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问题问新郎的问题和答案,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

2022-12-21 17:36:13 156阅读

结婚问题问新郎的问题和答案,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

(文章有点长,不仅仅展现的是众多有趣的打油诗,主要还附加了打油诗的生动故事!)

趣谈打油诗,不能忘记打油诗的开山鼻祖张打油。其《咏雪》:“江山一笼统,井口一窟窿。黄狗身上白,白狗身上肿。”通俗易懂、一鸣惊人,开创了一个崭新的打油诗体,名垂千古!打油诗是一种俚俗诗体。其魅力在于它的趣味性、知识性、故事性和通俗性,包容文史知识,体现名人的个性、爱好、轶事和思想。在我国诗歌的海洋中,打油诗深受大众喜爱。反映了极其广泛的社会生活;语言大都运用俚俗口语,用明白如话的语言来表现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上至饱学之士,下至黎民百姓均无阅读障碍,都能明白诗中蕴含的思想,并且人人均可“打油”。因此,千百年来它经久不衰,有极强的生命力。

第一、开山鼻祖张打油的趣闻

众所周知,所谓“打油诗”就是张打油的诗。张打油到底写了多少诗,没有诗集留传,散见也很少。但他虽存诗不多,却因创造了一种新诗体,影响不少,后代不论雅人、俗人皆有仿作。

张打油谓谁? 明代李开先《一笑散·张 打油语》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

中唐时有一年的冬天,一位家居南阳的高官祭奠宗祠,见宗祠内大殿的墙壁上有这 样一首诗:

六出飘飘降九霄,街前街后尽琼瑶。

有朝一日天晴了,使扫帚的使扫帚,使锹 的使锹。

高官读罢,顿时大怒:“谁敢在我宗祠内写下如此这般拙劣的诗? 这岂不是侮辱我祖宗?”即下令缉拿写诗之人。属下通过查寻,遂将不远处张家村平日喜作这类诗的穷秀才张打油抓了来,问:“这诗是你写的吗?” 张打油回答:“是!”高官心想,既然是秀才,缘何写出这等歪诗? 心中存疑。为了判断确否为他所写,即以眼前安禄山兵困南阳事为题, 令他再作一首。张打油不假思索,脱口而出:

贼兵百万下南阳,也无救援也无粮。

有朝一 日城破了,哭爹的哭爹,哭娘的哭娘。

两首诗如出一辙,大家一听,哄堂大笑。这位高官 不禁笑了起来,心想:确然为他所写!罢了,这或许也是一种诗体!便未给张打油治罪。 于是,张打油远近有名。这打油诗开始风行 起来,成为一种独立诗体,为他人和后人所摹写!

张打油和他的诗,民间流传很盛,很有影响,只因不受正统文人青睐,过去的文学史不曾提及。

第二、历史上搞笑、有趣的打油趣诗及其故事

(1)当年苏东坡得了个儿子,一时得意忘形,高兴之余写诗打趣:

《洗儿》

苏轼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惟愿儿子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另外,诗人苏东坡的《静坐》

无事此静坐,一日似两日。

若活七十年,便是百 四十。

民间流传苏东坡和 儿媳之间的丑闻,有一首诗:

(苏)红罗帐中一琵琶, 想去弹它理由差;

(媳)公公想弹是情义,肥水未淌外 人家。

对苏东坡丝毫不留情面地揭老底,同时又多有回护,偏责其儿媳,其实读者对这种低俗的玩笑是不必当真的,看看一笑了之。

(2)大才子唐伯虎因生活困顿不堪.到了除夕年货还没置办齐全。为此他作诗以咏:

《开门七件事》

唐寅

柴米油盐酱醋茶.般般都在别人家。

岁暮清闲无一事.竹量寺里看梅花。

(3)明代县令徐九经.为官清正廉洁,秉公办事,惩恶肃贪。他曾写过一首打油诗,以示他的为官宗旨,诗云::

头戴纱帽翅儿,当官不省劲儿,

平事儿我不管,专管不平事儿。

(4)张英是清朝康熙年间的文华殿大学士,安徽桐城人。其老家宅旁有一块空地。与吴姓为邻。一次.吴家修房越界.张家与吴家为界墙争执不休。张家遂驰书赴京,要张英出面干涉。可是,张英并未干预,只是寄回一首打油诗: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

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见诗明理,撤让三尺。吴家深受感动,亦让三尺。互让之地,后人称为六尺巷。

