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族女人结婚风俗,白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白族女人结婚风俗,白族的风俗习惯是什么?
1、服饰:白族服饰清爽大方。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妇女服饰各有千秋,从服饰可看出年龄大小、成婚与否以及地区差异。白族崇尚白色,以白色衣服为尊贵。大理一带的男子多穿白色对襟衣,外套黑领褂。洱海东部白族男子则外套麂皮领褂,或皮质、绸缎领褂,腰系绣花兜肚,下穿蓝色或黑色长裤。女子服饰各地有所不同。大理一带多穿白上衣,红坎肩,或是浅蓝色上衣、外套黑丝绒领褂,右衬结纽处挂“三须”、“五须”银饰,腰系绣花短围腰,下穿蓝色宽裤,足蹬绣花鞋。
2、饮食:白族以稻米和小麦作主食,山区则以玉米、荞子为主食。喜食酸辣,洱海的鲤鱼、弓鱼、鲫鱼是人们喜食的菜肴,“砂锅鱼”是大理著名佳肴。善于腌制火腿、腊肉、香肠、油鸡、螺蛳酱等。
3、建筑:白族的建筑艺术独具一格。高寒山区多居住单间或两间相连的“垛木房”或“竹篱笆房”;坝区则多住土木结构的瓦房。位于苍山脚下、洱海之滨的大理喜洲,是白族民居的精萃所在。一座端庄的白族民居主要由院墙、大门、照壁、正房、左右耳房组成。
贵州毕节有哪些风俗习惯?
毕节是个多民族聚居地,这里的风土人情多姿多彩,民俗礼仪古老独特,如:别具情趣的彝族迎亲,苗家牛角酒,回族的道“色兰”,彝、苗丧葬习俗,布衣婚俗等,都独具一格。 毕节民俗节庆活动有: 打“篾鸡蛋”(春节) 每年春节期间,仡佬族兄弟用斑竹细篾条编成大如拳头的空球,形如鸡蛋,故称“篾鸡蛋”。编时要在里面放几块小石头、碗砾或铜钱,以便比赛时能发出响声, 外面涂上红颜色。比赛时,在宽敞空地或院坝,划地为界,两队各站一边,双方将篾球向对方抛掷,用手掌对拍对打,颇为有趣。 跳花节(正月或五月初五) 苗族最隆重的节日。花场地点通常是固定的,其中以亮岩乡核桃树花场最为热闹。苗族女子穿上节日盛装,围坐在花场上比赛挑花刺绣,小伙们口衔芦笙在地上翻滚腾跃。整个花场既是激情奔放的歌舞盛会,也是独具民族特色的服装展示盛会。 逛花坡(正月初三至十五) 年轻的苗族姑娘们围聚在附近的山坡上,各自展示自己的手工艺品,将山坡妆扮成色彩斑澜的“花坡”,互相欣赏观摩,唱歌喧闹。男青年则三五成群地赶到“花坡”,用歌声与姑娘们打俏,继而携手翩翩起舞,尽情欢跳,以此选择自己的意中人。 赛马节(农历五月初五) 农历五月初五,是威宁彝族传统的赛马节。届时,英俊剽悍的彝家小伙们各骑骏马,从各地云集在盐仓区方圆十多里的百草坪上参赛。 白族山歌节(农历五月初五) 端午节这天是毕节白族传统的山歌节。届时白族同胞欢聚小河村恐龙河风景区,对山歌,牵手跳圈圈舞,成双结对吹木叶,用葫芦勺敬水花酒等。 火把节(农历六月二十四) 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彝族同胞在田野中举行象征性的驱虫活动。青年男女用咂酒、水花酒招待客人,在唢呐、月琴等乐器伴奏下,人们围着篝火边唱边跳,欢度节日。节日期间还举行斗牛、摔跤、赛马、对歌、荡秋千等活动。 杜鹃花节(公历4月8日)
白族火神节习俗是什么?
