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贞丰布依族结婚风俗,有什么关于广西的冷知识?

2023-12-17 09:44:05 37阅读

贵州贞丰布依族结婚风俗,有什么关于广西的冷知识?

关于广西的冷知识那可就多了。

广西全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区政府驻地称为首府,在南宁市。很多人都误以为桂林是广西首府(省会)。只怪桂林名气太大了[奸笑]

贵州贞丰布依族结婚风俗,有什么关于广西的冷知识?

广西首府南宁拥有联合国颁发的“最适宜人类居住城市”,南宁市又有“绿城”之称,城市绿化率高。南宁的摩天大楼总数比隔壁的大哥广州还多,但广州一个市的GDP足以吊打全广西。

广西南宁市还是一座“电动车之城”,全市电动车至少有三百万辆以上,每辆车都要上牌才能上路,并且有严格的电动车交规,一但违规,车主将会被罚款以及就地客串交通安全员两个钟。

广西柳州是国家工业重镇,柳钢 柳机 柳工 柳化曾经都驰名全国,现在的五菱神车也都是出自柳州。柳州是区内的老二,但一直不服大哥首府南宁。

广西桂林自不必说了,拥有山青水秀号称甲天下的山水,在广西也是公认的靓女产地。但与柳州一样,也不怎么服首府大哥南宁市!

广西梧州在以依靠水运的年代,有着“小香港”之称。境内有众多保存完整的岭南骑楼,在这里粤语是主要交流语言,也因为是粤语发源地,梧州更像是一座广东城市。

广西百色是座紧靠云贵高原的小城,在这里多山少地,也是一座“红色城市”,当年邓小平在这里组织“百色起义”,并建有“百色起义纪念馆”。

广西北海是一座沿海风光城市,也是国家最早开放的经济特区之一。北海银滩每年都引来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但这里“1040工程”也给当地抹黑不少!

广西德天瀑布中越边境上的崇左市大新县,是亚洲第一大瀑布,国5A级风景区。早几年火爆的电视剧《花千骨》,是在这里做取景地之一。

广西河市巴马县拥有世界长寿之乡的称号,这里还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广西在全国解放以前是没有沿海的,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央把原属广东管辖的钦北防地区划给广西,至此广西才拥有海岸线!

广西处于珠江上游,珠江全境流经广西却没在广西有出海口,也可以说成广东大部分人喝的水都是自广西而来。

广西兵历来有着“狼兵”之称,自古民风剽悍,好斗。当年秦始皇派50万大军用了五年时间才完全征服,自此广西成为汉地十八省之一。抗日战争时,广西兵令日本人闻风丧胆,也是全国所有省份出兵上阵第二多,仅次于四川。

广西虽身处国家西南边境,山高皇帝远,但历来一直处于中央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都很爱国。广西人的语言天赋也极高,大部分人都掌握三门语言以上,包括普通话 粤语(白话) 壮话 平话 桂柳话 客家话,以及其他的少数民族语言。

位于广西桂平的金田村是当年太天国起义的出征地,太平军初期都是以三万广西兵为主,但就是这三万广西兵就横扫南方,震动清廷。

广西近年来的农历三月三可以放假三天,享受法定假日福利。在清明节或者三月三都会去拜山祭祖宗,并做有广西特色的糯米饭。

广西玉林不仅仅有狗肉节,还有玉林内燃机驰名全国。

广西虽不是客家人最多的地方,却拥有客家人最多的县博白县。

广西人聚餐少不了喝酒猜码,并且猜码都是以白话为主。可以很肯定的说,在外省看到有猜码声的,90%都是广西人。广西的夜生活也很丰富。

很多人应该都不知道,周恩来总理的夫人邓颖超其实是广西南宁人,在南宁步行街附近还建有一座邓颖超纪念馆。

广西拥有三大粉,即桂林米粉

柳州螺蛳粉

南宁老友粉

这其中的桂林米粉 柳州螺蛳粉已经走出广西,在全国都较有名气。桂林米粉和螺蛳粉都是以圆细粉为主,南宁老友粉是以扁粉为主(也就是广东人常说的河粉)。广西还有罗秀米粉,宾阳酸粉,生榨米粉 ,玉林生料粉,总之广西人最爱吃粉,在全国可称第一。

