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水(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2024-02-01 16:46:09 25阅读

尸水,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既然琥珀可以保存昆虫的尸身,从理论来看,也就可以用于来保存人类的遗体。

的确,用琥珀来保存遗体最好不过了。不用像冰冻那样需要电能的供应,为停电而担心。

尸水(古人为何不用琥珀来给尸体做防腐)

在使用琥珀保存遗体时,就完全可以不必,为失去能源供应,导致遗体腐烂而担心。

但是,要用琥珀来保存遗体的话,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主要原因有三:

第一:毕竟人体的体积的可不是一般的昆虫可比的,要找到那么大的松柏树脂可不容易,而且还要从全国各地运到京城,时间也不允许。

第二:关于松柏树脂可以长久的用来保存遗体,古人可不知道啊。既然不知道,那么为何要用这些来保存遗体呢。

第三:琥珀的形成是需要一定的压力和热力以及时间,就古代的科技是很难达到这样的条件。况且,古代墓葬也有一定的规矩,直接用松柏树脂包裹着遗体,埋入地下也不可能。

基于以上三个因素,在古代用松柏树脂来保存遗体显得并不现实。

什么是琥珀

从外观上来看,琥珀是一种透明的生物化石。

主要是由松柏科(龙柏,刺松,侧柏,黑松,油松,白皮松,华山松,日本花柏,雪松等);

云实科(阿勃勒,洋紫荆,黄槐,羊蹄甲,决明,苏木);

南洋杉科(银灰南洋杉,智力南洋杉,细叶南洋杉,大叶南洋杉)。

等植物的树脂滴落后,被掩埋在地下,又在成千上万年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而形成的。不过,琥珀大多数是由松柏科植物的树脂石化形成的,所以又被称为“松脂化石”。

一般来说,琥珀的内部都会包裹着蜜蜂等小型昆虫,看起来晶莹剔透,外观是相当的漂亮。

琥珀的形状是多种多样的,表面及内部常保留着,最初树脂流动时产生的纹路。而内部经常可以见到气泡以及古老的昆虫,植物的碎屑。

也就是说,琥珀的形成有三个必要的条件:适当的压力,适当的温度和湿度,适当的时间(不低于2500万年),这三样是缺一不可的。

琥珀的历史

琥珀最早出现的时间,是距今约3.2亿年前的石炭纪时期。随后也有二个比较重要的时期,形成了琥珀。

第一个就是距今约1.4亿年~6500万年的白垩纪中晚期。这个时期产生的琥珀比较难以保存,当出土后很容易被风化成粉末,主要原因就是形成琥珀的树脂不具备油性。

第二个就是距今6500万年~1000万年的新生代第三纪,主要也就是在始新世,渐新世,中新世时期产生。而如今普遍存在,且被各国珍藏的琥珀,也就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要想知道琥珀能否用于保存遗体,还要来了解一下人死后是如何腐烂的。

尸体腐烂是指人死后蛋白质组织,因细菌的作用而发生分解的过程。在没有外界条件的干扰下,一般来说,人死后的第24小时或者第48小时又或者第72小时后开始出现腐烂。至于时间的长短,还要根据具体的自然环境而定,夏季的话,腐烂的就快点,冬季的话,腐烂的就慢点。

当然了,以上只是笼统的说法,人体的腐烂主要分为以下七个过程,第一,腹部膨胀;第二,腐烂绿斑;第三,口鼻流出血水;第四,腐烂血管网;第五,腐烂水泡;第六,腐烂巨人观;第七,软组织液化。而在以上的过程中,是少不了细菌,微生物,寄生虫的参与。

那么,在隔绝空气,杀死细菌和微生物以及寄生虫的环境中,人的遗体是否可以保证不腐烂呢?

这也是不太现实的,原因有二:

第一,虽然可以让外界的环境中没有细菌,微生物,寄生虫。但是人体自带的有细菌,微生物,寄生虫。据研究表明,人体内有193种寄生虫;500种~1000种细菌,而数量高达100万亿。也就是说,人体内的微生物,细菌,寄生虫依然可以分解人体,即便在完全无菌的环境中,有着人体微生物的存在,人体也是无法长久保存的。

第二,组成人体的各种蛋白质,多糖,DNA,RNA等等,在常温下环境下是都会自然降解的。此外,人体内还有溶酶体,蛋白酶,脂肪酶,胃酸之类的存在,这些物质也是会促进人体组织分解。如果温度合适的话,过一段时间之后,遗体就会自然地化作一滩烂泥,只剩下骨头。

