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间结婚风俗,北流婚礼习俗?

2024-02-10 18:33:05 32阅读

广西民间结婚风俗,北流婚礼习俗?

订婚礼俗记要

订婚又称“文定”,昔称“纳吉”及“纳徵”,订婚虽然不像结婚般繁复,但传统习俗仍非常重视,男女双方均需准备若干礼品,其过程如下:

广西民间结婚风俗,北流婚礼习俗?

·新郎先在家行完家祭,而后与媒人同乘一车前往女方家迎娶。下了车,进了门,红包可跑不掉哦!

(一)贡礼官:俗称“押箱先生”,专门负责送礼行聘事宜。贡礼官必须控制人数(凑成双数)、车辆(六辆或十二辆)、聘金(双数且用红纸包装妥当)、六件礼。

(二)家祭:出发前往女方家纳采之前,男方先行在家行祭祖仪式,这时将纳采所用之“盒仔饼”或大饼,上香祭告列祖列宋,将前往某处女方家下聘,请示列祖列宗保佑这段姻椽美满幸福。

(三)出发:行完家祭后,贡礼官负责将所有聘礼搬上车,新郎与媒人同乘一事,前往女家。

(四)红包:出发前贡礼宫除了打理人数、车数、聘礼外,也得提醒新郎多准备红包。如:前来开新郎车门的舅爹、“压桌”、六名随去的亲人都需备有新娘见面礼、捧洗脸水的女方新友、媒婆礼。

· 订下终身后如何下聘

“吃米香,嫁好婿”,六礼中要有米香饼。

·为什么要准备四色糖呢?

是象征新人甜甜蜜蜜,白头到老的意思。

聘礼不仅代表男方报答女方家长的心意,感谢女方家含辛茹苦抚养即将过门的新嫁娘,同时也代表了男方的面子。所以大多数都愿意添置得风风光光、体体面面,而且每件聘礼也都包含了讨吉利、增圆满的象征意义。

聘礼通常分简单的六件礼或讲究的十二件礼,聘礼的多寡依照个人的预算安排,同时不妨托媒人向女方家长请教,询问女方意见,做个两全其美的排场。

·男婚女嫁正式登场

霹哩叭啦!鞭炮声响起,男方迎娶的人到啦!当天要进行祭祖、奉茶,直到戴上牵手到白头的戒指后才算礼成。

·大礼过后,女方如何回礼?

中国人一向讲究“礼尚往来”,在男方过大礼后,女方自然也要备回礼,可不能让男方空手而归啊。

汉族--婚俗

过去汉族青年的婚姻多由父母包办,大都是父母从小就给订了婚,有的还指腹为婚,即孩子还未出生,双方父母就为他们确立婚姻关系。

同姓不婚:即同一姓之男女不相嫁娶,始于西周初期,是周民族实行族外婚时遗留下的规定。春秋时,人们同姓婚会造成后代畸型及不育已有进一步认识,但同姓婚配仍在贵族中时有发生。战国后,以氏为姓,汉代以后,姓氏不分,因而同姓不婚多有不禁。至唐代,对同姓婚又循古制,予以禁止。宋、元一宗唐律,同姓为婚乾杖而离之。明、清时地域更大,人口众多,早成为以地域为基础的社会,取代了原先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故《明律例》与《清律例》均分同姓、同宗为二,中表面规定两者皆禁止通婚,实际同姓而不同宗也可以结婚。清末册律,将同姓不婚与亲属不婚合并,只禁止同宗结婚。

订婚前要请媒人到女家去求婚。订婚时,由男方给女方一些财物作“订礼”,结婚时女方也要带给男家很多财物,叫“陪嫁”。

举行婚礼那天,新郎要坐上礼车或花轿,到女家去"迎亲",礼车或花轿前边有乐队。新娘被迎进男家后,要参拜天地和父母。礼毕,新婚夫妻入洞房。这时男家设宴款待前来贺喜的亲朋。有的地方还有闹洞房、听壁脚的习惯。

查日子:汉族婚姻风俗。又称报日子。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农村议婚订婚的一个步骤。男女青年相识了解后,禀告父母,托媒沟通,男方给女方送彩礼,然后定婚期。

