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金陵饭店婚宴,上海最有旧上海味的地方是哪里?

2023-06-08 09:32:03 32阅读

南京金陵饭店婚宴,上海最有旧上海味的地方是哪里?

“我来你的城市,走过你来时的路,想象着没我的日子,你是怎样的孤独。拿着你给的照片,熟悉那一条街。张爱玲说过:“.我爱你,没有什么目的。只是爱你。”当你慕名而来,形色匆匆里有不一样的风景。

1.田子坊

南京金陵饭店婚宴,上海最有旧上海味的地方是哪里?

初入田子坊的人,可能印象都不会太好,因为这里已经熙熙攘攘。它作为外地文青了解上海文化的地方,目前还有很多老上海人居住在这里。当我踏着青石的瓷砖,与陌生的异国面孔擦肩而过,不得不感叹这里已经汇集了很多外国文青。

这里每一家小店,都充满创意,有着店主脑洞大开的智慧,别具匠心,让人恍然进入充满小资的世外桃源。

白天,这里的游客不是很多,多是背着相机,在小巷子里穿行的文青。到了晚上,灯红酒绿,人头济济,多是年轻人,也有许多外国友人光顾这里。

文艺不分国界,一大波外国文青聚集此地

天色渐暗的时候,田子坊亮起一盏盏灯,漫步在古朴的低矮屋檐下,家在外乡的旅客喝一杯小资酒。这里的酒吧坚持文化品格与艺术气质的融合,并特别备有以上海为主题的各类历史、民俗、文化。

小二,给上一瓶82年的干红,我们要追忆一下那些年撕逼的爱情

【小贴士】地址:位于上海市泰康路210弄,泰康路是打浦桥区的一条小街。

庄13文艺坊的主人Pk姐,大家应该不陌生,在简书上红人一枚,资深美食老板娘。

这是间很有人情味且客人素质都非常高有特色的咖啡馆,常有广告圈、电影圈、音乐圈、时尚圈、摄影圈、电视圈、文化圈各种行业的人聚集此地,听说会讨论些文艺青年才有的骚扰话题,约会好去处,可以接触到有品位有身份的人,老板娘一口台湾腔腻死人不偿命。

店里听说除了咖啡馆里常见的饮品点心以外,还有许多外头喝不到额台湾特色美食。窄窄幽深的弄堂里,总会飘来一缕台南府城卤肉饭,好吃到我做梦还惦记,庄姐人不错,我去蹭饭,她一直管到饱,感动到哭,田子坊新店开业,招聘条件着实不错,管三顿饭,交社保还有几千工资,让我等吃货如何拒绝。

“庄文创”在旧法租界武康街老乡的家

在文青眼里,最能代表上海的美女作家——张爱玲,以她为主题的书咖 ——千彩书坊,这是一家以张爱玲概念为主题的书咖,旁边就是张爱玲的故居常德公寓。来千彩书坊的人多半是冲着她来的。沿街的那一长排落地玻璃窗很是显眼,门头上还悬挂着老式马车灯,傍晚时昏黄的灯光从里面溢出,温暖又不刺眼。推门进入,一整排书架引人注目,一本本书籍安静躺于书架之上,书架边张爱玲的照片还让人可待成追忆。临街的窗户外是车来车往的繁华,窗里窗外,是相同的浮华。

千彩书坊

2.新天地

新天地跟田子坊的味道完全不一样,整洁宽阔的街面,林立的高楼。完全一派时尚范儿。

这和田子坊不同,新天地是开发商动迁了这个地块中所有的居民,保留了其中一部分石库门建筑的外表,拆除了其他,建造了现代化的大楼而形成了现在的格局;田子坊则是利用原有石库门建筑,在一条弄堂内,小老板们各自租下所需的房子,稍加改造装潢,开出了各具特色的商店。

如今的新天地已经成为了上海的新地标,是领略上海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形态的最佳场所。

这片占地三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六万平方米的石库门建筑群保留了当年的砖墙、屋瓦,游人仿佛进入时光隧道,回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但是,每座建筑内部,则按照二十一世纪现代都市人的生活方式、生活节奏、情感世界度身定做,成为国际画廊、时装店、主题餐馆、咖啡酒吧。

