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交友,左宗棠留下了哪些经典对联?

2023-10-10 00:35:04 35阅读

华阴交友,左宗棠留下了哪些经典对联?

左宗棠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他和曾国藩一样,都是把儒家思想和为官做人发挥的淋漓尽致的旷世奇才。唯一不同的是,曾国藩是用家书家训阐释自己的思想观点,而左宗棠则是用对联抒发自己的人生抱负。所以曾国藩家书字字珠玑,左宗棠对联更是光耀千古,经典传神。

“日暮乡关何处是,古来征战几人回”。左宗棠抬棺督军,历经千难万险,收复中国六分之一领土——新疆,其豪气胆略气贯长虹,其丰功伟绩彪炳史册,相比而言,曾国藩只是镇压了太平天国运动登上了人生巅峰,而左宗棠却在人民的心目中如魏巍昆仑屹立中华大地!

华阴交友,左宗棠留下了哪些经典对联?

左宗棠最有名最经典也是他一生真实写照的是这样三幅对联:

一,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左宗棠从小胸怀天下,尽管他屡试不第,但愈挫愈奋,始终不减凌云之志。他潜心学问渴望为天下苍生造福,心无旁骛,时刻期待忠君报国建功立业。

二,能受天磨真好汉,不遭人嫉是庸才。

古往今来能成大事者,没有一个不经历一番艰难困苦就轻轻松松获得成功,相反倒是哪些庸庸碌碌的凡人,饱食终日逍遥一生,他们永远不会被人妒忌,因为他们没有成功的荣耀。只有敢于战胜最凶恶敌人克服常人无法克服的困难,才是顶天立地大英雄!

三,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

这是左宗棠在江苏无锡梅园一副对联,短短的24个字浓缩了中庸之道人生精华。做人首先要有雄心壮志,不要走极端,不苛求事事都有完美结局,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为人处事不可太骄横跋扈,狂妄自大,要谦逊低调与人为善,不能骄奢淫逸,不能暴殄天物,要走一步看两步,为人做事要留后路。要多交朋友,切忌树敌太多。左宗棠的这副对联深得后人赞赏,著名企业家李嘉诚就把他挂在自己办公室作为自己人生信条,从而获得了人生巨大成功。左宗棠因这副对联也被美国人称道为“终身不败谋略全解,大器晚成的悲喜人生。”

左宗棠喜爱对联,对联也创造了左宗棠浪漫传奇爱情佳话。湖南湘潭名门望族周家大小姐周怡端要比联招亲,当时贫困潦倒的左宗棠在一帮弟兄怂恿下前来凑热闹。周夫人出上联:鸿是江边鸟。左宗棠对下联:蚕是天下虫。“凤凰遍体文章”“螃蟹一身甲胄”,周夫人一看这气宇轩昂的小伙子出口成章,内心有点喜欢,她出了个长联“胸藏万卷圣贤书,希圣也,希贤也,”,左宗棠朗声作答“手执两杯文武酒,饮文乎,饮武乎”。躲在屏风后面的周家大小姐芳心暗许,从此左宗棠人生揭开了新的篇章。

更有意思的是,一副对联还帮左宗棠咸鱼大翻身。“春殿语从容,弍载家山印心石在;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两江总督陶澍立马对左宗棠刮目相看,左宗棠这个白衣秀才一下子成为两江总督府的四品幕僚。

“国家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左宗棠走完了他的辉煌人生,但他的经典对联却随着岁月静好,越来越璀璨着永恒人性光辉!

石器时代的男性是如何逐步颠覆女性统治的?

《原始人之雄起》——沉浸式体验“石器时代”原始男人怎么替代女性成为部落新领袖1、你成为了原始男人,忽然思考一个问题:从来这样(都是女人当家),便是对的吗?

咚!咚!咚!当!当!当!

