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婚风俗打毡包(在蒙古包里过夜)
结婚风俗打毡包,在蒙古包里过夜?
一位住过蒙古包的男同学跟我说,当时他由于好奇碰了女主床头的红绳,后果让他苦不堪言,此生难忘,不想在人前说自己住过蒙古包的事。
蒙古包,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特色房子。蒙古包一般座落在大草原上,是为了方便牧民放牧、看管羊群而设立的。
蒙古包相当于我们住的房子一样,里面都是可以用来吃饭、睡觉的,场地有限,但设备齐全。唯一不同的是,蒙古包内没有洗手间,不能在蒙古包内上厕所、洗澡。
至于这两个问题,因为观念以及环境的不同,跟我们会存在一定的区别。蒙古族人民生活在大草原上,与大自然无比亲近,他们上厕所基本就是在户外解决,只要不靠近水源就行,因为在蒙古族人的观念里,他们认为水是无比神圣的,是不容随意玷污的。
正是这个原因,蒙古族人洗澡的次数也是很有限的,他们会以体味为荣,认为体味是每个人身上独有的物质,无可替代。
蒙古包的特点1、蒙古包是可以搬迁的
蒙古包并不是像我们的房子一样一直是固定的,不能搬迁。蒙古包设立的本意就是为了方便牧民照看自己的羊群。当过了一定的时间周期,牧民就要迁移至其他处,方便羊群得到更好的照顾以及喂养。
2、蒙古包冬暖夏凉
蒙古包内设施齐全,夏可以通风乘凉,冬可密封保暖,而且生活在大草原上,大自然无比新鲜的空气都能尽情呼吸。
3、蒙古包会有陪包
陪包可以理解为附属包,如果家里人员过多,一个蒙古包不够的话,会有陪包放置其他物品,或供其他家人居住。比如孩子大了,就不能再跟父母同住在一起,就会睡在另外的蒙古包内。
4、蒙古包的建造很特别
蒙古包通常是以柳木组成硬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铺有厚毡。蒙古包内通常是用木榻来睡觉,木榻会围成半圆,跟随蒙古包的形状而成。蒙古包的高度一般在10-15尺左右,蒙古包的门一般是向南而开。
在蒙古包里过夜,女主床头系红绳,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在蒙古包里过夜,女主床头系红绳,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吗?
住过蒙古包的人都明白,女主人如果在床头系了红绳表示这家人对你表示热情地欢迎,愿意让你在家里留宿,把你当成亲密的人来看待,这也算是一种高级别的迎客方式。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就不明白了,留宿就留宿,为什么还要在床头系上红绳呢?要知道蒙古包虽然空间并不小,但是一家人在里面吃吃喝喝,还要活动。放满了家具用品,真正睡觉的空间并不大,如果家里人多的话,是比较挤的。
蒙古人住蒙古包都是一家人住在一起,不管是哪个民族或国家的人,每个人的习惯都会有不同,有些人习惯晚睡,有些人习惯早睡。住在同一个蒙古包内,作息不同就容易影响到他人。相传在床头系红绳就是为了约束家人之间的行为,睡觉不随意翻动,以影响他人的睡眠。这应该就是关于女主床头系红绳的典故由来吧。
如果你到过蒙古包的家里,发现女主把床头的红绳系上了,表示对你是非常欢迎的,愿意将你留宿在家里,她们会把你当亲人一样看待。
在床头系红绳,只是为了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不会因为自己睡觉的不良习惯影响到了身边的人。
这个时候,如果是男士,恐怕会心生其他想法,毕竟身旁躺着个美女,真能做到坐怀不乱吗?有些人恐怕一晚上也睡不着吧,脑子里想入非非,这都是正常现象,毕竟我们没有习惯这种睡眠方式。在我们的传统观念里,作为成年人,只有夫妻才能同床而眠。
换句话说,这根红绳其实就是一根考验绳,考验你的意志是否坚定,考验你是否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人。如果你能守住红绳不乱动,会更加坚定主人对你的信任,认为你是一个非常值得深交的朋友。
但是,如果在晚上睡觉时,你动了红绳,还想要侵犯女主人的话,那后果恐怕是你承受不了的。这要是在古代,恐怕以蒙古人的血性,男主人以及同族的牧民会把你直接给杀了。
在当代来说,虽然不会直接让你出人命,但会以法律来约束你,你会判处强奸罪,至少三年有期徒刑等着你。而你也别想轻易离开蒙古族群,会受到族人的左右为难。为了泄愤,先灌你三大碗烈酒再说,这烈酒可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三碗酒下去,直接不省人事,待三天后,你会被赶出蒙古族群。这个经历一定会让你终生难忘,发誓永不踏入蒙古包半步。
本来去旅游是一件非常开心的事,也受到了蒙古包主人的欢迎,很热情地招待你,还同意你留宿,给予了你最高级别的待遇,你却不识趣,要去碰床头系的红绳,这不是自讨苦吃吗?
