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武汉相亲,就现在而言肺炎期间农村解封后?
随州武汉相亲,就现在而言肺炎期间农村解封后?
目前身处湖北黄梅,农村已经解封,可以在村内走动,但是不能出村到县城,在这近两个月的时间里面,第一次可以出门到处走动一下,还算可以了。
给大家分享一下今天出去拍摄的农村景色,感受春天的气息。
现在农村没有买轿车是不是很丢人?
实则不然,买轿车从我个人角度出发,不是面子的问题,是基于个人需要不需要的问题,还有就是一个世代性的问题。
个人需要现代社会发展迅速,犹如网络传递信息的速度一般。我们的日常生活也要求我们“动起来”。譬如往返于隔壁市工作的人,经常需要在城郊和市区来回跑上班回家的人。这些人可以乘坐到公共交通工具无非公交动车,还有地区区域性质的私家车。
但是以上的方式都麻烦,还不如自己有一辆小轿车,自己随时决定出发时间。下雨天也不怕上班。这是必需品。买!
时代性现在是2020年,绝大部分家庭对于小轿车的购买力都是有的,汽车变得不是那么买不起,就像以前的四大件,在今天又算的上什么呢,对吧,小钱儿。所以经济快速发展到今天,汽车可以说很多人都买得起了。所以对于在农村家里没有买轿车,会让大家觉得这家人是穷啊还是怎么。
但是这个只是说购买力上的可以,所以导致大家有一个误区,不买会怎么样,买不买还是基于个人需要,而不是别人的言语。切莫花了“冤枉钱”。
“冤枉钱”指你决定买车了,但是这辆车平时你不怎么用,停在那边,还要加油,还要定期保养,偶尔还必须开开,不管有事没事,因为大家都认为车不开不好。所以此时这辆车变成一个累赘,原来到你不需要花这些额外的钱。
秋天可以去哪些地方赏银杏?
成都及周边的银杏最佳观赏期到了 !千年古树、黄金大道都在这!
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一般都说“春色满园关不住”,此图此景不得不赞一句:秋色满园关不住,电子科大的银杏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游人前来观赏。
11月2日摄:@鸯蒈
到了深秋,沙河校区主楼东侧有一大片银杏树,开始慢慢变黄,秋风一起,片片飞舞,美得如痴如醉。
11月3日摄:@QQQQuincy
其实早在两周前,这里的银杏已经陆续开始渐黄,最近几天气温突降,叶子们就黄得更快了。
10月25日摄:@ZYL九十九度中
4000余亩校园,3000多株银杏,近1公里的银杏大道。据说自2004年起,学校就不再清扫银杏树叶。叶落的时候铺上一地的金黄,一到秋天还有各种拍写真、婚纱照的人。
11月1日摄:@CTV_CTV里的007四川大学华西校区
川大华西校区建校较早,所以校园里的建筑都是古色古香的,川大的银杏也多。秋风起,黄灿灿的银杏叶儿随着风在空中打转,落在地上厚厚一层黄色地毯,惊艳~
10月5日摄:@坐不住冷板凳
每年11月中旬到12月中旬的时候,贯穿川大华西校区的校中路、校西路上,永远都是人从众的景象。道路两旁华西坝的老建筑和金黄的银杏交相辉映,自带一分历史厚重感。
10月5日摄:@坐不住冷板凳
虽然现在还没有整体一片金黄,只有个别几棵树的叶子开始二黄二黄的,提前去打探一下也无妨。
10月5日摄:@坐不住冷板凳
这张是网友在去年年底银杏落叶时拍的,是不是超美~今年也不要错过哦~
2017年12月摄:@Demon-xyy
大慈寺
大慈寺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文化积淀丰厚的名刹,世传为“震旦第一丛林”。寺内殿宇宏丽,院庭幽深,古银杏参天。
10月31日图:@成都大慈寺
每每秋天来临,黄黄的叶子映衬在蓝蓝的天空下,抬头仰望天空瞬间让人心旷神怡。这个季节的宜人气候更能让人平心静气地去感受每一次呼吸,都能让你闻到儿时老成都的味道。
10月31日图:@成都大慈寺
