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礼金单怎么写(在红包上怎么写呢)
结婚礼金单怎么写,在红包上怎么写呢?
一般结婚送礼红包的格式都是竖写,右上方写收红包人的姓名(一般写新婚夫妻的姓名),中间写贺词,左下方写落款,即送红包人的姓名。如果怕别人分不清楚的话,可以将与新婚夫妻的关系写上面,如朋友等。 如果送红包是几个人一起送的,可以将钱都放在红包里,但要将所有人的姓名都写上。 一般结婚红包都会给专门的帐房先生,然后他会登记在礼簿上。但是在生活中,如果是新婚夫妻的朋友的话,可以直接将钱交给他们,不算份子钱。
随礼一般都是包多少的红包?
《我结婚收到的随礼人情账》
首先说明:我是杭州地区农村山里 人不是城里人,男,婚宴在一个四线城区找了一家三星级酒店摆了28桌,男方女方的亲戚朋友都在一起参加婚宴,全部收到的礼金大概九万多点,全部登记后收藏起来,日后基本上按原数据回礼。当然,具体多少按回礼时的社会及市场行情作一些调整,不过,因为社会进步物价上涨,所以基本上回礼大于原数字。
10000元一个
8800元一个
3000元六个
2800元四个
2000元二人
1000元六人
800元二人
600元十七人
500元二十人
300元五十八人
200元三人
100元一人
0元,因为没有记录,大概有三十一人吧。
你们觉得多少彩礼钱才合适?
关于彩礼的问题一直是我们这代人甚至几代人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是争论了这么久,谁也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女方希望男方多出一些,男方希望女方少要一些(普通家庭,土豪请无视!)当然也不排除真爱,男方给很多的彩礼或者是女方一分彩礼不要,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彩礼还是要给的,先来看一下全国各地区的彩礼价格分布图这样看不明显,让我们再来看一下直观的统计
当然这只是粗略的统计,有地区的天价彩礼还没有上榜,还有的地区流行“三斤三两"“万紫千红一片绿”“一栋不动”等等说法,都是彩礼的花式别名,
有的地区(特别是很穷的地方)有这样的说法,彩礼是给女儿的一种保障,要的财礼越高,别人就会对你的女儿越好,自己家闺女的家庭地位就会越高,至于这种说法是否是对的无从考证,
而现在也流行这样一种算法,就是按克来算,克是女方体重,这种彩礼也是比较有意思的。
那么究竟多少彩礼才是合适的呢?是否是越多越好呢?首先彩礼是给女方的一种心意的表现,给的越多,自然而然女方心里的安全感也就越高,而彩礼也是随女方一起嫁过来的,说白了也就是走个过场,当然不排除一些女方父母收下彩礼钱给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儿子,倘若真的遇见这样的女方父母就只能自认倒霉了,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就是,男方给多少彩礼,女方给多少嫁妆,这种情况也是比较合适的,当然这种情况一般来说比较的少,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女方的嫁妆给的多,男方基本不出彩礼或者除很少的彩礼,当然这种情况一般认为是男方倒插门,也就是所谓的上门女婿。
小县城的彩礼其实没有必要太多,可以参考以上几种情况自己定夺,真爱才是无价的
全国各地的彩礼是多少?
谢谢邀请,随着经济的发展,兜里也都有钱了,结婚的彩礼也随之而来改变,从以前的几万慢慢变成十几万几十万都有,这个也是根据地域不同,彩礼金额也随之不同。
第一阶梯的应该是北京,上海,深圳,广州这些一线城市,越是繁华的地方人们对结婚的彩礼,各种要求也就越多,显得对方比较重视对方。其次,应该属于江西,福建,东北这些地方的彩礼相对应的高些。
我是湖北的,我觉得湖北的话不属于较高的水平,一般给个8-10万的彩礼,女方还会相对应的陪嫁一些东西,女方也会把彩礼再加上几万让女方带过去,基本不会拿这个钱,男方要有房子,车子,现在的必要条件。
记得我家堂姐,姐姐出嫁,都是8万彩礼,对方还没有车,没有房子,陪嫁一些床上用品,柜子,沙发,家电等礼品,还额外给几万让女方带过去,个人觉得还能接受。
以前我有同事是江西的,总跟我们说,谈女朋友千万别找江西的,要是等以后真的喜欢得不得了,要结婚你就知道是有多惨,彩礼都是20万起步,现在这几年更是长的厉害,有30多万的,女方还不给陪嫁,女方的酒席全部由男方来办,而且全村人都要请,吃几天,听了真的让人害怕。
以前还有同事是海南的,他们那边彩礼真的特别少,有的压根就不给的,听同事说,他们那边,只是男方上门的时候买个万八千的礼品过去基本就成了,听了我都想去海南找,只是觉得太远啦。
其实呢,个人觉得彩礼这东西完全取决于丈母娘,如果对方知道年轻人不容易,也不会刻意去要很多,有的只是意思一下,除非真的不想自己女儿幸福,等办完酒席,结完婚,背负着巨额债务,这时才真的很难,有的搞的全家背负债务,真的看着都心疼,本来是好好的事情,结果搞得这样子就太不好了。好了,今天的回答就到这里,我是@深圳小于 ,喜欢的欢迎大家评论,点赞,转发,谢谢大家!
