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焦作结婚风俗,姜涞的家乡是哪里?
河南焦作结婚风俗,姜涞的家乡是哪里?
姜涞的家乡是中国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姜涞曾经在自己的微博中分享过他的家乡和成长经历根据他在微博中的描述,姜涞的家乡位于中国河南省的周口市鹿邑县他在鹿邑县的时候,很喜欢去学校附近的小河游泳,还吃过街边小摊上的烧饼和肉饼等特色小吃河南是中国中部的一个省份,有着丰富的人文历史和自然景观周口市是河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鹿邑县是其中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划除了姜涞之外,周口市还有不少知名人物出生于这里,如中国科学家袁隆平、歌唱家高凌风等河南也是一片美食之地,有着许多家喻户晓的美食,如焦作烤鸭、豫菜、豫菜等
全国都有什么招牌菜?
现在几乎每个月份都是结婚的高峰期了,因为结婚的太多,饭店不好定,基本都要至少提前个半年才能订到,好一些的饭店排期会更久一些。每个饭店的婚宴都是套餐系列,几荤几素的搭配,但每家的招牌菜都差不多,今天我们一起聊聊那些备受欢迎的婚宴标配的招牌菜。
第一道:四喜丸子
四喜丸子,属于鲁菜。四喜,顾名思义吉利的象征,福、禄、寿、喜四大喜,所以在寿宴、婚宴上是必定要有的。别看只是肉丸子,不同的大厨做出来的味道还真的大相径庭,有的真的只能做出家常肉丸子的味道,完全吃不出正宗四喜丸子的精髓来。
很多人会把四喜丸子和狮子头混淆,其实这是两道做法完全不同的菜,狮子头是带汤的,肥肉会多些。四喜丸子,味咸,外边与点酥,里边肉嫩。这道菜跟其他婚宴菜的不同是,我们去饭店吃饭很少会单独点四喜丸子的,但在婚宴上这个菜还是很受期待的。
第二道:鱼
鱼属于白肉,在家我们也经常烧着吃,做法不用,红烧鱼、糖醋鱼、水煮鱼、清蒸鱼,鱼不仅营养丰富,对身体好,不像肉那样吃多了油腻三高,也是做法不同,可以多换换口味。现在婚宴上普遍以清蒸鲈鱼为主吧!当然各地域不同,鱼的品类也会不一样。
其实鱼也是一个好兆头,年年有余,日子过得富裕,所以在婚宴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一般还是压轴的。
第三道:肘子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肘子平时也是常吃的熟食,有的家庭会买一块回家自己酱,但自己做出地道味道可能有难度。而若想吃肘子,在婚宴上,哪家都是少不了。
婚宴上的是整个的肘子,地道的做法就是肉皮酥烂、不腻,酱肘子的卤味适中,酱的火候刚刚好,一整块上来,筷子轻轻扒拉以下,就会脱骨。有的觉得肉腻的,蘸点汤就有咸味了。
如果想美容养颜的话,千万别错过肘子的肉皮啊。
第四道:烤鸭
以前只有在北京能吃到北京烤鸭,现在全国各地都有特色饭店,都可以随处吃到正宗的北京烤鸭。所以烤鸭自然也成了晋级到婚宴的一道菜了!
烤鸭除了烘烤的工艺,外酥里内,切刀的技术也不容小觑。很佩服那些师傅能够切成薄薄一片,一点点剔骨。据说咖位师傅,若给他一只鸭,让他切多少块都行呢,人家就会切成多少块,这真是绝活。
烤鸭一定要配卷饼,目前的薄饼也有不同的选择,使用的面粉、原材料不同。但基本标配的还是普通的面粉做的饼,饼薄而有韧劲,一张张剥开,也不会破。烤鸭好不好吃,还要看配的甜面酱,甜咸适中,味道好极了。
这四道菜是婚宴菜中的招牌菜了,必不可少,少了哪样,都显得档次不足了。再根据个人家的经济实力,去选择适合的档位套餐就可以了。
欢迎关注留言交流哦!
为什么张家口人的文化习俗生活方式和内蒙古南部地区类似?