(5)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自幼目睹鸦片之害.遂在25岁那年写下一首劝人们戒毒的打油诗:

烟枪即炮枪.自打自受伤;

多少英雄汉.弹死在高床。

此诗语言明白如话.比喻生动形象.读来幽默风趣.发人深省。

(6)1927年.鲁迅写了一首打油诗嘲笑蒋介石的要员:

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经;

静默十分钟,各自想拳经。

这些人表面上道貌岸然.实际上却勾心斗角,争权夺利。他们谒陵是假.排挤他人是真。

(7)1937年2月1日.是革命老人徐特立的60寿辰.延安根据地为徐老祝寿。作家丁玲即席赋打油诗一首.活跃了现场气氛。诗云:

长征二万五,衣服自己补。马儿跟着跑,生活最艰苦。

闲暇爱读书,年老心不古。遵纪是模范,谦逊与人处。

革命主义真,名利当粪土。大家贺徐老,共撰英雄谱。

几句话,把徐老的风范情操.描绘得惟妙惟肖。

(8)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元帅激动万分,兴奋不已。吟了一首《咏原子弹》的打油诗:

你有原子弹,我有原子弹;

大家都有弹,协议不放弹。

这首诗寓庄于谐.风趣地表达了中国政府的原则立场。

(9)启功先生是我国著名的书法家.经历坎坷,性情旷达。幽默潇洒。66岁时.他曾自吟《墓志铭》一首:

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

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

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

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

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

计平生,谥曰陋。身与名,一起臭。

谦慎的性格.豁达的胸怀.让人一目了然。

(10)还有一则趣事,是毛泽东主席为乔冠华写打油诗。

1972年尼可松访华后中美决定互设联络处,中方由韩叙赴美建联络处,下榻于美国五月花旅馆,美方由詹金斯来华筹建,由乔冠华负责与之商谈。乔冠华与詹金斯谈判很顺利,高兴之中写了三句打油诗,征求第四句。当时毛泽东同志闻知,欣然续道:“莫道敝人功业小,北京卖报赚钱多。”

八重樱下廖公子,五月花中韩大哥。

欢欢喜喜詹金斯。莫道敝人功业小,北京卖报赚钱多。

毛泽东同志为什么如此续诗呢?原来,1967年外交系统造反派要打倒乔冠华,让他到大街上卖小报,而小报的内容就是打倒乔本人。乔每次都把小报收起来不卖,然后用自己的钱换成小额钞票到造反派那里去交账,说报卖完了,还赚钱。后来毛泽东同志也知道此事。毛泽东同志之所以如此续诗,显出对乔的肯定,堪称打油诗史上的一段佳话。

(11)冯玉祥驻扎徐州时,下令禁伐林木,贴告示如下:

老冯驻徐州。大树绿油油。

谁砍我的树,我砍谁的头!

(12)北宋状元吕蒙正发迹前写过一首打油诗:

一碗清酒诗一篇,灶君今日上青天。

玉皇若问人间事,蒙正文章不值钱。

真可谓牢骚满腹,怨气冲天呢。不过此人后来青云得路,成为一代名臣,可见牢骚一下,说不定灶君真的上达天庭。玉皇才发现了他的才能也未可知。

(13)明朝文人沈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盒礼物,并附有一信。信中说:“敬奉琵琶,望祈笑纳。”他打开盒子一看,却是一盒新鲜枇杷。沈石田不禁失笑,回信给友人说:“承惠琵琶,开奁(lián)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友人见信,十分羞愧,便作了一首打油诗自讽:

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当年识字差。

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14)传说康熙皇帝下江南时,见路边坟墓旁翁仲(坟前石人),不识,问随行翰林学士,孰料此公亦拿不准,说是“仲翁”,皇帝明白以后,作诗一首对误答皇帝问话的翰林做了这样的处置:

翁仲如何读仲翁,想必当年少夫功。

从今不得为林翰,贬尔江南作判通。

此诗故意将每句最后两字颠倒,嘲此翰林学士之不学,而能朗朗上口,颇见文思之机敏。

(15)鲁迅曾仿崔颢《黄鹤楼》一诗描绘了日军逼近时达官贵人们借口保护文化,只顾抢运文物,不顾百姓及学生的丑态。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同“迫”)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另外,1924年,鲁迅与徐志摩同在北大任教(鲁迅教小说史,徐教英文),此时徐志摩热追“多才美女”林徽因而不得,就整天哭丧着脸,见了谁都“阿呀阿唷,我要死了”,装出一副病态。林与他本是朋友,平时相互来往并常有 礼品、果品、诗文之类的馈赠,并不存在爱情,他是剃头担子一头热。鲁迅对徐志摩这一作态很反感,加之徐志摩平日与胡适、陈西滢等人在一起,同属“新月派”,政见不同,鲁迅就与他开了个大玩笑,写下了这首诗。诗为:

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低头无法泪沾袍。

爱人赠我百蝶巾,回她什么:猫头鹰。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心惊。

我的所爱在闹市;想去寻她人拥挤,仰头 无法泪沾耳。

爱人赠我双燕图;回她什么:冰糖葫芦。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糊涂。

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歪头无法泪沾襟。

爱人赠我金表索;回她什么:发汗药。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使我神经衰弱。

我的所爱在豪家;想去寻她兮没有汽车,摇头无法泪如麻。

爱人赠我玫瑰花;回她什么:赤练蛇。

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她 去罢!

鲁迅说它“拟古”是 “新打油诗”,是指它模仿东汉张衡《四愁诗》 的旧格式,用现在的大白话写出来的。

(16)如宋代诗人陆诗伯的《咏雪》:

大雪洋洋下,柴米都涨价。

板凳当柴烧,吓得床儿怕。

(17)诗人高敖曹的《杂 诗》:

坟冢地瘤肿,星宿天围棋。

开门屋张口,卷席床剥皮。

(18)清人钱咏《履园 丛话》载,浙人陈斗泉收到朋友赠送的金华火腿一块,因存放日久,煮不烂、咬不动、吃不 成,但又不得不表示感谢。故作打油诗云:

金腿蒙君赐,全家大喜欢

柴烧三担尽,水 煮一桶干。

肉似枯荷叶,皮同破马鞍。

牙关 三十六,个个不平安。

心藏怒火,不便发作,不吐不快,故语多讽,以求心头慰藉。

(19)北京寿安山南坡的卧佛寺,有尊长 5米、重量50余吨的铜质卧佛。道光年间, 陕甘总督杨玉春游览到此,见到这卧佛,有所感,即吟诗四句:

你倒睡得好,一睡万事了!

我若像你样,江山谁人保?

批评语言风趣,但思想主旨严肃,是一首典型的打油诗!

(20)从前有个叫郑广的海寇,被朝廷招安后因同僚不甚礼遇,于是当众作诗曰:

郑广有诗上众官,文武看来都一般;

众官做官却做贼,郑广做贼却做官。

快人快语,直斥道貌岸然的假正经之流。

(21)极为有趣的打油诗不能不提。一首是明代解缙写的《解嘲诗》:

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

跌倒解学士,笑坏一群牛。

据说是诗人四五岁时,雨天路滑不慎跌倒,惹得周围人大笑,于是“打油”一首,回击众人以解其尴尬处境。

(22)这也是一首极其有趣的打油诗,是新嫁娘写的《逐客诗》:

谢天谢地谢诸君,我本无才哪会吟。

曾记唐人诗一句,春宵一刻值千金。

新婚之夜,闹洞房的宾客不肯散去,坚持让文才出众的新娘子赋诗。夜阑更深,新娘无奈,遂以诗代逐客之令,巧用双关之语,含蓄委婉,众人听罢乐不可支,哄然而散。

(23)广西三江县长宴请本县一位进士,席间众人只是向进士敬酒,受冷落的老师出于气愤,就对众人趋炎附势的丑恶行径进行了讽 刺:

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敝乡;

敝 乡文章数进士,进士跟我学文章。

(24)古代官府公文往往使用“该”字 , 有时流于冗滥 ,或所指不明,或官腔十足 ,于是有人 作诗讽刺:

一纸公文九个该,一该该出是非来;

尔后 该员该注意,不该该处不该该 。

(25)在我国古代,数字入诗屡见不鲜。一些文思敏捷 的诗人,巧妙地把枯燥乏味的数字融入诗中.读来别 有一番情趣。如纪晓岚的一首咏舟诗 :

一蓑一笠一 渔舟 ,一丈长竿一寸钩。

一上一下一来往 ,一人独钓 一 江秋。

全诗用了十个“一”字 .写出了渔 人的悠闲自在。

(26)讽刺昏官的一首诗 :

老爷坐大堂 ,衙役站两旁 。

为官清似水,——米汤!