你要想想,如果一开始你没有获得主人的信任,主人是不可能会在床头系红绳的。如果你在蒙古包呆了很久,没有看到床头系了红绳,自己就要识趣离开,说明你没有获得这家人的信任,他们不欢迎你在那里继续呆下去,更不会将你留宿。
任何地方,任何民族都会有自己的风俗习惯,作为外人,作为游客,一定要充分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人们常说,不管在哪里,微笑都是国际通用语言,你的热情可以感染不同国度的人,可以感染不同民族的人。
蒙古有着它天然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地理位置,每年吸引着无数外来人口前去旅游。蒙古的这些风俗传统有必要了解一下。进入蒙古包时,不要踩踏门槛,否则会被视为极不尊重。门槛被寓意为一户人家的脸门,踩踏门槛是对主人的不屑。如果去了蒙古包,千万不要犯这样的大忌。
蒙古人天生好客,为人热情,血性十足,当有旅客到来时,他们会拿出自己珍爱的食物、水果来招待,你不要随意拒绝,可以象征性地吃点,不然的话,主人会以为你是在讨厌他,不尊重他。
在蒙古包内,会有火炉生得很旺,火炉一方面是用来取暖,另一方面火炉象征着运气,蒙古人将火视为神物,极为尊重。来到蒙古包,不要去触碰主人家的火炉,哪怕你认为火烧得不够旺,需要添置燃物时,也请保持冷静。
写在最后去了蒙古包,如果主人对你非常热情,愿意你在此留宿,女主人会在床头系上红绳,以表示自己的热情,表示他们把你当成了亲人,认为你是一个值得深交的朋友,给予了你至高的招待方式。
红绳起源于蒙古人长期以来的生活习性,因为蒙古包很小,通常是一家人居住在一起,由于每个人的作息习惯存在差异,中间系上红绳是为了相互约束,互不干扰。
可想而知,如果你去了,在床头也系上红绳,说明主人视你为亲人,相信你的为人。这根红绳也可理解为是一种考验,他们相信你的人品,在晚上睡觉时不会有其他想法,哪怕身边只躺着女主人,你的内心一样是清静没有波澜的。
为什么猪八戒一提散伙就要分行李?
唐僧师徒四人加上白龙马,从长安城一直到大雷音寺,真的是道阻且长、路途遥遥。
唐僧的四个徒弟,保护这位凡僧,不可腾云、不能驾雾,要一步一步的走到天竺国。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其中的每一个人,都必须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一个人起不到作用,就会被自然淘汰。
猪八戒这个人看上去就是一个职场油子,他奸、懒、馋、滑都占全。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依然获得了唐僧的宠爱,在四人组中有极特殊的地位。
这说明了,猪八戒这个人深谙人情世故。他懂得如何奉承唐僧,唐僧说不方便说的话,都由猪八戒代劳了。包括分行李,也只是猪八戒的一种计策……
一.行李的组成及与猪八戒的关系
《西游记》中,对师徒四人行李的组成,有着明确的描写。但仔细分析,其实这些东西都不是猪八戒生活的必需品。
因为《西游记》中挑行李的是猪八戒,所以他太清楚行里里面都有什么东西了。
行李的组成部分主要有:
四片黄藤篾,长短八条绳。又要防阴雨,毡包三四层。匾担还愁滑,两头钉上钉。铜镶铁打九环杖,篾丝藤缠大斗篷。师徒四人行李最沉的那一部分,就是四个人的铺盖,加上对铺盖的防水措施,以及雨具。
这些东西猪八戒真的用得着吗?
