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男同网站,你看过最好看的美剧是什么?

2023-09-27 01:14:04 33阅读

外国男同网站,你看过最好看的美剧是什么?

作为一个女生,我心中最好的美剧必然是《欲望都市》,一共六季,每一集我都看过好几遍,是陪伴我整个青春时期的一部剧。

专栏作家凯莉、公关经理萨曼莎、律师米兰达,理想主义者夏洛特,她们是生活在纽约曼哈顿中的四位时尚女性。她们之间有着多年坚固的友谊,也有着各自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性格带领她们走向不尽相同的生活方式,不再年轻的她们也在经历着各自人生的种种。

外国男同网站,你看过最好看的美剧是什么?

在这部剧里,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四位性格职业不同的女性,她们的工作,生活,爱情,亲情,以及随着年龄增长带来的属于女性的种种困惑,看这部剧,也给我带来了诸多思考。

强烈推荐给各位女生们看,特别是年轻的女孩子,在这部剧里看看人生的不同活法,有人说在这部剧里,每个人都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专栏作家凯莉Carrie

凯莉是全剧的主角,也是一个颇具争议的女性形象,在她的身上可以看见很多优点,也有很多无法认同的缺点,这是剧中人物的矛盾所在,也正是如此才显得她如此真实可爱。

作为一个情感专栏作家,她的感情经历也算丰富,有快乐也有伤感,这些都化作她笔下睿智的文字。

整部剧中,她和男朋友Mr.Big分分合合,若即若离很多次,每一次都觉得自己已经放下,全身而退,却一次又一次陷入和Mr.Big的爱恨纠葛,藕断丝连。

在最后一次步入婚姻殿堂的一刻,她又退缩了!

公关经理萨曼莎Samantha

她是四个人中最特立独行,自信张扬的一个,她大胆,开放,在性方面更是自由无拘无束,这是她的标签。

全剧从头到尾,她跟无数男性发生过性关系,也毫不掩饰自己性开放的态度,是一个活的漂亮的大女人形象。

律师米兰达Miranda

米兰达是典型的女律师形象,着装中性,形象干练,独立,不太浪漫也不太懂得释放女性的魅力。

在剧中,她拥有家庭和一个儿子,丈夫史蒂夫比较弱势,他们的婚姻也充满大大小小的矛盾,在走向分手的时刻,他们终于意识到对彼此的依恋和习惯,是一个温情的结局。

理想主义者夏洛特Charlotte

夏洛特是一个好好姑娘的代表,她是好学生,渴望浪漫的爱情,美满的婚姻,可惜却屡屡受挫,在不能生育的问题上受了很多痛苦,之后领养了一个亚洲小女孩,最终也拥有了自己的孩子。

她像是千千万万普通女孩的缩影,努力生活,努力经营婚姻,想要过上属于自己的美满幸福婚姻生活。

这部剧对我影响深刻,希望你也能从中获得一些思考,关于人生,关于爱情,关于婚姻,关于性。

如何判断喜欢的人的性取向?

1. 性取向有哪几种

通常来说,性取向分为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当然这是对人与人之间来说的。

如果不做限制在人与人之间的性取向,那么恐怕还要加上恋兽癖(对动物有生理冲动或性行为)和恋物癖(对某些物品产生性冲动,比如有些男人对女人的内衣有性冲动)

2. 同性恋、异性恋、双性恋

抛开恋兽癖和恋物癖不谈,我们先说说同性恋、异性恋和双性恋的问题。

异性恋恋是最为普遍存在的性取向,男的喜欢女的,女的喜欢男的,也就是我们通常认为最为正常的性取向。

而同性恋,则是男男或女女。同性恋的存在的比例大概为5%-10%,也就是说你周边肯定有同性恋存在,只不过由于社会压力等没有被你发现而已。以前同性恋曾经被列为变态心理范畴,但是现在由于对同性恋的研究深入和社会文化变化,同性恋已经摘掉了变态心理的帽子。

现在很多国家或地区已经允许同性恋结婚了,社会对同性恋的开放度在逐步放开。很多名人公开出柜也是社会风气开放的标志,比如现在苹果公司CEO库克,台湾著名主持人蔡康永。