因为这是一系列历史和现实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2015年7月31日17时57分,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上,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宣布: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举办权。
消息一出,神州再度欢腾,北京也成为历史上首个既举办夏季奥运会又举办冬季奥运会的城市。
而冬奥会的申办成功,也让与北京共同举办冬奥会的张家口再度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提起张家口,很多人会不情不自禁地想起那个“一年刮两次风,一次刮半年”的神奇城市。作为河北省西北部的城市,今天的张家口不仅是北京的水源地和后花园,更是首都北京的西北屏障,某种程度上说,张家口也是华北地区的重要门户。
但是,作为华北省份河北省地级市的张家口,却和河北省显得格格不入。除了在语言上和山西省的“晋语”更接近,在地形和气候上和北部的内蒙古自治区更有相似性,尤其是张家口的坝上地区,和内蒙古的风貌几乎没有区别。
那么,既然张家口和河北省格格不入,为何又会成为河北省的一部分呢?静夜史认为这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问题。
千百年来,中原王朝和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进行了激烈的对抗,而张家口就恰好处于蒙古高原和中原王朝的交界处。再加上西部的太行山脉以及东部的燕山山脉的阻挡,张家口最终成为中原王朝和蒙古高原你来我往的必经之地,而两山夹峙的格局也让张家口成为著名的风城。
1211年,成吉思汗带领蒙古军队在张家口万全的野狐岭大败进军,开启了金国盛极而衰的进程,随后蒙古不断南下,在1213年的怀来战役中再度击败金军,迫使金国迁都开封。
1307年,元武宗海山在张家口张北县馒头营乡兴建元中都,再度强化了张家口作为华北和蒙古必经之路的地位。
明朝中期,达延汗统一蒙古高原,并将属下的漠南地区蒙古分为左右两翼各三个万户,其中左翼包括察哈尔、喀尔喀和兀良哈,张家口逐渐成为察哈尔部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
清朝初期,蒙古分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其中以漠南蒙古为蒙古正统,察哈尔又是漠南蒙古核心。在1634年皇太极击败林丹汗后,漠南蒙古被后金征服。
1675年,因察哈尔部叛乱,康熙皇帝在平叛后将八旗察哈尔划归理藩院,设察哈尔都统,驻张家口。雍正年间,清朝在张家口设置张家口厅,为“口北三厅”地之一,地位等同于宣化府。
自唐朝灭亡以来,陆上丝绸之路逐渐衰落。沙俄崛起后,和清朝发生尖锐冲突,双方经过两次雅克萨之战后,在1689年签订了《尼布楚条约》。作为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第一个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除了确定了清俄两国的东段边界,还规定两国商人可以持护照往来经商,于是由山西商帮开创的自南而北的“万里茶道”顺势兴起,并活跃了长达260多年。
而张家口,就是茶叶出塞的必经之路。
鸦片战争后,清朝盛极而衰,沙俄趁机加紧了对北部的蚕食和侵略。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沙俄煽动漠北蒙古自立门户,并大举进攻内蒙古和新疆等地,这让北方局面瞬间恶化。
为应对越来越严峻尤其是北方失去千里纵深的局面,迁都北京后的北洋政府长期以来筹划的“蒙地建省”终于被提上日程。
1912年开始,袁世凯领导的北洋政府陆续在塞上设置热河、察哈尔、绥远特别区;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后,将热河、察哈尔、绥远升格为省,与宁夏并称“塞上四省”,张家口为察哈尔省的首府。
塞上四省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北方的防御,同时对蒙地的“分而治之”也最大限度地压制了内蒙古境内的分裂势力,保持了孱弱的民国政府对内蒙古的控制。
不过,从1947年我国第一个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开始,情况开始逐渐变化。1949年共和国成立后,由于中苏友好的国际大环境,塞上四省拱卫京师的战略价值大打折扣。再加上当时的塞上四省长期以来经济落后,根本无法单独进行经济的复兴和发展。
