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州交友,停在应急车道算违章吗
达州交友,停在应急车道算违章吗?
跑高速遇到特大暴雨,视线受阻,停在应急车道算违章吗?
高速公路的应急车道,是指与右侧行车道相临,包括硬路肩在内的宽度3米以上,有效长度大于或者等于30米,可以满足机动车停靠需要的路面部分。在紧急的情况下,车辆可以在应急车道上行驶或者停车。
跑高速遇到特大暴雨,视线受阻,个人觉得是可以到应急车道短暂停留避雨的。这种特殊情况很少有朋友被罚款扣分的,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嘛。个人觉,即便是会被罚款或者是扣分,总比冒险强行开车来的安全稳妥一些。
大雨情况下靠边停车,需要打开汽车的双跳,让后方汽车注意到。高速在应急车道停车的危险性也是比较大的,个人建议是选择就近的出口驶离高速。如果雨水特别大,没法通行,那么就在应急车道暂时等待吧,一定要按照规范停车。
如果没有紧急情况,那么千万不要走应急车道。交通法规定,非紧急情况时走应急通道,罚款200元并扣除6分。相对来说处罚还是比较严厉的。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你坐卧铺时都经历过哪些事情?
要说火车上的事那我可是记忆犹新
记得我儿子在两岁的时候因孩子背部出了些小红疙瘩而我们当地大夫因条件有限建议让我们上海儿童医院去做一个全面检查,于是我和老婆就带着孩子踏上了上海的路途。
记得在西安换车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事情。
晚饭过后老婆和孩子挤在下铺休息而我在中铺无聊的看着手机,过道的座子上坐着一位老大爷看起来穿的很朴素。因为我注意在吃饭的时候我们都去餐车吃饭大爷只是一直坐在那里。看着大爷似乎舍不得吃饭在饿肚子老婆轻声的问我。我们皮箱里是不是有两桶泡面?我立马想起来对啊我们还有泡面反正又不吃不如给大爷吃吧!说着大爷似乎听到了我们的对话。急忙说谢谢你们我不饿。我没理会大爷把泡面去了出来,最后大爷也是很不好意思的收下了。为了不尴尬我把泡面给大爷之后就回到了自己的铺位上,到晚上看着大爷还坐在那里。我就下去和大爷聊了起来,大爷您吃了吗?
大爷说:谢谢小伙子,我吃过了。
我说:大爷你怎么不休息?话刚说完在过道的远处传来了求救声。来人呐我小孩抽搐了!
听到求救声我还没有反应过来大爷已经冲了过去,而我随后也跟了过去。原来是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因高烧不退 ,发生了抽风,我吓坏了,之前只是听说过抽风自己没有见过呢,只见孩子眼珠往上翻,浑身硬邦邦的一直在抽搐,随后大爷大声喊到孩子让平躺下 。我有办法。随后被吓坏的小孩母亲赶紧放平了小孩,大爷对我说,小伙你来帮我,我愣了愣神,连忙的答应,好的。大爷说小伙你来按住他的两个胳膊不要让他乱动。听完大爷的话我连忙按着孩子的胳膊,当我触碰到这个孩子的第一反应,凉凉的,而且很僵硬,感觉就像在摸石头一样。
大爷见我按住了孩子他用大拇指开始掐孩子的人中学,边掐边对孩子母亲说你喊他,一直喊。还对周围围观看热闹的人说大家让一让不要围观了让孩子透透气,虽后见孩子对掐人中似乎没有什么反应,大爷把袖子一提只见他的手腕那似乎套着一圈什么东西?只见大爷在手腕那里取了一根什么东西。 对。是 针!是针灸的针,随后大爷拿了一根针插到孩子的人中上一直不断的转,孩子一口气终于上来了。孩子大声的哭,而我们也终于叹了一口气。
只见周围来参观的人还在往前挤。我终于忍不住了,我大声吼道。你们是听不懂人话吗?换做是你们家的孩子这个热闹你们也要凑吗?有什么看的啊?说了多少遍都散开让孩子透透气都聋了吗?话刚说完周围的人很不好意思的都散开了。孩子的母亲一个劲的谢我们大爷。什么话都没说就走了!
