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安康和端午节快乐,农村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哪些习俗
端午节安康和端午节快乐,农村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以外还有哪些习俗?
一年一度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又到了,除了吃粽子,你的家乡有还有哪些令你难忘的习俗呢?
我是一个地道的客家人,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说说我们客家人的端午节习俗。
端午节是客家人一个比较隆重的节日,我们都非常重视,每年端午节都很热闹。客家人的端午节习俗有哪些呢?
一、包灰水粽
每当端午节来临,我们都会上山去采摘包粽子的箬叶,或者去集市上买,一般都是老人家从山上采摘然后挑出来卖,非常新鲜。选好叶子后就回来泡已经加工好的糯米,糯米最好泡一个晚上,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会又软又糯。
包灰水粽需要用到布惊草或者碱水。得空的人家一般在端午节前就去山上砍好布惊草烧成草木灰,然后将草木灰用过滤出来的灰水泡米,粽子经过长时间的熬煮熟后呈晶莹剔透的金黄色,非常好看,俗称灰水粽,我们一般都是蘸白糖或者蜂蜜吃,甜而不腻,口感非常好。现在做灰水粽没那么麻烦了,可以在街上买一些实用碱回来泡米就可以了,非常方便。
二、挂艾草、蒲草、桃枝,喷洒雄黄酒
过节前,家家户户会把家里打扫干净,然后在门头挂上一串艾草蒲草桃枝,它们的味道特别香,可以驱逐虫害,然后在屋内四个角的地方喷洒雄黄酒,以驱蛇虫,祈求一年健健康康,无虫无害。
三 、佩戴香囊端午节即将来临的时候,家里的老人或者妇女就开始忙活,为自己家的小孩制作香囊,香囊里放了艾叶,菖蒲,桃枝等香草的叶子。香囊有各种各样的形状,但大多数父母会把香囊做成小狗的形状,给小孩佩戴香囊以祈求子女健康成长。记得小时候我们带着各自父母做的小狗香囊去学校里比谁做的最好看,非常怀念那段无忧的童年时光。
客家人把香囊做成小狗的形状是有说法的,我爸告诉我说屈原投江的时候它的小狗很舍不得他,于是也和主人一起殉国了,为了纪念小狗的忠诚,于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做了小狗给小孩佩戴。忽然觉得屈原的小狗好有骨气,和他的主人一样品格高尚。
四、全村人到河里沐浴,洗龙船水。端午节那天,客家人会家家户户到河里沐浴,洗龙船水。那一天是小朋友们最期待的,因为可以到小河里尽情的玩耍。在河里沐浴的时候小朋友会用很大的芭蕉叶或者荷叶折成小船,把香囊小狗放在小船上,在小船上放上小狗爱吃的骨头,插上一根香,然后把小狗顺着河流放生。大人会在河里抛一两条粽子,非常有仪式感。
爸爸告诉我,每年放生小狗,给小狗骨头吃,屈原的小狗就不会死,在河里扔粽子,河里的鱼虾就不会侵害屈原的身体了。
如今长大了,这样的传统仍在延续着。当我们的孩子问我们为什么要佩戴香囊,为什么要放生小狗和在河里扔粽子时,我们也是像父母告诉我们的那样告诉我们的小孩。告诉他们要做一个正直的人,要像屈原一样忠君爱国,忠肝义胆。
这就是客家人的端午节,如此让人难忘!感谢屈原大人,用生命给我们换来了一个不一样的节日,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在客家人的心中从小就种下了忠诚正直的种子,在端午节的各种习俗中让客家人更加热爱生活。祝大家端午节安康!
你们那里端午节有什么好玩的习俗吗?欢迎大家你来告诉我,我们一起来交流。
喜欢我的朋友可以点击关注我,我更会给你分享更多关于乡村的美好生活。🌺
端午节不能互祝快乐?
端午节最早的是个打扫卫生,祛病防病的日子,后来屈原也就选择了在端午节这一天投河自尽了,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也就把这一天当做纪念屈原的日子,也就把原来的打扫卫生,祛病防病的事忽略了。
对于纪念和祭祀的意思和意义完全是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是有的人就把两个不同的概念合二而一了,误导了民众。
纪念是用事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祭祀是对死者表示追悼和敬意。而端午节与清明节的区分就是纪念与祭祀。
端午节演变到了以纪念屈原为主题题,并不以是祭祀屈原为主,纪念的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了,也就可以有了敲锣打鼓的喜气热闹的划龙舟的形式的,这一天人们纪念屈原并不是非得要向清明节上坟扫墓那样,从始至终的沉浸在怀念已故亲人的沉痛的悲伤之中的。
这一天人们的见面可以说端午安康,也更可以说端午节快乐的,这跟所谓的传统的文化是沾不上边的,我们看见各个传播媒体上都有端午节快乐的祝福字样,难道说那么多的文化媒体的那么多的文化学者都不懂传统的文化吗?