诗先用三 句渲染 ,然后用两个字实现全然相反的转折,取得了强烈的嘲讽了效果 。

(27)倒是晚唐诗人崔护的书僮兴儿的一首“打油 诗”,很有点儿味道。去年,崔护在城外途经一座农 家小院,因为悦恋一位美女,叫书僮兴儿三次上前讨 水喝,以耽延时间。今年再来,不见了那位美女,十 分失落,遂题诗一首: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 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兴儿也 很有感慨,于是依葫芦画瓢吟了一首:

去年今日此 门里,人与桃花相映美;

今年若有佳人在,兴儿还喝 三碗水。

(28)元代文化“沙漠化”,杂剧和南戏中 的许多诗词曲白之外,大量无名氏的散曲中就有许多绝妙的打油诗。《[正宫]塞鸿秋·村夫饮》:

宾也醉主也醉仆也醉,唱一会舞一会笑一会,

管什么三十岁五十岁八十岁,你也跪他也跪恁也跪。

无甚繁弦急管催,吃到红轮日西坠,

打得那盘也碎碟也碎碗也碎。

(29)清代乾隆也有一首类 似的打油诗,题为《咏雪》:

一片一片又一片,四片五 片六七片,

八片九片千万片,飞入芦花都不见。

(30)传说朱元璋 打败陈友谅之后,来到一座庙前要进去,看门僧问他姓名,触犯了他的尊严,就在墙上题诗一首:

杀尽江 南百万兵,腰间宝剑血犹腥;

山僧不识英雄主,妄自哓哓问姓名。

那口气,果然像,非同一般。后来,朱元璋当了皇帝,提出要来看当年题诗,既是为了重 温光辉历史,恐怕也不无向山僧报复寻仇的用意;其时题诗早被铲去,这可如何是好?山僧灵机一动,作 了一首阿谀皇上的打油诗:

御笔题诗不敢留,留时常恐鬼神愁;

故将法水轻轻洗,犹有龙光射斗牛。

这才幸免了杀身之祸。

(31)才子解缙也会拍马。 有一次,解缙陪朱元璋钓鱼,朱元璋久钓不获,很扫 兴;解缙说:“皇上,别看鱼儿小,却懂礼节呢。何以见得?有诗为证:

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一抛荡无 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朱元璋 一笑,总算摆脱了尴尬的局面。

(32)明代流传下来的打油诗,其内容涉及到 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其作者涵盖了官民工商僧俗 人等。徐文长的一首祝寿诗,如今许多人依然耳熟 能详:

这个婆娘不是人,九天仙女下凡尘;

儿孙个个 都是贼,偷得蟠桃奉至亲。

(33)从前.有个考生,在考场半天,文章还没写成,忽然灵机一动,在考卷上写了四句打油诗:

未曾提笔泪涟涟,苦读采窗十几年。

考官要不把我取.回家一命染黄泉。

考官批阅试卷时,看到这首打油涛,觉得好笑,于是提起朱笔,在每句诗后面分别写了“不必”、“未必”、“势必”和“何必”个字这样,整首诗就成:

未曾提笔泪涟涟——不必,

苦读寒窗十几年——未必;

考官要不把我取——势必,

回家一命染黄泉——何必。

(33)早年有个不孝之子,其父年老体衰后,便被其关锁在破屋之内,且只让老父吞糠咽菜,他却和自己的儿子遍吃珍肴。这事被老人看到后,他感伤无限,就吟出了《明日他儿饿我儿》的打油诗:

隔窗望见儿喂儿,想起当年我喂儿。

今日我儿来饿我,明日他儿饿我儿。

这首打油诗看似平淡无奇,但为后世起着警世策人的作用。

清代诗人袁枚所著的《随园诗话》里也记载了一个类似的故事,说是有一箍桶匠对儿子十分疼爱,怎奈年老体弱不能自食其力后,其子经常让他饿肚子,而把好饭留给自己的儿子吃。箍桶匠触景生情,感慨之余哼出打油诗:

曾记当年养我儿,我儿今又养孙儿。

我儿饿我凭他饿,莫教孙儿饿我儿。

结论:

由于打油诗的首创者或曰首倡者张打油是个穷秀才,来自社会底层,故它反映的多是普通人的真实生活或普通人的所见所闻,在内容上接地气。但流行了一千几百年,后 来这种形式亦为达官贵人或上层文人所利 用,故在内容上也有所扩张,社会政治、社会 军事等方面的内容,在打油诗中也有所反映,与通常传统诗歌的内容有所靠近。

事实也证明,打油诗是群众喜闻乐见的!

