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潮时间(海水涨潮多久一次)

2023-12-14 03:33:06 25阅读

涨潮时间,海水涨潮多久一次?

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

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

涨潮时间(海水涨潮多久一次)

计算公式如下。农历日期小于十五的:涨潮时间=农历日期*0.8,退潮时间=农历日期*0.8-6;农历日期大于十五的:涨潮时间=(农历日期-15)*0.8,退潮时间=(农历日期-15)*0.8-6,计算出的时间是12小时制的。

通过以上的想必大家都已经有所了解了,另外凡是一天之中两个潮的潮差不等,涨潮时和落潮时也是不等的,这种不规则现象称为潮汐的日不等现象。

大海涨潮退潮规律?

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

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计算公式如下:

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

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

掌握了规律,记住计算公式应该不是难事,下面就拿几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一下此公式:

1)2000/12/31冲动之旅:农历日期是初六,因此涨潮时间是6*0.8=4.8,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4点48分,

2)2001/10/28:农历日期是十二,因此涨潮时间是12*0.8=9.6,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晚上9点36分,

3) 2002/1/1,农历是十八,涨潮时间是(18-15)*0.8=2.4,也就是说涨潮时间是早上和下午2点24分,

(注:此公式是根据道听途说及本人的一些经验整理,尚有待进一步证实,尤其是高潮时间到底的维持多长,确实很难观察判断。)

还有另外一种算法,就是农历十五和农历三十都是12:00的水时,其他时候就都是40分钟的倍数(以初八为例:三十是12:00,初八就是8*40=320分钟,就是12:00加上320分钟,也就是5小时20分钟,就是5:20和17:20)算法比较烦琐,不过还是挺准的!夏天水时都会推后一些

涨潮和落潮的主要时间?

海水有涨潮和落潮的现象,涨潮和落潮是比较常见的自然现象,海水在涨潮的时候,景色比较壮观,海水在落潮的时候,就会呈现出海滩,那么涨潮和落潮的时间是怎样的呢?

涨潮和落潮的时间包含了以下罗列的几个方面,如果是规则的半日潮,涨潮、落潮的时间是每12个小时为一个周期潮水进行涨退。

可运用公式:最高潮时间=农历×0.8,算出最高潮时间,再用公式:最低潮时间=最高潮时间+/-6,比如农历十五或三十,涨潮时间就是12点和零点,落潮时间就是早晚的6点。

请问大海一般什么时候退潮?

海水涨落潮规律是:每天涨潮有两次,相隔12小时。高潮时间一般能维持一个多小时才开始退潮,最低潮时间在两次高潮中间的时间。涨潮时间每天不同,15天轮回一次,因此,下一天涨潮是头天涨潮时间推迟0.8小时(48分钟),可根据农历日期计算每天涨潮的时间,计算公式如下:农历初一到十五:涨潮时间=日期*0.8农历十六到三十:涨潮时间=(日期-15)*0.8特别说明:一般如此,不同地区会略有差异。

潮汐的规律是什么?

潮汐的形成主要是月球的作用,潮汐的变化也与月球的运动密切相关。下面讨论潮汐在一个太阴日(24h50m)和一个太阴月(29.5天)内的变化规律。(一)潮汐的日变化月球两次通过某一子午线的时间间隔为一个太阴日。

在一个太阴日内,月球东升西落绕地球一周,使地球上某点的海水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 但由于月球赤纬变化、地球表面地形的影响和海水粘滞性等因素的影响,使地球上有些地方出现日潮不等现象,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1.半日潮:指每天两涨两落的潮汐现象。

两相邻的高潮(低潮)高度相差不大,时间间隔也几乎相等(12n25m)。我国大部分港口属半日潮港。2.全日潮:指每天只一涨一落的潮汐现象。 如果在半个月里,多数天为全日潮的港口叫目潮港,例如北海、八所等。

3.混合潮:指有些天为两涨两落,但其两次涨落时间和高度相差较大,而有些天则呈现一涨一落的潮汐现象。例如我国的秦皇岛港就属混合潮港。(二)潮汐的月变化潮汐现象主要是地球上的海水受月球和太阳引潮力共同作用而产生的。

由于月球在一个太阴月内绕地球公转一周,所以月球、太阳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在一个太阴月内会发生一次周期性的变化,产生潮汐的一月不等现象,即潮汐的月变化。每逢农历初一(朔)、十五(望),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天体基本成一直线。

这时太阳引潮力最大程度地加强了月球引潮力,使海水涨得最高、落得最低,潮差最大,称为“大潮”。 每逢农历初八(上弦)、廿三(下弦),太阳、月球和地球三个天体的位置近似成直角分布。

这时太阳引潮力最大程度地削弱了月球的引潮力,使海水涨得不高,落得不低,潮差最小,称为“小潮”。潮汐除受日、月的影响外,还受地形和海水粘滞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大潮并不正好出现在朔望日,小潮也并不正好出现在上、下弦日。

从朔望日至其后发生大潮的天数称为潮龄。我国沿海大潮的发生往往比朔望日推迟l—3天,即发生在初三、十八前后,而小潮多发生在初九和廿四左右。(四)潮汐的逐日推迟现象对于同一地点来说,潮汐一般逐日推迟约50分 钟。

例如某一天高潮在0200,第二天与它相对应的一次高潮则在0250左右。 其原因是: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需29.5天,即每天转过12。2度,而地球24小时自转360度,转1度要4分钟。

地球上的某点A,从某次月球上中天发生高潮起自转一周(24小时)后,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