坐落在闹市喧嚣里的大慈寺,过不了多久就要被银杏落叶铺满了。
10月27日图:@成都大慈寺
成华公园
这里是发仔上周的某一天吃完午饭时,看到阳光好好,在和同事回公司的路上偶然发现的。公园环境好,人较少,闲来逛逛很舒服。
道路两旁的叶子已经微黄,最近几天肯定又要增加一个度了吧!大家周末有空可以去转转。
阳光洒落,门口坛子里娇艳的花花更是夺目。阳光、鲜花、溪水,在这里都可以找到,最关键的是还有银杏可以赏。
随风飘落的几片叶子也是金黄,随手一拍,都让人觉得好看。
文殊院
清清静静的文殊院,在银杏叶的掩映下,千年古刹偶现一角,适合切洗哈身上的浮躁气息。
10月31日摄:@念小苍
文殊院大门前的4株银杏树。左右两侧各有两株银杏,它们根部相互连接,这4株被统称为“连理树”。历史悠久的文殊院院内和院外,都有许多银杏树在这里生根安家。
10月31日摄:@李月亮噢
沿着小路继续前行,文殊阁就在前方。这里的银杏树较多,与巍峨的文殊阁相映,是不该错过的美景。
青羊宫
网友@念妹儿-说:“青羊宫的秋天从进大门的第一棵银杏开始”~
10月31日@念妹儿-
青羊宫内树木并非十分繁茂,但古银杏树不少,植株高大,枝叶繁茂。银杏和古建筑相互映衬,显得庄严肃穆,别有一番风景。
10月31日@念妹儿-
青羊宫是少见的都市道观,观内建筑都是明清古建筑,殿堂楼阁,雕梁画栋,颇有气势。
2017年摄:@Helsinki_aurora
周末想出城
但又不想走远
成都周边1小时的车程
就可以爬山赏叶
金堂云顶山
深秋,来云顶山看银杏,云顶山顶慈云寺的银杏树,已经全部“挂”上金黄色外衣,很漂亮。
11月4日摄:@甜蜜的twins妈
从成都自驾1小时的车程,沿着青石板路拾级而上,一步步欣赏绿色到金色的过程。云顶石城的银杏算是今年黄得最早的一批,十一月初就初具规模了。
11月4日摄:@甜蜜的twins妈
金黄的银杏把慈云寺更衬托出历史的沧桑与厚重,银杏下、红墙旁,都是你拍照的绝佳背景。
11月1日摄:@清酒煮茶
都江堰灵岩寺
灵岩寺相对要小众一点,曾经也是“灌县十景”之一。灵岩寺的银杏虽然不算很多,但是更加别致,从山下到山上,处处都是美景。
11月1日摄:@做鸟笼的篾匠张才清
11月4日摄:@小莹莹小
去都江堰的灵岩寺可以爬山,可以看银杏,可以走进神秘幽静的小道里,放松心情呼吸清新的空气。
11月4日摄:@巫小刘走丢了
银杏树高大挺拔,和山上成片的翠绿的松柏相印,既清雅又有活力。飘在房檐上的银杏为寺庙增添了新的色彩,远远望去,仿佛是用金瓦砌成的房檐。
11月4日摄:@巫小刘走丢了
罨画池公园
罨画,意为色彩艳丽的画。罨画池始建于唐朝,初名“东亭”,是一座衙署园林,83和87版的红楼梦都曾经在这里取景拍摄,现存建筑群多为清朝重建,全园格局及建筑保存完好,是少数保留至今的唐宋衙署园林之一。
11月6日摄:@鹏少Y
园内,几十棵高大的古银杏树,被秋风吹得金黄,片片金黄的落叶随风飘落,犹如给道路铺上了厚厚的地毯,形成天然的落叶之美,远远望去就是一幅天然画卷。
11月6日摄:@鹏少Y
青砖红墙,搭配金黄的银杏,这样的美甚至能封印时间,让你踏进园内,就能感受到沉淀千年的历史。
11月6日摄:@鹏少Y
坐标:成都市崇州市大东街54号
门票参考:8元
蒙顶山
蒙顶山天盖寺周围有12株古银杏树,树龄超过2000岁!是我国目前最古老的人工种植的古银杏群之一,树大可参天蔽日,这12株银杏树还被称为“蒙顶银杏十二钗”。
11月5日摄:@佘--祭
广场上像是铺满了一层金色的地毯,银杏树下喝一杯蒙顶茶,偷得浮生半日闲。
11月5日摄:@佘--祭
每到这个季节,银杏树一黄,就会吸引许多热爱摄影的游人前来拍照,只见黄灿灿的一片,微风一吹,银杏叶飘落,美呆了。
11月3日摄:@o海岛城o
入目全是亮眼的黄色,屋前屋后,全都被金黄的落叶铺满,甚至就连瓦缝之间也被叶子填满,就像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仙境。快快约上朋友来拍一组大片!