我们在端午节这一天纪念屈原的时候,我们在这一天只能是说端午安康就对了,就发扬和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吗?说一声端午节快乐难道就丢失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了吗?
【社会现象,家庭问题,独家观点,解惑释疑。请您关注从善如刘的头条问答!】
怎么看待对父母陪伴这个问题?
俗话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今天是端午节,我们早就定好一家三口回父母家,陪爸妈一起过端午节!
每年的端午节,爸爸妈妈都早早准备好糯米和粽叶,包一大锅粽子,煮好,连带自家院子里产的桃树枝和艾蒿,用红线绑在一起,带着爸妈浓浓的爱和温暖,传递到我们的手中。
我除了上大学的五年,离家远,端午节回不了家,毕业后在离父母不远的城市工作,十天半月就回一趟家,节假日当然不会错过,想起来心中满满的幸福感!
走进爸妈的农家小院,远远地看见八十五岁的老爸正全神贯注在菜园里耕种,我偷拍下精彩的一瞬间。
爸妈共养育我们六个子女。当年为了供养我们上学,曾走南闯北,漂泊他乡。闲暇时和我们谈天论地,吟诗作对。小时候我们家的春联每人随笔一首,既能锻炼文笔,又能表达自己的情感。
我曾写的一副对联我记忆犹新:
横批:得多于失辛苦一年钱不多钱乃身外之物勤奋几载子离膝子将功成名就曾被到访邻居们夸赞!
当我们成家立业,孩子小需要帮助时,他们又义无反顾地支持。
我和小妹家的儿子差半年,那时爸爸妈妈一家一个帮忙带孩子,一直到孩子三周岁上幼儿园。
等我们孩子大了,事业稳定,想让他们享福时,他们为了不拖累儿女,选择回老家生活。
我时常记得老爸暖心的一句话:在外生活过不下去时想着回家,爸爸小时能养你们,现在一样能养你!
父母是永远不会抛弃你的人,父母的家永远是你的大后方!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我很庆幸这些年离父母近,和父母相互陪伴走过的日子。
如今爸妈已到了耄耋之年,到了需要儿女陪伴和照顾的时候,兄弟姐妹相继在这个小镇购买了房子,也为爸妈购置了适合他们居住的楼房。
我退休了,考虑身体、精力尚可,帮侄男外女看孩子学习的同时,办个小型的课外辅导员,闲暇时候可以照顾父母,天时地利人和,在爸妈的楼下后院真找到了这样一个好去处!
这样一个小院,白天老爸老妈可以晒太阳,爱种菜的老爸高兴时可以活动活动筋骨;晚上放学后孩子可以安静地写作业,休息时在院里安全地活动;还能实现自己久远的写作的梦想,何其幸也!
我们和爸妈商量好了,这一季的蔬菜收完了,就跟我们到镇上居住,我们一起陪爸妈过好人生最后的岁月!
有些事情可以等,陪伴父母的事情不能等,不要等到”子欲孝而亲不在”时徒留悔恨!
过端午节可以说端午节快乐吗?
端午节也是个快乐的节日,如果不能在端午节祝福“快乐”“幸福”,这明显是不对的。虽然大家都知道,端午节是纪念屈原投江而来,但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端午节还有其他许多的习俗,比如赛龙舟、撞蛋、挂香袋、包粽子、吃薄饼、猜灯谜、喝雄黄酒……这些都是让人快乐的。好多人在争论端午节快乐和端午安康,说纪念屈原不能快乐。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屈原死之前人们就过端午,只不过赶巧了他端午投江。不吃粽子也得过端午,不赛龙舟也得过端午,屈原不死也得过端午。总而言之,端午节不能说“快乐”是不对的,安康是前提,快乐是期盼,这两个词都可以用。对于端午节不能说“快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引用唐玄宗《端午殿宴君臣》诗的序进行反驳,“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
你的心情如何?
淡淡的忧伤淡淡的喜悦。这就是我当前的心情。今年过端午,我有幸陪在父母身边,姐妹们都忙着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妈妈要操持包粽子,我们都不让,我也故意说不想吃,因为八十多的老妈去年年底腰骨折躺在床上一个月,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心脏和血压也不稳定。可她却执意要包,昨天下午足足包了两个小时,有白米和大黄米两种面,馅料有鲜肉、芸豆、大枣、葡萄干,我又包不好,看着她忙活干着急,她说她今年能动明年还不知什么样呢,趁着还能动包一回是一回,我听了差点儿流出泪来。吃不吃粽子无所谓,我只想操劳了一辈子的母亲长长久久地活着,多给我孝敬的机会。这就是我的忧伤。喜悦是终于又吃上妈妈包的粽子了,我现在就闻到香味儿了。
此回答文字和图片皆为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