(图片均来自网络)

结婚问题问新郎的问题和答案,历史上有哪些搞笑的打油诗

你都学会了哪些高超的心理技巧?

1,做伴娘时,会比新娘难看。

2,别人请客只说“随便”,这就是做人。

3,任何情况下,女人都不要说男人“不行”。

4,辞职就悄悄辞,不让任何人知道,就怕最后没走成反而成为笑话。

5,男人跟女人吵架时,总是会去悄悄的买好化妆品,这样子也就自然和好了。

6,能力足够总是表现出不如领导,让对方有优越感,自己也就有升职加薪的机会,又能低调成长。

7,公司聚餐时,喝酒不会醉,总会到最后一个收拾残局,这样子领导看在眼里也会心生好感,升职加薪也就快了。

8,跟每个人的相处都不错,其实是也有自己不喜欢的人在里面,但不会表现出来。

9,赚到钱时说过得一般,不会让人嫉妒或算计,这样才能继续闷声赚钱。

10,相亲时只说一些自己的好条件,这样有助于相亲成功几率,而不是彼此不熟悉又坦然相对。

11,口袋里会有一笔钱,随时应付交际,这样也不会让自己丢脸或很被动。

12,在外面任何时候的吃饭都不会第一个到,这样显得吃饭多又能力不足,让人心生不满。

13,工作中只会各做各的,不会去帮别人做份外事,要不然时间久了,份外事也会变成自己的份内事,不做都不行。

14,撞破别人的秘密时,总是假装不知道也不对外人说,要不然对自己都没有任何好处。

15,在外吃饭不会第一个坐下,宁愿站着也是一样,就怕这样坐错位置,不小心坐在主位上。

16,安慰别人总说自己过得比对方惨,那样子他就可以心里得到平衡,慢慢也就不会不开心了。

17,对别人或孩子只能夸,虽然大家都知道是假的,但还是有人爱听,更会觉得这个人会做人,这就是一种现实。

18,哪里不舒服就不要说出来,就怕以讹传讹,最后传成了“大 病”,自己也有口难辩。

19,不和女友说起自己有多少前任的事,毕竟谁都有前任,一旦这么说了,以后吵架都会拿这件事来说,自己又没理反驳。

20,吵架时只要自己先闭嘴,那么一个巴掌拍不响,想吵都吵不起来,对方反而会觉得不好意思。

21,男人回家时总是会在门口先摆一个笑脸,不让家里人知道自己的工作压力与不顺。

22,朋友想要继续做下去,那就不要有利益的关系或借钱,要不然最终就是不相往来。

23,剪头发时,从不会说剪短点,那样子就会越来越短,更多还是让理发师看着办。

24,从不说谎,一旦被拆穿,那就是说话失去可信度,而且说多了别人都不信,包括自己也不信自己的话。

25,酒后不要吐真言,真的有人会喝醉酒却说着假话,真心未必可以换到别人的真心。

26,任何时候面带微笑都是最有效的,别人反而变得不好意思说对方。

27,女人不谈小自己3岁以上的男人,那就是姐弟恋,反而要照顾对方,那样很累又心累。

28,不劝生不劝离,这是对别人最大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

29,不能讲道理的三种人:领导、父母、女人,那样真的很吃亏,有时候连有理也是一样。

30,别人请客就不要带朋友过去,毕竟彼此也不认识,这样会让对方不满,更显得自己不会做人。

31,请人帮忙时,还是要考虑一下对方的妻子感受,她要是不满的话,两个人连朋友都没得做。

32,能力不足就不要说,少说话多做事,当能力足够时,哪怕自己不会说话,自然也会被人所认可。

33,遇事时多站在别人的角度上,有时候有些事情也就慢慢想通,自己所认为的对不是一定是对的,而所认为的错不一定是错。

34,女人发现男人的私房钱时,还是要假装不知道,毕竟谁都要有一些属于自己的钱,要不然难免会有争吵。

35,领导在场时不要说话,言多必失,而且也要把话语权给他,那样显得成熟稳重,升职加薪也就快了。

36,网上可以查的东西就不要去问别人,那样子会让对方不耐烦,又会显得自己能力不足。

37,任何情况下都不要跟医生说百 度,这样子他们会很生气,又觉得自己能力不足与不被尊重。

38,不和蛮不讲理的人讲道理,哪怕自己有道理也是一样没道理,对方争执到底,那样反而伤了和气。

39,有客来要先泡茶,哪怕没话题可聊,大家也不会那么尴尬,又显得自己会做人。

40,不要一直夸自家孩子的好,毕竟别人家也有孩子,这样子会让不舒服或不满,反而会到处说坏话。

41,女人在外就要顾好自家男人的面子,哪怕他们做的不对也是一样,要不然只会引起夫妻吵架,而且会很严重。

42,东西贵可以不买,但不要贬低对方的商品,要不然就是对方恼羞成怒,从而让自己付出代价。