11月1日摄:@小蒲大
坐标:雅安市名山区
门票参考:45元
葛仙山
初冬的葛仙山一排排挺拔的银杏树傲然挺立在林间小路旁,金黄的叶儿在阳光下闪烁跳跃,薄雾弥漫,仙境寻踪!风吹过,一片片叶儿打着旋儿慢慢的从空中飞舞降落,铺满林间小道。
11月6日摄:@Little_C乘喷气式飞机离去
屹立在这里的那棵古老的银杏仍然枝叶繁茂,向游人诉说着历史与风韵。银杏的根深深扎在泥土之中,历经冗长的岁月和风雨的侵蚀,粗壮的树身已经倾斜了些许。
11月6日摄:@Little_C乘喷气式飞机离去
葛仙山人并不多,适合不喜欢人群打挤的朋友前往。离白鹿镇也很近,爬完山下来还可以去这个法式小镇逛逛。
11月6日摄:@Little_C乘喷气式飞机离去
坐标:成都市彭州市
门票参考:30元
青城山
青城山的幽,很大一部分源自古树,银杏就是其中的一景。明黄在古朴的寺院中多了一份跳脱,多了一份明艳。前山门开始,就一片金黄迎接你了!趴地上照,向上仰视,都是美美的!
11月1日摄:@正一三生
青城山的初冬是沐浴在一片金黄里,遇到天晴,更是完美,“只缘身在此山中”!青城山下的大学校园里也是一片金黄了,好多妹纸忙着和银杏合影。
11月7日摄:@流云云云朵
到了这里,一切都慢了下来,没有城市的喧嚣和汽笛,有的只是山和水,静和隐是属于这里。就连各个栈道,都被银杏裹上了新装。
11月7日摄:@羊子手稿
坐标:都江堰市西南部青城山风景区
门票参考:80元
这段时间
在成都市区的大街小巷
也可以看到一排排黄了的银杏树
不过想要看代表性的
那么去这两个地方逛,肯定是没错!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
一到深秋初冬,川大望江校区就成了银杏的海洋,而历史最悠久的可能要属化学楼前那两棵百年树龄的银杏了,黄色的银杏叶和红色的教学楼相映衬,好看极了!
11月8日摄:@维生-素e
校园内银杏最佳观赏点是荷花池,北面的钟楼倒映在池水上,周边的银杏树已经黄了,在荷花池上方交错相映。
11月6日摄:@之之于冀
而无论在校内的文化大道还是玉章路,道路两旁全都种满了银杏树,黄灿灿的一片,很是壮观,完全没有初冬的萧瑟!