一步之遥,别有洞天

新天地是热情奔放的,而田子坊则是羞涩内敛的;新天地是袒脐露背,富有性感,而田子坊则是旗袍立领,内涵不露;新天地是经过整骨美容,而田子坊则是稍施粉黛,随处都是真容显现;新天地是西化了的石库门。

门外是风情万种的石库门弄堂,门里是完全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一步之遥,恍若隔世,而精彩纷呈的街头表演、新意迭出的时尚活动,为新天地带来富有动感的现代时尚风采,成为现代潮流的领导者。

昨天是今天的历史,明天是今天的创造。上海新天地改写了石库门的历史,对本已走向历史文物的石库门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时尚感十足

据说,还有个可以吃炸鸡的人民广场也不错,很亲民的地方。夏天避暑之圣地。不过,我等文艺屌丝,怎么去那种人多的地方,要去就去逼格高的地方。

我的自画像

作为魔都的文青你会很庆幸,有一大波人跟你有同样逼格的爱好,肤色不同的人,职业不同的人,但每个人心里都装有一个梦,那就是,我是文青,我怕谁!

倩女幽魂2可以结婚吗?

结婚条件:双方为单身男女,等级均≥30级。双方为好友,且友好度≥10000。

定情信物:花费90灵玉购买情定三生,永结同心。

合八字:20灵玉的洒金红纸,婚前进行八字配对。

提亲NPC:金陵,红线女。男方选择“我要提亲”,输入对方的ID和聘金数量。女方收到消息通知后,可以找到红线女,选择“提亲回复”,并接受或者拒绝。拒绝后,聘金会退还给男方;接受提亲,则获得聘金,同时双方进入订亲状态,成为准夫妇。

迎娶NPC:杭州的三生石,金陵的红线女。男方选择进行迎娶游行,交纳相应银两后,双方即可开始婚礼游行。在游行时可以选择撒喜糖,分享喜气,有88灵玉的豪华喜糖或20万两的普通喜糖。结婚后的夫妻,只要没有取消夫妻关系,随时可以进行婚

礼游行,来回顾当年的甜蜜

郭芙的结局如何?

郭靖是金庸的亲儿子,黄蓉是金庸的亲女儿,金庸老先生又曾把《倚天屠龙记》改了几次,在新修订版里,特地借灭绝师太之口提到了郭芙:

“郭祖师另有个姊姊,叫做郭芙,但她生性鲁莽暴躁,因此郭大侠夫妇没将刀剑传给她。”

可以看出郭芙的下落,应该是没有死。

金庸也舍不得让郭靖这个亲儿子绝后。

另外也要提一点,郭破虏并非出家少林,而是和郭靖黄蓉夫妇在襄阳城破之际,一起战死了,所以导致屠龙刀流落江湖。

(各版郭芙)

而郭襄有着明确的交代,襄阳城破之后,她带着倚天剑寻找“大哥哥”杨过的下落,最终在40岁时大彻大悟,创立了峨眉派,与古墓派的林朝英一样,成为了一派祖师。

一生未嫁人,孑然终老,没有后人。

这里唯一没有提到的就是郭芙,试想一下,郭芙怎么都是郭靖大侠的女儿,在小说中,笔墨不比郭襄少,连存在感最低的弟弟郭破虏都有描述,如果郭芙死在襄阳,怎么可能不提一下呢?

在修订版里,金庸特地加那一句,就是告诉世人:郭芙虽莽撞,但还是要交代下的。

所以根据推测,不是在襄阳战死,应该是在破城前逃走了。

01 可能跟着丈夫耶律齐回到了辽东。

耶律齐虽是落难皇族,但家族在辽东一带还是有些势力的,他又是丐帮帮主,当时是可以和郭芙一起逃走的,蒙古对那一带控制比较弱。

他也肯定没有叛国投靠金人,不然在倚天屠龙记里的描述,江湖上肯定有传开了,而且旧版的《倚天屠龙记》还说了一个人——耶律渊如。

可能是耶律齐的后代。

那就是和郭芙所生,所以推测郭芙是没死的。

02 可能郭芙回到了母亲的家桃花岛。

按《倚天屠龙记》里所描写,周芷若得到了倚天剑屠龙刀后,将刀剑互切,根据刀剑中藏的铁片的线索,在桃花岛找到了武穆遗书和武功秘籍。

周芷若说:

岛上布置古怪,道路曲折,令人转得晕头转向,显是高手依着五行生克之理构筑房舍屋宇,但我既有地图指点,也就没有难处。按图索骥,终于在一个山洞的地下掘出了两本抄本。

要知道倚天屠龙记描写的是神雕侠侣完结近百年后的事。

这桃花岛上密布的机关房舍依旧完好,还能转动,这说明什么,就是桃花岛肯定有人在管理居住。

郭襄孤独终老,郭破虏意外战死,能够住在桃花岛的,也就是是郭芙了,黄蓉是不会让外人居住在桃花岛的。

说明郭芙没死,并有后人在岛上住着。

最近在看金庸老先生的武侠,最爱的也就是《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里,读完之后,怅然若失。

总觉得内心空落落的,内心终究触动最大的,还是“一见杨过误终身”的郭襄,而杨过和小龙女生死相依,唯一留下给郭襄的,只有那一句:

“小妹子,你好生保重,你若有何为难之事,虽无金针,仍可来要我为你办到。”

此话一出,再无相见之日。

我是河东狮子,一位喜欢花边文史的迷妹~

感谢阅读吗,敬请关注!

你读过最让人心酸的句子都有哪些?

1.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

2.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

———王国维

3.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

———白居易《偶作寄朗之》

4.我一个人,怀念我们仨。

—— 杨绛《我们仨》

5.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诸葛亮《出师表》

6.表白很简单,难的是成为对的人。

7.说者无意,听者戳心窝。

———八月长安 《暗恋·橘生淮南》

8.这城市总是风很大,孤独的人总是晚回家。

9.生命是华丽错觉,时间是贼,偷走一切。

——— 阿信 《如烟》

10.在我的理想和我的栖息地之间,隔着我整整一生。

———纪德

11.岁月冗长,年华未央,黯然神伤之间,千山万水已过 。

———陶立夏 《当我开始爱自己》

12.少年已成人,忘却了诗人和牧笛,心中偶尔渴望原野,只是当年的风不再。

——牧野

13.人在的时候,总以为有机会,其实人生就是减法,见一面就少一面。

14.害怕他知道,害怕他不知道,害怕他知道却装作不知道。

15.七岁的那一年,抓住那只蝉,以为能抓住夏天。

16.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张爱玲

17.这世上,所有的“突然想起”,都是“一直放在心底”。

18.这天下风景千万般,值得觊觎一眼。桃花醒自然,星斗睡河汉。不必再舍近求远,只在他眉海目间寻风月。

———《吹灭小山河》

19.你永远不会知道,你不经意间说出的再见,也许,就再也不会见了。

20.酒在肚里,事在心里,中间总好像隔着一层,无论喝多少酒,都淹不到心上去。

———张爱玲 《半生缘》

21.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你的昨天过去了,它就永远变成昨天,你再也不能回到昨天了。

———林清玄《和时间赛跑》

22.小时候害怕高高树林里有坟,害怕世上有鬼,直到后来,最爱我的那个人也躺在了里面,我就再也不怕了。

23.感情这事,有时像杀手一样冷酷无情,有时又像风一样捉摸不透,吹过所有人,却不为任何人停留。

24.毕业时,教室的门锁了,两个月后又有一群人小心翼翼地推开门,开启另一段令人难忘的经历。

25.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老人家爱晒太阳,一晒就是半天。后来才知,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向皆是过往,眼之所看皆是遗憾。

26.其实了解一个人并不代表什么,人是会变的,今天他喜欢凤梨,明天他可以喜欢别的。

———电影《重庆森林》

27.长到了可以父辈举杯碰杯的年纪,却没能成为年少时心中了不起的人,我不知道穿上西装后是否还能看动画片,抽着烟是否还有小朋友跟我玩。总说吃得苦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不想做什么人上人,可这世间疾苦一样没有放过我。

——《世本常态》

28.虽然兜兜转转走了很多冤枉路,我终于来到瀑布。我觉得好难过,我始终认为,站在这儿的应该是两个人。

———电影《春光乍泄》

29.生活到底对你做了什么,让你不敢爱,总是透露着卑微,明明你那么善良,没有对不起任何人,却如此不自信。

30.小时候摔倒了,要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哭,没有就爬起来,长大后摔倒了,要看周围有没有人,有就爬起来,没有就哭。

