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结婚风俗,婆家这边信阳都是提前上坟?

2023-10-11 13:49:03 31阅读

信阳结婚风俗,婆家这边信阳都是提前上坟?

我们信阳是有"早清明晚十月一"这个风俗习惯。据说是清明节是神魂出游的时节,提前祭拜扫墓烧纸钱是为了让逝去的先人有了路费早日出行。十月一是魂归墓穴的日子,为了让先人尽可能多游玩一些时间,所以十月一只能当天祭拜,不能提前。老人是这样传的,不知是否还有别的说道?

信阳结婚送亲和接亲有什么讲究?

接亲时: 1、男方父母是不去的,要在家里等着。接亲来来几个人,要和女方家商量好,因为男方前去接亲的人要和女方家送亲的人在辈份上要对应。如果女方送亲的和男方接亲的有嫂子,好像都要给钱的。

信阳结婚风俗,婆家这边信阳都是提前上坟?

2、男方家还要准备给孩子的红包,不用见孩子就给,可以给女方的妈妈,让她来看着给,哪些要给,哪些不要给的,她自己就全知道了。至于包多少个,包多少钱,还是商量着来。

3、男方接亲时,要带上几样东西,带什么,我想不起来了,哈哈。女方家可能也会准备一桌吃的给男方接亲的客人,所以到时看热乎吧,让坐下吃,就坐下吃好了。

4、接亲时,不要在女方家呆的时候太久,因为要算好时间,如果直接去饭店,一定要在十二点以前到。如果要回家再去饭店,那算好时间。

5,女方家送亲的人员和男方家接亲的人员先去男方家,女方父母和亲戚安排好可以后去。 如果接女方直接去男方家,有老人的,可以在新娘子进门前,给杯糖水喝,问甜不甜,然后老人可以给个红包,包多少看情况自己订,不用跟女方家商量了。 然后在家里,就是男方父母在了,可以拍拍合影啊之类的,或者照顾一下送亲的人员,等待女方家的父母的到来。如果这个时候女方家有小男孩,或者是新娘的弟弟之类的给卧室门口挂上红门帘了,男方父母要给挂门帘的人红包。 女方家父母及亲戚到来后,可能大家要相互寒暄一阵,如果时间不早了,就会起身去饭店。

河南农村结婚彩礼多少怎么让两家人都满意?

跟河南人说彩礼这个事情我有绝对的发言权,当然,是很悲剧的那种!!我是广东的,11年的时候谈了个女朋友,比我大两岁,河南信阳的,谈了有一年的时候,去她家里见她爸妈,也就是在一个小山沟里面的一户人家,无谓的背景介绍不多说,直接给你们亮剑,他爸跟我说的话,第一句就是问我能给他们家多少保障,一下子把我问蒙了,然后直接就说彩礼16万,要在信阳买一套100平以上的房子单独写他女儿的名字,广东那边住的也必须是商品房,必须三室一厅,还得专门预留一个房间给他们两个老人家有空了过去看女儿住的,另外还不准和我爸妈同住,说怕他女儿受委屈,另外我们这边的酒席怎么办他没意见,但是在他们老家的酒席必须80桌,接亲婚车必须17部宝马以上的,不然他没面子。我就呵呵了,我差点就以为真的是镶金的了,我第二天就走人,我家条件也不差,我自己本人也是高大,五官端正的,就外貌家庭而言,她们家完全跟我家没得比,居然说能娶到他女儿是我们家的福气。背景就是她女儿比我大三岁,我家里本来就已经不喜欢,她高中没毕业就南下打工,跟别人同居了5年然后被甩,期间其他的事情我都不想说了,本来也并不介意这些,但是实在是被她爸那趾高气扬的所谓福气给气到了!我现在老婆比我小5岁,结果的彩礼随对面要也才要3万8,回过来的嫁妆都不只了,我丈母娘对我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要对她女儿好,现在我们自己新买了房,等她驾照下来了再买辆车,就准备要宝宝了!!在此以亲身经历奉劝各位广东普通家庭的兄弟,希望跟外地女孩子处感情前先了解清楚地方习俗,北方人真的很喜欢在婚嫁事情上争面子,跟南方人的随和体谅完全是两个极端概念!

河南农村小舅子结婚随礼多少合适?

这个问题不好一概而论,第一,你小舅子在当地农村的风俗是什么?都有哪些值得注意的?