与隔壁的大哥广东人爱吃清淡食品相比,广西大部分人更偏爱重口味 鲜辣的食物。

广西也是网上所流传的“鬼火少年” “精神小伙 精神小妹”的多发地之一,在这一点上与云南 贵州并列。

广西虽然水源丰富,但在北部山区的河池以及百色部分地区也会干旱少雨。

广西地貌既有喀斯特地形,又有丘陵盆地,有少量平原,还有大江沿海,森林业在全国属于前列。

在广东工作的外省人中,广西排名第二,第一的是湖南。

当然,广西大部分地方也真的是穷,在经济上竟有下滑的趋势,连首府下辖的县都要广东茂名对口帮扶,真不容易啊!

以上就是广西的特点,欢迎补充。

我是@八零后的木子

图片均源于网络

中国近代史上有哪些名垂历史之上的女悍匪?

死后四十年,仍被屡次提及的韦秀英实属难得一见的女悍匪。作为女性, 她是白崇禧亲封的“粤桂边区救国军总指挥”,领上校衔;更是被国民党奉为十万大山中一呼百应的“佘太君”;也是以残忍手段制造了“那袅血案”被百姓们称之的女魔头;同时还是诸如《虎胆英雄》等文艺作品中出现的艺术人物……是非且不必说,她的生前、死后都有着太多的故事,我们从头开始说起。

感情失意,官场得意的军长夫人要说韦秀英,还得从她的丈夫张瑞贵说起。

张瑞贵,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字玉麟,壮族,祖籍十万大山中的贵台与圩那统村。“辛亥革命”时,19岁的张瑞贵弃农从军,投身于桂系陆荣廷部当兵,由于其作战勇猛,且破有韬略,两年后便被桂系军阀林虎提拔为连长,驻防北海。在此期间,张瑞贵请假回家探亲,在母亲的说和下,与同村的韦秀英结为夫妻。

1926年,张瑞贵投奔了陈济棠,被任命为团长,驻防廉州。在该地区,张瑞贵认识了“豆腐西施”陈培兰,并以广州住房、一万港元、国外留学、赡养父母四个条件将其纳为姨太太,从此将家中的原配韦秀英冷落在一旁。

说来也怪,自从张瑞贵娶了“豆腐西施”进门,虽然家中不甚和谐,但事业却有了长足进步。先是打张发奎立下大功被任命为师长,后又救了陈济棠一命被倚重,统领着三个师,没有军长的军衔却有着军长的实权。

1936年,陈济棠反蒋失败,粤军被国民党政府收编,由于张瑞贵实力雄厚,被任命为国民党六十三军军长。

随着张瑞贵的不断高升,韦秀英作为军长太太却被打发回十万大山中的贵台乡闲居。丈夫的官位越来越大,心却离她越来越远,夫妻间一年到头也几乎见不了一面,韦秀英在郁郁之下,每天找人打牌赌钱以排忧解闷。

但她是军长太太,身边人谁敢赢她的钱?渐渐地,在当地官员的引导下,韦秀英开始利用丈夫职权,包揽当地赋税,中饱私囊起来,等到抗战结束后,韦秀英已经成为十万大山中首屈一指的富户,有数千人靠着给她种地为生,也凭借这点,韦秀英在十万大山中树立起一定的权威。

抗战胜利后,张瑞贵的六十三军奉蒋介石命令北上徐州参与内战,结果被我军击败,为了推卸责任,张瑞贵以年老体衰为由请辞军长一职,得到蒋介石批准,第二天便乘专机回到南宁,与他那德国归来的“豆腐西施”姨太太过起了悠闲的生活。

张瑞贵走的很及时,没等多久,在“淮海战役”中,六十三军全军覆没,军长刘镇湘被俘,张瑞贵看到消息后,一阵后怕,庆幸自己抉择英明。

但是蒋介石并没有放过张瑞贵,他认为张瑞贵戎马一生,旧部在两广地区众多,为了避免其投靠解放军,还是给他一个职位,就近监视起来为宜。于是张瑞贵再次被起用,被委任为“粤桂南区清剿总指挥”,以十万大山为中心,采取“肃清平原,围困山区”的战略措施,企图将我粤桂边区游击队消灭在十万大山中。