旧时多先请算命先生排“八字”,如命相相合才进行。有些地方双方家长相会为子女订婚。如全州县一带,双方意见一致后,媒人代男方送酒肉衣料给女方,约定日期陪同女方家长和舅舅到男家相会,男方设宴款待。小伙子执壶斟酒,先敬女方舅舅后敬自家舅舅,然后先客后主依序敬酒。双方商定婚期,订婚告成。尔后男女送女方重礼、聘金,女方准备嫁妆,男方准备家具,依期举行婚礼。如女方催婚,便做一对糯米粑(俗称“团圆粑”)送到男家,男方心领神会,盛情款待并请左邻右舍陪客。一般均尊重女方倡议将婚期提前。

贺郎歌: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兴安县一带。拜堂、晚宴后,亲友簇拥新郎于正厅,唱贺郎歌。即兴现编贺词,也有戏谑、诙谐之词。亲友唱一首,新郎饮一杯酒。唱到半夜,送新郎入洞房。女歌手闭门以待,男女对唱《开门歌》,尽兴方开门。进门后唱歌闹房,由“恭贺新郎酒一杯”唱到“十杯”,新郎依次由1饮到10杯(酒力不胜者可由男歌手代饮)。然后唱《交欢酒》,新人双双同饮一杯。最后歌手扣门唱《扣门歌》以结束婚礼。

坐红堂: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男女青年结婚前夕分别在自家祭祖并接受尊长训诫。新娘穿红挂饰,由同班姐妹相伴,端坐堂屋细声委婉唱《哭嫁歌》,念父母恩,叙姐妹情。姐妹们叮嘱新娘过门后孝敬老人、和睦兄弟姐妹,赞新郎俊秀勤劳。当新娘诉说不如意的心事时,姐妹们多方劝慰。唱到深夜衣依依告别并赠礼品。新郎亦由同班兄弟相伴坐在自家正厅,接受长辈勤俭理家,为人处世之教。教导结束老人退堂,小伙子们说笑打诨追新郎,欢乐深夜方散。

讨钥匙: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新娘之嫁钥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亲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亲郎送封包讨钥匙,以便拜堂后打开箱子,展示其中谷米钱物,象征婚后五谷丰登、家庭富裕。送亲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亲郎收下封包,新郎讨得钥匙后,欢欢喜喜与新娘拜堂。

看屋:汉族婚俗之一,农村议婚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又名看家门、查家。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届时女方和两位称为“陪姑”的姑娘在10多位亲友的陪同下,到男女查访家况(也有女方本人不去的)。男方设宴款待。媒人介绍议婚双方相识。女方亲友代提财礼要求,男方当时通常一概应承,并赠诸宾客“行脚钱”。次日,双方通过媒人细议。有些地方还允许进入议婚男子内室翻箱倒柜察真情实况,之后再通过媒人议婚。

黑房抢亲: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贺县一带。在下程山区,新娘哭嫁两天两夜后,过门之日清早与女伴们同藏黑房。男女迎亲队伍到达后,新娘的兄长(或堂兄表哥)和亲威中的男青年破门而入。女伴掷沙子挥竹枝抵抗。抢者力图将女伴们拖出门外以排除干扰。如两个抢者败阵,则增到4人乃至10多人,直到把新娘强背出门。再由男方迎亲队中的两个(或4个)女子轮流背新娘到郎家。抢亲角逐中,男给女抹锅烟墨,女撕男衣衫,使古抢婚遗风演变为男女青年的打闹嬉戏。

拜堂彩语: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广西多数县乡。婚礼中的一个重要程序。常由新郎的舅舅点燃供桌上的一对喜烛,并说彩话贺喜祈福。如桂东贺县一带常用彩语:“龙独光光,高照华堂,夫妻并寿,福禄成双”、“手拿花红丈二长,恭喜外甥娶新娘,鸾凤和鸣添福寿,夫妻和睦百年长。”祝词说完后,新郎新娘拜天地、祖宗,并对拜成亲。

回门:旧时汉族婚姻风俗。即成婚后三、六、七、九、十日或满月,女婿携礼品,随新娘返回娘家,拜蝎妻子子的父母及亲属。自亲迎始的成婿之礼,至此完成。此俗起于上古,泛称“归宁”,为婚后回家探视父母之意。后世各地名称不一,宋代称“拜门”,清代北方称“双回门”南方称“会亲”,河北某些地区称“唤姑爷”,杭州称“回郎”。近代通鲍在婚后第三天,又称“三朝回门”。此为婚事的最后一项仪式,有女儿不忘父母养育之恩赐,女婿感谢岳父母及新婚夫妇恩爱和美等意义,一般,女家皆设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长陪饮。新婚夫妇或当日返回,或留住数日,若留住时,则不同宿一室。

广西彩礼要准备哪些东西?

