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信仰征婚贴吧,来说说你最远的一次旅行走了几天?

2023-08-09 09:24:04 45阅读

佛教信仰征婚贴吧,来说说你最远的一次旅行走了几天?

目前最远的一次旅行是去新疆,玩了11天,全程约8000公里,花了不到7000元。

2017年8月11日从西安出发,坐上了前往乌鲁木齐的硬卧,开启了我为期11天的新疆之旅。此次旅行以北疆为主,都说北疆看风景,南疆看人文。这次旅行让我把北疆的精华风景都看了个遍。下面是详细介绍:

佛教信仰征婚贴吧,来说说你最远的一次旅行走了几天?

第一站:乌鲁木齐 最炫民族风

乌鲁木齐市区并没有什么太多值得去看的风景。自治区博物馆算一个,大巴扎算一个,红山公园勉强算一个。作为第一次来新疆的我,第一站选择前往自治区博物馆。

很多人去自治区博物馆是奔着干尸去的博物馆,我却独爱这里的民族风。

从满族到蒙古族,从塔吉克族到锡伯族,从维吾尔族到柯尔克孜族……在博物馆里可以充分领略到新疆民族的众多及它们各自的民俗风情。

知识点,拿笔记:除了蒙古族叫蒙古包外,其他游牧民族的房子都叫毡房!

逛了博物馆,天还比较亮,再去有名的二道桥国际大巴扎逛逛。

异域风情的建筑,各色美味干果,独特精美的手工艺品……让这里称为外地游客必来之地。各色的葡萄干,以及各种各样的美味干果,让人眼花缭乱。葡萄干爷爷的爷爷,葡萄干奶奶的奶奶……好淘气的葡萄干名字!

晚餐选择了比较有名的海尔巴格,装修别致,点了酸奶,手抓饭和拌面,感觉没有评价的那么好吃。

第二站:梦幻天池 考验人品

天山天池算是是新疆必去的景点了,可惜抵达的时候是阴天,坐着摇摇晃晃的景交车穿行在浓雾弥漫的山道上,越走越失望,我想肯定是看不到天池了。没想到一走到天池边,云开雾散,天池露出了绝美的容颜。

值得一提的是天池的羊汤和烤馕,真的太好吃太好吃了,若你去了,一定要吃!

晚上住布尔津,已是凌晨,但仍被街上高低起伏的俄式建筑所吸引。

别致的建筑风格,加上灯光的装扮,美的让人移不开眼。

第三天:恋上喀纳斯 翡翠色的蓝

喀纳斯作为北疆必游之地,确实值得前往。牛奶绿的湖水,有点普吉岛的既视感。爬上1068个台阶,就登上了观鱼台,可以俯瞰喀纳斯湖全景。

随后又去了喀纳斯老村,做客图瓦人家。女主人介绍着木屋里的各种装饰,我们喝着奶酒欣赏着精彩的图瓦人表演,跳骑马舞、呼麦、吹苏尔……让人难以忘怀。

第四站:漫步喀纳斯湖畔,初见禾木

早上早起去逛喀纳斯,俯瞰过月亮湾后,顺着栈道下到了喀纳斯湖畔,一路沿着栈道前行,路两旁是各种各样的绿色植被,让人心旷神怡。一路晃荡到卧龙湾,远远眺望,奶绿色的湖水中,一条恐龙横卧其中,太逼真了。

中午来到了禾木,可能期望值太高,见到后有些失望。就是一个宁静古朴的小村庄既视感。村头的那家院落,很适合拍照。大片大片的格桑花,民居掩映其中,静谧中不乏神秘。

第五天:告别雨中禾木,邂逅阳光灿烂的五彩滩

要说禾木最迷人的瞬间,莫过于日出时分。但我的这次新疆之旅在禾木遇到了下雨,看不到晨雾,有些遗憾。

因为路线安排,又一次来到了布尔津,这次抵达的时间比较早,先去逛了五彩滩,晚上又去河堤夜市吃了期待很久很久的烤狗鱼,喝了格瓦斯,确实美味的很。

第六天:神秘魔鬼城 原来磕头虫长这样

这一天行程最轻松,睡到自然醒,乘车来到乌尔禾。这是克拉玛依的一个区,魔鬼城是这里唯一值得看的风景。

因为魔鬼城最适合傍晚去看,所以我们特意选了午后时分,高大的风蚀地貌,在光影的变幻下,时而壮丽,时而神秘,特别壮观。虽然来之前做了很多攻略,但到了才知道这里一亿年前曾是恐龙的乐园,发现了很多恐龙化石。

