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结婚风俗大全,为什么穷不走亲?
宿迁结婚风俗大全,为什么穷不走亲?
“穷不走亲,富不回乡”这句话包含了很多人生哲理,根据字面的意思来解释就是“没钱的时候不要走亲戚,发财的时候不要回乡”,这其实是我们老祖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才总结出来的经验。
我们先来理解这第一句“穷不走亲”
一.当你没有钱的时候,千万不要走亲戚,尤其是去那些比你更有钱的亲戚家。你一旦去了之后,他们不仅瞧不起你,而且还会对你冷嘲热讽,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拿自己的热脸去贴人家的冷屁股。
你如果真的去亲戚家,首先就是要买礼物,因为我们中国人的习俗就是只要走亲戚那都是不能空着手去的,但是这时的问题就来了,你该买什么礼物呢?如果你要是买了便宜的礼物,人家肯定也看不上,还会觉得你抠抠搜搜的;如果你要是买了很贵重的礼物,很有可能会超出自己的经济能力范围。再者一个即使就算你买了,人家也不一定会领你的情,甚至可能还会觉得你是带有目的性来的。
因为他们会觉得你是来借钱的,其实越有钱的一些人就会越将金钱看的很重要,就怕借给你之后你还不起。比如说去年我堂哥家和我姑姑家借了十万块钱,当时借钱的时候因为有很多家里的兄弟姐妹在,所以我姑姑她们就冠冕堂皇的说到:“钱不着急还,什么时候有钱了再给”,话虽这么说,但是我堂哥他只是用来应急用一下,而且也告诉了她家过年的时候就还给她们。但是大概才过了三个多月左右,我姑姑她们家便催人家还钱,那个时候刚好十月份还没到过年呢,所以我堂哥说暂时没钱。但是我姑姑她们家不乐意了,便四处造谣说我堂哥欠她们家钱故意拖欠不给,最后没有办法,我堂哥又和他朋友借了钱还给了她家,而且她们家也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了。
所以说没有钱的时候一定不要走亲戚,人很现实,有钱人更现实。
最后再来理解这第二句“富不回乡”
二.这句和第一句的意思调换一下就行了,意思就是当你有钱之后就不要再回乡了。因为当你回乡之后各种各样的人都会去你家,找你帮忙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且你看在都是老乡的份上,又不好意思拒绝,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帮别人忙。但如果你要是拒绝帮忙的话,那你就完了,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尤其是那些嘴贱的人,因为你没给她们办事,所以她们就会给你各种抹黑,说你现在混的好了,乡里之间帮个忙都不肯,忘恩负义之类的。
比如说刘强东当初回宿迁去看自己老师的时候,他同学知道后纷纷跑去专门等着刘强东,而且其中一人还想让刘强东给他儿子在京东安排一份工作,但是人刘总也大气,一句话就给安排了。
刘强东的例子算好的,下面举一个不好的例子
大衣哥朱之文肯定都知道吧,他自从在星光大道出名之后,自己没有膨胀,反而是他的乡亲邻居们膨胀了,不仅经常和他借钱不还,而且整天拿着个手机对大衣哥拍视频,利用他来赚钱。我记忆最深的就是一个老头说,除非朱之文给我们村一人一万块钱我们才说他好。
并且这两天我们也在短视频平台上看见了,有两个男的对大衣哥家的门是一顿猛踹,而且站在他家门口的人每一个手中都在拿着手机拍着,但是最后的结果让人很舒服,那俩人被警察逮住了。
朱之文的例子充分的体现了这句话,也告诫各位以后要是发达了,能不回乡就尽量不回乡。
我们那过年需要挂竹子祭拜祖先?
江苏宿迁,挂灯笼贴对联
宿迁铺床吉祥语?
铺床铺床,喜气洋洋,各位亲戚,听撒洞房。
一撒荣华并富贵,二撒金玉满池堂,三撒三元及第早,四撒龙凤配呈祥,五撒屋子拜宰相,六撒同春长,七撒夫妻同皆老,八撒八马转回乡,九撒九九多长寿,十撒十全大吉祥。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和当地习俗进行选择。
宿迁结婚风俗及流程?