其实猪八戒根本用不上这些东西!如果他真的不取经,想要回高老庄的话,上哪个富贵人家,都能偷来比这些好得多的铺盖。
作为曾经的天蓬元帅,能看上这些东西真是可笑!
雨具之类的,这位天蓬元帅更用不着。作为曾经的水军元帅,猪八戒可以在流沙河和通天河打架,他的防水能力强着呢,岂会害怕下雨。
再来看行李内其他的重要物品:
大唐给唐僧颁发的通关文牒:
那个是唐僧的护照加签证,只对唐僧一人有效,对于猪八戒来说根本没用。
紫金钵盂呢?
虽然是皇帝给唐僧的贵重金属,可那又如何,不过也就是一个讨饭的碗而已。
猪八戒一个堂堂的妖怪,如果没有唐僧的管束哪里用得着讨饭。他只要露出真容,在任何一个宴席上都能把所有的人吓跑,然后自己吃饱。
锦澜袈裟和九环锡杖:
这两件东西是佛祖赐的宝物,绝不可用世俗的银子去衡量价值。
可佛祖把这两件宝物赐给了唐僧,唐僧就是这宝物的唯一主人。
凭猪八戒那点本事,对于这两件宝物,真的是有命偷没命用。
猪八戒不傻,得罪不起的人他从来不惹。他从来不敢打这两件宝物的主意!
那么行李中还有什么?
就是一些散碎的铜钱;个人的衣物;一些学习用品比如经书加文房四宝;还有一些干粮。
作为一个堂堂的妖怪,要这些破烂儿根本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猪八戒要分行李,不过就是一个借口。用这个屡试不爽的借口,他完美地完成了对唐僧的保护……
二.猪八戒分行李,不过就是一个借口加掩饰
其实西天的所有人,都不愿意分管取经这个项目部。因为对于这个项目部,如来佛祖打定主意一分钱也不拨!
于是西天的2boss观音菩萨接手了这个任务,他接手这个任务是要培植自己的亲信和人脉,同时与天宫达成一定的利益交换。
对此一毛不拔的如来佛,祖必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西天取经,才能立项成功。
立项成功只是西天取经的第一步,观音菩萨要想的是如何要办事还不花钱。
于是被关在鹰愁涧的小白龙,被观音找来为唐僧当司机。这样他可以脱罪,当然条件是小白龙必须在能力范围之内保护唐僧,还不能拿工资。
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也是一样,只不过观音把能力最强的孙悟空培养成了自己的亲信,这才是造成唐僧对孙悟空不信任的原因。
在一个工作组中,大boss的人想把2boss的人撵走,就是唐僧和孙悟空的关系。所以孙悟空能力越强唐僧就越烦他。
沙悟净在流沙河中受苦,也被观音菩萨所救。沙悟净代表着观音对天宫利益的一种妥协,这一点沙悟净本人也心知肚明。
所以他只关心取经的进度,对于唐僧也好孙悟空和猪八戒也罢,沙悟净都不与他们处任何个人关系。
西天取经五人组,只有组长唐僧是如来的绝对亲信。剩下的几个人,是各取所需很难形成凝聚力。
这个时候就需要猪八戒来从中协调,这才形成了他在西天取经五人组中独特的地位。
猪八戒因为调戏嫦娥被贬下凡,他受的惩罚其实是最轻的,最多就撤职加流放。
而剩下的那三位,都是被关监狱,而且基本上是属于无期徒刑。
观音对他们施以援手,所以他有足够的资格去拿捏住他们。
孙悟空被观音收为了亲信,他取得了同观音单线联系的资格。这个资格,就连唐僧本人都没有。
沙悟净在观音同天宫的夹缝中生存,他必然会学会谨言慎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小白龙呢?做好他的司机,不多言、不多语,就可以永远地获得自由。
这几个人都不是唐僧可以拿捏得住的手下,更不会成为唐僧的亲信。
可猪八戒不一样,猪八戒是可以混吃等死的一个人,观音菩萨不过给了他一个好职位,这个职位对猪八戒有诱惑,但是诱惑力也不是很强。
所以猪八戒同观音菩萨的关系很疏离。
唐僧在四个人中间选一个为心腹,必然也只能是猪八戒。
有了组长做依靠,猪八戒有了偷懒、耍滑、可傲娇的理由。
他敢于讽刺、挤兑对孙悟空,就是唐僧给他的勇气和力量。猪八戒不过就是,说出了唐僧想说而不能说出的话而已。
只可惜这个蠢货的能力不足,在面对真正强大妖怪时,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当妖怪真的抓走唐僧时,谁去救?