第七天:蔚蓝赛里木湖 冻死人的节奏

来新疆之前一直觉得赛里木湖是一个圆圆的湖,来之后才真正领略到了它的广阔,蔚蓝。真的是一个奇特的湖泊,和青海湖一样,走近看,清澈见底;离远看,蔚蓝无比。

乘坐着景交车,环湖游玩一圈,远远看到了白天鹅,好幸运。

晚上住果子沟旁的毡房,11个人住一间,还有小朋友们表演歌舞,久违的集体生活,令人兴奋。

第八天:看日出偶遇日照金山 这运气好到爆

为了看赛湖日出,六点半就爬起来了。抵达时,天还是深蓝色的,湖水拍打的岩石,发出哗啦啦的声响。

湖边特别冷,很多队友把睡袋都拿出来裹上了。一边跺脚一边等候。本想拍个延时摄影,拍了一会儿手冻得不行,果断放弃。

不经意间转过头,看见左手边的雪山顶被照亮,运气要不要这么好,所以捕获一张日照 金山。

太阳出来啦!一会会时间便金黄灿灿,洒满了湖面。那瞬间的变化太过神奇……

在清水河吃过早饭后,来到了解忧公主薰衣草农场,已过花期,只看到一排紫色的薰衣草摇曳。那紫色的芬芳与浪漫就留给下次的 新疆 之旅吧!

第九天:做客空中草原 天鹅湖碰见癞蛤蟆

空中草原那拉提算是新疆有名的草原了。笔直的冷杉一排排挺立在山腰中,就像一个个卫士。

除了牛羊马,那拉提还有鹅。

骑骆驼的小女孩,好萌好萌,莫名有种熟悉感,好像似曾相见。

也不知道咋想的,给我安排了这样一匹又老又瘦的马儿,走起来就很给力,再加上我,快累瘫了~

我给这幅照片起了名字:我骑,马塌了。。。

从那拉提到巴音布鲁克,会穿越 新疆 最美的公路—— 独库公路 ,透过车窗拍一张,有没有被惊艳到?

一路云杉相伴,妙不可言。

巴音布鲁克的天气真是变幻多端,抵达的时候还是阳光灿烂,不一会了竟然乌云密布,下起来小雨。本来可以在天鹅湖邂逅天鹅的,无奈被雨打消。

有趣的是,在天鹅湖畔的草原上,一只只石雕瘌蛤蟆坐落其上,有点癞蛤蟆想吃天鹅肉的寓意,挺逗。

著名的九曲十八弯日落。虽然只拍到隐约4个太阳,我也心满意足了。

巴西 里克观景台非常广阔,除了能欣赏到蜿蜒的九曲十八弯外,还可以欣赏到开都河其他唯美的身姿。

牛养成群,你看到了吗?

回到镇上,在这家解决了晚饭,一个烤羊肉串和西红柿拌面,特别是肉串,味道好爆,肉超级鲜嫩,只要5元。

第十天:最长的路程 用心去丈量

这一天是整个旅行中路程最长的一天,一大早就起床出发,终于赶在下午五点到了吐鲁番的交河 故城 。

交河故城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也是我国保存两千多年最完整的都市遗迹,行走其中,仿若穿越了时间长廊,回到了历史深处。

第十一天:坐驴车吃葡萄 最惬意的新疆之旅

一早坐上豪华驴车,在吐鲁番的街道上行走,如此豪华的阵容,立刻吸引了路上的行人,我们也成了免费的模特。

小朋友们特兴奋,与驴车各种合影。

惬意的清晨,听着叮叮当当的铃声,乘坐着骡车,在两旁绿树的公路上行驶,也成了别人眼里一道亮丽风景。

吐鲁番 的葡萄超好吃,这便是传说中的无核白,小小的,甜甜的,是夏日解暑的神器。途经火焰山,下车拍了拍照就来离开了。并不是什么值得花时间去游览的地方。

旅行到这里就结束。 11天下来给我最深的记忆就是:新疆是个好地方,这句话一点都不假。期望2020年有机会可以去趟南疆,看一看独属于新疆的人文风情!

为何戒色列为第一?