5000年前的蛮荒之地。一群原始人正在打磨石头,来制作自己的武器。在这里,每个人为了生存下去,都得要打猎。

你叫田力。

在某个部落穿着兽皮长大,你的四肢并不算是很发达,头发卷曲,额头有一种耿直的开阔,绝大多数时间,你是半直立半佝偻的体态。尽管你才16岁,但是也已经成为部落的战士了。

部落的首领是一个女人。

一个40多岁的老女人,在她的脸上涂抹了白色、红色、绿色的道道。

她在部落里的权威无可替代,她竟是这个部落所有人的“妈妈”,又是整个部落的祭司。

每当部落的人有疾病,或者是有什么解决不了的疑难问题的时候,都会找妈妈去裁决。当天气总是干旱或者总是下雨的时候,妈妈也会做法。

然后,一切似乎就开始有所改变,所以,部落里的人都无比敬畏妈妈。妈妈是部落里的绝对权威。

而且一直都有这样一个传说,任何个人,想要离开部落,离开妈妈的护佑独自去闯荡,都是找死,都很快就死在外面。连个全尸都不会留下。

部落的一百多个成员都对妈妈无比迷信,都对她无比崇拜,无比听从。

你一开始也不例外。

最开始,你不想要挑战任何人,你只想活下去。

并且,你吃的也不多,要求也不多。你只是想要自己该得的一份。

在整个蛮荒当中,每个个体的力量都显得微不足道。所以,部落的男人们总是成群结队的去打猎。你虽然并不是很强壮,但是你打猎总是很动脑子。

其实,你的大石斧子用的很不错。于是,对于猎物的致命一击,通常是你发出的!

这一次,你也不例外,你一石斧砍中了一头犀牛的眉心,那本来疯狂嘶吼的犀牛在中箭之后慢慢倒下了。之后,你的那些伙伴们冲上去,用石刀,石片卸去了那犀牛的肉。

你们大胜而归。

但奇怪的是,并没有任何人提到你的英勇表现。也没有人表扬你的功劳。

你只是“猎人们”的一员,就像是一只工蚁或者兵蚁而已。

由妈妈负责分肉,在狩猎的时候,很多狗狗嗖嗖地躲在你身后的猎人都分到了好肉,唯独你,分不到什么好的部位。

但是妈妈是公平的,妈妈问你:“你想要哪块肉呢?我的孩子?”

“牛鞭!”你说出你的想法。

因为,你觉得你为了干掉犀牛浴血奋战了,这牛鞭是你应得的。

“不行!牛鞭是红毛的。”

“你以后,对于牛鞭连想都不要想。”

“红毛?”你很诧异。

因为刚才在打猎的时候,你连红毛的影子都没有看到,他怎么会有资格分到牛鞭?

“赫赫!”红毛发出难听的笑声。然后就径自取了牛鞭,开始吃这个“大补”。

后来,你才知道原委:原来红毛是女祭司的“面首”。当你和其他“初级猎人”出去浴血奋战的时候,红毛只负责让大祭司快活,在部落得到猎物的时候,就能够分到最好的部位。

“可是,我有功!”

“对于犀牛的致命一斧子,就是我砍下的!”你依然不服气。

“好!我给你机会,如果跟你同去的猎人们都能够证实是你砍的致命一斧子,那么我就认可你的功劳。”

“你们能够证明,最致命的一斧子是阿呆砍的吗?”女祭司问众多原始人猎人。

“不!不!不!”

那些猎人都拼命的摇头。

好嘛!这一下可好,你的功劳被彻底抹掉了。

“你就看嘛!不是我不给你记功!没有人能够证明你是最厉害的嘛!”

“这样吧!既然你一再觉得你行了,那么就给你授予屠牛勇士称号,奖励就是两个土豆子,你烧土豆子吃吧!”

于是,你得到了这次猎杀犀牛行动的奖励:屠牛勇士称号和两个土豆子。

这一晚,部落里的很多人都吃到犀牛肉,你却只能吃土豆子。

“兄弟,你不服吗?”