还得是孙悟空。
无论是个人能力、还是人脉,猪八戒都比孙悟空差远了。
孙悟空也是个傲娇之人,如果猪八戒求孙悟空去救唐僧,那孙悟空一定会借机拿捏猪八戒。
猪八戒表面上蠢,可其实深谙人心和人性,他把孙悟空的个性拿捏到恰到好处,当他需有求于孙悟空时,就让猴子尽情地逞能。
那时的猪八戒并不直接向孙悟空求助,也不向孙悟空示弱,而是向妖怪示弱。
反正也打不过妖怪、救不出师傅、经也取不成,那还是赶紧分行李,大伙散了吧。
猪八戒不会平白无故的就提出分行李,只有在无助的时候他才会提出这件事。
而孙悟空那个傻猴子呢?
看上去非常聪明,可实际上净干傻事,被猪八戒玩弄于鼓掌中而不自知。
他性子烈、要强、好逞能,分行李这样没脸的事情如何能做得!
于是孙悟空必当使用全部力量去救唐僧,无论是他单打独斗,还是凭借个人强大的人脉去求助,总之他会把救唐僧这件事情给解决。
当孙悟空又出力、又出人脉、又出资源的时候,猪八戒这蠢货干了什么?
他只是动动嘴,然后就等待孙悟空把一切解决了。
尽管猪八戒的这种能力让人鄙视,但任何一个读者也不能否认,这真是一种能力。
猪八戒就是靠着这种能力,在取经这项艰巨的工作中,从不真的出力、担责任,却就是能得到唐僧的宠爱。
如果不是孙悟空背后有观音罩着,猪八戒就真的能凭借进谗言上位成功,撵走孙悟空成为徒弟中的领袖。
可是猪八戒这样的人又能力不足,他进谗言撵走了孙悟空,还得把孙悟空求回来,在绝对能力的面前,一切小人的小伎俩,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和可笑。
你最喜欢那首歌的背后有什么故事吗?
在我的记忆里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每次听到的时候我都觉得旋律优美,沁人心脾。细细听来,一种悠然的感觉会走得心头,仿佛一切尘嚣都已远去,感觉这首歌曲好像在正在讲述一个美丽的故事,向人娓娓道来。
歌曲叫做:《丹顶鹤的故事》(原名《一个真实的故事》)
歌手:朱哲琴 专辑:一个真实的故事 年份:1990年
作曲:解承强 作词:陈雷 陈哲
走过那条小河,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曾经来过;
走过那片芦苇坡,你可曾听说,
有一位女孩,她留下一首歌。
为何片片白云悄悄落泪?
为何阵阵风儿轻声诉说?
还有一群丹顶鹤,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有一位女孩,她再也没来过
只有片片白云为她落泪,
只有阵阵风儿为她诉说,
还有一群丹顶鹤,
轻轻地轻轻地飞过。
后来,我才知道,这真的是一个美丽却心伤的故事。
有一个叫徐秀娟的姑娘,从小喜欢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后,放弃繁华都市,回到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接替父亲成为新一代养鹤人。扎龙的丹顶鹤是世界三大种群中保护得最好的,从1975年开始建区开始,只有140只左右丹顶鹤。由于丹顶鹤十分傲骨与敏感,一般生人都难接近,只有熟悉并经常和它们打交道的人才可以接近,因为徐家一直与鹤为邻,又经常照顾和救助受伤的丹顶鹤,所以被安排为丹顶鹤护养员。
在保护区,一直采取“半野化”保护方式,这也给管理带来很大难题,养鹤是非常累的,除了担水、配食、喂鹤、清扫鹤舍,还要诊治与护理病鹤,以及每天需要放鹤,让它们活动筋骨,亲近自然,但是幼鹤有时外出玩高兴了,就很容易走失,如果不及时找回来。
有一天,有两只幼鸟走失,徐秀娟在芦苇荡中蹚水整整找了一天,既疲惫又心力交瘁,第二天刚一醒,娟子好像听到幼鹤的鸣叫,连早饭都没吃就出去寻找,一直寻找到下午5点,娟子非常疲惫,有人说在西边听到幼鹤叫声,不顾劳累的娟子又打起精神去寻找,结果再也没回来,因为她滑进了沼泽里,再也没力气挣扎上来,终年23岁,她将23岁的青春年华献给了一生热爱并为之呕心沥血的养鹤事业。
后来作曲家解承强将徐秀娟的故事写成了歌,然后由朱哲琴唱红大江南北,让世人知道有一个叫徐秀娟的姑娘,以及她和丹顶鹤的故事,无数听众也都被徐秀娟的事迹所感动。
然而,这并不是故事的结尾。徐秀娟有个弟弟叫徐建峰,小名“峰儿”,当过兵,退伍后在齐齐哈尔市某大型国企工作,1997年,在父母的劝说下,回到扎龙接替姐姐干起了养鹤人,成为了徐家第三代养鹤人。徐卓接过父亲的养鹤笔记如此说;“我一定把它续写下去,这样我们就仍然相守。”
齐齐哈尔的人们记得!