11月5日摄:@为爱象前冲
太阳好的时候骑着单车在校区里面闲逛,朝气蓬勃的学生和绝美的银杏,可以说是书里写的”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了。
11月2日摄:@焉识戚风雪
人民公园
人民公园一向都是成都人休闲的好去处,公园里面的茶馆、划船、坝坝舞和相亲角,都是这儿不可错过的特色。
11月8日摄:@嘴角上扬_雨
年深日久、枝叶繁茂是人民公园里的银杏的标志属性。如果运气够好,去的时候刚好碰上大晴天,阳光透过树叶打在地上,光影斑驳,煞是好看。
11月8日摄:@嘴角上扬_雨
最引人瞩目的,当数园内的古树桩。枝干盘根错节,苍劲有力,像是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盆景园内,还有一个巨无霸,一到秋天就撑开它那把“大金伞”,让人不得不啧啧称奇!
11月8日摄:@单人行DAN
来源:“成都出发”微信公众号
军阀混战期间统治湖北地区的是谁?
民国的北洋时代,一共有十六年历史,在这十六年里面,湖北的统治者前后出现过七位,分别是:黎元洪、段祺瑞、段芝贵、张锡銮、王占元、萧耀南、陈嘉谟。
首任督军黎元洪在任时间:1911年10月—1913年12月
离职原因:受段祺瑞打击,被迫进京
从属派系:前清军官,非北洋系
湖北省的首任督军是黎元洪,他最早是海军出身,先服役于北洋水师,后来经提督丁汝昌的推荐,转到了广东水师。甲午战争爆发后,黎元洪所在的广甲舰被抽调,编入了北洋舰队参战。结果在黄海战役中,广甲舰被日军打的触礁搁浅。黎元洪在搁浅后跳海逃生,从此脱离了北洋系统。
离开北洋后,黎元洪投奔到了两江总督张之洞的账下(当时是两江总督),得到了张之洞的赏识和重用。一年后,张之洞从两江调到了湖广,黎元洪也跟着张之洞回到了老家湖北。在湖北,黎元洪算是真正的得到了施展才华的机会。
关于他对湖北的成就,我认为主要有三方面的贡献。
第一:保护了不少革命人才
当时的湖北新军中,有一半以上的人都是革命党。之所以会这样,跟黎元洪对新党人士的包容有很大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他的行为客观的保存和积累了革命党的力量,也使黎元洪本人赢得了良好的群众基础。所以后来武昌起义时,湖北新军几乎全部参加了造反,并且在起义成功后还推举黎元洪当督军。这就足以证明,黎元洪在湖北新军中很得人心。
第二:打造了湖北的新军系统
清末新军之中,只有北洋新军和湖北新军的水平是最高的。不管是外国人,还是陆军大臣铁良来湖北参观视察时,都称赞黎元洪训练的这支湖北新军,练得不错。正因为如此,当时湖北变成江南练兵的中心,比如安徽、湖南、广西、贵州在训练新军时,都要派人到湖北学习新军训练,这些来学习的军官,或多或少都受过黎元洪的教育。所以说,没有黎元洪,湖北新军的水平不会达到跟北洋新军齐平的程度。
第三:建立了湖北的军政体系
辛亥革命后,黎元洪在武昌提出军民分治的概念,开创了民国党政分开、军政分开的政治体制。并且他还率先实行省长制,为湖北的政治体制改革,做出了贡献。
后记:黎元洪是湖北本地人,最有机会割据武汉当军阀。辛亥革命后,他也是这么想的。结果没想到袁世凯逼垮了孙中山后,立刻就集中力量对付黎元洪了。为了向袁世凯表功,黎元洪和袁世凯合伙杀掉了一些革命党人。这使得黎元洪牢牢掌握了湖北军政大权,但同时也遭到了革命党人的敌视,失去了民心。后来段祺瑞逼迫黎元洪进京时,黎元洪的胳膊拧不过段祺瑞的大腿,只得进京担任副总统,从此失去了军权。
第二任督军段祺瑞在任时间:1913年12月—1914年2月
离职原因:回京供职
从属派系:北洋系元老,皖系大佬
段祺瑞在湖北督军的任上只干了两个月,他当这个督军主要是为了过渡,将黎元洪在湖北的势力铲除掉。后来在他的操作下,湖北新军一部分被解散,一部分并入皖系。从此之后,湖北新军就不再是独立体系了,而是沦为了北洋系的附庸。
第三任督军段芝贵在任时间:1914年2月—1915年8月