张瑞贵奉命进剿我游击队,却不料我解放军陈庚兵团已先一步进入十万大山中,其下场自然可想而知,不久便损兵折将,自己也狼狈逃窜,他的老婆韦秀英也成为瓮中之鳖,被堵在了贵台乡。

1949年12月5日,张瑞贵乘“古进号”军舰逃至海口,这个败军之将在海南立足,只好求见原来的长官陈济棠,在陈济棠的官邸中他见到了白崇禧。在这里,白崇禧给张瑞贵介绍了自己的布置。

两广陷落只是暂时!我在广西已成立了六个军政区,预备编六支“反攻救国军”,以我游击思想为指导,与共军打游击,以巩固海南防线。我现在任命你夫人韦秀英为“粤桂边区反攻救国军总指挥”,领上校衔,令其搜集旧部,在十万大山中建立游击基地,牵制共军,配合防守海南,以期反攻大陆。

就这样,军衔比丈夫还高,职务比丈夫还大的土匪女司令诞生了,她就是韦秀英。

建立土匪组织,制造血案滞留在贵台乡的韦秀英本来已经打算要向解放军投诚,但又不甘心之际,突然收到白崇禧亲手书写的任命书后,其态度立刻发生了转变。她看着任命书哈哈大笑,带着一丝高傲说道:“年轻时看戏最敬佩穆桂英,不料到老却当上了佘太君。”

第二天,韦秀英就急不可耐地悄悄召集了一些张瑞贵的旧部开了个会,在会上她出示了白崇禧的任命书,并说了她准备组织武装暴动,在十万大山建立游击根据地的打算。她分析道:“目前,解放军正在集中力量进攻海南岛,其主力部队必然会奔赴前线,到时候后方空虚,尤其我们这里,他们尚立足未稳,此刻我们举行暴动,正是极好的时机,这就叫天时!”

她看了看在场众人,接着说道:“十万大山方圆百公里,山高林密,谷深峰险,地形复杂,进则可取广西大部,退则有大海、越南可遁,是一块进可攻退可守的理想根据地,这就是地利!至于人和,就更不必要说了,在座之人哪一个不是一方土皇帝,一呼百应?”

在坐的土匪们纷纷被她煽动,其中韦雨庄、黄炳熙、李成威等人最为热衷,急不可耐地表示要“马上动手干起来”。

但韦秀英却微笑着摇了摇头说:“这样的大事,不是吹风就下雨!必须精心组织策划,方可立于不败之地。这样吧,我们先秘密串联发动,把组织建立起来,尤其现在离年关不远,我们可利用走亲拜年的机会,秘密联络,时机一到再组织召开成立大会,正式宣告粤桂边区民众反攻救国军成立,同时再宣布暴动时间!”

这一干牛鬼蛇神见韦秀英已经计划周全,便按照她的计划分别行动。

1950年2月13日,春节临近异常寒冷,但钦县南间乡那曹村的一间大院内却是人声鼎沸,放眼看去,五十多名十万大山中最有实力的首领齐聚这里,他们在等一个女人。

随着一声“韦总指挥到”,这五十多名首领全部站立起来,以惊奇、敬佩的目光打量着他们的女首领韦秀英。

只见韦秀英径直走向上座,手用力一挥,说了句“坐下”后便开始训话:“我宣布,粤桂边区民众反攻救国军正式成立,上峰已任命我为指挥官,下设有6个纵队,25个支队,现在由我来任命……”

韦秀英一边任命,一边发放委任状。任命宣布完毕后,韦秀英下达了所谓的总暴动命令:定于民国三十九年农历正月十五(1950.3.3)为总暴动日;口令:“反攻救国。”

就这样,一支以“保枪、抗粮、抗税”及“破仓分粮”为口号的土匪组织正式成立。远在海南岛的张瑞贵也亲拟了一份《告同胞书》造谣说:“国民政府派大量飞机配合你们反攻,并派出大批干部回到各地发动游击战”,以此妄图煽动群众参与他们的反革命行动。