对大爷的反应我很不理解!为什么孩子母亲说谢谢而他会不理睬就转身走了?
对这个老头我是越来越困惑了。看着孩子平安无事我也回到了自己的铺位跟前。大爷继续坐在那里。我过去和大爷坐在一起,我很困惑是问起了大爷!
大爷您到底是干什么的?
大爷见我笑眯眯的回答到小伙我是名中医我家世代都是中医,而这次因买不到飞机票回上海所以才坐了火车。
随后我惊讶的问到。大爷我怎么看您对刚才的那个小孩母亲不大高兴?
大爷很快也回答了我。大爷说他下午的时候就看见那个小孩的母亲一直不管孩子在玩手机。我生气不是她玩手机。而是她不管孩子。抽风癫痫不是孩子好端端的就会发生的。肯定是孩子发烧她自己没管总觉得一会就好了,导致孩子一直高烧不退才引起的,你说这种父母你对得起孩子叫的那声妈妈吗?听完大爷话我也明白了大爷前面的态度。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不靠家庭背景能找到好的工作吗?
我是岭南通途,我来回答!
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后,不靠家庭背景能找到好的工作吗?我自己是长期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我感觉问这个问题的人,是否还生活在上个世纪?
现在社会上面就业机会非常多,还搞人情关系那一套完全没有必要了,并且规则也已经很完善,家庭背景对于找工作的影响已经很低了!今天我们就这个话题一起交流一下!
一、企业都是以利润为目标,搞一堆人情进来就是坑自己作为一家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都是以利润为自己的最终目标,如果他自己在招人的时候,找的都是一帮亲戚朋友进来,那么这样的企业不能称之为企业,而是叫做家庭作坊,这样的家庭作坊是做不大的,同时利润也是比较微薄的。
如果一家企业想要能够有所发展,想要做大做强,那么就必须要建立起一套非常正规的用人体系,也就是在招人的时候,就必须要有非常明确的标准和条件,如果随便招的都是一些亲戚朋友进来,那么这样的人进去以后,其实是很难发挥出自己应该有的作用。
所以,对于绝大部分的私营企业来说,人情关系并没有什么作用,他们最终的目标,是要招到对他们有用的人,能够为他们创造出更大价值的人。
并且现在社会上面企业非常多,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尤其是同行业内的企业,如果你自己不能够做大做强,那么就要被别人打倒,就要被别人吞并掉,这样的话自己的企业也就没有了。
所以从这个方面考虑,很多企业都是希望能够招到一些人才,进入他们的队伍工作的。
二、大学毕业生找工作,基本都是看学历和专业现在作为一名大学毕业生,去找工作的时候,其实看得更重的是你自己的学历和专业,还有你的工作经验。
如果这几个方面你比较过硬,那么找一份比较好的工作,是没有太大问题的。
现在每年大学毕业的人都很多,但是大学生毕业以后,基本上找到一份好工作并不难,因为现在社会上面就业的机会非常多,关键就是你自己有没有相对应的学历,你的专业是否符合岗位要求,同时你自己的工作经历,是否能够让公司面试的人觉得很满意。
如果你自己有一个非常好的学历和专业,那么基本上毕业以后找到一份好的工作,不会存在太大的问题,同时自己找的工作,年薪应该也是比较高的。
作为一名本科毕业生,找一份年薪10万的工作难度不大,作为一名硕士毕业生,找一份年薪15~20万的工作不难。对于一名博士毕业生来说,找一份年薪30万以上的工作,简直就是轻而易举。
从这个方面就可以看出来,读书是很多人成功最简单的走捷径,只要你自己能够把学历提升上去,能够学到非常好的专业知识,那么在最后找工作的时候,找一份年薪几十万的工作是非常容易的,同时未来的增长空间也是非常可观的。
三、想进体制内,现在考试都是非常公平公正公开的在找工作的时候,除了进入企业工作以外,还有另外一种更多人愿意做的选择,那就是进入体制内工作。
现在进入体制内工作比较热门的岗位有这三种类型,第一是公务员,第二是军队文职人员,第三是事业编,相对来说,这三种岗位就是目前想要进入体制内的人员报考人数最多的岗位类型。
这三种进入体制内的方式,不管哪一种,其实考试都是非常公开公平公正的,最终就是以分数论,只要你自己在参加考试当中,考出一个好的成绩,同时在面试当中也得到一个比较好的成绩,那么最终就可以被录取,在整个过程当中没有什么人为操作的空间,并且所有的档案都是要留存的,如果你自己有异议,可以申请复核。
