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土家族嫁娶风俗(土家族最有特色的是什么)

2023-02-01 21:45:03 93阅读

湘西土家族嫁娶风俗,土家族最有特色的是什么?

语言文字:

土家族有自己的语言,土家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语支未定。大多数人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很早就开始使用汉语、汉文,只有湖南的永顺、龙山、古丈等聚居地区,还完整地保留着土家语。本民族无文字,通用汉文。

湘西土家族嫁娶风俗(土家族最有特色的是什么)

居民:

土家族爱群居,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土家人采取倚山建房,一般为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关牲畜。建房要求背有靠山,面有向山。一般是四列三间,居中的一间要设祖先神位。正侧左右两房住人,多为两小间,叫住“小二间”。小二间前设火铺,火铺中间置火炕,火炕用于取暖的煮饭,火炕上放着铁制三角架。火炕上空吊有炕架,用以烘炕物品。特别是春节之前,用以烘炕腊肉和香肠等物现在保留亦有。

服饰:

土家族女装为短衣大袖,左袄开襟,滚镶2~3层花边,镶边筒裤;男装为对襟短衫。“过赶年”,即提前l~2天过年,是其重要节日。土家族男子穿琵琶襟上衣,缠青丝头帕。妇女着左襟大褂,滚两三道花边,衣袖比较宽大,下着镶边筒裤或八幅罗裙,喜欢佩戴各种金、银、玉质饰物。

习俗:

男女多经对歌相爱结婚。有“哭嫁习惯”习惯。女子在出嫁前7-20天开始哭,哭嫁歌有“女哭娘”、“姐哭妹”、“骂媒人”等。开始是轻歌唱,越接近嫁期越悲伤。直到哭的口干舌噪,两眼红肿。他们把是否善于哭嫁作为衡量女子才德的标准。

宗教信仰:

受汉族影响在宗教方面,主要迷信鬼神,崇拜祖先。这些神不是他们自己的神。过去有巫师驱鬼。有的地方信道教。每逢年节都要大敬祖先,初一、十五也要进行小敬。祭祖的食品有猪头、团馓、粑粑、鸡鸭和五谷种等。

有的在每餐饭前,先用筷子夹少量的菜插在饭上敬默一会儿,表示请已故先人先吃,然后自己才开始食用,农历六月六日为祭土王,每个村寨都要设摆手堂,将猪头、果品等祭品放摆手堂前。十月朔日祭冬,宰鸡鸭设筵宴客。此外,土家族还敬灶神、土地神、五谷神、豕官神,在修房造屋时祭鲁班,祭品除酒肉外,还要一只大公鸡。

饮食习惯:

土家族平时每日三餐,闲时一般吃两餐;春夏农忙、劳动强度较大时吃四餐。如插秧季节,早晨要加一顿“过早”,“过早”大都是糯米做的汤圆或绿豆粉一类的小吃。据说“过早”餐吃汤圆有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之意。土家族还喜食油茶汤。日常主食除米饭外,以包谷饭最为常见。有时也吃豆饭,粑粑和团馓也是土家族季节性的主食,有的甚至一直吃到栽秧时,过去红苕在许多地区一直被当成主食,现仍是一些地区入冬后的常备食品。

土家族菜肴以酸辣为其主要特点。民间家家都有酸菜缸,用以腌泡酸菜,几乎餐餐不离酸菜。豆制品也很常见,如豆腐、豆豉、豆叶皮、豆腐乳等。尤其喜食合渣,即将黄豆磨细,浆渣不分,煮沸澄清,加菜叶煮熟即可食用。民间常把豆饭、包谷饭加合渣汤一起食用。土家族的饮酒,特别是在节日或待客时,酒必不可少。其中常见的是用糯米、高梁酿制的甜酒和咂酒,度数不高,味道纯正。典型食品:土家族人最爱吃粑粑(糍粑)腊肉、油茶等食品,还有合菜;团馓;绿豆粉(米粉);油炸粑。

文化:

土家族爱唱山歌,山歌有情歌、哭嫁歌、摆手歌、劳动歌、盘歌等。“摆手舞”是流行的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是与祭祀祖先、乞求丰收相联系的。不论什么盛大的聚会,都要跳的。“摆手”选阴历单日开始,持续的天数也是单数。一般三天、五天、七天。一般在农历正月初九或三月初三,参加的人数有上万人。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史诗、山歌最为著名。

土家族文学以叙事诗、山歌及跳摆手舞时所唱之摆手歌等最为著名。摆手歌有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之分,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系抒情性作品。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长篇叙事诗《锦鸡》是四句头民歌的组合体,用男女对唱方式表现,它以爱情故事为主线,反映出广阔的社会生活面。