领导儿子结婚老同事们随礼都1000?
虽然可行,但却错了。错过了一个让领导记住你的机会。每个单位在人情往来上都有潜规则存在,什么人的什么事随礼的什么人该随多少都有不成文的规矩,约定成俗。这个规矩没有制定人,却是一种融洽同事关系的好规则。但是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人在职场往往需要一个机会,领导家办事对于新人或者想提拔的人肯定是机会难得的,所以利用一下而破格也没什么,甚至是恰当的。让领导记住无非是在某件事上某种做法与众不同。
段子说,领导记不住谁送过礼,但不送礼的一定会记住。同样送的少也会被领导记住,在心里打入“黑名单”。职场新人要想办法去掉新人标签职场新人在职场地位排在最末,除了多干活好事基本轮不到。一句新来的就可以让所有的人轻视自己,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刚进职场别人对你是陌生的,你即使有能力给你展现的机会也不多。
证明自己需要的是机会,机会不能等靠要,想要快速突破就要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机会。像领导儿子结婚这种事情是一个求之不得的好机会,在实际当中巴望着领导家有点什么事的人不在少数,因为领导有事才能走近领导,才会有机会。
结婚、生小孩、生日、乔迁,甚至是订婚,应随的不落下,人情往来营造的就是人际关系。领导儿子结婚老同事们随礼都1000,自己跟着上就是,200和1000的区别不是在经济上面,而是用800块钱差价补上了新人和老同事一样的身份,照目前收入来看800块钱也不会让有工作的人为难的。像老同事一样随1000,无论领导是按规矩退下你800还是照单收了,都会记得你,不收你多随的800,但认为你会来事的印象肯定会在领导心中留下。
职场上很多人获得改变就是因为由于领导的印象,有的事情才会想到。有人会认为作为新人和老同事一样随礼是没必要的巴结,错了。既然有新人和老同事的区分,那么就要想办法站到老同事的队伍,可以人为的拔高自己,营造出自己和老同事一样的氛围。职场新人到老人是一个过程,但有长有短。有人工作一辈子默默无闻,有人一入职场就崭头露角,都是和人本身有关系,同一件事情有不同的做法,就有不同的效果。
20年前见到的真实事情,从狗到人那年我在南方打工,在村办集团企业里面,听到别人议论当地村里的一个人,说他是村长家里的一条狗,他只是把村长家的大小家务活都干了,基本是早上上班先去村长家,下午下班也是先去村长家。
在村长家干的是家务活,家务活重吗?不重。他一直坚持着,后来村长安排他做了一个村办工厂的厂长,再后来越来越好,说他是村长家一条狗的声音基本没了。他经历了从狗到人。
我们要知道,我们需要做什么,做什么样的事情能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所有的努力应该向目标的方向看齐靠近。虽然不提倡向他学习,但是成败论英雄。韩信受封后胯下之辱就成了经典励志。
随礼不随便多随800块钱看起来吃亏了,但是如果只看表面就错了。在领导儿子结婚特定的事情上,领导和家属一定会对份子钱有所讨论,而且一家人也会对随礼的人进行议论。结婚随礼的喜簿上清楚地写着轻重数字。想想本来是出200的变成了1000,就会让领导一家知道你。你说多出800块值不值?人在职场什么是机会?让领导记住你就是最大的机会,在职场发展离不开机会。
我认为,领导儿子结婚老同事们随礼都1000,你给200是错误的,正确的做法是向老同事们看齐随礼1000。可惜啊。出200也是行的,但是在酒席上和你在职场上一样是一个底气不足的新人。试想一下,如果和老同事们一样随礼1000,你会觉得吃酒席那天腰板特别硬,终于在分量上和老同事们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