43,出门在外就尽量提倡AA制,这样子你和对方都不吃亏,而且又显得会做人,想想也是一举两得的事。

44,开口聊一下对方的孩子,那样对方会说话滔滔不绝,这样子就不会无话可说,也为心生好感,觉得这个人会做人。

45,敬酒先敬能力最大的那个人,对方会心生好感,对自己有不小的帮助。

46,越漂亮的女人,越不能和异性领导独处,就怕对方慢慢有了一些不好的想法,自己想反抗也没机会。

47,不要说全职太太不赚钱的话,要不然会炸毛,这也是对她们最大的尊重。

48,不想回的话就沉默,对方也就不会再问。

49,找东西只找熟人买,那样买的是人情。

50,买东西只说“多少”,不说“多少钱”。

男人一生当几次新郎比较好?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奇葩。如果再奇葩点回答,那夜夜当新郎才最好!

皇帝般的待遇,皇帝般的生活!

如果正经点回答,一次新郎足矣。

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心爱的女人过一辈子,也真的是一种幸福。比那种朝三暮四的男人,跟这个过两天,跟那个过三天……最后,就跟熊瞎子掰苞米似的,也没有一个好的结局,要强上许多倍……

在有些人看来,一辈子做一次新郎的男人,是很无能的表现。孰不知,恰恰印证了男人的忠贞和对爱情的责任。

相比那些花里胡哨的男人,做一次新郎的男人。更值得信赖和依靠。因为他们没有那么花心,是一辈子值得寄托的男人,也一定是一个好丈夫……

而那种总是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男人,总想着再做一回新郎的男人,当情夫可以,但不适合做丈夫。因为说不准那一天,突然就会变成了别的女人的情郎了……

说句实在话,做为正常的一个男人,肯定都会有一份梦想。而当新郎的感觉,也是梦寐以求的事。

可想象很丰满,但现实却很骨感。没有钱,没有能力,能做一次新郎,跟那些还打着光棍的男人来说,就己经是幸福满满了!

那男人一生究竟当几次新郎才算合适呢?按着正常的逻辑:一次刚刚好,多次不限。但前提是:你得有那个能力。

多做几次新郎固然享受。但享受的同时,也丢掉了许多。但最终,也许会成为一个孤家寡人。因为你是得到了许多的人,但你却没有得到一颗真正爱你的心……

新婚回门的习俗是怎么回事?

中国民间婚俗文化源远流长。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每一个地方都形成了各自独有的特色习俗。虽然差别万千,但有一点还是具有共性的,即新娘结婚后不久的“回门”。

回门,就是在结婚两三天的时候,新婚夫妇一起去女方娘家探亲(有的地方是在结婚第二天回娘家,有的则是在第三天)。这种风俗在古代叫“归宁”,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形式。

据一些史实资料显示,新娘结婚三天后回门这个习俗,从战国时期便已有记载,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那么这个习俗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女人新婚之后第一次回娘家,有一定的规矩。

在大部分地区,回门一般是当天即返回男方家中,不留娘家过夜。当然也有过夜的,但也要注意不能同睡一房。当然,在现代社会中已没有这种讲究了。

回门自然要带上“回门礼”,这个在许多地方也有不同的习俗,但一般都是以老人喜欢的为主。比如烟、酒、糖、保健品之类,还有些地方会带上一只公鸡,取“吉祥如意”之意。

不过需注意,不管回门礼中带鸡还是带鱼,要带双数而非单数,因为婚后已是两人,要出双入对,单数在这个时候就不吉利了。

回门一般是在上午十点之前出发,自己要根据路途安排好时间。

去到岳家后,姑爷就要注意称呼要改了,新娘叫啥姑爷就得跟着叫啥。

岳家一般会在中午时分准备“回门宴”,参宴者均为娘家内亲。这个时候席位座次也会有讲究,一般来说姑爷肯定是要坐在上席的,岳家会专门安排内亲长辈在旁陪饮。

在宴席将结束时,岳父会亲自为女婿端上一碗面,一般里面还会有荷包蛋。

在有些地方还会有搅面礼,就是将面放在面前拿筷子搅动却一口不吃,也不说话,无论岳父怎么说都只管搅面,这个时候岳父就会拿出红包。如果姑爷认为红包太小,还会再继续搅面,岳父就会继续拿出第二个红包,直到姑爷认为可以了才会吃面。