孔子所提的‘君子三戒’是一种极其高明的人生智慧。

‘君子三戒’出自《论语·季氏》,原文: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为何要把戒色排在第一位呢?

有两个原因:

其一

重在色、斗、得三个字的意思上。

【先说斗】

斗,简单说就是打斗,中年人身体各方面素质都达到巅峰,一旦发生打斗,绝不会像小孩子一样简单了事,轻者受伤,重者亡命,这对打人者和被打者都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成年人就不要干那些小孩子才干的事了,把孔老夫子气活了你养着啊。

【再说得】

得,即为得失,老年人已经江湖上奔波了一生,难免有些恩怨情仇还未了却,但整日挂念也已于事无补,倒不如放下所有的舍得,还能落个逍遥自在。

【最后说色】

色,并不单单是你理解的那个色。

正因为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大道至简,所以女色是色,颜色是色,货色是色,脸色也是色,姿色还是色。

女色会影响青少年的身体健康;

五色会浸染青少年的纯洁灵魂;

货色会左右青少年的辨真能力;

脸色会作用青少年的心灵健康;

姿色会韬染青少年的美丑观念;

少年,未经世事,身边的每一种诱惑或引导都有可能毁掉一个祖国的花朵。

比较下来不难发现,色字的危害最广,影响最深,所以孔子把戒色放在了第一位。

其二

重在少、壮、老三个年龄段上。

做为至圣先师的孔子,因为本身从事的就是教育事业,所以对未成年人的成长格外重视。

从伦理角度来看,哪一家的孩子不是被全家推捧到第一位呢?孩子不仅仅是祖国的花朵,更是全家的希望所在。孩子的成长往往都会倾注上全家的心血。

孔子先师,几千年前就推崇‘少年强则国强’的观念,真乃圣人!

总结:

正因为色的危害之广和社会对未成年人的关怀之切,圣人便把少年戒色放在了君子三戒的第一位上。

民国年代的婚姻观是怎么样的呢?

1民国时期的婚姻观五花八门,本文用民国时期6个名人的婚姻观与婚姻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追求自由真爱的徐志摩

对于徐志摩而言, 永远是爱情至上, 永远不顾一切的追求真爱,追求他所理解的自由。 这个浪漫的诗人在其 35 年的短暂生命中, 为自己心爱的女人写下了无数的诗歌与情书, 这些优美的文字也为世人窥见他的婚姻爱情留下了一些见证。 被康桥(就是如今的剑桥)美景所孕育与开窍了诗性的徐志摩一生为情所困, 也为情所累。 他仅仅是个浪漫的诗人, 并不过多的过问政治, 他的诗歌奠定了他在诗坛上的地位。 诗人的一生是追求自由追求真爱的一生。 那个年代的人大都是包办婚姻,很多留学生回来则是纷纷解除旧婚姻, 另寻佳偶。 民国时期婚姻习俗变迁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离婚日益自由。

1918 年胡适在某次演讲中说:“近来的留学生吸了一点文明空气, 回国后第一件事便是离婚。”徐志摩也不例外, 开始与张幼仪的婚姻也是为世人所赞叹与羡慕的。 张幼仪虽是位旧式女子, 然而温柔贤惠, 颇识大体。 但是在英国认识林徽因后, 徐志摩便打算追求自己的真爱了。 他们平静的分手, 平静的各奔天涯。

徐志摩为爱而生, 为爱而死。 他与林徽因的恋情不过是柏拉图式的最终却是没有任何结果, 与陆小曼的婚姻却是纷纷扬, 成为当时的一大新闻。 总觉得他身上有一种很无畏的勇气, 有一种很善良的纯真。 他与陆小曼的结合可以说是双方都顶着巨大的父母压力与社会舆论, 就是这样他仍然是前行的。 现存的六十五封 “致陆小曼” 的信中, 述说了诗人不尽的深情和对爱情的执着。 在婚姻中, 他对陆小曼的爱始终是炽烈与放纵的。 在爱情中, 他始终是善良与纯真的。