其实我认为现在想要进入体制内真的不难,关键在于自己要认真去复习备考,只要你这三个岗位都去报名,都去验证准备,那么一般情况都能够有一个可以成功上岸。
在这三类岗位里面,我个人认为军队文职人员的待遇,相对另外两种岗位来说要好一些,因为军队文职人员的待遇是全国统一的,这个是非常大的优势,因为公务员和事业编和当地的经济发展关系非常大,大部分地区的经济还是发展比较落后的,像这样的地方,当公务员和事业编在待遇上面是不如军队文职人员的。
四、家庭背景好的人适合做生意,根本不考虑找工作那么一个家庭背景非常好的人,他去做什么样的行业的比较多呢?我个人认为家庭背景非常好的人,绝大多数都去做生意,真正自己去找工作的人非常少,并且进入体制内工作的人也很少。
我自己也认识有不少家庭背景还算是非常不错的人,这样的人其实大部分最后都选择了去做生意,因为做生意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对于这些有家庭背景的人来说,他们的人脉也就更加广,这些人脉在生意场上面才能够发挥最大的作用。
如果你自己去找工作或者是自己去体制内其实作用并不大,因为在找工作或者是进入体制内,人脉的关系其实影响并不大。
家庭背景好的人去做生意,要比家庭出身一般的人更加容易成功,因为他们从小到大的熏陶,就跟别人不一样,同时从小到大认识的人也非常多,这些人在他做生意的时候,能够给他提供非常大的帮助,这些才是叫家庭背景比较好的人做出的比较多的选择。
五、社会上好工作很多,就怕自己能力不够还不愿奋斗对于一名大学毕业生来说,想要在社会上面找到一份好的工作,难度真的不大,不管你是想去企业里面工作,还是国企或者央企里面工作,还是去体制内工作,选择哪一条道路都比较容易成功,但是在这些道路上面,前进的时候都必须要努力奋斗。
这个社会是非常公平的,我们从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学,所有的晋升都是通过考试去进行的,你自己学习能力怎么样,学习成绩怎么样,那么最终就决定了,你能够去什么样的学校读书,整个过程可以说是非常公平的,并且是经过了几千年的考验的,这种方式就是最好的方式。
同时进入社会以后,那么不管你是想进入体制内的岗位,还是想进入国企,都是需要经过相应的考试的,这种方式也都是选拔人才最公平的方式。
所以如果你自己想要找到好的工作,想要进入好的岗位,那么请你好好学习,因为你的学历提升上去了,那么你就能够有更多的选择,你进入工作岗位以后你自己努力奋斗了,那么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自己的工作,未来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如果你自己整天想着要有更好的发展,但是自己的身体却很诚实,永远都是在那里一动不动,相对来说,这种懒惰的心理,懒惰的行为是不可能让自己在未来,取得很好的发展前景的。
这个社会很公平,也许家庭背景在人的人生当中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没有家庭背景的人,只要自己努力奋斗,一样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成就,关键就是在于你自己会不会在中间放弃掉,你自己是否真的努力去奋斗了。
在我的主页当中发表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小知识和科普文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的主页当中翻看一下,看完以后我相信会对你有非常大的帮助。
以上是本人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和理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想了解更多知识,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关注。
如果大家有想问的问题,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讨论,我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些问题进行专门发文回答。
两弹元勋邓稼先的后人如今怎么样了?