综合来看,由于以上两个因素的影响,即便是在隔绝空气,杀灭微生物的环境中,也难以保证遗体的不腐不化。

古代人是否可以用琥珀来保存遗体呢?这个可能性是基本上没有的,原因有四:

第一,琥珀的形成需要上万年的时间,从古代至今天根本就没有那么长的时间。

上文也说了,琥珀是需要埋在无地质活动的地下2500万年,才可以形成的。而古代王朝最远得距今也就5000多年,2500万年还差的很远。

即便找到足够多的松脂,那时间也是不够的。在时间不够的条件下,那也就行不成琥珀,要么形成的是干涸的松脂,要么形成的是半石化的柯巴树脂。

而行不成琥珀的话,那么硬度是达不到琥珀程度,在埋藏在地下时,容易被破坏。不过,在保护较好的前提下,还是可以用于保存遗体的。所以说,要用琥珀来保存遗体,仅时间就是达不到要求。从这点来看,在古代用琥珀来保存遗体是根本就不行的。仅时间这个条件,就限制的死死的。

第二,古代盗墓很猖獗,即便用松柏油脂将遗体包裹后,也容易被盗墓贼给破坏了。且王侯将相根本没有可能找个地随便埋了,还是需要较为宏达的地下墓地。

古代盗墓还是比较猖獗的,古代大规模盗墓主要发生在西汉时期,三国时期,清朝时期。其中三次规模比较大的盗墓事件,主要就是发生在西汉时期的赤眉军盗西汉皇陵;东汉末年的军阀盗墓;西晋末年的饥民盗汉皇陵;民国时期的军阀孙殿英“东陵大盗案”。

由此可见,在经过盗墓之后,皇陵内的任何物件都会被去清劫一空的。

假如说,在古代将遗体用琥珀包裹后,放入棺木中,当遇到盗墓贼的话,也会将遗体给破坏掉的,那也没啥用。

还有就是,古代墓葬是有一套规矩的。在战国时期的《荀子、礼论》中记载,天子棺椁七重,诸侯棺椁五重,大夫棺椁三重,士棺椁再重。

由此可见,古代的墓葬习俗所用的棺椁的数量,从上到下是依次递减的。正常而言,诸候一般用一椁四棺或者三棺两椁,大夫用一椁二棺,士用一椁一棺,老百姓就只剩下了一棺。

由此可见,在古代墓葬时是需要棺椁的。而要形成琥珀的话,是需要一定的压力,温度,湿度的。而用棺椁盛放包裹着松柏油脂的遗体后,再让内部形成适当的温度,湿度,压力,还要保证上万年的位置不变,这根本就不可能。

要知道古代棺椁绝大部分都是木制的,极个别是由青铜打造的。而要形成琥珀的必要条件就是温度,湿度,压力。即便使用金丝楠木打造的棺椁,要在其内部保持上万年的湿度,温度,压力,以现在的技术根本就达不到,就更不要提以前了。如果埋在地下的话,棺椁也容易被腐蚀。

其次,在古代墓葬习俗的影响下,人死后肯定要用棺椁来盛放的。既然要用到棺椁,那么就无法达到让松柏树脂形成琥珀的要求。

第三,要找到足够多的琥珀,且送到目的地时,还要保持流动性,难度真的很大。

众所周知,古代的交通极为不便利,从边疆到京城那可不是一天可以赶到的。

古代最快的也就是八百里加急,唐朝时期,也就是在公园755年12月22日,在临潼华清池的唐玄宗得知了6天前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要知道华清池距离范阳为3000里,要得知6天前安禄山起兵造反,就相当于信使每天骑马要跑500里,唐代时期的500里约合现代的227公里。

而随着朝代的发展,到了清朝,在使用马递时,真的就达到了日行八百里。关键是这时单人单骑的情况下,才达到如此快的速度。

而要使用马车从全国各地运送松柏树脂时,那速度肯定是不及八百里加急的,这并不是一道命令就可以决定的。而运送的速度,是由交通和马车共同决定的。不用想,马车的速度肯定是赶不上单人单骑的。所以说,在古代从全国各地运送松柏树脂到京城,很难保证到了京城之后,死去之人的遗体不腐烂。

况且,松柏分泌树脂一般都是在立夏到立冬这一段时间内。过了这段时间,也就不经常分泌树脂了。而在这个时间段内,人死去之后的遗体是很容易腐烂的。而且松脂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也容易凝固。