而在古代时期,同性恋是被排斥的。而中国的古代情况要好于西方。也就是说,如果你不幸是一个古代的同性恋,那么你生活在中国的日子要过得好得多。

更为严重的是在欧洲中世纪时期,有同性恋的人会被认为是魔鬼附体,所以很多同性恋者被各种折磨,因为要把魔鬼从他们身体里驱逐出去。

在中国古代某些时期,同性恋者的待遇相对较好,比如有些皇帝是同性恋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好男风的风气就盛行。比如龙阳之好,断袖之癖的典故,就是描述同性恋的经典。

而双性恋,就是男女通杀了,不必细说。

3.如何判断性取向

在《The Unofficial Gay Mannual》 (DiLallo, 1994)书中,外国学者DiLallo认为:同性恋者拥有的一种在对方没有表明身份的情况下也能准确断定他人同性恋身份的本能,异性恋者也有判断同性恋身份的本能,但准确度比同性恋者低,因为他们不像同性恋者那样有交往和获得归属感的需要。

也就是说DiLallo认为,同性恋本身有较高的能力识别其他同性恋者。而对异性恋者来说,判断别人的性取向是很难的。因为如果一个人有意隐藏自己的真实性取向,是比较难以被发现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同性恋者在社会压力下选择和异性结婚,害得对象守活寡的原因。因为很难发现。

我们来看一下心理学家们对于这个问题怎么看:

尽管性取向不像种族、性别等社会类别那样有明显的外部生理特征,大量研究证实人们能够根据少量的外貌特征、声音和动作行为等线索较准确地区分出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并且准确率高于随机水平 仅给被试呈现时长 10s 和 1s 的短片视频,让被试进行性取向判断,发现被试判断的正确率高于随机概率(Ambady, Hallahan, &Conner, 1999)Rule 和Ambady 等研究发现,通过观看静态图片面孔就能较准确地判断出图片中人物的性取向,对男性图片和女性图片的性取向判断正确率都高于随机概率(Rule &Ambady, 2008; Rule, Ambady, Adams, & Macrae, 2008; Rule, Ambady, & Hallett,2009) Johnson 等(2007)探索身体形态和走路姿势对性取向判断的影响。若个体身材和走路姿态与人们对其生理性别身材期望不一致,则容易被判断为同性恋。即若个体生理性别为男性但扭臀,生理性别为女性但晃肩摇摆,则容易被判断为同性恋者。

同性恋或者双性恋的判断标准是:看看他的梦里或者意淫中的对象的性别。如果梦中意淫的对象为同性,那么就是同性恋无疑了。如果梦到的意淫对象时男时女,那么应该就是双性恋了。

如果想判断另外一个人的性取向,可以观察他的交往对象,如果他(她)看同性的眼神充满娇羞,甚至有一些超出正常范围的亲密举动,那么可以怀疑有同性恋或者双性恋取向的可能性。

4.同性恋无罪

对同性恋的歧视造成了很多悲剧,同性恋无罪,性取向无法被选择。

2017 年 1 月 18 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巴西一位 32 岁的母亲因强烈排斥 17 岁儿子是同性恋的事实,雇凶杀子失败后亲自持刀刺死儿子;

美国当地时间 2016 年 6 月 12 日,一名男子在一家同性恋酒吧开枪杀死 50 人,伤及 53 人;

2016 年 3 月,安徽一名高三女生因其同性恋身份被三位同班男生下春药;

2015年 12 月,国内某地一 17 岁少年向另一位男同学告白遭拒后被暴力围殴;2012年 6 月 15 日,得知丈夫是同性恋的四川某高校女教师跳楼自杀……虽然排斥同性恋导致极端的悲剧结果可能是罕见的,但同性恋者往往是口头和人身攻击的受害(D Augelli, Pilkington, & Hershberger, 2002; Rankin, 2003),常常遭受不公平待遇(Ahmed, 2013; Hebl, et al., 2002; Weichselbaumer, 2003; Drydakis, 2009;Drydakis, 2011),其生存状况堪忧。

在 2005 年一项关于 662 位自我认定为同性恋和双性恋成人的一项调查发现,大约有一半的受访者表示由于其性取向而受到了言语骚扰,大约 20%报告其人身或财产受到了侵害(Herek, 2007)。