离职原因:调任奉天督军
从属派系:北洋系元老,皖系成员
段芝贵在湖北主政了一年半,完全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政绩,反而在开倒车。因为他这个人本来就没有什么能耐,完全是靠攀龙附凤,比如曾拜袁世凯为干爹才上位的。(其实他比袁世凯小不了几岁)
后来段芝贵在湖北期间跟《大汉报》的编辑起了一点矛盾,便公报私仇的诬陷报社,派军队将《大汉报》封禁,并且逮捕了报社经理胡石庵及编辑、理事、发行、访事等十多人,将他们发交给陆军审判处讯办,欲置报社工作人员于死地。结果,此举遭到了当时社会各方面的抨击,因而搞的段芝贵大失颜面。最后被调到了奉天当督军。(最后也被张作霖给偷偷整下台了)
第四任督军张锡銮任职时间:1915年8月—1915年12月
离职原因:受王占元排挤,自动离职
从属派系:前清官僚
张锡銮是老牌军阀,但是没什么实力。他在被任命为湖北督军前,原本是奉天军务督办。因受到张作霖的竭力排挤,很憋屈的回到了北京养老。(当时已经七十岁了)
袁世凯不想用他,但是又不能明说,就让他负责督理湖北军务的工作。但是在暗中,袁世凯让湖北第二师师长,北洋系小兵出身的王占元公开抵制,导致张锡銮一直滞留在北京,没有到湖北赴任。袁世凯称帝后,将张锡銮的职务改为参政院参政,撤掉了他的督军一职。于是他也就没有到过湖北,对湖北也就没什么贡献了。
第五任督军王占元任职时间:1915年12月—1921年8月
离职原因:民心尽失,被政敌逼迫下野
从属派系:北洋系出身,直系大将
湖北省的第五任督军王占元,跟湖北有一些渊源。早在辛亥革命时,他率领的北洋新军第二镇就是镇压武昌起义的主力军之一,从此他就盯上了湖北这块宝地。
只不过当时湖北有黎元主政,他还没有机会染指湖北的军政。后来黎元洪被段祺瑞排挤出湖北后,王占元的机会就来了。他先是乘着镇压白朗起义的机会,巧取到了湖北军务一职,排在督军段芝贵之下。等到段芝贵被调走后,王占元又不让新任张锡銮就职,最终逼着袁世凯承认了他在湖北的地位。袁世凯死后,王占元正式就任湖北督军。
当上湖北土皇帝后,王占元也很苦恼。因为他的靠山是袁世凯,现在袁世凯挂了,他需要找新靠山。起先他在府院之争中支持段祺瑞,但是没搭上皖系的线。后来又找冯国璋,加入了直系。在冯国璋的支持下,王占元坐稳了湖北督军之位。冯国璋去世后,曹锟成为直系新领袖,王占元跟着曹锟又混了几年。一直到民国十一年,他终于被挤下来了。而挤下他的也不是别人,正是同为直系军阀的吴佩孚。
当时王占元在湖北督军任上干了五年多,在这几年内,湖北军政被搅的乌烟瘴气,上至官绅阶级,下至普通老百姓,没有不恨他的。于是湖南军阀赵锡桓抓住了这个机会,组织了一支名为湖北自治军的部队为先锋,以解救湖北相亲,驱赶王占元为名义出兵攻打王占元。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给赵锡桓打先锋的人,就是日后赫赫有名的夏斗寅。王占元见赵锡桓气势汹汹而来,也派出了部队迎战。那支被王占元派出迎战部队的首领的名气也很大,就是后来的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
王占元和赵锡桓大打一气,不分胜负,因此双方都开始找外力帮忙了。赵锡桓找的是四川军阀刘湘,当时刘湘手上有八万川军,赵锡桓许诺刘湘,如果事成,可以把湖北的西南部分给刘湘;王占元找的是吴佩孚,因为他们都是直系。于是赵锡桓驱赶王占元的运动,变成了四方混战。
结果是刘湘为了利益,真的派兵了。而吴佩孚见王占元太不民心,就让支援王占元的部队故意按兵不动,坐视王占元兵败。等到王占元被迫下野后,吴佩孚赶紧收拢他的部队,收买了孙传芳。湖北的直系军队和吴佩孚派来的直系军队联手,先打败了湘军,后来又调兵西进打败了川军。因此,这场湖南军阀发动的驱王运动,最后以吴佩孚鸠占鹊巢,赶走王占元,收买王部人马而大获全胜。
那么,王占元在湖北的六年期间有没有什么贡献呢?可以明确的回答:没有!