有一位女孩,
她从小爱养丹顶鹤。
扎龙湿地的芦苇记得!
有一位女孩,
她留下一首歌。
有一首歌,
有一个故事,
还有一群丹顶鹤。
现在的扎龙湿地位于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乌裕尔河下游,占地面积21万公顷,是我国最大的鹤类等水禽为主体的珍惜鸟类和湿地生态类型的自然保护区,也是我国北方同纬度地区保留最完善、最原始、最开阔的湿地生态系统,其中心位置位于齐齐哈尔市东南26公里处的扎龙乡。 1992年被首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2001年加入中国《人与生物圈》网络成员,2009年被评为全球17个国际重要湿地保护成功范例之一,2013年荣膺“中国十大魅力湿地”称号,2017年被首批列入“国家湿地旅游示范基地”。
丹顶鹤目前全世界不到2000只,属于濒危物种。扎龙有400多只。占全世界丹顶鹤总数的17.3%。这一切的成绩徐秀娟烈士功不可没!
初心,是一个人最初的梦想。为了实现心中的目标,哪怕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保护丹顶鹤就是徐秀娟烈士的初心。
愿我们也能向徐秀娟烈士学习,愿你我都能初心不改!
新婚媳妇如果要洗澡上厕所怎么解决?
大学室友来自蒙古族,她跟我说她们一家大小都生活在蒙古大草原上,住在蒙古包里。虽然没有卫生间,新婚媳妇洗澡和上厕所照样不尴尬,她们都是这样解决的。
说到内蒙古,马上就会让人联想到蒙古大草原、特色民族服饰还有那神奇的蒙古包,让人忍不住地想要前往一探究竟。
一想到躺在蒙古大草原上,看着蔚蓝的天空,呼吸极为新鲜的空气,那简直是人间仙境,一定会让人流连忘返。
晚上躺在蒙古包里,与大草原融为一体,享受大自然的宁静,体验一番内心娴雅脱俗的感觉,一定特别美妙。
旅游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生活日常,一年之中总会抽出些时间带着家人去往另外一座城市,甚至另外一个国家,体验不同的人文风景。
内蒙古总是能给人蠢蠢欲动,恨不能说走就走,瞬间就能抵达的冲动,成为了很多人外出旅游的首选之地。
去了内蒙古,自然就能感受辽阔的大草原还有那神奇的蒙古包风情,体验蒙古族人民的热情好客。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这神奇的蒙古包吧。
关于蒙古包蒙古包通常是由圆形尖顶以及周边呈圆形的围栏而成,在顶上和四周都会铺满厚毡。蒙古包的材料是可以拆下来的,因为牧民不会固定场所居住,因为在草原上的羊、牛、马等都需要更换不同的牧场,牧场也需要时间来更新。
蒙古包起初的用意就是方便牧民放牧居住的场所,蒙古包可以搬迁、安装,这对于居无定所的牧民来说是极其便利的。
蒙古包跟我们平常居住的房子差不多,里面会有常有的家居用品,只不过我们的房子不能搬动。蒙古包相对于我们的房子更为简易,毕竟空间有限,而且为了搬迁方便,牧民在蒙古包内也不会放置太多东西。
蒙古包内通常会有一张木榻床,还有常用的一些厨具、衣服、家具用品、火炉等等,但不会有洗手间。洗手间的话,通常只能固定的,因为要接通管道。对于需要经常搬迁的蒙古包来说,是不会有洗手间的。
而且,蒙古包由于空间有限,通常只有一张木榻床,一家人都会睡在一张床上。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会觉得郁闷,难道这样不会尴尬吗?毕竟男女有别。
事实其实是这样的,如果家庭人数较多,蒙古包都会有陪包,陪包一般用于置放一些家居,也会有床铺。蒙古包内通常是一对夫妻带孩子住,男主人有时外出放牧,家里就只有女主人和孩子。