1、面线:寓意两人美满婚姻一线牵。

2、酒水:好酒24瓶,寓意24节气都平平安安。

3、福圆:龙眼干、桂圆,寓意子孙兴旺、代代相传。

4、四色糖:冰糖、糖果、桔饼、冬瓜糖,寓意甜蜜、白头偕老。

5、家畜礼:童子鸡、鲜鱼、生猪肉或洋火腿,数量依据地方风俗。

6、斗二米:男方备12斤糯米,三斤二两砂糖,这是给女方做汤圆的料材,寓意团圆、美满。

7、给女方的买衣服的彩礼钱

这个根据每个家庭而定,不同的地区习俗也是不同的。有的家庭是钻戒,首饰也全部包括在这个钱里面。

8、首饰

钻戒、三金、玉手镯等男方家在经济实力范围内可以给女方提供的首饰。

广西回门宴风俗?

广西各民族新婚后次日或数日有回娘家探亲的习俗,俗称“回门”。各民族回门的形式不同。

德保壮族婚后次日天刚蒙蒙亮,新娘即起床挑几担“过门水”,然后烧一锅热水,为家 公家婆以及来吃喜酒过夜的男方亲戚朋友端送洗脸热水,并将事先亲手纳好的布鞋分别送给 他们。亲戚朋友洗脸后,每人将一条新毛巾作礼物放在脸盆边,并偷偷地将几枚硬币放入脸 盆里,以此考验新娘勤俭的品德。细心的新娘,收着盆边的毛巾,拾起水中的硬币,而后与 亲人话别,邀同伴姑娘们返回娘家。“三朝”过后,再到男家。

我们广西农村城市都是随男方心意给?

广西朋友结婚彩礼确实少,可能全国就只有广东彩礼比它更少。这个跟有没有钱无关。

有的地方农民没什么钱,但彩礼却很高,搞成了天价,比如江西,有的农村朋友钱不多 ,满打满算一个月赚三五千,彩礼要十几二十万,甚至三十万的极个别都有;有的地方,普通人比较富裕,但彩礼依然很高,比如浙江和福建有的农村和城市,他们有的人比较富裕,但结婚看得很隆重,很重视,很讲场面,所以彩礼和陪嫁都很多,可能也是一种风俗习惯。

有的地方,彩礼贵,是因为女生少,男生多,物以稀为贵,没办法,彩礼就抬高了,比如安徽和江西这些地方,有的地方呢,是当地朋友喜欢排场,认为结婚是很重要的大事,要大肆操办一下,体现隆重,是当地的风俗习惯,彩礼多,嫁妆陪嫁也多,比如福建和浙江一些地方。

从几张不同的图都可以看出,广西的彩礼确实少,广西彩礼少有很多原因,广西女孩子比较多,比如玉林这些地方,一儿一女还觉得薄弱,他们喜欢二儿二女,他们有的朋友认为孩子多了才有财,有人就有财,河池都安县一对夫妻生了十个小孩,也是广西的。

广西很多朋友喜欢多子多福,坚信有人就有财,小孩比较多,女孩子也多,男生找对象比较容易,就没有出现物以稀为贵的情况,另外一方面,广西朋友思想开通,认为婚礼大操大办是虚荣的,只要小俩口过得好就可以了,彩礼嫁妆一切从简,完全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风尚。给中国的婚礼带来一股清流。

广西朋友婚礼从简的新风尚,在全国鹤立鸡群,无论怎么排名,彩礼都排在最后,曾经一个广西柳州妹子问她爸妈,她们家要多少彩礼,她爸说,不要彩礼,人品好,对她好就行,但是,她妈却给她准备了15万嫁妆,这个有点让人惊讶吧!

全国的朋友应该向广西朋友学习,看齐,婚礼从简,树立社会主义新型婚礼风气。

广西先给彩礼还是先领证?

正常情况下,广西应该是先给彩礼再领证吧。广西其实各地风俗不同,有些地方是先给彩礼,有些地方是先领证,有些地方不需要彩礼的,看各家的情况吧。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