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结婚风俗,陕西有哪些结婚习俗

2023-03-15 19:56:04 59阅读

各地结婚风俗,陕西有哪些结婚习俗?

谢邀!我是白铅华,喜欢传统文化,欢迎关注,方便交流。

刚好我是陕西的,对于题主说的准岳父母觉得你做事不够礼数,而你很懵,不知道原因在哪儿。我觉得,你应该从你女朋友下手,说服你女朋友委婉地询问她父母,看你的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这么说,因为陕西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地区风俗大不一样,陕北属于黄土高原,关中属于盆地(平原),陕南属于山区,更属于南方。再加上移风易俗,五里一风,十里一俗,肯定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差别。我是西安的,从我自身的角度出发,给你一些意见。

各地结婚风俗,陕西有哪些结婚习俗

拜访准岳父母时,切记礼节优先。

我说礼节优先,并不是说你没礼貌,而是说礼貌和礼节是两回事,注重礼节,注意礼貌。虽然现在的家长都很开明,但是在一些礼节上的东西,还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初次拜访,我老家有约定俗成的东西,如烟、酒、茶,若对方不抽烟,可以省掉,且这三种东西都得是双数,代表成双成对。再比如,女友第一次去你家,你父母若是满意,就得给你女友钱,表示对你俩关系的肯定,满意这个准儿媳。因此,只要你去女友家,只要略正式,你都得和女友沟通,看有什么礼节性东西,自己加以注意。

结婚时的每一个步骤,多和你女友沟通。

因为,在结婚时,会遇见各种事情,大到订婚,小到接亲走哪条路,都得提前沟通、规划。所以每一个步骤你都得和你女友商量,能做主的你俩做主就行,做不了主的就让女友去问她父母。结婚是喜事,更是一件大事,大家都看得很重要,都是尽量让双方欢欢喜喜。作为男方,应该由你办的事情,你得和你父母商量;应该女方办的事情,男方尽量配合。实在有双方都坚持的部分,就得你和女友俩人先达成一致,切记别慌慌张张。

其他过程中,容易失礼的地方。

其他太细小的过程,得你自身多注意,千万别慌张着急,一定要提前和女友沟通,让其询问其父母,你自身也多询问自己父母。在结婚前,双方父母之间至少都得见面三四次,你父母要去人家家里拜访,人家出于礼节也得去你家拜访,说是拜访,其实就是看对方家境,再深一层,就是看对方父母人品、品行。然后男方父母还得去提亲,这些步骤应该都是缺一不可的。由于不可缺,所以之间就有礼节性东西存在。这期间,小年轻看似出场少,其实却是主角;而父母反之,都是作为长辈的例行出场。所以,其间的吃饭、游玩、聊天等,都得由你和女友安排妥当,他们走一遍过场罢了。

结婚,是一个慢跑的过程,中间会发生很多琐碎的事情,要时时注意。由于现在的年轻人不太了解乡俗,容易出现差错,轻则尴尬,重则失礼。虽然无可避免,但可以尽量降低失礼的风险,省的平添许多麻烦。

聊城结婚都有哪些习俗?

结婚被人们誉为“小登科”,是人生中的大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各地都有不同的婚姻习俗。而地处黄河之畔的鲁西聊城,婚嫁风俗则别有风趣。

通 媒

通媒亦成为提媒。男女青年到了成年,由父母请媒人求亲。双方父母通过对男方(女方)的家庭、年龄、外貌、为人处事等情况进行了解后,认为“门当户对”,即可“允婚”——男女双方经过媒人的安排“见面”,让男女双方相互认识,相互介绍情况,联络感情。随着社会的进步,如今人们的交流方式和机会增多,男女多自由恋爱,通过长时间的接触相互进行更层次的了解。

订 婚

订婚,也称为“换小字”,民间又叫“传柬”、“传帖”。传柬又分为“传小柬”和“传大柬”两个步骤,是旧时男女双方彻底落实婚姻的一种书面形式。

“传小柬”是男方请人用红纸将男方的求亲之意写成小柬,内容是男方的生辰八字。女方接到传柬后写允柬,内容是女方的生辰八字。双方央人(多为算命先生)“合八字”,无冲克和不中意处方可成亲。传小柬后,男方一般不准再悔婚,女方则可以对男方进行进一步的考察,如果不中意,允许悔婚,俗称“羞男不羞女”。女方的考察主要是男方的家产和男子的品行等(传小柬的风俗已经不见了)。