而在现代社会中,搅面礼这一套也渐渐不兴了,一般都是化繁从简,在将走之时才会给姑爷送上红包。

宴罢,姑爷不要急着走,陪着岳父母及一众内亲拍拍闲话,以此来增进了解。这个时候,那些性格好口才好的正好也可以发挥下特长,哄哄老人家开心。

待时间差不多时,就与新嫁娘一起告辞,也可以趁机主动邀请娘家人来家中做客。

在有讲究的大家族,岳父母会借机教育小夫妇如何生活,包括互相包容,孝敬公婆,和睦邻里,善待亲友,勤劳节俭等。

其实,“回娘家”在古代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而这件事情只能在娘家做。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女子通常足不出户,社会地位非常低下,缺乏独立性,多依附男子生活。因而,女子的贞洁显得尤为重要。一般情况下,女子出嫁之前,是没有性生活的。这就导致女子在新婚之夜的性生活方面表现出羞涩,恐惧和无助。

闺女回娘家之后,可以小住数日,将自己在新婚之夜的经历向母亲倾诉,母女坦诚交流。当然,很多时候都是母亲主动探问和指导。这对女儿未来夫妻生活也有很多益处。

在中国古代,人们崇尚“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的道理。女子出嫁了,就很难有机会继续回娘家久待了。因此,“回门”无疑是给了女子一个名正言顺的回家机会,也缓解了她未来的思念之情。

时代在发展,婚俗在变化,但是回门这种传统形式却一直延续下来,说明了它存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这也体现了一对夫妻的形成,对两家人的巨大影响。

不过随着历史的发展以及时间的推移,现在有的地方已经将“三天回门”改为“五天”或者是“七天”。其实到底是几天回门并不重要,毕竟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习俗是为人们更好的生活而服务的。

你遇到过哪些被白嫖的事情?

说起“白嫖”,不得不提我一个大学室友,感觉她不是正被“白嫖”就是正走在被“白嫖”的路上,(我知道她)都已经被“白嫖”好几次了,每次都是“失了财,丢了色”,可还不长记性,依然执着。

这位室友,虽然身高只有1.6米,但身上有肉,不过绝对不是胖,纯粹就是男人所说的那种凹凸有致的丰满型,她的五官很精致,绝对美女一枚。当时刚认识她却是单身。

我们有些不相信,问她是不是以学业为主,拒绝恋爱。她说不是那样的,还透露高中时候很多男孩子追求她,但她自己要求很高,一个都没答应,本来有一个自己喜欢的,但对方只想好好读书,于是作罢。

看她说话的神情,我们能感觉到她是渴望感情的,也对她的择偶要求很好奇,她说:“我找对象不靠感觉,学识,能力,身高,人品都不重要,最重要的就是要帅,因为我只喜欢帅哥!”

那时候,一位室友说:“张无忌的母亲说过,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其实帅哥才更不靠谱,小心上当。”而她却说:“没事,我就喜欢帅哥,上当就上当,我也不亏。”

正是她这样的想法和心态,让她被“白嫖”了,我们还亲眼见到。记得军训刚结束后,我们在寝室里收拾东西,准备国庆假期,她从外面飞快地跑进来了,先是幸福地大声宣布:“亲爱的,我恋爱啦!”