“不服,也是没有用的,从来就是这样的,只要你想在部落里活下去,你就得听祭司的。”一个虚弱的声音传来,是一个和你一样不得志的老原始人杂毛,简称老杂毛。

其实,他也不过三十多岁而已,但在部落中,他这个年龄就堪称高龄了。

“从来这样,便是对的吗?”

你的脑海当中,突然闪过一个很奇怪的想法。

“我们没长脑子的吗?如果,我们长了脑子,为什么行为、分配,都要被别人所操控呢?”

你大声表达着你心中所想。

“嘘——!”

老杂毛赶快叫停了你。

“上一个像你一样,有这种想法的家伙,走出了部落营地,现在想要给他收尸都不知道尸首在哪里,听我老杂毛一句劝吧!放弃你心中的奇怪想法,做一个专注打猎的屠牛勇士吧!至少,土豆子还是会供应你的!”

“老杂毛,你真确定你是一个雄性吗?”

你突然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也许,整个部落里,就没有一个真正的雄性原始人,至少可以说是没有一个真正的精神上的雄性原始人。终于,在月黑风高之夜,杀人越货之时,你悄悄地跑出部落。

据说,后世有人管你的这种行为叫做“离岗创业”。

2、从部落出走,你并没有死,混的那是相当令人意外

你从你的部落出走的时候,只带了你的石斧子,其余什么都没有带。

其实,对于这个部落,你也略微点留恋,因为,在这个部落里,还有两个年轻的原始女人,她们还曾经对你笑过。

可惜的是不是媚笑,是嘲笑。

现在,你走上了自己的道路。

虽然前途莫测,但当有风从耳畔吹过的时候,你却感觉到异常的舒服。

你这一次终于知道,你彻底地自由了。你原来的部落,不会再给你任何一点点福利,别说是黑土豆子,就连一块粑粑都不会给你。

当你面对猛兽的时候,也不会有任何人来帮助你。

但是你没有怕!

你毅然决然地向前走!

结果——

噗嗤——!

你就陷入了沼泽地里去了。你的双脚深陷进你泥巴里。有一刻,你感觉自己要完蛋了,但是你没有放弃求生,你甩出了手中的石斧,狠狠地斩入了沼泽地边上的一处木桩当中。

然后,双脚一边奋力发力,一边往上拽自己,一下,两下,三下,终于,你把自己从深陷的沼泽里给薅了出来。你极速地踩着呲溜滑的苔藓泥地,跑出了危险区。

结果你发现斧子没了!

你在情急之中,把斧子留在了那个木桩上,现在,你连武器都没有了。正当这个时候,一条大蛇张着血盆大口,向你扑来。

你本能地一个闪躲,然后,双手死死地掐住了蛇的脖子,蛇的身体散发着腥膻的气息,也蠕动身躯过来要缠绕你,但是,你已经没有武器了。

情急之下,你也张开了你的嘴巴!狠狠地一口咬住了蛇的脖子!

你们两个都明白,这是生死之战!

身为原始人的你,尖锐的牙齿并没有退化,你心一横,下定决心想着:为了活下去!

噗嗤!你竟然生生地咬断了那条大蛇,然后,你就抓住断蛇猛喝蛇血,恢复了很多的体力。

此后,你开始思考你独立奋斗的未来,你深刻的感觉到,一个男人可以衣衫褴褛,但是绝对不能够手无寸铁。你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要找到一件趁手的兵器。

毕竟在这个莽荒环境,你必须要有一件非常厉害的武器,才能够生存下去。后世有人管你所说的“武器”叫做“商业模式”。

正当你心念闪动,从夜空深处坠落了一颗流星,你拼命地向着流星方向奔跑,最后在流星坠落的地方,发现了一块剑形的彤红彤红的陨铁。当时,处于石器时代的你,还不知道铁是什么东西。