也就是说,从帝王死亡之后开始传讯,到搜集松柏树脂到京城之时,最少也要经过3天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遗体已经开始腐烂了。即便古代有冰块,那也无法保证尸身的不腐,毕竟冰块的温度,是无法与现有的水晶棺相比的。

第四,最重要的一点,古代并不知道松柏树脂可以用于保存遗体,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让松柏树脂形成琥珀。

我国最早的琥珀(蜜蜡)制品是在四川广汉三星堆1号坑中发现的,是一件一面阴刻蝉背纹,一面阴刻蝉腹纹的制品。而三星堆文化,距今已经有4000多年了。也就是说,在4000年前,古人已经会雕刻蜜蜡了。只不过,并不知道如何这种物品是如何形成的。

综上所述,在形成琥珀的时间,温度,湿度,压力都达不到的前提下,古代根本就无法用松柏树脂来保存遗体的。

万头病死猪被偷埋浙江大银山?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个案子不知现在怎么样,但我有以下两个疑点跟大家讨论一下,也算是发表了我怎么看的观点了吧。

疑点一、当地群众的持续举报

问题就在于”持续“,2016年和2017年是我国大力整顿养殖环保的年份,因为环保被拆了无数的猪场,不管大小。在如此重的环保压力下,为何群众持续举报都未见负责部门进行处理,是觉得老百姓无理取闹?还是本身就知道问题所在避而不谈?不得而知。

疑点二、数十万头病死猪从何而来

不知大家还记得松花江漂死猪事件吗?在这件事发生之前,病死猪的处理并不像现在这么规范,随着食品安全要求越来越严格,现在的病死猪都是被各地统一进行处理。那这数十万头猪是不是就是需要统一处理的病死猪呢?处理病死猪的企业一般都是被指定企业,被指定的还敢如此操作?

涉案企业没有把病死猪按照国家法定程序进行无害化处理固然有错,也应该受到相应的处罚。可我想,多少我们吃猪肉的还是需要感谢一下他们,为什么这么说?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些病死猪的流向就两个方面,一个就是被当成正常猪扒皮、分割卖给我们吃猪肉的,一个就是被处理掉,只是处理方式不同。还好这一部分病死猪还是被集中到了一起,而且是被处理掉了,虽然就地掩埋的方式不对,但起码没流入我们的餐桌。

现在的养猪人已经极少有把病死猪卖给猪贩子的了,都是选择无害化处理,或者政府出资委托专门的企业进行处理,或者猪场建设化尸池,按照焚尸炉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无论哪种处理方式靠群众的自觉执行力肯定不高,那下一步就是政府的监督。作为一个如此污染环境的大事都需要反复举报才能引起注意,那小打小闹的十头八头估计也就没人管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后,刚看了下之前回答的答案,有的说这是个良心企业没有把病死猪卖出去而是进行了掩埋,还有的说掩埋是国家法律允许的,村民拿着鸡毛当令箭去举报企业反而是村民的不对。不知道你们哗众取宠的成分有多少,但在问答这么严肃认真的一个平台上,你可以抖个机灵,开个玩笑,但涉及到人们生命的事情上能严肃一点吗?是,政府允许掩埋,但掩埋你得有条件,要深度掩埋要用石灰消毒,而且每次掩埋的量也是有限定的,掩埋也不可能允许在一个山上卖十几万头猪吧?

而且也请你们把问题的来龙去脉搞清楚,没有提及任何这是由于大范围疫情导致的短时间内有这么多的病死猪,这些病死猪是湖州市病死害动物处置中心有限公司经过4年的时间搜集而来的,而且在处理病死猪方面政府绝对会给予其大量的经济补贴,企业拿着应该无害化处理的钱干着一埋了之的事,这样的企业不处理哪样的企业需要处理?!

这个才是那些拿了钱的企业应该做的病死猪处理方式!!!(图片来源于网络)

想到哪写到哪,可能有点乱,请见谅!

郑诗瑶这个名字好吗?

音韵上注意平仄起伏,字义富含正能量,还要主意普通话和方言读音,避开尴尬的名词意象,比如刘诗水(尸水),杜子腾(子疼),比较偏好单字掷地有声而且富含正能量的名字。如答主。中间加子也可以,子期,子默,子琪,子烈,男女皆宜

为什么外国人不喝开水?