我们刚齐刷刷地回头看她时,她将一大包大白兔奶糖放在桌子上,然后将我们一一拥抱。室友还忍不住来了一句:“我cao,这么快啊?真的假的?”她拉着我们坐下吃糖(我们说好的,谁告别单身就请所有人吃糖)。

她吃着糖,满嘴香气地对我们说:“真的啊!我不骗你们,他又帅又有才,还好我下手早,不然被其他人追跑了,这里的其他人也包括你们。”说着还比划着手指画了一个圈。

我们异口同声地说:“切,这样的人会轮到你,早被人追走了。”她有些不服气地说:“我刚进学校就打听了,都说他貌似潘安,才比子建,我可是花了半个月的时间才成为他女朋友的呢。”

“那好吧,就当是真的嘛,反正有糖吃就好,只是不要成为别人三妻四妾中最小的那一个妾就好。”室友吃着糖还不忘来上这一句。可她并不生气,笑着说:“要做我也做正房,以后你们会知道他的。”

国庆节收假后,我们经常能看到她每节课后都忙得不可开交,原来都是陪男朋友去了,对方打篮球她也在,练书法她也在,打游戏她也在,晚上还不回寝室,我们也都习以为常了。

后来得知她男友的确很优秀,是一名大二的学长,个子不高,长得挺帅,是学校文学社,书法社,篮球社的社长,还是团委书记。而我们也时常看到她们一起出双入对的场景。

可有一天,一位室友练完舞蹈回来说:“不好,她可能要上当。”我不解地看着她,她说:“那位学长纯粹是一个渣男,专门骗女孩的感情,前任都可以坐好几席了,其他女孩子都远离,她还主动贴上去,看来要吃亏。”

我说:“别开玩笑了。”然后和另一位室友又转过头去玩电脑游戏,室友有些着急了,忙拉着我们说:“刚刚我去学舞蹈,中场休息的时候,那男的也来了,一副色色的表情,眼睛直勾勾地看着在场的所有女生。”

“后来我们社长请他出去了,偷偷对我们说,那人吃喝嫖赌,样样俱全,不是好人,还叫我们远离他,不要被伤害到。”看着室友不像是开玩笑的样子,我们问:“那怎么办,阻止她?”

当然我们都知道阻止是不可能的,因为根本阻止不了,因为头一晚她还说要出去租一套房子,和男友住一起,自己做饭吃。已经完全被恋爱冲昏了头脑的她肯定听不进我们说的任何话。

后来我们侧面提到过,可她没有任何反应,神奇的是那男的并没有提分手,他们一直在一起,直到毕业,是男孩子毕业那天。记得那天,她回寝室主动找我们谈心,我们有种不好的预感。

她先是叹了一口气,平静地说:“我们分手了。”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我们劝她说:“那现在可以多陪我们玩了吧,你都很少在这里住呢。”她突然眼睛一红,趴着哭了起来。

嘴里还不停地说:“我知道除了我之外,你还有别的女人,可我还愿意给你买衣服,给你做饭,跟你做、、、、、、,做任何事情,你说分手,我也同意,但为什么前一秒你说还是朋友,下一秒就拉黑了呢?”

她就这样哭着,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心想:原来她一直知道对方是怎样的人啊,原来她就因为喜欢帅哥然后被对方这样对待啊!那天,我们没有劝她,让她自己发挥,想哭就哭,想闹就闹。

毕业那天,我们离开学校时,都没有对她说祝福的话,只是说:“帅哥又不能当饭吃,也不能当卡刷,记住,以后找帅哥要看一下对方人品,不要再被骗啦,到最后人财两失。”

她只是点点头,似懂非懂的那种,后来,果然她被骗了,还被骗两次,我们没有看到,但群里聊天时她告诉我们的,意外地是她没有哭,我想应该是心里准备好了的。

一次是被她上班的一个同事骗,一枚实习的帅哥,很会说,会逗女孩子开心的那种,就因为男孩子帅,能让她开心,别人刚到公司几天就把她这个老员工拿下了,拿捏得死死的。

她不但让别人住她的房子,还出钱给男孩买衣服,每顿都给男的买饭,结果那男孩子实习结束了,拍拍屁股就离开了,说是要跟学校里的女朋友一起去外地发展,希望她不要再联系。

而第二次更离谱了,她和对方此前素未谋面,就因为她们公司同事聚会,在KTV(和那服务生)只见了一次,她就成为了别人的人,那男孩和她差不多高,按她说,就是帅,笑起来特别好看。

她们只交往了几个月,该做的都做了,也为男的花了一些钱,不过不多,最后那男的找她借钱,一开口就是好几万,她应该是因为之前的经历,留了个心眼,没有一口答应,而那男的就分手了,再也找不到了。

前不久,我和她聊天了,问了她的近况和感情经历,她说单身,我就介绍了一个老公的朋友,设计师,有车有房,人挺靠谱的。她还是先问帅不帅?我介绍的这人不帅,于是也没有再提了,只是担心只喜欢帅哥的她再被“白嫖”。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