美国 2013 年的一项全国调查发现,LGBT(即性少数,主要包括女同性恋 Lesbian, 男同性恋Gay, 双性恋 Bisexual, 和跨性别 Transgender)学生中,超过 74%曾遭受辱骂,36%曾被推搡或撞到,55%因自身性取向而感到不安。类似的暴力欺凌事件在国内也并不罕见。

魏重政、刘文利(2015)对 751 名 LGBT 学生调查研究发现,40.7%的学生因为自身性取向和性别认同被叫难听绰号,34.8%的学生曾受到言语伤害,22.4%受到孤立,6.0%受到身体伤害的威胁,且遭受欺凌者有更高比例的抑郁情绪和更低的主观幸福感。

最后,作为一个心理学从业者,我想说同性恋无罪,他们不邪恶,他们只是普通的人,跟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只是由于基因或者其他原因决定的,他们生下来就是同性恋,没得选择。

社会舆论的开放对社会而言是好的,可以避免因为舆论压力而造成的同性恋与异性恋结婚等等悲剧。

历史上有哪些臭名昭著的实验?

直奔主题,本文分享3个臭名昭著的实验!

小艾伯特实验

1920年,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约翰华生正在进行一项恐惧实验,他想通过这项实验来证明,人类的恐惧是可以控制的。

在挑选实验对象的时候,华生选中了当时只有9个月大的小艾伯特,而小艾伯特的母亲,在不知道是什么实验的情况下,就认可了这项实验,而她,每天都能收获1美元的报酬。

在实验的第一阶段,华生让小艾伯特接触了一些事物,有熊熊燃烧的火焰,有聪明乖巧的狗狗,有活蹦乱跳的兔子,还有一只毛茸茸的小白鼠。

面对这些事物的时候,小艾伯特并没有感觉到恐惧,相反,他还对小白鼠非常感兴趣,每当小白鼠出现在自己面前的时候,他总是伸手去摸,然后跟小白鼠玩耍一番。

在实验的第二阶段,华生加入了一个刺激性的变量,当小艾伯特接触小白鼠的时候,华生会使劲敲击一根大铁棒,使其发出刺耳的噪声,小艾伯特被巨大的声音吓了一跳,嗷嗷大哭。

后来,每当小艾伯特接触小白鼠的时候,华生都会敲一下大铁棒,故意吓小艾伯特,经过了很多次实验之后,小艾伯特已经形成了条件发射,每当跟小白鼠接触,就会有恐怖的声音出现。

在实验的第三阶段,华生故意将小白鼠放在小艾伯特的面前,他不再敲击铁棒,不再发出刺耳的声音,但小艾伯特还是出现了恐惧的情绪,每次看到小白鼠,都会被吓得嗷嗷大哭。

不只是小白鼠,面对其他带毛的事物,比如小狗小兔子,甚至是老人的胡子,小艾伯特都会表现出恐惧的情绪,而这些恐惧,一直伴随着小艾伯特的成长。

生活当中,毛茸茸的东西太多了,包括妈妈的头发,于是,小艾伯特每天都处于恐惧的情绪当中,年仅6岁就因病去世了。

口吃实验

上世纪30年代,人们对口吃还没有完全了解,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口吃是一种遗传病,天生就是口吃,所以没有治疗的方法。

当时,著名的语言病理专家温德尔·约翰逊却有不一样的想法,他本身就有口吃的毛病,可是在他的记忆当中,自己小时候是没有口吃的,讲话还算流利,直到老师讲到口吃是什么之后,自己才渐渐有了口吃的毛病。

温德尔的父母带着他去了很多医院接受治疗,可都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后来,恩德尔长大了,他决定自己寻找治疗口吃的方法,于是,他变成了一位语言病理专家,而且还策划了一场臭名昭著的口吃实验。

在这次实验中,温德尔找到了22个无辜的孩子,实验只为了证明一件事:口吃并非是遗传病,而是后天引导形成的。

1939年,实验正式开始,温德尔将22个无辜的孩子分为两组,每组11人,其中5个是有口吃的孩子,6个是正常的孩子。

对于第一个小组,温德尔采取了积极的方式进行引导,无论孩子有没有口吃的问题,温德尔都明确告诉他们说话没有问题,而且鼓励他们多讲一点话,即便孩子讲话结巴很严重,温德尔也给予了肯定,给对其进行鼓励。