但是,你凭借直觉觉得这个陨铁很神奇,要比你原来用的石斧子不知道厉害多少倍。

正好,一只土拨鼠从地洞里爬了出来,好奇地向你张望。

你刷地挥动手中的火陨剑,当时就削掉了那土拨鼠的脑袋。那土拨鼠脖子上的血疤血流不止,原来,被火陨剑所斩,伤口就会一直流血,还不能够愈合。

无意之间,得此宝物,你的精神气瞬间都恢复了。

你一路斩杀,一路狩猎,一路吃喝。去向了你自己的目标。

据说,有一片海,相当地富庶,叫做蓝海。

你一路厮杀,终于抵达了蓝海边上,不但用你手中的火陨剑,斩杀了很多螃蟹、海怪,还积累了很多的贝壳。

在你们新石器时代,拥有贝壳,就是拥有财富的象征,于是,几个原本也是四处流浪的雄性原始人选择追随了你,你成为了他们的新老大。

你们与其他部落打了几仗。你凭借手中的火陨剑战无不胜,于是,又抢了很多个女人。

当你自己的小团伙既有男人,又有女人之后,你也逐渐发展壮大起来,成为了新的部落。当然,这个部落,不会再有什么女祭司,你在这个部落就说的算。这个部落的女人都围着你转。

后世有老学究说,父系社会就此诞生了。

3、杀回原部落,你成为了新的王,从此原始人父系社会替代了母系社会

当你有了足够的势力,你就不满足于再在你自己的地盘上发展,你带队杀了回去。

杀回了,你当初离开的那个部落。

女祭司一看现在已经抬头挺胸,手拿火陨剑的你,立马就匍匐在地,请求要加入你的后宫。

被你直接给拒了。

你说:“你太老了,我的口味已经没那么重了。我放你和红毛一条生路吧!看看你们以后能闯出个什么名堂。”

于是,你把女祭司和红毛给撵出了部落的驻地,当然你还是很仁慈的,在她们离开之前,你给了他们两个烀熟的土豆,一如当初女祭司给了你两个土豆一样。

岂料,红毛这个时候却向你发出了请求:“大王!其实,我这么多年,喜欢的不是这个老太婆!我喜欢的是你啊!”

“滚!”

“再敢说一句屁话,我就立刻结果了你!”你拔出了火陨剑,吓得红毛立马尿了!

“万岁!万岁!万岁!”

老杂毛带头呼喊!

“万岁!万岁!万岁!”

“田力万岁!”一帮雄性原始人热捧你!你就此当上了原始部落的酋长,一部由你这个男人说的算史诗开始了!

这是一个故事?还是一个寓言?还是一个答案呢?看懂评论!没看懂转发!那么现在问题来了,谁看懂了?谁没看懂?

被迫退位的唐高祖李渊晚年生活得如何?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杀兄屠弟后,踩着亲人的鲜血登上皇位,李渊被唯一活着的嫡子逼得主动禅位,又过了九年,死于大安宫。这九年,他究竟过的如何呢?可以用“百感交集”几个字形容。

生活上的冷遇

李渊退位后,由于对李世民杀了自己心爱的两个儿子建成、元吉心有芥蒂,一直不肯把自己的太极宫让给李世民,可是后来鉴于“好汉不吃眼前亏”,贞观三年,只得自己说喜欢搬到清净雅致的秦王府——大安宫居住,乖乖的把太极宫让给李世民。

李渊搬到大安宫后李世民经常带着群臣去看他,但是却忽视自己老爹太上皇李渊居住的大安宫十分矮小陈旧,以致于连监察御史马周也看不下去了。马周谏言大安宫不符合“温清之礼”,希望给太上皇另辟一个住所。然而李世民却一直充耳不闻,以至于李渊就那么憋憋屈屈的一直住在年久失修阴暗窄小的大安宫。

李世民每遇酷暑就前往豪华的九成宫去避暑,而把年老的父亲留在长安。很多正直官员纷纷上书:”太上皇春秋已高,陛下宜朝夕视膳……太上皇尚留暑中,而陛下独居凉处,温清之礼窃所未安“。李世民明知道这样做好像对不起自己仁君形象,但就是面对官员们委婉指责选择避而不谈,可能心里对父亲从前偏袒太子、元吉等行径耿耿于怀。