如果家里来了客人,主人很欢迎这位客人留宿的话,会在床头系上红绳,表示女主人和孩子愿意客人在床的旁边入睡。红绳是用来约束彼此的行为,不影响他人的睡眠,睡觉时不发出大的声响。
蒙古一家都睡在蒙古包里,新婚媳妇如果要洗澡上厕所怎么解决?刚才有说到,蒙古包的特性决定在蒙古包内是没有厕所的,因为随时要考虑搬迁的问题,有厕所就需要接通管道,不可能哪里都有管道接通,没有那么方便。
既然蒙古包内没有厕所,新婚媳妇想要洗澡上厕所要怎样解决呢?首先这个问题也不会觉得尴尬,因为蒙古包内通常只有新婚夫妻,不会有其他家人。上厕所和洗澡只要通过平时普通的方式解决就好了。
拿上厕所来说,要知道蒙古的大草原是空旷无际的,若大的大草原上,可以随地解决上厕所的问题。一方面解决了自身上厕所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肥沃了草原。
加上蒙古族人的服饰比较宽大,下摆很长,蹲下来可以把自己的隐私部位遮掩得很好,不用担心会曝光的问题。而且,大草原上也没什么人,突然出现一个人,很远就会看得清清楚楚的。
当然,草原上可以解决上厕所的问题,但并不是意味着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蹲下来方便。在靠近水源的地方是禁止上厕所的,特别是水源的上方,更不用说在河流里直接上厕所。这对于蒙古族人来说是大忌,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水是最为圣洁的,是容不得被人玷污的,而且草原上的水源也是蒙古族人的生活用水,一旦被污染了,大家的生活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洗澡的话,蒙古族人跟我们普通大众有点不同。既然他们认为水是圣洁的,人身体上的污垢是不能随便将水弄脏的。蒙古族人很少洗澡,一开始当我知道这个的时候很不能理解。大学室友就是蒙古族人,哪怕在夏天我都没见她洗过澡,她跟我说她们蒙古族人一辈子也只洗几次澡,他们认为人自带的体味是一种体香,是人体独有的一种特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蒙古族人开始改变了自己的观念,开始了与时俱进的洗澡观念,只不过没有我们洗得那么频繁而已。
居住在蒙古包的话,牧民通常会提水到蒙古包内放在澡盆里,家里的人可以适当回避下。其实就有点像在以前的农村,家里没有洗手间,用澡盆洗澡的概念差不多。
不得不说,任何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着不同的人文习俗。作为游客,我们应当充分尊重,这是一种不同的生活体验而已。
有关蒙古包的其他习俗红绳的由来
相传在很久以前,蒙古包的主人都有在床头系红绳的习俗。当有客人来访,主人又很欢迎客人在家留宿的话,通常会在床头系上红绳。
由于蒙古包内通常只有一张床位,如果有客人留宿,只能跟主人住在一起。哪怕家里只有女主人和孩子,甚至客人是男性,也没有关系。主人愿意跟你一起睡,说明你是受欢迎的,你是值得信任的,也可以说你在这个家里享受了最高级别的待遇。
在床头系上红绳,是为了约束彼此在睡觉时的行为,不发出大的声响,影响了旁边人的睡眠。如果你在这时会有其他想法,或者动了床
头的红绳,可能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惩罚,主人会认为你是不值得信任的。
反过来,如果第二天红绳还好好的,主人会更加敬重你,他们会庆幸自己没有看错人,会将你当做值得深交的朋友来相处。
门槛
蒙古包在入门处都设有门槛,进出蒙古包都不要踩到门槛,也不能在闲暇时坐在门槛上。门槛对于蒙古族人来说是意义非凡的,是一家的神运,代表一家人的兴旺和运势。
善待主人的热情