这场由韦秀英亲自发动、韦雨庄精心策划、黄炳熙打先锋的暴动,如疾风骤雨,迅速席卷了十万大山,刚成立的钦县人民政府顿时陷入土匪的骚扰之中。

截止1950年8月,钦县一共32个乡,被韦秀英匪帮占据了20个,其实力甚至与县城驻军不相上下,就连防城县也被占据了三分之一的地区。被杀的干部已经达到231人,耕牛损失多达千头,被毁民房1029间。

韦秀英已经彻底疯狂了,原因就是她亲手制造的“那袅血案”。1950年3月2日早晨,钦县征粮工作队42人到长滩乡那袅村征粮,被韦秀英麾下的1000余名土匪包围,双方激战到晚上6点左右,工作队27人战死,14人被残杀,只有一人侥幸逃生。

该事件震撼了十万大山,韦秀英靠着这次血案成功打响了名号,她自己也为这次的战绩沾沾自喜,尤其在“朝鲜战争”爆发后,韦秀英更是不可一世,公然出入解放区杀害干部、群众,甚至对钦县、小董的解放军进行了暗杀和投毒等,气焰十分嚣张。

被国民政府奉为“佘太君”,引起我军大规模剿匪行动当时台湾当局看到一介女人在十万大山中混得风生水起,军政大员们个个都羞愧万分,蒋介石甚至称韦秀英就是“十万大山中的佘太君”,将其反攻大陆的妄想寄托在韦秀英身上。

为策应韦秀英,蒋介石还派出了保密局长郑介民到港澳积极活动,整编广东省内的残余武装势力,并对他们宣讲十万大山的重要性。这还不算,蒋介石派出薛岳做了广东省主席,策划扩大十万大山游击根据地,占领沿海机场,以策应国军登陆。同时还设立了粤桂边区游击补给区,由美国方面派出飞机给韦秀英空投补给,另外从台湾也出动运输舰运送武装人员在钦州湾沿海登陆,充实韦秀英的实力,使其羽翼渐丰。

随着国民党对两广地区的渗透,两广地区的斗争更加趋于激烈和复杂,这种斗争在1950年下半年逐渐升级成国共双方高层的较量

1950年11月14日,毛主席发电报给中南军区及广西领导人,他指出:“为对付敌人从台湾向广东进犯,有增强广东兵力之必要,为此必须提前肃清广西匪患,以便从广西抽一个军去广东!”3天后,毛主席再次电告叶剑英元帅:“你们必须统筹两广,将两广作为一个对付帝国主义和蒋介石登陆进犯的统一单位,不要只顾一省。”

11月下旬,叶剑英来到南宁,与陶铸共同坐镇广西,落实毛主席的指示。在叶剑英的主持下,广西发出了《为完成1951年4月底肃清全省股匪及发动群众的指示》,确定以瑶山、桂南为全省重点剿匪区,广西军区以第45军全部、二十一兵团的219师、玉林军分区和钦廉军分区各两个团、龙州军分区一个团队桂南地区实施围剿,直接投入十万大山的兵力达到了五个团。

这场在国民党政权退出大陆后,国共双方在广西的最后决战终于拉开了序幕。

根据广西军区命令,以451、452、401、402和钦廉军分区205团共五个团的兵力分别从几百里的不同位置轻装前行,从四面八方将韦秀英围困在十万大山腹地。

而韦秀英这个女悍匪居然也不含糊。她一方面向上峰请求派出援兵在钦州湾登陆,里应外合解决危机;一方面集结兵力应对我军的围剿,准备在无法抵抗时,向中越边界撤退,进入越南伺机而动。最后,她将总指挥部设在钦县滩天村,其纠结起来的匪帮纷纷以此地为中心靠拢集结。

12月上旬,我军205团和401团兵分两路突进到滩天村外围,只见此村前炮楼林立、高墙坚实,又占据着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足见此地是易守难攻。

205团3营10连作为英雄连队成为了首攻的主力部队。趁着拂晓未明,10连战士悄悄靠近村西南高地的前哨阵地,虽然用冷兵器解决了大部分岗哨,却不曾想土匪居然还布置有暗哨,一阵猛烈的枪声后,整个滩天村全被惊醒了。