对婚姻, 徐志摩有着和爱情一样的理想。 在 1928年发表的《白郎宁夫人的情诗》一文中, 不止一次阐发他理想的婚姻观:一对夫妻的结合不但是渊源于纯粹的相爱, 不是肤浅的颠倒, 而是意识的心性的相知, 而且能使这部纯粹的过去建筑成一个永久的共同生活的基础, 在一个结婚的事实里阐发了不止一宗美的与高尚的德性, 那一对夫妻怕还不是人类社会一个永久的榜样与灵感 ? 徐志摩为胡适的 《醒世姻缘传考证》这部小说作长序《 < 醒世姻缘 >序》, 这篇序文中他有关夫妻关系 、婚姻与人生的醒悟的论述十分深刻与精辟。 他说:“事实上真正纯粹的好夫妻恐怕很近一个理想的假设, 类似狄府的家庭倒是真的有! 大多数家庭只是勉强过得去, 虽则在外表上尽有不少极象样的。 ……说到婚姻, 更不知多少人明知拖延一个不自然密切关系是等于慢性的谋杀与自杀, 但他们也懒得动, 照样听凭自然支配他们的命运。”

最后他不失风度与机智的提出了减少婚姻与男女纠纷的“妙方 ”, 以其中第一条普及心理生理常识和第四条离婚, 最具有超前意识, 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徐志摩对于婚姻的观点应该是爱情至上, 他所追求的是至纯至美的爱情, 他所爱的是可以与之心灵共鸣的人。 他是感性之人, 可以为了爱而不顾一切, 乃至牺牲他的一切。 对于追求爱、美与自由的徐志摩来说, 没有什么比爱的情感更具体、更深切、更具精神性与实践性。

二、主张男女平等的蔡元培

蔡元培(1868— 1940), 浙江绍兴人。 他一生清廉正直, 耿介拔俗。 他的“兼容并包, 思想自由”对后世中国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同时, 他的“离经叛道, 混淆纲常”的婚恋观念也对后世的“男女平等”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 他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 从“六礼”到中西合璧, 到婚姻自由平等。

1900年, 蔡元培主张男子死后女子可改嫁, 夫妇不合可以离婚。 并且在这一年, 他结合西方思潮与自身经历写出奠定其后来女权思想基础的《夫妻公约》, 调整了与包办妻子的关系。 他不仅仅是纸上谈兵, 还大胆自由恋爱, 主宰自己的婚姻与命运。 第一位包办婚姻的妻子亡时, 他正当壮年, 提亲的媒人踏破家门。 对此, 蔡元培写下了一个征婚启事 , 上面列举了五个条件:第一, 天足(即不缠足);第二, 识字;第三, 男子不得娶妾、不能娶姨太太;第四, 如果丈夫先死, 妻子可以改嫁;第, 意见不和, 可以离婚。 这在当时无异于向封建陋俗开战。1901年, 蔡元培结识江西名门之后黄仲玉, 经过自由的接触,把知己朋友请到家中 , 开了个演说会 , 举行了简捷而新颖的婚礼。 婚后, 夫妻和睦。 1907年, 蔡元培开始了他 4年海外留学的生活。 在德国 4年, 他编著了《中国伦理学史 》, 书中主张男女平等、婚姻自由, 从改变妇女地位问题着手, 而改变中国社会。

蔡元培由最初具有传统思想的翰林学士转变成为寻求妇女平等权利的斗士, 这样的转变他的第二位妻子可谓功不可没。 黄仲玉出身书香门第, 天足, 识字, 精通书画, 知书达理,非常支持蔡元培的事业。 在其陪伴蔡元培 18年后不幸辞世,蔡元培极为悲伤写下《悼亡妻黄仲玉 》, 表达了他对亡妻的无限追思。 54岁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日常事务繁多, 出于工作和家庭的需要, 蔡元培不得不再次续娶。

他再次提出自己的条件:一、本人具备相当的文化素质;二、年龄略大;三、熟谙英文而能成为研究助手。 他的两次征婚广告, 都很完全的体现了他对于婚姻爱情的看法。 这样他结识了第三任妻子周峻, 举行了完全现代文明式的婚礼。 周原来是他的学生, 一直景仰和热爱着蔡元培。 婚后, 周峻相夫教子, 陪伴了蔡元培最后的岁月。 他们之间的感情可见周峻的作品《蔡元培半身像》中。而蔡元培则在上面题诗一首:惟卿第一能知我, 留取心痕永不磨。

三、追求婚姻自主的宋庆龄

在封建社会中, 受到迫害最重的就是女子。 她们不但没有选择婚姻的权利, 还要受到种种迫害与不平等待遇———缠足、三从四德、一夫多妻、不准上学等等。 随着女权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妇女的婚姻观念也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她们渴望恋爱自由, 婚姻自由, 离婚自由。 宋庆龄就是把婚姻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新式女子。