玄武门之变后李渊和李世民之间的猜疑和忌惮一直存在,李世民对李渊的偶尔的请安问候也是表面文章,骨子里的疏远成了父子两人的一道鸿沟。李渊作为一位失去话语权的太上皇面对这样的冷遇只有无奈接受。

精神上的痛苦

李渊不仅要忍受生活上受到的冷遇,还承受着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因为他亲眼见证了李世民对李建成、李元吉后代斩草除根的行为。自己两门直系子孙被二儿子李世民屠杀殆尽。古代人讲究多子多孙、门丁兴旺,可自己亲生的龙子龙孙就这样惨死在自己的亲儿子之手,那么多血淋淋的人头无一不在李渊心上刻上一道道灼痛的伤疤,让这位失去了权利的太上皇于午夜梦回之际,骇然惊醒,痛心不已。

这场杀戮对一位迟暮之年的老人的心理冲击是巨大和不言而喻的。玄武门之变后李渊面对拎着带血战刀、李世民派来的“瘟神”的尉迟恭那杀气腾腾的眼神是生气、震怒、惊骇而又战栗恐惧!这位打下大唐天下、麾下无数人头落地的开国皇帝被自己亲生的二儿子的残酷血腥震骇了!他知道自己不顺水推舟将是性命不保,尉迟恭等更会上演一番“乱中弑君”的好戏,好汉不吃眼前亏,只有忍忍退让才可以保全自己,但是自己爱子建成和元吉等骨肉亲人的血就将成为二儿子李世民上位的牺牲品,将被永远定在叛乱的耻辱柱上永不翻身,这将是多么不公!可自己尴尬处境决定了无法告诉世人这一真相和家丑,这是一场漫长的折磨长久盘踞在老年李渊的心头挥之不去,隐隐作痛,无以述说,让这位身在大安宫的太上皇精神饱受折磨,无法“大安”。

血浓于水的原谅

虽然退位后的李渊在失落和郁闷中度过的最初几年,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他对二儿子李世民由怨恨到平静最后逐渐选择了原谅。因为毕竟这世上只有他这么一个嫡生的儿子,而且他也亲眼目睹了他所开创的大唐在这个儿子的主政下蒸蒸日上、国泰民安,呈现给他的是他执政期间想完成的而没有完成的太平盛世!李渊不昏庸,毫无疑问,李世民的才干他是欣赏的,随着年岁的增长,血脉的牵连,亲情的复苏,他权利争斗的余波里他最终选择了原谅,有几件事可以佐证:

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唐军大获全胜东突厥,突厥的颉利可汗也成为了唐军的俘虏。太上皇李渊闻此消息感慨万千:当初他在晋阳起兵时为实力不足不得不对突厥做出妥协。这是李渊一生最引以为耻之事,如今突厥被李世民打的一败涂地,为自己一雪前耻!李渊开心地召来李世民和诸位王公及近臣在凌烟阁设宴庆祝。

李渊说道:”昔日汉高祖困白登不能报;今我子能灭突厥,吾托付得人,复何忧哉!“托付得人”是李渊多年来首次在公开场合称赞儿子李世民,这也是在经历多年的隔阂之后李渊终于公开表达对李世民的夸赞!宴会上李渊亲自弹琵琶,李世民也迎合太上皇之乐亲自为李渊伴舞,父子两个首次其乐融融、父慈子孝,一幅父子情深图。

贞观六年九月李世民回到了他的出生地。故地重游的李世民想起了少年时代的一些事,回想自己所作所为很有触动,于是回到宫中的李世民马上去大安宫拜见了太上皇李渊,随后又在大安宫设下家宴。宴席之上长孙皇后和众多的皇子皇孙都向年迈的太上皇祝酒,祝太上皇健康长寿。