邓稼先是为我国做了巨大贡献的爱国科学家,如果一路走到今天还在世的话,前几天的勋章一定有他的份。
只是可惜斯人已矣,令人唏嘘。
作为两弹元勋,可以说邓稼先把自己人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伟大的事业中,很长一段时间中,他和家人属于两地分隔的状态。
他和夫人许鹿希,一个人为国家坚守沙漠20余年,一个人无怨无悔守候邓稼先20多年,相濡以沫,情比金坚。
许鹿希出生名门,知书达礼,在邓稼先的一生中,她一直扮演的都是默默无闻的贤内助形象。
为他照顾公婆,为他养育子女,我们庆幸有邓稼先,邓稼先庆幸有许鹿希。
他们的爱情结晶是一双儿女。
邓稼先的儿子叫做邓志平,出生于1956年,作为英雄的儿子,并没有享受到所谓的特殊待遇,甚至在早年间,他仅仅是成为了一名工人。
后来高考制度恢复之后,考上了重庆大学,毕业后从事机械加工工作。
后来长期在高校之中担任教职,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做出一生贡献,像自己的父亲一样显山不漏水,从来不以邓稼先的儿子自傲于外人,只是默默的工作。
继承了父亲低调努力的性格,果然虎父无犬子,令人赞叹。
它的主要成就是曾担任四川省机械加工委员会委员,出版过很多相关书籍,在业内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邓稼先的女儿,叫做邓志典。我们只知道他出生于1954年,比弟弟邓志平大两岁,同样在那个年代,他们年轻时都是勤劳的工人,但后来恢复高考之后,她努力考上大学。
并且赴美深造,成为比较早出去留学的人。
作为女孩,她同样也极其低调,可能是由于家里家风教育的原因,邓家的后人们从来不主动向外人提及父亲如何的功业,邓稼先的伟大事迹是妇孺皆知的事情,但他们也不愿意因为父亲的光辉而让别人高看他们或者尊重他们一些。
他们谨遵父亲的教导,要依靠自己的努力赢得别人的尊敬。
所以邓志典非常有志向,她不想在父亲的光环之下生活,她在大学毕业之后,完全留在美国,希望在没有父亲影响力的国度,能够靠自己的努力打下一片江山。
不给父亲丢脸。
出国临走时,父亲邓稼先只说了一句话,
无论是出国还是回国,都要做对国家有用的事。虽然我们并不知道邓志典现在从事何种工作,但是我们知道的是,当他们提起邓稼先的时候,脸上总是带着自豪的笑容,他们说是父亲教会给自己平凡而安静的生活态度,勤勤恳恳的工作,安安分分的做人。
邓稼先一生为国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我们无需拔高它,只需将他的事实娓娓道来,就足以无比崇敬。
在邓稼先家中遗像旁,仍旧保存着一样东西,那是一张领奖通知单,上面写着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奖金1000元。
有些人一生清贫,但却精神不朽;有些人英年早逝,但却万古流芳。正如臧克家那句诗一样:
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在你家乡最常用的俗语有哪些?
昨天看头条中的提问,有关于家乡俗语的话题,这勾起了我无尽的回忆。俗语属于民间文化,它往往言简意赅,“话糙理不糙”,通俗易懂,生动诙谐。反映出劳动人民的许多智慧、经验和道理。我的老家在皖北的浍河和澥河之间的一个村庄,少年时,常常听到许多谈吐中带来的俗语,人们交流时引用一句“常言道”或“老话说”便引开了话题。现在回想起来,许多俗语普遍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特殊性,与各地俗语有一定差异,写出部分来和大家一起探讨和分享。
一、孝亲爱家方面:
家庭和谐及敬孝老人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这方面俗语有劝导型的,如“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馒头再大也是笼蒸的”,“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在家千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等等。也有嘲讽型的,如“小老鼠,尾巴长,娶了媳妇忘了娘,媳妇放被窝里,娘放水窝里”,讽刺一些不孝子孙,自己住的舒舒服服,却让父母住在不能遮风挡雨的地方。“生个龙羔凤凰蛋,不如床前娘如愿”,说明父母都希望自己有个优秀的孙辈,但同时希望儿女能当前履行对自己的报答。“姥娘疼外孙,不如喂小鸡儿”,则说明外祖父母对外孙辈的疼爱,往往换不来应有的回报。这些简洁的常言,透出百姓简单又真实意愿。