宋庆龄 (1893 -1981), 广东文昌人, 政治家, 社会活动家。 她出身富裕家庭, 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 当年的她完全可以跟其他大对象一样过着上层社会的生活, 不过问时政, 然而年仅 22岁的宋庆龄却选择了比自己大 27岁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 。 她不顾家庭反对、社会舆论, 毅然与孙先生私奔, 在日本举行了简单而新式的婚礼。 并且本着男女平等原则, 共同签定了婚姻《誓约书》。

婚后, 两个人虽然一直是为了民族为了人民为了革命为了解放为了自由而四处辗转奔波, 但是两个人始终是站在一起的。 在孙先生为国事奔忙的同时, 宋庆龄坚定的站在他身边, 分担了其很多工作。 宋庆龄在接受美国记者斯诺采访时, 在《自述》中都曾坦言, 她对孙中山是从仰慕而逐渐产生爱意的。

四、坚守传统观念的辜鸿铭

辜鸿铭 (1857— 1928)福建同安人, 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西亚等九国语言, 学贯中西, 获文、理、工 13个博士学位。 辜鸿铭是个相当特别的人, 是历史上很有名的怪才。他在国外长大, 接受了特别系统的西方教育, 却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感兴趣。 他生活的那个时代, 人们已经纷纷起来反对封建遗留的一些落后传统与风俗了, 他却偏偏要维持着这些在现在人眼里看来腐朽落后的习俗———保守的衣着, 娶小脚妻子, 纳妾, 逛妓院。

辜鸿铭崇尚平等, 却又推崇纳妾制度。 他是个极重感情的人, 对于妻子也好, 以后所娶的两个小妾也罢, 都是一视同, 对她们都极好, 也很重视, 做到了终身不负。 而且辜鸿铭曾大胆放言:“纳妾制度不但合理, 而且是社会祥和家庭幸福的法宝。”对于婚姻的观点, 他还有著名的茶壶水杯论。 即男人是茶壶, 女人是水杯, 一个壶可以配若干杯子。

虽然他对于爱情婚姻的思想言论与当时进步的思想潮流恰恰相悖, 但他至少是一个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学人君子。

五、挣脱红尘的李叔同

李叔同即是后来的弘一法师 (1880 -1942), 天津人。 他是近代不可多得的艺术先驱, 现代佛门高僧, 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 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 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 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 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 这位早年就才华横溢的教育届先驱后来却出家为僧, 实在有点让人难以费解。

从现在留下的一些李叔同的遗作, 以及他的学生和朋友写的一些文章, 可见他的出家并非因为婚姻家庭的不幸, 反而觉得他的出家显得有点突然。 他的学生丰子恺的解释大抵是如此的:人的物质与精神满足后, 接着当然是灵魂的自由。也有人猜测是因为他不满当时社会的现状而又无力改变, 只能坠入空门。 李叔同的第一次婚姻, 是那个时代的产物, 包办且无任何感情, 并非自己所能选择。 庆幸的是婚后还算和睦,这与徐志摩第一次婚姻的起初相仿。 生有三个儿子, 除长子早殇, 另两子均长大成人。

查阅现在所遗留下的一些资料, 也没有发现他有过激之举———如离婚等等。 离婚在当时很多海外归来的留学生中很是流行, 他所发泄的也仅仅是有一段时间在上海寄情声色罢了。 他的人生态度应该是积极的、向上的。 所谓“父母在, 不远游”, 直到母亲死后, 李叔同才东渡日本求学。 感于当时风俗颓废, 民气不振, 即与许幻园、黄炎培等在租界外创设沪学会, 开办补习, 举行演说, 提倡移风易俗。当时流行国内的《祖国歌》就是他为沪学会补习撰写的。 此外他又编写了《文野婚姻新戏剧本》, 宣传男女婚姻自主的思想。文为心声, 这应该表达了他当时的思想。 1907年的他, 终于追求了自己感情上的自由, 与一日本女人同居, 且感情笃厚。 就在他回国为国家效力的时候, 这个日本女人仍然相随左右直到其出家为僧。