据当时人的统计,王占元下野后,仍然是个巨富,身家高达三千万大洋。而这些钱全部是在湖北督军任上巧取豪夺来的。另外王占元还是个醉心于功名利禄的人,他占据湖北将近六年多,大部分时间都与南方军阀开战,为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湖北人被搞得苦不堪言。这种人真的谈不上有任何贡献。
第六任督军萧耀南任职时间:1921年8月—1926年2月
离职原因:心力憔悴,病死
从属派系:北洋系出身,新直系代表
王占元下野后,湖北的乡绅提出了鄂人治鄂的口号,拒绝外地人担任湖北督军。当时恰好奉命前往湖北增援的直系军队总司令萧耀南是湖北人,于是他也便顺理成章的成为湖北的第六任督军。
萧耀南担任督军后,为了巩固统治,同时也吸取了王占元的教训,采取了一些缓和措施。比如不再过度克扣部队的军饷,部队应发的军饷与给养一律补齐发足。对武昌首义的将领,以及赋闲在家的军人,都一律给予厚待,让他们在省府挂闲职,领干薪。使得湖北的元老,个个对萧耀南心悦诚服。除了政界之外,对湖北的商界名流,萧耀南也是极力笼络。很多湖北的商界名人,比如周五常、徐荣廷等人,都是萧公馆的座上宾。商会会长周星棠更被聘为省署顾问,以显礼遇。
通过这一系列的操作,萧耀南获得了湖北商政两届的一致认可。没过多久,第二次直奉大战大败,最后吴佩孚兵败告终。兵败后的吴佩孚打算到湖北东山再起,结果遭到了萧耀南的极力抵制,拒绝吴佩孚入鄂,搞得吴佩孚当时很丢脸。
他抵制吴佩孚,有两个原因。一是怕吴佩孚来了不走,抢了他的湖北军政大权;二是吴佩孚当时是个光杆司令,他来湖北肯定要借湖北的力量兴兵反击。而当时吴佩孚的两个对手,一个是坐拥东四省,拥兵三十万的张作霖。另一个是坐拥西北四省,拥兵二十万的冯玉祥。对付这两个人,仅靠湖北一个省的人力和财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萧耀南极力抵制吴佩孚,坚决不参加倒冯或者倒奉的战争。
但是,后来时局出现了变化。一是张作霖和冯玉祥闹掰了,两方都在争取吴佩孚;二是萧耀南的部下,比如陈嘉谟、寇英杰、宋大霈、于学忠等人,都是吴佩孚的心腹。这些人支持吴佩孚出山。最后,萧耀南胳膊拧不过大腿,说了一句『江山本来是他的江山,给我江山的是他,要断送江山也只索性由他』的话后,便不再抵制吴佩孚,将湖北的军政大权交给了吴佩孚。
后来的事态发展,果不出萧耀南所料。吴佩孚出山后,先是发出通电,把直系将领主张的联冯讨张变成了联张讨冯,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湖北全省立即开始整军备战对付冯玉祥。各种战争所需要的军需、兵役负担,全落在了湖北老百姓的头上。前面也说了,吴佩孚当时是个光杆司令。他要跟冯玉祥开战,仅靠湖北一省是不够的。但是吴佩孚又只有湖北一省,于是吴佩孚在湖北大发军用券,并还想把食盐加价,每引盐加征四元,企图用杀鸡取卵的办法跟冯玉祥死磕。但是这样一搞,湖北老百姓的负担就大大加重了,老百姓普遍怨声载道。