第二年东突厥来长安献礼,李世民特意请李渊驾临两仪殿宴请群臣。宴会上李世民端过酒杯敬李渊道:”如今百姓安居乐业,四海太平。这都是遵照父亲您的旨意,不是我的功劳“。虽说言语中有客气之辞,但这是李世民在玄武门之变后发自内心对父亲李渊政绩的肯定。

贞观九年(公元635年)七月,炎热的夏季李世民邀请太上皇李渊一起去九成宫避暑,李渊因为年纪大、舟车劳顿未成行。贞观九年十月回到长安后的李世民就立刻下令在长安城北面为太上皇李渊修建用于避暑的大明宫,可惜李渊没有等到这一天就在大明宫开工后不久一病不起。贞观十年五月份,七十岁的李渊病逝于大安宫的垂拱前殿,结束了他波折而又传奇的一生。

你会主动与陌生人交流吗?

常常一个人去旅行。去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景,体验不一样的生活,并且结识有趣的陌生人。

2012年8月,我乘坐动车去西宁,邻座是一个娴静的女孩,留着长长的黑发,漂亮得如同画中人。记不得是谁主动提起话题了,反正很快我们就聊得很热乎了。

从聊天中得知,这个看起来还像学生的女孩居然已经是一个一岁小孩的妈妈了。她声音听起来很温柔,不疾不徐、娓娓道来,让我在这几个小时的旅程中一点都不觉得疲倦,相反,有如沐春风的感觉。

印象中最让人难忘的是她曾告诉我说,如果自己丢失或损坏了心爱之物,那是本该你承受的伤害它们替你承受了,所以,不必难过。当时觉得挺惊讶的,这小小年纪的女孩,怎么如此睿智!

很快,这话就被悲催的印证了。在青海湖游览时,我在玩水上单车结束后发现心爱的手链不见了。当时挺沮丧的,随后一想,幸亏掉在湖里的是手链而不是我!就这样,心情瞬间雨过天情,又开开心心的和小伙伴们去滑沙了,玩得不亦乐乎。

小伙伴们都惊诧于我的自我调节能力,估计有的还觉得我没心没肺。其实,是这位陌生的女孩提前给我上了一课。

其实,一个人旅行在外,并不是对陌生人没有警惕性,但我一直相信人性本善。并且,爱旅行的人大多是豁达之人,只要自已“投之以李”,必能收获别人的“报之以桃”,这应该也算是旅行的重要收获吧。

王东岳说孔子办学实质上是办了一个大型丧葬技校?

胡擂!

观孔子,三岁丧父。被其父元配赶出家门后,母亲带着他和他一条腿短的异母哥哥艰难度日。他天资聪颖好学,十五岁成名。然十七岁,母亲逝去。他过早担起生计之重担,初为管库小吏。由于政债佳,被提拔重用,官至宰相。疾恶如仇,治腐败的王族中三人。死罪没定成,此后日渐被排斥,失了官位。从此后,他带着弟子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向各国宣传自己政治思想,希望能被重用。然而欲杀王族在先,名扬列国。王不敢用,士大夫亦惧,常有群众围困,有七日无食记录,有和弟子被赶散之经历,惶惶如丧家犬。直到晚年,六十八岁,他才定居,潜心教学。看来是走不动了。这期间,他经历了晚年丧子丧妻之凄惨,但却完成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的修订工作。七十二岁逝世。从普通人视角看,他经历了常人沒有的苦难、艰难的一生。但却成了光耀千古的思想家、教育家。他的弟子三千,有教无类,七十二贤成为列国栋梁之材。

他所以能完成六经的修订工作,肯定是认真学习、温习、思考、理解过六经。观其一生,何时又有亲近六经的机会?七十二贤、半部《论语》治天下岂是妄言?岂是丧葬技校所能办到的?现在作一作试试。依此判断:他教的就是六经。而六经中,《诗》、《春秋》即使臆想也想不到丧葬。

所以我说胡擂。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