“传大柬”比较隆重,男方的家长择吉日携带礼品带儿子到女方家赴宴,名为“会亲酒”,也称“见大面”。此风俗在聊城城乡仍有流行。

看 日 子

看日子也称“选日子”。就是男方挑选结婚的日子,并提出结婚时结亲、迎亲人属相的忌讳。择定良辰吉日后,男方便通知女方,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成婚的日子一般不会改变。之后,女方开始整理嫁妆,男方则收拾新房,准备嫁娶,亲友们也开始送喜礼。

送 嫁 妆

嫁妆,是女子出嫁时,从娘家带到丈夫家去的衣服、家具以及其他用品。送嫁妆一般在结婚的前一天,20世纪90年代,聊城农村大部分在结婚当天的早晨送嫁妆。过去的嫁妆,一般全是女方准备,多是“两铺两盖(即两床褥子、两床被子)” 、桌椅(八仙桌或抽屉桌)、箱柜(板柜、立柜)、座钟、脸盆等。改革开放以来,嫁妆由女方自己操办的,也由男女双方共同操办的,并且种类繁多,从生活用具到现代化的彩电、空调、摩托车、冰箱、洗衣机等。送嫁妆时,女方的嫁妆全部上锁,男方要设酒款待,并封谢礼。同时,新郎还要为送嫁妆的人亲自斟酒,并说些客气话,以便尽快拿到嫁妆钥匙。

迎 亲

迎亲俗称“办喜事”。迎亲头一天,男方帖喜联、挂喜幛,新郎给近处的亲友长辈“行礼 ”。一般当天铺炕、填枕头,做好迎娶准备。

迎亲这天,按既定时辰,男方排列仪仗,吹鼓手奏乐,用轿到女家迎娶。随着社会的进步,迎亲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用轿迎娶逐渐变为了马车、自行车、拖拉机、面包车,如今改成了轿车。但是不论是那种形式,有一种婚俗——“抱鸡”,一直没有变。娶亲时,女家选一男孩抱只母鸡(母鸡表示新娘为“吉人”),随迎新的人一同出发,前往送亲。迎亲时,男方则准备大红公鸡一只放在鸡笼里随迎亲队伍一起到女方家。女方出门时,则把母鸡、公鸡放在一个鸡笼里,由自己未成年的弟弟或其他男孩抱着送到新郎家。这两只鸡不得杀掉,故称“长命鸡”。

是日,新娘早起梳妆打扮,蒙上头红,吹鼓手高奏喜乐,新郎在送女客的陪同下,拜辞岳父母,例行“谢亲”等礼,然后新郎先上轿。新娘升轿离家时必洒泪而泣,以示依恋。

拜 堂

结亲的队伍来到男家村头和门首,鞭炮齐鸣。听到号声,男方要立刻出去迎接。花轿或彩车来到男家的门口时,迎亲人要点燃绑在草束的鞭炮绕新娘所乘花轿或彩车一周,称之 “燎轿”,传说可以驱除邪气与不祥。新娘下轿或下车前,由两个姑娘或年轻的少妇揭开轿帘或车蒙布,在鼓乐及鞭炮声中扶新人下轿,脚踏红毡至院内摆设的香案前,与新郎并立,举行拜天地之礼。

拜天地是婚姻告成的重要标志。天地桌设在堂屋(北屋)门前,桌上放升或斗(升、斗都是装粮食的木制器具),装满高粱,盖上红纸;桌上点上两支红蜡烛;斗或升中插上一杆秤,以及其他物品。新郎、新娘女东男西(即男左女右)站在桌前的红毯上,随着司仪“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对拜,送入洞房”的喊声,不断叩头。这时,鞭炮齐鸣,花纸、喜糖满天飞,在热闹、喜庆的气氛中把新郎新娘送入洞房。