而察哈尔省被撤销建制的更重要因素,在于“恢复内蒙古本来面貌”的历史大趋势,出于民族团结的需要,从1950年开始,察哈尔省的二连浩特、锡林浩特等地陆续划入内蒙古自治区,这使得辖三个专区共32个县的察哈尔省辖区大大缩水,地位也更加尴尬。
再加上1949年内蒙古自治区将首府从乌兰浩特境内的王爷庙迁到了察哈尔省会张家口,让张家口出现了一城两省会的奇观。所以1952年11月15日,在察哈尔军区司令王平将军的建议下,共和国废除察哈尔省,将察北专区划归内蒙古,察南专区划归北京市,剩下察哈尔中心地区归河北省管辖。
1954年,绥远省撤销,内蒙古自治区首府从张家口迁到远离北京的归绥,后改为呼和浩特。至此张家口结束了省会生涯,成为河北省地级市直到今天。
塞上四省的陆续撤销,也让昔日作为热河省首府的承德市成为河北地级市。张家口和承德的变迁,使河北省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京畿省份。
1966年,天津市再度成为直辖市;而后河北省省会也在1968年迁到石家庄,首都周边除天津外再无省会城市,安全性得到巨大提升。
而张家口划入河北省的区划调整,也注定了张家口作为北京西北屏障和后花园的地位,但作为昔日的察哈尔省首府,张家口依然和山西省以及内蒙古自治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为什么信阳说话方言?
河南信阳,这个位于南北地理分界线附近的城市,它也是我国的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一直让人分不清这里到底是南方还是北方。信阳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美誉,信阳虽属河南省,但在语言、饮食、风俗等方面和湖北北,安徽西比较相似,信阳人更是被称为不会说河南话的河南人,感觉被河南抛弃了。
信阳,古称义阳、申城,位于河南省最南部,豫、鄂、皖三省交界处,南靠大别山,西接桐柏山,淮河从北部穿境而过。按顺时针方向来看,信阳分别和安徽省阜阳市、六安市,湖北省黄冈市、孝感市、随州市,河南省南阳市、驻马店市相邻。信阳是河南省面积第二大市,仅次于南阳,面积为18925平方公里,约相当于三个上海市的面积。信阳也算是是人口大市,2020年常住人口约610.90万。
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的南北地理分界线,由于它的存在,才有了南北方之分,才有了所谓的南方人和北方人,才有了南北不同的风俗、饮食习惯。北人喜面,南人爱米,这是饮食习惯上的最大区别。按照这条分界线划分,一般人都很容易知道自己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但是信阳人不同,他们刚好压在分界线上,搞得自己又蛮又挎。淮河从信阳境内穿过,将信阳分为南北两部分,从地理意义上来说,信阳人既是南方人也是北方人。所以信阳北边的人吃面,信阳南边的人吃米多。
信阳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誉。换句话说,你把信阳当成北方城市没问题,说它是南方的也行。信阳处在楚文化和中原文化交汇处,有独特的豫风楚韵。但是从气候、语言、饮食习惯等方面来看,信阳其实更偏向于南方。信阳是非常典型的南方气候,湿润多雨,且山水相依、河网密布,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恰似江南。信阳人饮食习惯也与河南其他地方不太一样,更偏向于南方,是以大米为主。
在语言方面,信阳人不会说河南话,甚至有部分信阳人听不懂河南话,河南其他地区的人也大都听不懂信阳话,信阳人因此被称为“不会讲河南话的河南人”。信阳方言情况比较复杂,北部息县,淮滨等地方言接近中原官话,南部接近江淮官话如黄孝片、江西话、客家话等。清初,大量江西南昌、九江等地移民迁移至信阳地区,对当地的方言造成很大冲击,由于距离湖北、安徽较近,交流多,形成独特而又复杂的方言。
你有勇气独自一个人出门旅游吗?
一个人出去旅游这只是个习惯性问题!习惯了就好!首先确定目的地,百度地图查好公共交通怎么坐,住宿也提前在网上看好,打点好行装,身份证不能忘,零花钱不用太多,手机带好,充电器不能忘,准备就绪就行动吧!我独自去过黄果树瀑布,西湖,附近游更是方便,想走就走的,不觉得酷,只是说喜欢一个人走,随性,想走想停或者说是想省钱,所谓的穷游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