欧美人不喝开水的真正原因

欧美人不喝开水的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又说他们的习惯如此 ,又说他们的肠胃好……,特别是有些人吹捧说他们的水质好,自来水龙头打开就可以直接饮用,其实,不是这样的原因。

在欧洲国家,我们可以看到,市政供应的水,的确可以直接饮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有人用容器在水龙头接水喝。所以,很少看见有人出外拿一瓶水的,而如提一杯茶在手的,那必定是我国人了。那么,既然水是直接可以饮用了,他们的水质就好了?答案很现实,不是。

首先 ,很多欧洲国家的水质都存在问题,因为他们的发达和高福利,毫无例外,起初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比如德国,当年的环境污染是令人触目惊心的,这话不是凭空想象,而是德国人自己说的。再如英国,著名的“雾都”伦敦,当年的污染是人所皆知,大“雾”浓到你行走时,必须得用手边拨拉边吆喝“当心”才行。所以,无论是莱茵河还是泰晤士河,水质逐渐变好 ,时间还不长。其实,一直有一种说法,欧美国家的水质存在着问题,但是,这个不在讨论之内,就如上海的自来水,它已经达到了直接饮用的标准,但还是没人愿意喝生水一样。

第二 ,欧洲的自来水的确是可以直接喝,但毋容置疑的是,这水的PH值很高,也就是水质特别“硬”,再加上他们的自来水普遍含钙量高,越往北,钙的含量就越高,别说直接饮用了,洗头发就会对发质产生影响。有说法,中国人到了欧洲就会掉发,这个暂且不去考证,但是,直接饮用,必定会容易产生结石,这是不容置否的。

这个问题,他们知道么?当然,他们很清楚,但是他们为什么还是直接饮用呢?很简单,他们直接饮用,只不过是临时的举动,他们真正的日常饮水,是以气泡水为主,也就是苏打水,众所周知,苏打水能中和水质,降低PH值。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欧洲的电影里的酒吧镜头,“给我来杯苏打水”,或者“XX掺苏打水”等等。

他们的超市里,水的比例很高,无论是气泡水还是纯净水矿泉水,都是堆的很多。但是这里还有不同,比如德国的超市里,两种水都有,而德国人买纯净水不是为了喝的,而是为了烧咖啡用,咖啡机等设备在长期使用的情况下容易产生水垢,影响机器本身性能。因此,会有这一款专门用途的饮用纯净水在超市售卖。但是到了丹麦就不同了,不是每个超市都能买到纯净水矿泉水的,他们只有一种水 就是气泡水。

第三,他们不喝开水的真正原因,说来很凄惨,不是他们的水质好,不是他们的水质好,不是他们的习惯,而是他们的水中金属含量高。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金属成分在水中 ,不加热,是不会活跃的,也就是说一加热,金属成分就会被析出,你喝了,就会被吸收,所以,欧洲人不傻,我喝凉水总可以吧,对的,你喝凉水就安全。

说到这里,应该清楚了,欧美人不喝开水的原因就很清楚了,是由于水质问题,并不是什么高大上的传说,盲目崇拜更是不应该了吧。

如何评价尸体变化图鉴这本书?

莫言的小说《檀香刑》虚构了一种刑罚,刑具是裹着生肉面团放进香油里煎炸的檀木,煮好的檀香棍穿肠入腹继而破喉出口,让受刑者生蛆腐烂,活活看着自己蛆食而死。承受穿肠折磨并非檀香刑之极,它之所以为极是让受刑者腐烂,彻彻底底从里到外腐烂而死。

《尸体变化图鉴》讲的正是尸体腐烂的全过程,只不过它讲述的是死亡后腐烂的生理变化。

说实话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已经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我翻阅了豆瓣长短书评、京东购买链接下面的评论用以夯实看书的心理基础,但拆开包装打开书本前还是相当不适。而且由于有印刷品强烈刺鼻的味道,所以看书的过程,感官刺激实在是具体。

本书分两部分,90%是图片,第一部分记录了四具尸体每一天的腐败变化,后面是九起刑事案件,交代具体的案发背景,法医通过尸体的特征判断出受害日期,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了很详实的案例学习。

我想大部分国人都会有不洁观的顾虑吧,但是就科普而言,对于这本书的观感和看医学资料的观感其实差别不大。由于我过去有1年多的工作是和医院医生打交道,所以我经常会从医生朋友圈看到非常直观的手术案例,甚至也有参与过手术直播。本人对于和血相关的图片资料还是有比较大的接受度,但是如此系统具体了解死亡及腐败,还是第一次。更何况死亡总是包裹着宗教的神秘,所以对比起看医学,人在“观看”了解死亡腐败过程,总是更难。血腥和溃烂腐败,在生理上总不是那么好接受的。