有的地方入洞房时,男家长辈在院子里撒大枣、栗子、花生(有的地方缝在被角内或装入枕头内),亦取谐音“早得贵子,并男女花着生”之意。

闹 洞 房

在新婚的晚上,亲友们在新房里和新娘说笑逗乐。闹洞房是每个婚礼上少不了的环节。从新娘进门开始一直闹到新婚夜半。聊城俗有“进门三天无大小”的说法,什么人都可以闹洞房,但是闹洞房的主要还是晚辈,尤其是弟侄辈为甚,他们围绕着新娘索烟要糖,说些俏皮话,造成一个快乐的氛围。

喝交杯酒时的闹房,大家也一起逗新郎。闹洞房方式除了用言语表示外,还有“啃苹果”、“报户口”、“唱情歌”、“啃糖”等。新婚之夜,洞房之内的灯要长明不灭,新郎、新娘上床就寝时,与他们比较亲近的小叔、小侄们就在窗外悄悄的听房内的动静,谓之“听房”。新婚第一夜,有“新婚之夜不说话,将来孩子是哑巴”之类的说法。因此,新郎无话找话也要和新娘说上几句。新娘则起身开箱开柜,拿出点心和新郎共享。在外边听房的人,则从窗户外讨要点心,然后才各自散去。自此,新婚夫妇的洞房之夜才真正开始。

回 门

婚后第三天,新娘回娘家拜见长辈和亲友,此谓“回门” (俗说“接三天”)。新娘回门时,由新娘的哥哥或弟弟亲自接送。接三天回来,新娘拜见公婆及近族长辈,并祭告于祖祠或去祖茔祭奠,然后下厨房做饭。聊城一带除3天回门外,娘家人还要接6天、9天、12天等;同时还有“住对月”的风俗,即新婚后一个月,娘家人把新娘接回去住几天,然后送回婆家。

会 亲 家

婚后,男女双方的父母相聚称之为会亲家。男方父母要将女方服务请到家中或饭店设宴招待。这时,男方的亲族大都参加。席间,新郎要在父亲的带领下向岳父母行礼,女子之父则举杯敬酒。言谈之时,双方父母大都谦虚地说些自己孩子年轻不会做饭、知识短之类的话,请对方多多教育、多多指教、多多谅解,其气氛相当融洽、热闹。

新时代,新风气。如今大力提倡自由恋爱和喜事新办,繁缛礼节多被革除。简单办婚事、勤俭办婚事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娄底的结婚习俗是怎样的?

谢谢悟空问答官方邀请:虽然我不是湖南人,但是我相信在咱们中国,结婚的习俗差不多都大同小异。最基本的三项应该都差不多的,首先是提亲,然后就是看一下生辰八字,让道士算算这个婚姻幸福度,接下来就是订婚仪式已在当地俗称定庚,这个仪式,不管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许多地方风俗在这个时候就会送上彩礼钱了)那么接下来就是,选好大喜结婚日子,后面就是办酒席的这些流程就不一一解说了。因为本人了解有限希望可以帮助到你,海涵理解,谢谢!

结婚风俗中的四色礼指什么?

四色礼 体现中国一些地区特色风土人情的送礼方式,也即四样礼,四色即四季,表示一年,含有自始至终,完美、美满等意蕴,是后辈对长辈的祝福。 如山东地区,有粉条,肉,酒,鸡或者鱼,含有顺利,大吉,大余,之意。 随着人们收入增多和生活水平提高,礼品档次也在提高和翻新 陕西婚礼风俗、尤其是西安结婚时候,男方肯定要给女方四色礼,即肋条肉、酒、烟、莲菜。以讨吉利

合肥的朋友要结婚了?

朋友结婚,理应祝贺,人生大事,既然请了你,说明你们是朋友,就应该给份子钱,当地风俗,又是省城,你事先一定做好功课,千万别闹笑话。记得前几天看一则消息,一外地人刚到宁波工作,同事结婚,他按自己家乡风俗,只出了20元份子钱,而别人都是1000元,太没面子了。你根据合肥风俗,不会少于1000元吧?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