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少数民族结婚风俗,广西壮族有哪些隆重节日习俗?
广西少数民族结婚风俗,广西壮族有哪些隆重节日习俗?
1、宾阳炮龙节
宾阳炮龙节是广西宾阳县独有的一种传统节日,是汉族、壮族文化融合共生的综合性民间节庆,具有鲜明、浓郁的民族色彩。每年农历正月十一举行。
2、三月三
农历三月三是中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以壮族、苗族、瑶族为典型,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在壮族传说中,三月三是壮族始祖布洛陀诞辰日。汉族为上巳节,有三月三拜祖先、三月三拜轩辕说法 ,三月三拜蚩尤。
3、毛南族分龙节
毛南族分龙节是毛南族祈神保佑丰收的传统节日。于农历夏至后的第一个辰日(龙日)前后举行,一般活动有两三天。是毛南族最古老、最盛大、最重要的节日。
广西同学结婚给多少红包?
广西结婚红包金额一般都不是固定的,会受到众多因素的一个影响,比如双方关系、个人经济以及当地习俗等等,正常情况下如果关系比较一般的话,基本上都是给400元、600元左右不等,如果关系相对比较好,是自己的亲戚或者朋友之内的,就可以稍微多给一点,包个800元、1200元左右的红包。
广西三月三风俗?
广西三月三节日风俗有包五色糯米饭、绣球传情、对歌谈情、打扁担、抢花炮、碰彩蛋、打铜鼓等。
1、包五色糯米饭:三月三节日前家家户户准备五色糯米饭和彩蛋。人们采来红兰草、黄饭花或黄栀子、枫叶、紫蕃藤,用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红、黄、黑、紫、白五色糯米饭。
2、绣球传情:歌圩的绣球是姑娘们在节前赶制的工艺品,十二花瓣连结成一个圆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着一年中的某个月份,上面绣有当月的花卉。有些绣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绣球内装豆粟或棉籽。球上连着一条绸带,下坠丝穗和装饰的珠子,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3、对歌谈情:“三月三”歌圩是男女青年进行交际的好时机。每逢歌圩,方圆数十里内的男女青年聚集在歌圩点。小伙子在歌师的指点下与中意的姑娘对歌。
4、打扁担:打扁担是传统的自娱自乐活动,每一个壮家人都是“打着堂”的演员,妇女的动作轻巧优美,男子的动作刚劲有力,自娱自乐的“打着堂”,寄托着壮族人民祈望丰收的愿望。
5、抢花炮:在农历三月初三以及秋收之后,广西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民间会自发组织抢花炮运动。
6、碰彩蛋:彩蛋是把熟鸡蛋染成彩色用以传情之物。小伙子在歌圩中手握彩蛋去碰姑娘手中的彩蛋;姑娘如果不愿意就把蛋握住不让碰,如果有意就让小伙子碰。蛋碰裂后两人共吃彩蛋,这就播下了爱情的种子。
7、打铜鼓:广西的一些少数民族素来有在节日庆典或祭祀中击打铜鼓的习惯,这一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瑶族结婚习俗有那些?
瑶族结婚习俗有爬楼。爬楼是广西金秀茶山瑶族独特的婚恋习俗。瑶族历来有女娶男嫁、恋爱自由的传统。其居住的房屋皆为木结构干栏式。瑶族在修建干栏房屋时,在靠近楼梯口(靠近大门)的旁侧,设有一间距地面一定高度的吊楼。当家中的姑娘长到了谈恋爱的年龄到吊楼居住,以方便与男青年上门幽会。
桂林有哪些特别的婚礼习俗?
桂林的婚礼有哪些特别习俗呢?小编这边就结合桂林的中西婚礼习俗来讲一讲啦~
中式拜天地PK西式传统教堂婚礼桂林很多新人喜欢用中国传统婚礼的方式来表现自己的婚礼独特性,也能更好的融入桂林的传统婚礼文化习俗。婚礼表现更为喜庆、热闹,也会受一些长辈们喜爱。
随着中西文化逐渐交融,一些新人也很喜欢这种庄严,神圣的教堂婚礼形式。但是在桂林基督教徒是比较少的,桂林的基督教堂只为基督教徒开放,所以基督教徒可以选择在基督教堂举行婚礼。基督徒的这么办呢?桂林还有一个天主教堂,这个教堂是可以给不是教徒的新人举行婚礼,希望在这里举行婚礼的新人们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天主教,并怀着一份诚挚的心去感受这神圣的婚礼。
掀盖头抛绣球PK咬袜带扔捧花作为广西少数名族特色的绣球不再作为传情招亲的时候用来。在婚礼上会把绣球抛给其他伴娘或者单身的女性来宾。以传递幸福,这和西方的扔捧花习俗较为相似。
西式婚礼新郎将新娘的袜带用嘴咬下后抛给伴郎或其他男性宾客,接到新郎抛出的袜带的单身男性宾客,即将会是下位结婚的新郎。桂林的新娘不流行穿袜带,所以婚礼上都会邀请成年的未婚男女来进行抛花球这个环节,所代表的含义和祝福都是是同等的。
中式婚礼场地四合院PK西式户外草坪婚礼现在基本都是在酒店或者其他特色场地举行婚礼了,在桂林想举行这种形式婚礼的准新人们,可以去找一些中式一点的酒店或者其他场地。
西方新人一般都会选择户外场地来举行婚礼,这样宾客们可以才婚礼上尽情的交谈,跳舞,庆祝,在桂林一些酒店和公园会有这样的场地,喜欢户外婚礼的准新人们也可以去看看这类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