31.我周围人声鼎沸,他们讨论我不喜欢的话题,我只好微笑,目光深远,于是孤独感从四面八方涌来,将我吞噬。

32.等你再见我的时候,我会变得成熟稳重,极致温柔,你想要的样子我都有,只是眼中再无你,至于过程,你不必知道。

33.这是一个人人手机不离手的时代,他要回你信息早就回了你,苦苦等待一个答案, 殊不知,不回复已经是答案 。

34.我喜欢一无所有的感觉,它让我干净得像一个死去多年的人。我也喜欢一个人在深夜的某个城市街角游荡,它让我孤单得像是被这个世界抛弃的人。

35.一直觉得这世上告别仪式挺多,比如喝酒、旅行,或干脆痛哭一场,可是后来才知道,人生中大部分告别是悄无声息的,原来某天的相见,竟已是最后一面,此后即便不是隔山隔水,也没有再重逢。

喜笑颜开的贾母?

贾母,原是金陵世勋史侯家的对象,后来嫁到贾府做了荣国公长子贾代善的夫人,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中应当说是身兼两个家族权势的人物。

《红楼梦》里的人物有许多是很难确定是正面人物或反面人物,简单地给贴上个标签是不能令人折服的。这是一位封建贵族家庭太上家长的典型,是贾府中封建宗法制的最高统治者,是养尊处优、善于自乐、颐指气使、富贵寿考的享乐主义者,是惜老怜贫、雍容宽厚、风趣幽默、不摆架子的祖母形象,但在某些时刻也有一些“坏人”的成分。

1、生活奢侈

在全小说描写贾母的篇幅中,相当部分是暴露她过着珠围翠绕、佳肴美酒的奢侈生活。安富尊荣是她的生活目的,自觉地享福和行乐是她的唯一要求。她吃的是高级营养品牛乳蒸羊羔和茄夹,连螃蟹馅小饺儿都嫌油腻腻的;穿的是品服大妆,坐的是八抬大轿,住的是高屋大房,“配上大箱大柜大桌子大床,果然威武。”(刘姥姥语)那柜子比刘姥姥家的一间房子还大还高。高兴时则摆酒赏玩一下爱如珍宝的“慧绣”。

她整日周旋于摆宴席、祝生日、观花卉、赏明月、听戏曲、猜谜语、打牌、行令、说笑话。清虚观打醮,主子们都懒怠去,连年纪轻轻的宝钗都辞退了凤姐的邀请,贾母却不嫌热不嫌累,要同凤姐一起去,并亲自动员了宝钗母女,还带了一大堆丫环去游逛,贾母对此排场越发喜欢得不得了。

(第二十九回)芦雪庵赏雪联诗,本是李纨为首的年轻姊妹外加一个“渔翁”宝玉的联欢活动,贾母也不失时机地来凑个趣儿,不怕冷不怕倦,瞒着王夫人和凤姐来了,贾母对晚辈们笑着说:“好俊梅花!你们也会乐,我来着了。”

贾母这种无节制的享福和行乐,促进了贾家的迅速崩溃,对贾府的老爷、少爷们的腐化堕落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贾母是罪魁祸首。要知道,贾母和一切主子们的穷奢极欲,铺张浪费,正是建筑在多少劳动人民倾家荡产、离乡背井的基础之上,真正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2、自私、腐朽

贾母喜爰晚辈及外人的标准,除了有他正确的一面外,也有自私、腐朽的一面。或因容貌过人,以貌取人,或因能为自己开心取乐,或因有特殊本事,专心侍奉自己,总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享乐和寄生生活的目的。她喜欢秦钟、宝琴,是因为他俩一个是“形容标致,举止温柔,堪陪宝玉读书”,因此贾母心中十分欢喜,与自己的重孙一般疼爰。

一个是水葱似的绝色人物贾母欢喜非常,连园中也不命住,晚上跟着贾母一处安寝”,把最珍贵的凫裘送给穿,意在为宝玉选作妻子。她喜欢族亲中的孙女儿喜鸾和四姐儿,也是以貌取人,因为她们长得漂亮。她对刘姥姥发生兴趣,不过是因为贵族式的生活过腻了,闭得无聊,想找个“积古的老人家说话儿”,把乡下的“新闻故事儿”说给她解闷儿。

她更喜欢年方十四五岁的丫头傻大姐,遇有错失,也不苛责,就是因为“他生得体肥面阔,两只大脚作粗活简捷爽利,且心性愚顽。一无知识,行事出言,常在规矩之外”,自己“常闷来便引他取笑一回”。