这么久以来,关于认知,我一直坚持一个理念,那就是所有的恐惧都来源于未知,一旦你了解知道这件事情,甚至形成系统的认知,这些恐惧都会逐渐散去。

在阅读本图鉴的时候,我首先看的是案例,这些案例编排在第二部分,但是我想通过比较有故事性的内容去了解可能会更好接受。如果一上来让读者看每一天的尸体变化,恐怕对大部分人冲击甚大,所以我建议如果想看的朋友可以往后翻,从案例着手。

作为图鉴,本书主要呈现的还是尸体图片,附带小部分文字叙述,概括来说是通过尸体变化以及蝇蛆的生长情况去判断死亡时间。

在最开始看资料的时候,了解到佛教中的《九相图》和本书尸体腐烂变化几乎相近。《九相图》描绘的正是尸体变化的9个阶段,即:

胀相:尸体死后因为内脏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气体而开始膨胀;

坏相:表皮坏死,脱落,会呈手套状;

血涂相:进一步腐败,尸水弥漫;

脓烂相:尸体自身腐败溶解;

青瘀相:尸体变色,呈青紫深色;

噉相:虫噬、鸟兽食,野狗恶狼竞相争食;

骨连相:血肉皮脂脱离,只见人型白骨;

骨散相:尸体各部位散乱;

烧相:遗骨烧成灰烬。

在阅读本图册之前,也可以通过浮世绘等画去了解腐败九相。

这本书是陈禄仕教授及其团队数十年来在法医学尸体变化研究的成果,正是这些翔实宝贵的图片资料把《九相图》具体化理论化,提供了非常重要的理论知识基础。看这些图的视角其实就是电视上刑事案件没有播出的第一目击者的第一视角,无比震撼,现在我能理解为什么这些办案侦查会有夸张的呕吐桥段,对于普通人来说,确实会不适。在此便会更加感谢刑警法医及其相关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感谢本图册的编辑团队,非专业人士需要对这些图进行校验,想必也是很需要去克服一些障碍。

前期在豆瓣寥寥无几的书评里,我了解到这本书被关注是因为它的“猎奇”,其实它并不奇异特殊,只是关于死亡腐败这件事没有呈现在公众视角眼里,本书非常客观冷静理性把我们从来不敢涉及的一面展示出来。

网络上一直都有很多关于“生”的资料,视频、文字等等,从受精卵到分娩,在医生的窥镜里人体组织的各种活动都在眼前,在摄影师的镜头面前分娩行为逐步呈现.......当然作为一位母亲或者是家属,也有机会在现场亲历第三者的“生”,但是,却极少有资料展示“死亡腐烂”的生理现象(关于死亡的精神资料确实不少,是灵魂神秘的力量啊)我第一次对“尸体”产生概念是小时候看报纸,报纸的边边角角总会刊登无名尸体的认领图片,不怕虎,都会看一下,而后知道死亡后的腐化是成年后在网上一个帖子上看的。以上都只是从文字表述说明尸体变化罢了,只能靠想象,若再要具体了解,只能是网络的边边角角了解一些关于尸体的图片。但这些都仅仅提供了细碎的资料,并不是完整的死亡腐败过程。当你从这本书完整得到腐烂变化的过程,你会知道人是如何化为白骨,大概就会更加直观地了解“死”。

巨鲸落,万物生。我很喜欢的果壳大神Ent_evo在几年前写过一篇很温柔的文章,是关于鲸落的。巨鲸的死亡都会在海底构筑一个全新的庞大生态,在暗无天日的深海底,各种生物开始他们极尽繁华的飨宴。在消亡殆尽的骨架里,这些微小的生命开始焕发新生。如果说鲸落是深海中温柔的孤岛,那人的消亡,便是所有的善恶情仇的尘埃落地,红粉翠黛在最后也只是枯朽白骨,丰功伟绩也不过是最微不足道的砂砾罢了。

每个人都会死,也许在濒临死亡的时候我们能感知从肉身到灵魂关于死亡的体验,但是死后,在肉身的消失这段时间,谁都体验不了。生存状态下的腐烂是一种极刑,而死后的腐烂,我想这是一种消亡的存续期吧。在如今文明社会,没人能体验到自己完整的腐烂过程,但是这本书能让你提前感知腐烂的意义。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