韦秀英在第一时间就被惊醒,她将枕头下的驳壳枪抓在手中,站到高点上查看对面的情况。

这时天色渐亮,攻占了村西南高地的解放军战士拿着喇叭向村里喊着“缴枪不杀”、“解放军优待俘虏”、“缴枪投降是唯一出路”等。但这股悍匪的确非比寻常,即便知道已经大难临头,却还要负隅顽抗,不仅将用喇叭喊话的战士打的抬不起头,就连解放军突击队的进攻也打退,可见其悍勇程度。

我军看到轻装强攻无法奏效,便命令炮兵对准围墙猛攻,敌人同时也发起了炮击,一时间炮声震天。不多时围墙被炸开一个豁口,我军突击队从这个豁口迅速冲了进去。

滩天村围墙的建造是依山傍河,围墙离真正的村子有400多米,这是一片开阔地,正好用以反击。当我军冲进豁口后,土匪们在黄炳熙的带领下,组成了“敢死队”,以密集的火力网阻击我军的冲锋。

但随着我军主力逐渐进入,敌人的火力优势逐渐消失,伴随而来的就是匪徒们不断的丧命,很快两批“敢死队”死伤殆尽。韦秀英看在眼里,下命令道:“把警卫大队拉上去打,要狠,要狠,要狠狠地打!”

韦秀英的警卫大队一共有300人,不光兵员素质高,装备更是精良,人手一支冲锋枪,一支手枪,是美军特战队的标准装备,战斗力极其强悍。果不其然。这支部队一出与我军展开了巷战,居然神奇地暂时顶住了我军的进攻,激烈的争夺战一直延续到天黑,我军不熟悉地形,先退出了战场。

在滩天村,这样的拉锯战一直持续了三天,在这三天中,土匪精锐几乎死伤殆尽,就连韦秀英的警卫大队也只剩下数十人,而且是人人带伤,韦秀英、黄炳熙、张光南、黄二妹、朱国才等匪首在残余土匪掩护之下,突围而出,奔大寺而去。

这次的滩天之战,我军也付出了107人的重大伤亡,我军一名军官在战后沉痛地说:“自从渡过长江,还没遭遇过如此重大的损失!”

女悍匪韦秀英之死韦秀英逃到大寺后,韦雨庄带着数百人前来接应。韦秀英对剩余的一千多名残余土匪们说:“我决定将队伍拉至中越边境,必要时退入越南,那里有白崇禧的许多部下载打游击,而且有着法国人的支持,共军是不敢去越南追击的。”

一干土匪本来已是穷途末路,在见识了解放军的强大战斗力后,更是吓破了胆,一个个忙不迭地表示赞同。

岂不知我军剿匪部队在滩天重创韦秀英匪帮后,早就估计到韦秀英会遁入中越边境,所以451团、452团早早接到了穿插截断敌人退路的任务,已经挺近到九特以北的地方,而205团也从钦县向东兴边境前进。

所以在韦秀英率领着残余土匪刚进入宁明时,便遭到我军452团的迎头痛击,土匪死伤大半。韦秀英只好收拾残部,只好向防城那勤一带撤退,企图从东兴边境入越,但在12月12日下午3时,又被451团截住一顿胖揍。

韦秀英在几十名骨干死死掩护之下方可逃脱,一直逃到那休村才停下休整。

黄昏的时候,韦秀英看着外面的天色,忽然问黄二妹道:“今天是什么日子?”黄二妹想了想说:“12月13号。”韦秀英掐指一算,面色苍白道:“大凶之日啊!”

等了好一会,韦秀英又问黄二妹:“我们所在的地方叫什么?”黄二妹回答说:“听人讲,这里叫那休村!”韦秀英脸色又是一变,叹了一口气说:“那休,那休,到了这里,那就休矣!看来这是命中注定的!”

说完她退下袜子,指着脚底的红痣对黄二妹说:“我3岁时,算命先生看到我的红痣说我有将星之运,有富贵之相。这都应验了,我嫁给张瑞贵做了军长夫人,也算富贵了,拉了几千人的队伍,也当了领军大将,我这一辈子呀,福也享了,官也当了,活了五十多岁,死了也值了!”