蒙古族人都很热情,他们对来客都会表示欢迎,会把自己喜爱的水果、食物拿出来招待客人,甚至会把客人留下来用餐。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主人的热情,你要表示尊重,拿过来的食物可以品尝但不要拒绝。在用餐入座时,要先让主人入座,自己靠边坐着。家里有老人的,老人要先上座。一般来说,男人靠西边坐,女人靠东边坐。
灶火
蒙古族人把灶火烧得很旺,一般会放在蒙古包的中央。灶火越旺,代表家族越兴旺。作为客人,千万不要去乱动灶火,不要擅自去添加柴火,不能在灶火上点烟,更不能把腿架在上面烤火,最好是老老实实呆着,不去乱动屋内的东西。
写在最后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内蒙古有大草原、蒙古包、热情的蒙古族人。蒙古包是用来给牧民居住的,可以随时搬动。蒙古包内空间有限,通常只有常用的家居用品,不会设置洗手间。
蒙古包内通常是一家人一起居住,如果孩子大了,或成家了,会另外置办新包。新婚夫妻是单独居住的,在上厕所和洗澡方面就不会那尴尬了。
虽然蒙古包内没有洗手间,但是草原上水源丰富,可以把水提到蒙古包内再洗澡,蒙古包内会有专用的洗澡盆。洗澡时,可以相互回避下。
上厕所的话,在草原的空旷地就能解决,只要避开水源就行。不用担心自己的隐私会被泄露,草原上出现一个人的话,很远就能看见,基本没什么人。而且蒙古族人的衣服下摆很长,对隐私会有很好的保护。
其实,现在游客体验的都不是传统式的蒙古包了,而是新型的宾馆式的蒙古包。这种蒙古包不会移动,跟我们普通的房子差不多,所以蒙古包内会有洗手间,不需要担心不能洗澡和上厕所的问题了。
你旅行去过哪些有情怀的地方?
#你旅行去过哪些“有情怀”的地方?#《寻诗之旅2:“剑门关”》
【引子】:林旭生:带着一颗心去,不带半根草回,所游之地,皆“有情怀”!
【正文】:一、诗《剑阁》通韵十一安/林旭生秦岭大山连,连穿隧洞天。天黑车赶夜,夜到剑门南。《剑门关》通韵十一安/林旭生诗仙蜀道书凶险,诗圣削藩写剑南。企寄朝廷尧舜上,忧国忧政望民安。二、旅:D1.2--(2019年2月4日) “陕南、川北”关关相扣蜀道难→剑门关
九百多公里,十几个小时的长途奔袭,从中原内地郑州出发,西行过洛阳盆地东大门荥阳“虎牢关”,过巩固不拔、山河要塞的杜甫老家巩义“巩关”(黑石关),过东都洛阳西大门新安“汉函谷关”(杜甫在此写下了《新安吏》)、过陕州灵宝“秦函谷关”(杜甫在此写下了《石壕吏》),出省界经陕西“潼关”(杜甫在此写下来《潼关吏》),绕行西京“长安”后南下,穿越连续33公里的秦岭隧道群(棋盘关、铁锁关等),于子夜,终于到达了入蜀第一雄关--剑门关!D2.1--(2019年2月5日) “川北”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古镇昨夜子时入住蜀门客栈,并未能目睹古镇的风情面貌。今早鸟鸣惊人醒,窗外望去,方知镇在山中、身在山上。剑门关古镇均为仿古建筑,虽为新建却古风古韵,毕竟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太多,仅仅是剑阁二字就能联想到那烽火军史、历史云烟。剑门关古镇于2008年汶川地震时受灾严重,现在古镇欣欣向荣的景象离不开黑龙江省人民的援建支持(援助资金15亿中,有1.5亿元用于剑阁县的古镇旅游项目援建上),古镇街道中央有一处蛟龙踏浪的塑像,是为纪念该援建项目的历史见证,也展现了我国“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之优良传统。D2.2--(2019年2月5日) 剑门关古镇“豆腐宴”大年初一的早晨,客栈送的汤圆,这和北方早上吃饺子风俗迥异。古镇这里几乎大大小小的所有饭店,都做有同样一种饭菜,"豆腐宴"。