白族的火神节在每年夏历六月二十五举行,节日当天所有男女老少会聚集一堂祭祖,通过拜火把、点火把、耍火把等活动来预祝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火神节是白族的古老传统节日,在新时代,火神节被赋予了新的民俗功能,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五大自治区的民俗特点及服饰?
1,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是: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2,
壮族的节日
吃立节
“吃立节”是龙州、凭祥一带壮族特有的节日。据说中法战争时,当地壮族人民因忙于抗击外国侵略者而顾不上过春节,直到正月三十才凯旋而归。为了庆祝胜利,补过春节,当地人便把每年正月三十作一个节日来过,此后相沿成习。
歌婆节(歌墟)
壮族人民的歌婆节一般在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三月初三、四月初八、五月十二举行。它是壮族地区传统性的群众活动。壮语称“窝埠坡”或“窝坡”。届时,青年男女从各地汇集在固定地点,每次一天或数天不等,一般有数百乃至数千人参加。各三五成群互相对唱,这一组同那一组问唱,那一对同这一对唱答,并多是触景生情、随编随唱。据文献所记,“歌墟”始于宋代,明代的“歌墟”已与今接近。
娅拜节
广西者宁、索乌的壮族每年4月属兔的那天,都要杀一头牛、一口猪、两只鸡和48条鱼,到娅拜山上祭奠壮族传说中的妇女娅拜,礼仪十分隆重。相传,娅拜是壮族山寨的头领,她率领百姓与压迫他们的官兵打仗,失败后被残杀。众人把她埋在高山之巅,并将此山定名娅拜山。每年到她遇难那一天,壮家人都要祭奠她,表达怀念之情。
苗族的节日
开年节
开年节是苗族人民的“春节”,也称作“客家年”。过年时,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按照风俗,苗族人民用对歌的方式表达他们对新年的祝福和希望。一大早,黔湘渝(贵州、湖南、重庆)边区五乡四镇的各族同胞就从四面八方赶到三省市交界的天星坡脚,用歌声表达迎新的喜悦。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踩花山节
踩花山是苗族传统节日。云、贵、川等省苗族群众在农历正、二月间或四、五月间盛行踩山、跳场,源于青年男女的求爱活动。节日期间,青年男女对歌、跳芦笙舞、寻求配偶;老农们则来到花场地交流生产经验,传授生产技术,祝愿五谷丰登。居于山区的苗民在节日内还要进行斗牛比赛。屏边县的苗族还举办跳狮子和爬花杆的比赛。
苗族妇女缠头梳妆准备参加“四月八”庆祝活动
四月八
苗族传统节日,又称“亚努节”,传说这个节日起于明代。每逢农历四月初八,苗族同胞要举行吃黑米饭、喝米酒、唱大歌等活动,以纪念、凭吊传说中的古代英雄亚努。
此外,四月八还是布依族的节日,有称它为“牛王节”的,也有叫“牧童节”或“开秧节”的。每逢这天,人和牛都要吃“牛王巴”或糯米饭,并休息一日,表示对耕牛的慰劳。
贵州台江苗族同胞喜过独木龙舟节
龙船节
龙船节是流行于湘西和黔东南施洞、松桃一带的苗族节日。大都在农历五月初五进行。这天除了角逐龙舟外,还有跑马、斗牛、踩鼓等活动。
姐妹节
在贵州省东部清水江畔的苗家村寨,每年农历三月十五至十八日为苗家“姐妹节”。节日里,苗家按传统风俗都要吃“姐妹饭”。这种饭是用姑娘们在山上采集的野花和叶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后蒸成的。节日里还有热闹的斗牛场面和“游方”活动。 贵州苗族姊妹节举行“牛王争霸赛”、姊妹节竞渡赛龙舟
苗族人家欢度敬桥节 苗家“春社”日 浪漫相亲时 苗家欢度“新禾节”
什么少数民族结婚穿白色衣服?
朝鲜族。
朝鲜族的婚服通常是白色的。朝鲜族一般喜欢素白色,以示清洁、干净、朴素、大方。在结婚时,新郎和新娘都会穿白色的朝鲜族传统婚服,这种习俗被认为代表着纯洁和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