮的小姑娘,女儿很像顾明。尽管苏宁说:“像个小猴子一样,你怎么就说这么漂亮,像得像你啊?”

“因为我女儿有个漂亮的妈妈和帅气的爸爸!”顾明骄傲地对妻子说。

那天在产房门口,看见苏宁被推出来疲惫不堪的样子,顾明竟然哭了,他心疼得要命。没有第一时间看女儿,只是想知道苏宁好不好。

苏宁后来告诉我,医院的孕妇和已经生了孩子的妈妈都十分羡慕她有个好老公。她也告诉了顾明,医院孕妇对他的夸奖。

可顾明却对苏宁说:“和你对我的付出想比,我做得实在太少了,我只能加倍加倍加倍对你好!”

女儿生下来以后,顾明岳母没有接受学校的返聘,帮着女儿女婿带孩子,让女儿女婿都可以安心工作。让顾明很感谢自己的岳母,和漠不关心自己的爸爸比起来,丈母娘家实在是太好太好太好了。

女儿3岁的时候,顾明买了一套2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这样他们可以和岳父岳母一起住,既方便岳母照顾女儿,也方便他们照顾岳父岳母。省的岳母为了照顾女儿把岳父一个人留在家里了。

苏宁每次都会提醒顾明,不但要对她父母好,也得多孝顺自己的父亲继母和家里的弟弟妹妹。每次过年过节,苏宁都会给家里的每个人准备好礼物。她叫顾明放下心中的怨气,告诉他爱比恨简单得多。

2016年,二胎政策来的时候,苏宁决定生二胎,她说这样女儿有个伴。女儿也想要个弟弟妹妹,岳父岳母也同意,说他们俩都退休了,可以帮助照顾。

妻子再一次怀孕,顾明,岳父岳母,包括女儿都把苏宁当成了宝宝一样对待。苏宁开玩笑说:“我是我们家的国宝熊猫。”

“你就是我们家的国宝,在我心里,你比国宝还要重要。”当着岳父岳母和女儿的面,顾明也对苏宁说着情话,让苏宁很不好意思,脸都红了。

苏宁生了个儿子,顾明儿女双全了,他对苏宁说:“我觉得老天对我真是不薄,虽然没有父母缘,可有我的岳父岳母对我好,像对亲儿子一样的对我好!这一切都是我的妻子,你带给我的,高二对你的一见钟情,娶你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家庭美满,顾明的淘宝店生意也越来越好,他成立了公司。做生意顾明也赚了不少钱,顾明和苏宁都觉得应该回馈社会,他们参加了春蕾计划,赞助了6个女童的学费。

他们不仅自己做公益,也带着孩子一起去做公益。顾明的女儿看到和她差不多大的孩子上学的学费都困难,过着她想象不到的贫困生活。

告诉顾明和苏宁:“我一定会爱惜粮食,少买衣服,不要玩具了,我把钱省下来给那些姐姐们上学。”

顾明岳父岳母对孩子的教育做的很好,女儿懂事孝顺,学习好,儿子虽然只有3岁也很乖,3岁也能自己吃饭,幼儿园也都高高兴兴的去,会和姐姐一起省钱给他的大姐姐交学费!

顾明以为他的生活会一直幸福下去,可灾难却找上了他们,他的世界崩塌了。苏宁为了救一名在街上捡球的孩子被车撞了,在医院抢救了10多天,最终还是离开了顾明。

苏宁在离开人世间,突然前清醒了,顾明以为妻子好转了,很开心,没想到却是妻子的回光返照。苏宁临终前告诉顾明:“一定要忘了我,一定要开始新生活,把自己的身体给有用的人。”

苏宁是了解顾明的,知道他会对儿女好,对她的父母好,在临终的时候,没有一句是让他照顾自己的父母的。

顾明和苏宁都是志愿遗体捐献者,在苏宁脑死亡后,顾明签字进行了遗体捐献,苏宁的遗体救治了6个人。

苏宁走后,顾明是悲痛欲绝,感觉心都被带走了,但他没有机会悲哀,没有时间让他疗伤。苏宁的意外去世,让岳父岳母一下子老了很多,2个孩子还小,全家都得靠顾明。

顾明虽然恨不得马上去找妻子,但他得好好活着,他还有他的责任和义务。他要好好孝顺岳父岳母,把孩子培养成才。

苏宁去世后,岳父岳母想搬回家住,顾明不同意,顾明和岳父岳母说:“你们是我的父母,一辈子都是,苏宁不在了,以后带着她的那一份,都由我一起孝顺。我给你们二老养老送终。”

苏宁去世3年了,顾明还是一个人,岳父岳母一直劝顾明再找一个,好好开始新生活。可顾明说:“我忘不了她,如果没有她,就没有我的今天。如果没有遇见她,我也许考不上大学,也许我会变成不良少年。也许我会和父亲继母反目成仇,也许我不知道感恩,也许……”

有一次我在街上遇见顾明,我们说起了苏宁,我也劝顾明再找一个“你还不到40岁,还很年轻,苏宁也希望你可以幸福的。”

“姐,也许以后,我会再找一个,现在真不想,我要赡养我的岳父岳母,哪怕他们女儿不在了,我也要让他们有一个幸福的晚年。如果有人可以做到和我一起赡养我的岳父岳母,也许我会再婚。”

听了顾明的话,我不知道该说什么,现在这社会,这样重情重义的人不多了。我没有再说什么,只能祝福他!

写在最后:

妻子去世了,还需要和丈母娘家有来往吗?我觉得有必要来往的,那时你爱过的人的父母,是你孩子的外公外婆,曾经和你是亲人。

顾明和苏宁是我在参加春蕾计划认识的,他们夫妻感情很好,儿女也教育的很好。

苏宁为顾明遮风挡雨,默默付出,顾明也要为苏宁披荆斩棘,给她和她的家人幸福,这是他们无声的默契和最深沉的爱恋。

顾明既是不幸的,也是幸运的,他因为遇见了苏宁和她父母,成为了更好的自己。也因为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即使苏宁不在了,他也依然孝顺自己的岳父岳母,默默地替妻子承担属于两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