在一个要根据你个人的经济状况来决定给多少礼合适,如果你的经济状况较好,那就给多一点关键是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毕竟你自己还要过日子,现在在农村各地结婚的风俗各异,有的结婚一张嘴就是几十万的彩礼这是一个很不好的现象,这种要彩礼的现象只是农村很多小伙子都结不起婚,更不好的是,有的还相互攀比,可喜的是,有的地方已经注意到了这种旧的不好的习俗,大力提倡喜事新办,不要或少要彩礼,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好的开始。

信阳人怎么过年?

题主您好!

笔者是信阳的,浉河区。我在百家号上专门写了一篇信阳浉河区人怎么过年的短文。看来在这里还要再叙述一遍。

信阳八县两区。过年习俗可能大同小异。我在这里说说相同点吧!

每年农历进入腊月初八以后,农村里基本上就开始筹备过年了。小时候的印象中,每年这个时候,家庭妇女们拆洗被褥床单窗帘之类,男人开始上街赶集,采购过年及春节拜年所需的商品。记忆中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从外地运过来的粉条,有红薯粉条,还有土豆粉条等。好像红薯粉条比较好吃一点。之所以印象比较深刻,是因为小时候粉条一般只能在过年时候才能吃到。

印象中比较深刻的还有一样,那就是炸糙米,就是我们现在还能吃到的炸爆米花用的那种机器。每年腊月初十前后,逢集的时候(我老家在信阳浉河区南部,现在浉河区城区市郊乡镇,集市逢农历单日逢集),集市上便有一个专门给人炸糙米的师傅,坐在一只小马扎上,面前放着两样东西,左手边是一只风箱,好像是用木板做的,右手边是一座小铁炉子,直径大约30公分左右,高度20公分左右。炉子上边面对师傅的前后两端有两个缺口,一只长度不到30公分直径大约20公分左右的圆柱形密封铁罐(就像是一只袖珍煤气瓶),架在铁炉子上,铁炉里燃烧着木块。师傅左手拉着风箱,右手不停地转动着铁罐把手。一会儿,师傅伸头看了看把手边上的气压表,估计是气压够了,便停下双手,站起身,右手提着把手,左手把铁管套进铁罐的前面一端突出的地方,走到旁边一个长长的布口袋前,把铁罐放下,左脚踩住铁罐,左手一使劲,“砰”的一声,一团白烟升起!一锅糙米炸出了!

腊月二十以后,农村集市更加热闹了。逢集的上午,人群熙熙攘攘,小小的街镇,被四面八方过来赶集的人们挤得水泄不通。每年这个时候,学校都放寒假了,学生们三三两两的,也都走到集市,挑选自己喜欢的东西了。年龄再小一点的,跟着自己的爸爸妈妈,也来到集市,买一串冰糖葫芦,或者一根油条,美美地吃着。

除夕那天,一早起床,吃过早饭,大人就开始打扫室内卫生。墙壁,门窗,桌椅板凳,全部清扫一遍。然后是门前的院落。快到中午了,小孩子们帮忙给大人张贴新春对联年画。等到这一切都弄好了,时间也基本上到中午了,接下去的是燃放鞭炮。长长的鞭炮挂在门前的竹竿上,在砰砰啪啪的响声中,除夕盛宴开始了!爆竹声声除旧岁。浓浓的年味在鞭炮声声中强烈地体现出来了!

大年初一是不能睡懒觉的。一大早就得起床,吃过饺子,就开始出门给家族长辈们拜年。拜年要依照次序,按照长辈辈分从高到低依次拜;长辈辈分相同的,依照年龄从大到小拜 。其实说拜年也就是一句话,见了长辈们嘴里说一声“大爷,我给您拜年了”之类的话 。这时,女主人便端出一个盛满花生瓜子的果盘,叫着前来拜年的孩子的乳名让吃东西。如果是十岁以下的孩子,还会有零散的鞭炮赠送;如果是成年人来拜年,一般是先泡一杯绿茶,然后端出瓜果,宾主坐下慢慢聊起一年来的家长里短、春种秋收。

如果有亲戚头一年去世,正月初一还要去祭拜,我们那里叫烧新香。去时,要手提一块腊肉,两斤土纸(一种专门烧给死人的土黄色的很粗糙的纸)。近些年也有不带腊肉改为送钱的。

正月初二,是给舅舅姥爷姥姥拜年,然后依次给其他亲戚拜年。之后,拜过年的亲戚回访。亲戚之间拜年,一般都要留下吃顿饭。近几年,亲戚之间拜年不再互相买礼品了,只是在亲戚家里有老人比如姥姥姥爷辈或者同辈分但年事已高时才给他们买礼品赠送,表示敬意。

拜年一般持续到元宵节前结束。

元宵节过后,成年人做事上班,孩子们上学。新的一年开始了。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