她在屋内感慨之际,452团3营9连的追击部队已经赶到了那休村外围,作战经验丰富的蓝排长通过围墙上那些枪眼判断出,此地必有敌人据守。

蓝排长决定强攻。但战士们几次冲锋,始终无法接近围墙和大门,这让蓝排长意识到,这里面的敌人绝不简单,可能就是他们要追剿的韦秀英,他下达了暂停攻击的命令,等待大部队的重武器来了再进攻。

营长宋桂林率主力部队到达后,先是击溃了盘踞在外围的一群乌合之众,然后与9连会师,开始了对那休村敌人的进攻。

然而,屋内敌人火力凶猛,双方一直打到天黑,只听见屋内女人严厉的喊叫声从未停歇,宋桂林判断这应该是匪首韦秀英的藏身之处。于是由蓝排长亲自带队组成了突击组,搭上梯子冒死爬上大屋屋顶上,拨开瓦片往里扔手榴弹,在一阵手榴弹的爆炸声后,屋内陷入了沉寂。

我军破门而入,只见屋内墙角有一只大水缸,水缸中蹲着一男尸,手上还紧紧地握着两支驳壳枪,他是以水缸为掩体进行顽抗的,其脑袋已被炸得稀烂。

被炸的血肉模糊的韦秀英倒在房内的血泊中,她脚底板那颗有“将星之运”的红痣,和一旁的印有她名字的长条印鉴、一枚特大的金元成了印证她身份的标志。

黄二妹倒在她的身旁,成了她的殉葬品。

韦秀英被剿灭后,台湾国民党的“国防部”追封她为上校军阶,入祀“忠烈祠”,台湾报纸更把她吹捧成“佘太君式英雄”,岂不知这就是一群土匪而已!

结语韦秀英死了,但却又被各种文艺作品频频提起,但也仅限于其被牢牢钉在耻辱柱上的女悍匪身份而已!有的人流芳千古,是永远活在了人们心中;而有的人死了,却是真的死了,因为人们认为她该死,韦秀英就属于后者!

韦秀英匪帮虽然成型不久,但给十万大山带来的危害性却是前所未有的,其匪帮并没有因韦秀英之死而消亡,反而手段越发凶残,其中韦雨庄继续祸害人民,于1952年6月9日被捕后执行了枪决;郭德光继任“总指挥”进行土匪活动,不久后被俘枪决;黄炳熙侥幸逃到越南,留下两个弟弟黄炳松、黄炳勋为祸地方,被判刑……

参考资料:《中国近代土匪实录》

黔西南有什么非物质文化遗产?

盘点藏在黔西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真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问题,先介绍一下自己吧,我的头条号兴义那些事,其它各大平台搜索兴义那些事,平台也会经常更新贵州一些好玩的事,好玩的地方,好吃的美食,喜欢请关注我,谢谢!!!

提到贵州,人们往往想起的是黔东南,而不知有黔西南,位于贵州省西南部的黔西南,全称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深藏在大山深谷之中的黔西南,素有"西南屏障"和"滇黔锁钥"之称。今天,让我们一起看看,藏在黔西南的那些非物质文化吧~绣花节

每年的正月初八,晴隆县碧痕镇新坪村民族组的文化广场上,鼓笙齐鸣,苗族男女穿上节日盛装,载歌载舞,祈福欢庆一年一度的苗族"绣花节"。

"绣花节"是当地苗族同胞创新的一个节庆,十里八乡的数千各族群众都会赶来参与,共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查白歌节

查白歌节源于布依族群众中流传的一个凄美传说,是布依族群众纪念布依族青年查郎、白妹为了忠贞的爱情,不畏强暴双双殉情的日子。

每年的农历六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三日,相邻县(市)的各族群众从四面八方赶来,身着节日盛装的布依族青年男女汇聚到这里载歌载舞,表达他们对忠贞不渝爱情的追求和幸福美满生活的向往。

查白歌节主要的活动内容有:歌节赛歌、认亲访友、吃汤锅、赶表和祭山等,一般连续3天,第一天是高潮。查白歌节被称为中国布依族的"情人节",并在2006年被国家列入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六月六

"六月六"又称"敬秧苗"、"敬青苗"、"敬谷神"。相传谷神是由自己的老祖先演变而来。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已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这一天,布依人都要在本村集会,举行对歌比赛,同时还举行其他一些样式的民俗活动,也是人们交朋结友,青年男女浪哨的机会。