对于第二个小组,温德尔采取了消极的方式进行引导,无论孩子有没有口吃问题,都被温德尔暗示他们有口吃问题,并严格告诫他们,说话的时候千万不要结巴,为了不让孩子怀疑,他们甚至还编造了一套理论,来证明这些孩子有口吃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实验之后,实验结果出炉了:

第一个小组,每天接受鼓励的孩子,原本有口吃的孩子都有了好转,只有一个孩子的情况严重了一点。

第二个小组,每天被暗示患有口吃的孩子,原本正常的孩子患上了口吃,原本有口吃的孩子口吃更加严重了,甚至出现了语言退化,不会讲话了。

经过这项实验之后,温德尔写出了很多篇论文,获得了诸多奖项,在语言病理方面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可是实验当中的孩子,却因为这项实验被影响了一生。

母爱实验

1932年,日本731部队在东北进行了一系列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超过10000人在实验中丧生,而母爱实验,只是日本人闲着无聊,为解闷而进行的一项实验。

人们常说,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是母爱,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母亲保护孩子都是一种天性,日本人很想知道,在面临生命危险的时候,母亲是否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拯救孩子,又或者说,母亲会舍弃孩子,独自活命。

实验的第一个阶段,日本人将一对母子关在一个密封的房间里面,然后往房间里面释放毒气,然后一个个嬉皮笑脸地观察着母子的反应,想看看她们如何自救。

面对猛烈的毒气,母亲把孩子紧紧抱在自己的怀里,用衣服包住孩子的头,试图阻挡一下毒气,做完这一切之后,她才用手掌捂住自己的口鼻。

然而,日本人在这项实验中,根本没打算留活口,他们掐着秒表,想看看母子俩能坚持多长时间,最终,母子两人都在毒气中丧生。

实验的第二个阶段,日本人将一对母子关在一个铁皮房子里,然后将铁皮房子加热,房间的温度越来越高,脚下的铁皮越来越热,鞋子开始融化,脚掌开始被铁皮炙烤。

日本人嬉皮笑脸地看着,他们想要看看,母爱是否真的那么伟大,母亲是否会踩着自己的孩子求生?

面对铁皮的炙烤,母亲牢牢把孩子抱起,不让孩子接触地面,自己独自承受着炙烤,一直到自己的生命结束。

如此惨烈的场景,非但没有唤醒日本人的一丝丝人性,反而还唤醒了他们的兽性,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他们又用很多对母子进行了实验。

写在最后:

这些臭名昭著的实验,原本应该被我们牢记心头,时时惊醒自己,然而,有些人却选择了忘记,甚至选择了原谅!

这是否值得我们反思呢?

什么是纯爱文?

纯爱文也就是“纯爱小说”,言情小说的一种,“纯”可以理解为纯洁和纯情的意思,一般指的是用纯净唯美的文字,描写了淡淡忧伤却深深感人的爱情,用淡淡的温馨与甜蜜来引发人们对纯情美好爱情的向往,此类小说的文字往往简单而动人,男女主人公的爱情平静但是很生动。

最爱看的作品是什么?

动漫的话,推荐《冰上的尤里》、《super lovers》(现在有两季)、《独占我的英雄》。

《冰上的尤里》

超好看,感情就不细说了,超级甜超级有爱,而且恋爱就是恋爱,坦荡荡的,不是那种暗暗撩拨人就不给个痛快的麦麸。

最让人觉得暖心的就是,在尤里的世界里,他们的感情看起来是这样普通,没有歧视,没有捧踩,没有区别对待。

只是两个人相爱了。

剧情也超级棒,细节方面也做得非常好。

以前对任何运动都没有兴趣的我看了这个才知道原来花样滑冰那么有魅力、那么吸引人。

《super lovers》

这个算是半养成了吧,剧情比较轻松,很萌很甜。

超喜欢零君(看着像小孩子?其实只是长不高……呃不是,是还没长高啦)。

独占我的英雄

两对CP,一对很顺利很甜,一对比较坎坷。

相较于《冰上的尤里》的理想化,这个就有一些现实的成分,所以有纠结有不安,但该给的糖也是不会少的。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