二、待人接物方面:
乡亲们明白,要得到别人尊重,首先要自己尊重自己,如“人要脸,树要皮”,“有粉要往脸上搽”。而尊重别人也更为重要,“美不美,家乡水,亲不亲,故乡人”,“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对待困苦之人又体现出做人的厚道,“甭看穷人穿破衣,十年河东转河西”。大家对待小气吝啬和冷漠的主儿,又表现岀鄙视和潮笑,说“小气的对面不给人剥棵葱吃”,“细的撒泡尿也用落子过过(落子,方言,面粉筛分用的落面筛)”,“你对他九九,他对你沒毫一”,“不去热脸贴人家冷屁股”,“打个铁箍子箍上头——肉头货(意为对人抠门,不漏一滴油水)”。亲友登门到访时,主人多是热情招待,说成“对人亲的能头搂头”,“把心都能掏给你”,“见了面对人就象楔子一样(意为对人亲切地象木楔一样紧密)”吩咐家人拿出家里最好的酒菜招待,有“吃不吃的要看看,喝不喝的得见见”。这些妙趣横生的常言把皖北人的热情豪爽体现的淋漓尽致。
三、学习做人方面:
农村老人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但特别注重对子女和家人的教育,首先尤为注重儿童早期教育。“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树不修不成材,儿不理不成人”,“不听大人言,吃亏在眼前”,“三年不成驴,到老也是驴驹子货”,都是强调这个观念的俗语。在教育上,庄稼人有时注重方法,有些只考虑实用,如“当面教子,背后教妻”,“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祸害”,“船到桥头自然直”,都是这方面的常言。在劝人立足当前、做好实事方面也有一些:“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最后两脚站在灰窝里”,“人比人气死人”,“钱难挣,屎难吃”,“贪多嚼不烂”,都是这方面的警句。劝人不说空话,不议论别人,这样的常言也有很多,如“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实地转一转”,“说人前,落人后,到死让人说个够”,“说人长,道人短,最后落个不沾嫌(不沾,当地话,意为不行)”,“不要七个狸猫八个眼(意为乱说一通)”。劝人要见世面、远离小人的有:“好人不踩臭狗屎”,“不要烂泥扶不上墙”,“门里猴上不了大排场”,“背人无好事,好事不背人”。劝人不依赖别人,长自己志气的常言有:“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劝人正直做人的“身正不怕影子斜”,“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田化彩打他爹,要公事公办(田解放初期劝父及当地群众戒毒无收效,后把父吊在村头树上,引以为戒,从此当地迅速戒毒成功)”,“天不哄人,善恶有报”都非常形象地说出做人的道理。在劝人律己,帮助别人方面的俗话:“根不正,秧不正,结个葫芦歪着腚(意为父母要给孩子做个好榜样)”,“不要都能看到别人腚沟里的灰,也撒泡尿照照自己(意为别只看别人很小的缺点,自已要常照镜子)”,“有泡尿也向别人地里泚泚,甭只浇自家田(意为有好处时要想到别人)”。这些有趣语言话虽朴素无华,但句句精辟,有些让人引俊不禁。
四、经验和希冀方面:
千百年来,家乡人民把对生活真谛的积累,通过形象的语言加以描述,对经验的传承起到了很好作用。描写做事要循序渐进的话有:“饭要一口一口的吃,事要一步一步的来”,“不能一口吃成胖子”,“慢一慢,强于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在劝慰别人宽心方面:“人教人死人不死,天让人死活不成”,“好汉不吃眼前亏”,“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灯不拨不亮,理不摆不明”。在审美方面:对年轻人美的评价“高高大大门前站,不会干活也好看”,“矮木墩儿,遛墙根儿,光会干活不喜人儿”,“爹矮矮一个,娘矮矮一窝”。在处理生活问题和事物规律方面:“救急不能救穷”,“磨刀不误砍柴功”,木头使用“干千年,湿千年,干干湿湿不几年”,“村大招风,钱多惹祸”,“屋不漏墙不倒”等说法都形象描述了事物的本来规律和生活经验。
总之,皖北,介于南北方之间,语言使用极为深远和宽泛。俗语作为其中一部分,也是一个丰富的知识宝库。本文限于篇幅,所写例子仅是随意在这片土地上所撷取的几个花朵,作为抛砖引玉之用,如有不妥,敬请指教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