萧耀南虽说是军阀,但他也是湖北人,对老家有感情。吴佩孚拿湖北给自己垫背,他自然是不能同意的。因此他挺身而出,亲自率同省议会及各机关法团,以鄂民资格到总部请愿,迫使吴佩孚取消了军券发行和食盐加征计划。但是战争的计划没有取消,湖北的军队还是大规模的开拔到北方与冯玉祥开战。随着战争的深入,湖北的军费开支越来越大,筹措是难上加难。这些都使萧耀南日夜不安,精神萎颓,最后暴毙而亡。(据说是一次吃了三倍剂量的安眠药,不治而亡)
关于萧耀南在湖北的施政,比较公认的看法是偏正面的。虽说他的政策,主要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实事求是的说,在客观上还是造福了一方百姓的。
第七任督军陈嘉谟任职时间:1926年2月—10月
离职原因:战败被俘
从属派系:北洋系出身,新直系代表
陈嘉谟的资历不深,没什么亮点。他能当上督军,是因为他支持吴佩孚复出,同时也是萧耀南的第一心腹。当萧耀南暴毙之后,吴佩孚首先想到了让陈嘉谟继任督军一职。但是他继任督军后没多久,北伐军就打到了湖北。陈嘉谟率军拼死抵抗,搞得武昌城被北伐军围了几个月,军民都死伤惨重。最后武昌城破,这厮战败被俘。
所以要论陈嘉谟对湖北的贡献,我觉得应该是负数。因为他就是一个职业军人,完全不懂政治,也不懂该怎么治理地方。并且他刚上台就碰到了北伐战争,跟北伐军大打一通,害得湖北老百姓跟着受罪。
总的来说,为湖北的近代化贡献最大的人是张之洞。不过,他不是军阀时代的人。而军阀时代的湖北七任督军,应该是以黎元洪和萧耀南的贡献最大;段祺瑞属于打酱油的角色;张锡銮根本就没赴任,只是挂名;而段芝贵、王占元、陈嘉谟都是负的,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还祸害一方百姓。
你们家乡的山叫什么山?
老家比较好玩的山有:”五虎山、神龙山等”,其中五虎山,在宋时即有寺庙,清乾隆、道光年间有过大规模的扩建和重修。 近年来,社会各界人士鼎力资助,北峰玉帝楼、云霞观等庙宇修缮一新,五虎山已打造成一个山青水秀、人文毓秀的民俗景点和生态旅游度假区。 神龙山森林公园;山形伟岸,最高处海拔950米。一年春夏秋三季,树木生绿,杂草青翠山色宜人。城区居民每到清晨和黄昏来此登山锻炼,沐山风、观景色、放意纵谈,其乐也融融。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编制规划,筹资兴工。山上广植具有观赏性的苗木及美化公园的云杉、油松等常绿乔木,在山顶建有中心广场、民俗展览馆、文元塔、花坞阁、登山栈道、观景厅等,人文建筑。集休闲、娱乐,观光游览为一体的园林化公园公园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文元塔,塔高58.8米,共为7层,每层回廊朱阁,绿窗绮户,暮鼓晨钟,登临送目。登此塔不仅能够一览神龙山各个景点,而且能高瞻远瞩随行走意,至此徜徉、醉心于芳草清风之间,广场附近有仿古建筑的民俗展览馆。向南便是观景台凉亭,游人到此沐山风、观景色,那真个是;乐此不疲,其乐融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