李叔同为律宗传人, 一代高僧, 应该说他很有佛缘。 也许他对世俗的爱情婚姻看得较淡, 直至看破红尘, 抛弃一切, 出家为僧。 出家之后应该是比较逍遥自在的, 很多地方都有其游历的足迹。 其日籍夫人曾前往杭州劝说他还俗, 他都是避而不见的。 李叔同这样一位才子在这样一个事业处于顶峰的时候突然出家, 直到今天也是让人难以费解的, 流传至今的仍然是他为佛教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

六、相濡以沫的林徽因

林徽因(1904— 1955), 生于杭州, 福建闽侯人。 她出生名, 美丽如蝶, 学贯中西, 才情横溢, 是中国第一位女建筑设计师;大学者胡适称她为“中国第一才女”;她既是诗人、作家, 又是教授、建筑学家, 并参与新中国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她不但风华迷倒众人, 学养深厚更表现在文学、艺术、建筑乃至于哲学思考。 林徽因早年在英国时, 曾经与徐志摩有过交往。 但是理性战胜了感性, 最后还是听从了父亲的安排与好友之子梁思成结为夫妇。

林梁两家是世交, 而且是门当户对, 徐家却是商家, 梁家自然是林父优先考虑的。 况且徐志摩不仅年龄比林徽音长好多, 更甚的是早有家室。 在林徽因的若干文章中, 从未有过一段关于自己爱情的论述。 对于自己的爱情观, 她一直保持着高傲的沉默。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 是暖, 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人们只能从她留下的诗中, 来猜测她的感情世界,来猜测她内心的爱意。 她和思成是相濡以沫、志同道合的伴侣, 和志摩是志趣契合的性情诗人, 和金岳霖是精神对话的知己。 作为一个女人, 她的一生是幸福美满的。

学计算机专业你后悔吗?

作为从业十几年的IT人来说,匆匆岁月,这个话题其实有点大,不太好回答,简单说几句吧。

(1)问题是学计算机专业你后悔吗?那就得想想,不学计算机的话,学什么专业可能不后悔?想了想,机械?数学?金融?等,那问题是学了这些专业,相对计算机专业,哪个更加让你后悔?

(2)别的行业没机会深入接触,只听说金融行业轻松、工资高,可是也有一部分是工资低的啊?假如学了金融,自己又刚好是低的一部分人呢?还会后悔计算机吗?

(3)这里还得说一下,当年的计算机专业其实是我自己选择的,不是父母决定的,昨天刚看了最新一期的《德云斗笑社》,这期老郭设置的题目:是什么让你们走到学相声的这条道路的,比如听了或者说看了那段相声演出,软件老王要说的是,我是因为:QQ,对,你看的没错,就是那个现在游戏日赚几亿的腾讯出的QQ,当年同班同学还在给笔友写信呢,老王第一上网,居然跟几百里外的朋友聊了天,当时激动的一晚上没睡好,走此走向了软件人的道路。。

(4)感觉怎么说呢,不学计算机,就得学机械、材料等等其他专业,学校教的都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已,你要说计算机现在多火啊,那是你没经历零几年那会,当时最热的机械专业,班里毕业的有的去卖了电脑,有的去给打字,大部分都转行了,老王毕业前两年也是干了软件的相关专业。

(5)后悔吗? 没啥后悔的,人生如棋,落子不悔!

现在30岁以上找不到老婆的越来越多?

30多岁找不到老婆,应该怎么办呢?30岁大多数都是研究生博士生毕业的学生,因为学习,耽误了自己的婚姻,其实30多岁,岁数也不是很大,他们在拼搏,再努力,把自己的事业成功了,才能找一个喜欢的女人,成家立业,娶妻生子。

普通的男孩子30岁,也是正常的,为什么找不到老婆呢?是不是没有适当的女人,挑剔太大了,不想找老婆,现在的网络时代,智能手机,电脑没有做不了的事情,如果真的找不到老婆,可以加老乡的女人,也可以摇一摇加入女人微信朋友,有很多的人在网上找对象,也都很正常啊。

特别是在网络上征婚启事,各个城市都有征婚,女人普遍都是20多岁到40多岁,很多很多,只要打开征婚网,加了女人微信号码,就可以谈一谈对象的问题。

有一句话说的好,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识。也许你的对象就在很远的地方,远方的和尚会念经,就是这个道理。

30多岁的男人,要想追求女人,自己的幸福自己去追求,别不好意思,依靠别人是不行的,只要自己是肯干,忠厚淳朴,人品好,没有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女人。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