宿迁结婚的风俗比较多,比出男方到女方家要放催妆、催行鞭,女方要上头,换鸡腿,新婚由自家兄弟背上车等等。流程一般就是迎亲、喜宴、闹洞房。
现在农村的白喜事开销越来越大?
说到农村的红白大事,真是有的说,在很多地方还是大张旗鼓的去办,导致花费非常高,有的地方真的是能到十几万元。为什么这么说呢?以白事为例,我给大家算一下费用情况。
一、丧葬费1、老人去世,光是寿衣、棉衣棉裤、鞋子、帽子、头枕的、脚蹬的,扇单、旌表,等一般的花费得2000元左右。条件好点的,买点好的衣服,皮衣,西装革履的,加起来就得5000元左右。
2、火化费+骨灰匣加起来就是2000元,非常标准的。
3、大部分地方是要用的棺材的,现在基本没有用棺椁的,(棺椁那是古代),光棺材现在一副就得至少1000元。
4、孝布
(1)遇到大家主的,孝子们多,亲戚也多,光孝布,就得接近500尺白布,这就得2000元;
(2)给闺女们、侄女们甚至是所有孝子们都做孝衣的话,需要孝衣布1000尺,这就得4000元。
这样孝布钱就得6000元。
5、出殡的用品
需要用到烧纸、车子马、花圈、纸糊的电视、汽车、橱柜、金山银山、童男童女,乱七八糟加起来需要2000元。
6、开丧
一般需要闺女婆家来开丧,需要大量贡品,鸡鸭鱼肉、各类水果、面食点心等等,加起来至少需要5000元。
这是基本的丧葬费,加起来已经是2万元了。
二、丧礼仪式费用在农村大部分还是需要丧礼仪式的,花费如下:
1、扎灵棚、挂彩灯、糊纸灯
扎灵棚、挂彩灯、糊纸灯等加起来需要1000元
2、雇丧差
雇上丧差的,在农村老人去世需要雇上吹唢呐的,来了亲戚吊唁的就开始吹,光这个费用至少得3000元。
3、祭礼
老人的亲戚、儿女子侄这些孝子的亲戚们都来吊唁,需要祭礼等费用,需要5000元。
4、鞭炮费用
出殡时,是需要放鞭放炮的,而且每走一个路口,拜祭都要放炮,这些费用至少2000元。
5、出殡司仪费
大家主里一般顾上出殡司仪,由于是白事,比较忌讳,要的也比较多,一般至少1000元。
这丧礼仪式费用加起来1.2万元。
三、烟酒饭菜费用烟酒饭菜费用是整个费用中最高的
1、搭孝伺候亲戚
孝子搭孝就得亲戚们来。亲戚们只要来就是至少四人,男亲家两人,女亲家两人,这孝子多了,亲家也多,他们来到都得坐席,光这些亲家,有时候就得二十席,一席的烟酒糖茶菜馒头就得1000元,这20席,就得2万元。
2、村里庄乡坐席
村里的庄乡们都来帮忙、随礼的,他们也得坐席,这村里的庄乡多了去了,至少得二三十桌,费用得四五万。
这研究饭菜费用加起来就得六七万
以上三项加起来,可不是十万左右吗,真的是太铺张浪费了。
但是随着社会进步了,国家也禁止铺张浪费,越来越多的地方这种丧葬都简化了,比如我们这边,以前是排三,三天才能出殡,现在简化成了两天,老人去世后火化不准用棺材了,只用骨灰匣,孝子们也不允许搭孝了,丧葬仪式,吹唢呐等更是取消掉,也不需要伺候客人花费那么多了,现在基本上老人去世费用控制在1万-2万元之内。所以费用大大降低了。
其实老人活着多孝顺,比死后搞这些隆重仪式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