生活:

主要从事农业,手工业方面,刺绣、编织比较有名,土花铺盖尤为著名。在经济、文化的发展上受汉族影响较多,但也保留有自己的特点。湘西的“金色桐油”,鄂西的“坝漆”,都是饮誉中外的名产。“西兰卡普”是土家族民族工艺中的一朵奇葩。又称“打花铺盖”,它是一种土家锦。以其独特的工艺和美妙的构图被列为中国五大织锦之列。

节庆:

土家族以过四月八、六月六和土家年为主要节日。最隆重的是过土家年,俗称过“赶年”,即赶在汉族过年的前一天进行,大年为腊月二十九,小年为腊月二十八。

扩展资料:

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鄂、渝、黔交界地带的武陵山区。湖南省的土家族主要分布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永顺、龙山、保靖、古丈等县,张家界市的慈利、桑植等县,常德市的石门等县;湖北省主要分布在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来凤、鹤峰、咸丰、宣恩、建始、巴东、恩施、利川等县市,宜昌市的长阳、五峰两县;重庆市主要分布在渝东南的黔江、酉阳、石柱、秀山、彭水等区县;贵州省主要分布在黔东北的沿河、印江、思南、江口、德江等县。

汉族女嫁给土家族好吗?

1、现在人思想比较开放,所以土家族跟汉族人结婚也是非常不错的,而且根据调研表明,我们汉族确实有很多人选择跟少数民族的人走上婚姻殿堂,结婚之后婚姻生活还是挺幸福美满的,因为少数民族的人思想比较淳朴,而且非常勤劳非常友善。

2、汉族跟土家族人结婚之后有很多优势,比如在少数民族那边对于生育孩子是没有规定要求的,也就是说可以多生几个孩子。另外如果参加高考的话,那么也会另外给大家加分,能够有机会读到更好的大学。

湖北利川市的古老的风俗?

利川市代表性民俗风俗:

1、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2、利川土家服饰:史书称之“溪布”或“峒布”,本地称“家机布”或“龙头宽布”,衣着颜色基本为青、蓝、白三色;

3、土家婚俗“过礼“:土家族十分重视婚姻嫁娶的礼仪,婚俗中的陪十姊妹、发亲、拜堂、闹洞房等习俗,都展现出原汁原味的土家族风情。

利川为县级市,隶属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中国湖北省西南部,以土家族、苗族、汉族为主。

湘西认亲风俗?

嫁歌就是在男女订亲以后,历经一年以上或者三年半载相处相知成熟了,双方家长和族亲们十分重视,而办三天的婚嫁大事。

完婚是男女双方的终身大事,之前要经过媒人的提婚,媒人第一次上门,即便女方认可,也都会推却。养儿养女,都不是一碗米养大的,也不是买卖的人情。要把人家的女儿说走,绝对没有那么容易。男方要看上人家的女子,一般都要走过三媒六证的程序之道,女方才会经方方面面了解之后,女儿与家长协商一致了,才开答应之口。

现在即便是自由恋爱,在农村也要走媒人的程序,给女方的家长,说明儿女的情况,一起商讨相关的事宜。女方的父母和家族答应了,媒人就指导男孩给女方的父母磕三个头作六个揖,有爷爷奶奶,都要行感恩之礼。然后媒人宣布放鞭子或者礼炮,这是一种地方上的风俗。

再选择一个合适的日子,还要由男方对女方的列祖列宗进行一个简单的祭祀,就是在女方的堂屋,由媒人引导男方点香行礼,这一项叫做插香。也有把插香和另一个项目叫认亲的活动同时进行,就是男方带些礼品和食物去女方办聚餐,宴请长辈六亲。双方家族,就在儿女情缘上,理一理辈分,分清一下相互的称呼。

婚字含义是什么?

“婚”字是由女、氏、日三字组成,是说女人和心爱的男人,在白天举办婚礼,黄昏进入洞房就叫“结婚”。

自古就有人生“人生四大幸运事”,即“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

“洞房花烛夜”是人生四大幸运事之一。

还有一种解释就是说:在原始社会,男人打昏了女人与其成“婚”。

如今有人调侃,说是“婚”就是“女人昏了头而已。”

总之,“结婚”是人生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环节”,“好女人荣三代”,“坏女人毁三代”,可见女人之重要,体现在“婚”字之中,生了孩子的女人才是真正的女人——母亲!母亲的无私奉献伟大高尚!!!

秦兴于二0二二年五月十三日(农历四月十三)6:12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