毛杉树歌节

三月三,山歌飞满天。“三月三”是布依族最浓重的传统节日。特别是在黔西南州安龙县德卧、龙广镇一带,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以后的第一个蛇场天,四十八寨布依村寨都要放下农活,杀猪宰鸡,进行神圣庄重的祭山扫寨活动。

他们穿上节日盛装,相约来到德卧镇一个叫毛杉树的地方,与成千上万来自南北盘江一带的各族青年男女及广西隆林的壮族同胞,举行规模宏大的对山歌、舞龙狮和民间传统体育竞技活动,连续三天。活动一般包括山歌对唱、"浪哨"找情侣、祭奠神寨等,未婚青年男女则通过对歌、浪哨等形成结识异性朋友,寻找意中人。在南盘江流域一带有着深远的影响,2005年被收录入贵州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阿妹戚托

"阿妹戚托"系彝族一支群体的原生态舞蹈名称,汉语意译为"姑娘出嫁舞",源于贵州省晴隆县三宝彝族乡。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阿妹戚托源于生活的一种舞蹈,十二个基本动作,大多源于农事活动和日常生活,比如栽秧、薅秧、放鸭子、喂狗饭等,而舞蹈的中心意思是姐妹们向即将出嫁当新娘的姑娘表达深深的祝福之情,并用12种代表不同意思的舞步告诉新娘,到了婆家后要勤劳节俭,敬老爱幼,家道才能兴旺,日子也才能红红火火。

八音坐唱

布依族八音坐唱又叫"布依八音",是布依族世代相传的一种民间曲艺说唱形式。所谓布依八音,是指流传于安顺关岭、镇宁至黔西南贞丰一带的传统说唱曲艺。布依八音又叫"八音坐唱",演出队伍8至14人不等,所唱生、旦、净、丑诸戏曲,不化妆。

因用牛腿骨、竹筒琴、直箫、月琴、三弦、芒锣、葫芦、短笛等8种乐器合奏而得名。千百年来,它一直在南盘江流域的村村寨寨传承延续着。据传,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

据传,布依八音的原型属于宫廷雅乐,以吹打为主。元明以后,由于布依族民族审美意识的作用,逐渐发展为以丝竹乐器为主伴奏表演的曲艺形式。

看了辣么多黔西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有种莫名的感动与向往呢?如果有遗漏,欢迎评论补充哦!

如果觉得还不错,就关注一下辛苦的小编并点个赞吧~

部分素材来源网络,只为分享多彩贵州。

整理编辑回答:兴义那些事

(各大平台搜索可关注)

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哦!

爱生活爱金州、更爱兴义那些事,兴义那些事、不只是那些事。

外婆过世外孙女可以结婚吗?

不可以。

外婆和外孙女是比较亲密关系,从传统习惯上讲,亲人去世,应该带孝一段时间,没有外祖母去世,外孙女随后结婚的道理。从感情上讲,活着的人也不可能马上解脱悲痛,这其中有外孙女和她母亲的心里感受。所以最好是过一段时间再说结婚的事情。

有人知道六车河附近的几个村子有哪些习俗吗?

六车河两岸有普古乡的几个村寨,约500平方米的地方,聚居有布依族、苗族、彝族、汉族,他们世世代代和睦相处。六车河滋养了这片土地上勤劳勇敢、能歌善舞的汉、彝、布依、苗等各民族同胞,也创造了绚丽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

以彝族为例,彝家男女老幼,无论砍柴割草、耕织劳作,还是婚丧嫁娶、节日喜庆,都要以独特的歌舞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人生的悲欢离合,因此,彝族歌舞是彝族村寨里开展得最普遍的一项文艺活动。

彝族歌舞或粗犷豪放,或古朴怪拙,表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浪漫的艺术情调。而在多姿多彩的彝族歌舞中,彝族酒令是尤为独特的传统民间音乐,是彝族人民在婚礼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民间音乐。

酒令有自唱、对唱、问答、合唱等形式,酒令有记载本民族历史的,有表达感谢公父母养育之恩的、有与伙伴道别的、有索要嫁妆的,还有在接亲队伍到达后与其嘻戏的,内容丰富。

六车河是一条滋润着大地和生命的充满激情的河流。斗转星移,四季交替,勤劳善良的沿岸人民就这些守望着这片麦田,守望着这座座山峰,守望这条连绵不断的河流……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