贾母如此对待刘姥姥和傻大姐,这是—种蔑视人权、专供自己取乐的封建贵族的人生观的表现。正因此,他才在处理凤、琏、平三人混打的事件中,竟说出了有失体统的话。贾母笑道:“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世人都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他多吃了两口酒,又吃起醋来。”这是什么话?竟是为贾琏的淫荡行为开脱罪责。

袭人和鸳鸯,贾母看重的丫环,这两个奴才服侍贾府主子们竭力尽忠、克尽职任。袭人是“服侍贾母时,心中眼中只有一个贾母;如今服侍宝玉,心中眼中又只有一个宝玉”;鸳鸯是“老太太在一日,我一日不离这里”,贾母认为她比探春、李纨等还好还能干。可是当袭人热孝在身,不便前来参加元霄佳节之热闹,老太太竟不满地发了一通议论:“跟主子却讲不起这孝与不孝。若是他还跟我,难道这会子也不在这里不成?皆因我们太宽了,有人使,不查这些,竟成了例了。”明知鸳鸯的父母先后死在南京,“也没叫她家去走走守孝”。贾府的主子们就是这样,一面大讲孝道,一面却不准奴婢们行孝。

3、冷酷无情

贾母对尤二姐之死的态度,也够冷酷无情的了。固然凤姐善于施展阴谋诡计,借刀杀人,罪恶昭昭,然而贾母任由凤姐摆弄,上当受骗,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更可恨的是她轻信秋桐的调唆告密,书中这样写道:“秋桐悄悄的告诉贾母王夫人等说:'专会作死,好好的成天家号丧,背地里咒二奶奶和我早死了,他好和二爷一心一计的过。’贾母听了便说:'人太生娇俏了,可知心就嫉妒。凤丫头倒好意待他,他倒这样争锋吃醋的。可是个贱骨头。’因此渐次便不大欢喜。众人见贾母不喜,不免又往下踏践起来,弄得这尤二姐要死不能,要生不得。”

就这样,尤二姐终于被逼得吞金而逝,死后,贾母还一再吩咐贾琏不许送往家庙中,要他一烧了事在乱葬地上埋了完事。在第七十三回,作者又揭露了贾母的滥施权威。本来是宝玉为了逃避贾政查问功课装病受惊,结果老太太大发雷霆,殃及池鱼,使主仆不宁,受了处罚。这又是更母的可憎面目的大暴露。

4、独断、专制

她是贾府中钟鸣鼎食、颐指气使的最高当权派,是一座至尊无上的偶象。表面上她落得事事不管,实际上她操纵一切指挥一切,她是精精领袖。贾府里的许多事情特别是重大事情,处理起来大半都是唯贾母之命是听的,正象王熙凤所说的“凡百大小事仍是照着老祖宗手里的规矩。”

在婚姻问题上,贾母更严格遵循封建纲常的信条。贾琏似的偷鸡摸狗,她可以容忍;妻妾成群、老而好色的儿子贾赦要娶小老婆,她可以出钱替他再买一个。然而, 真正的爰情,她是绝对不允许的。她在听鼓词《凤求鸾》时,大骂要求婚姻自由的姑娘“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象个佳人,就是满腹文章,做出这种事来,也算不得佳人了”!

在这里,贾母一再指斥“佳人”不“佳”,且还用了个比喻“比如男子做了贼”。她把女子对纯真爰情的要求,看成是象男子做贼一样,是人人唾弃的可耻行为。奇怪的是,她只批“佳人”女性,从不指责“才子”男性。对贾琏的无耻乱淫,她毫无指责。因为在她看来“从小都打这么过”,是很正常的。对贾赦这样一个连孙子都有了的老色鬼,还买个十七岁的姑娘来蹂躏,她也是认可的。

这正是夫权社会歧视妇女,只准妇女作男子的泄欲工具,不准其有正当爰情要求的封建伦理观念在贾母头脑中的反映。贾母的思想深深地打上封建伦理的烙印,毫不含糊地维护封建秩序。

曹雪芹的笔锋,虽然主要是肯定与歌颂了贾母的慈祥、人道的精神,但也揭露了她的不慈祥不人道的一面。贾母的慈爰,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受她的阶级属性所制约。作者不仅写出了她作为一个老妇人的慈祥的一面,也写出了她作为一个封建贵族统治者的严酷的一面。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