我们点了“四菜一汤一米”,不喜欢吃辣的要提前说,服务员会推荐不辣的菜。特色菜剑门豆腐是麻味的,怀胎豆腐是豆腐套豆腐,崩山豆腐、剑门野菜、豆腐汤,也都是家常菜。为何剑门关这里的做豆腐的饭馆如此之多?这个剑门豆腐声名鹊起有关,虽说最早的记载是西汉淮南王刘安炼丹时无意间发明了豆腐,但豆腐真正开始出现在餐桌上,可能是在东汉,且不是寻常百姓能吃得起的食物。相传,剑门豆腐的起源,和姜维退守剑阁,以剑门关险道为屏障,阻击魏军有关。三国后期,蜀汉国力连年消耗,粮草不济的情况下仍旧北伐。剑门地方官员因缺粮草,而改由关内百姓磨豆浆、做豆腐的方式来犒劳将士,以豆渣喂马。全城百姓汲取关内的山泉,酌加酸卤,制作出了滑若凝脂的豆腐,供应蜀军将士食用,以此缓解了军队的粮草给养问题,随后军兵、马匹体力恢复,姜维反杀下关去,大败钟会,解了剑门危急。自此,剑门豆腐名扬天下,各地人民效仿剑门豆腐的制作工艺,使得豆腐的制作及食用遍及华夏大地,至此传承千年。D2.3--(2019年2月5日) 李白《蜀道难》《蜀道难》唐/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李白的这首乐府诗篇,其用意应该是借“蜀道难走”来劝诫朋友入蜀后,在官场上要谨慎。李白的诗作,大开大合、想象丰富、修饰夸张是其常用风格,全诗艺术地再现了蜀道峥嵘、崎岖奇丽、惊险刺激的磅礴气势,也展现了川北高山雄壮、祖国山河的壮丽。D2.4--(2019年2月5日) 杜甫《剑门》《剑门》唐/杜甫惟天有设险, 剑门天下壮。连山抱西南, 石角皆北向。两崖崇墉倚, 刻画城廓状。一夫怒临关, 百万未可傍。珠玉走中原, 岷峨气凄怆。三皇五帝前, 鸡犬各相放。后王尚柔远, 职贡道已丧。至今英雄人, 高视见霸王。并吞与割据, 极力不相让。吾将罪真宰, 意欲铲叠嶂。恐此复偶然, 临风默惆怅。杜甫的这首五言排律,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入蜀途经剑门时所作。诗作描写了剑门关的凶险雄壮、峥嵘岁月,又根据自己对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势力的膨胀表达了不满,也看出了天下军事形势的症结,告诫李唐王朝在选官派吏方面注意镇蜀人设,以免形成割据。与浪漫主义诗仙李白不同,现实主义诗圣颠沛流离的遭遇能多角度地观察到社会中底层下的人心所向。D2.5--(2019年2月5日) 剑阁“剑门关”张载《剑阁铭》: “一夫荷戟,万夫趑趄。”左思《蜀都赋》: “一夫守险,万夫莫向。”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这个成语,据说最早就来自剑阁县。剑阁县,因“剑阁”而得名。剑阁,在蜀汉时也称剑阁关,唐代改称剑门关。剑门关,是通往蜀地金牛道上的险关之一,唐代之所以改“剑阁关”名为“剑门关”,可能与剑门山有关(剑门山即大剑山,古称梁山、高梁山,与小剑山东西横亘200余华里,72峰连绵错落,势如插天利剑,峭壁中断处,两山对峙如门,故称剑门)。诸葛亮五出祁山,姜维十一次北伐中原,都是必经此地。剑门关北上是出蜀第一屏障,南下是入蜀第一咽喉。军事重镇,要冲之地,兵家必争。1700多年来,剑门关楼饱经战火、历尽沧桑,屡建屡毁、屡毁屡建(最近的两次被毁与战火无关,分别是1935年修筑川陕公路时被拆、2006年城门失火关楼被焚)。古关城楼是三层翘角式箭楼,阁楼正中悬一横匾,书“天下雄关”,顶楼正中的匾额题有“雄关天堑”。2008年汶川地震后,由上海同济大学设计,2009年9月开始重建关楼,至2010年4月竣工。附图:1、入川前的陕南隧道群2、剑门关古镇3、剑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