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结婚风俗,闽南人爱喝茶吗?
闽南地区结婚风俗,闽南人爱喝茶吗?
福建人种茶、饮茶有千余年历史。宋代时候,武夷山建立御茶园;从明代时候开始,泉州府所产乌龙茶成为贡茶。明朝正德年间,南靖年贡茶叶76斤。清代开始,茶叶转输入欧,福建的茶叶更是名扬海外。在许多地方,人们有早晚饮茶的习惯,对茶的依恋几乎到了迷醉、不可或缺的地步。同时饮茶,从茶具、水质、用茶种类到斟饮的各个程序都是备极考究。
闽南人为什么爱喝茶?闽南人爱茶,因为传统因为流传因为情有独钟。闽南人结婚嫁娶、节庆祭典、招待客人、红白之事,都少不了茶,“来吃茶”就成了茶最家常的一句话,茶的灵性流露在闽南人生活细节之间。闽南人每个人都可以很熟练的洗茶沏茶,街边的茶店也是一家连着一家。
闽南地区,客人来的时候,主人必拿出茶,以茶待客,泡一小壶浓茶,热情地邀请你喝上几杯,然后再拉家常,就是 “喝上两杯再说”。客来无茶等于失礼。在泉州,人们春节期间去拜年,就是从一家到下一家不断喝茶的过程。
闽南人的结婚习俗中,给长辈敬茶也是必须的一道程序。新娘子敬茶时候要按长幼顺序逐一进行,新娘子要亲自沏茶,然后按照辈分轮流给每位长辈敬茶。新娘在端茶过程中,要非常有礼貌,双手端到长辈们面前,还要亲口叫出长辈的称呼。长辈们接过茶后,要对新娘和新郎说祝福话语,并送上红包。
闽南民间有“宁可百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的俗语,可见茶在闽南真的占据很重要的地位。
(闽南网编辑 郑莉莉)
闽南这边结婚用到甘蔗有什么含义吗?
在闽南这带,有时候看到路上的婚车上绑着甘蔗,也有看到有的婚房门后会放着甘蔗,那么这个甘蔗有什么用途呢?还是有何寓意?
有说法是说甘蔗是新娘子三天回门时用的,是丈母娘让女婿拖回家的,而且是要整根的,连甘蔗头也要,绑在车上带回去放在婚房门后。而这个带尾的甘蔗也是有含义的,寓意着从头甜到尾,甜甜蜜蜜,甘蔗有头有尾,代表这段姻缘会有头有尾,不会半途而废,这是娘家对女儿的祝福
新娘出嫁第一次回娘家,也叫做“头次客”,时间多在新婚的第二天;新郎也同行,不能留在女方家过夜,须在黄昏才回去,俗称“暗暗摸,生打捕(闽南话即生男孩)”,女家会送新婚夫妻两棵带尾甘蔗。带尾甘蔗的头尾用九尺长的红带子绑住,回到新房时,将蔗搁在婚床上,或竖在房门后,它寓意新婚夫妻相亲相爱“有头有尾,百年和好”;同时,象甘蔗一样,“青春永葆”,“生机勃勃”。绑蔗用的九尺红带子,象征长久恩爱,美满幸福。
还有一种说法是,甘蔗是一节一节的植物,也代笔着这个女子是有节的女子,不是随随便便的人,这是娘家对夫家的宣示。还有甘蔗的形象节节高,比喻幸福甜蜜,双方日子蒸蒸日上。
另外也有这样的说法,之前比较老旧的风俗是火把,寓意火种——红红火火。后改为火盆,十多年前左右改为碳炉,近来又改为甘蔗。毕竟,明火带上车不方便也不是很安全,而甘蔗不仅简便又安全,彩头也好。
(闽南网 黄敬伟)
闽南风俗回门男方要准备什么?
闽南地区风俗回门男方要准备以下物品:
1、新人可以挑选一些男方家乡的特产带回去,记得要包装得好看、喜庆一些。
2、水果是不会出错的礼物,挑选一些营养价值高、易保存、易携带的水果也是不错的选择。
3、烟酒是常见的回门礼,尽量挑选质量好些的烟酒。
4、营养品可以补充人体所需,而且显得新人比较贴心,在挑选营养品的时候,尽量选择大牌,有保障。
5、除了以上的物品,可以根据长辈的喜好再选择其它礼物,比如茶叶、饰品等等。
闽南礼仪礼节是怎么样的?
闽南传统婚礼延用“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古代六礼之规,以闽南歌谣、谚语为主的押韵的吉祥话(俗称“念四句”)伴随婚礼始终。
结婚时,迎亲队伍中有“轿前猪脚”;落轿后,新娘罩“八卦米筛”跨过火炉踏上瓦片进入洞房,拜祖先,见长辈,进厨房准备掌管家庭“厨政”;晚上宴客时,菜色先香菇瘦肉,中间吃鸡,最后吃花生汤以示甜尾。
婚后,女方会派新娘的幼弟到姐夫家去探望姐姐有否一堂和睦,起居是否安好;
二是敦请姐姐回娘家会亲,邀请新姐夫到岳家做新女婿,男家一见面即要给这位“阿舅仔”馈赠红包,称“结衫带”,娘家中午设宴款待女婿
闽南人搬新家有什么习俗?
搬家其实是件很折腾人的事情,但是也是件最开心的事情。
作为一个地道的闽南人,小编这会儿就给大家讲讲咱们闽南人搬家都有什么讲究~
话说搬家得先找一个吉日,吉日的选择比较多,良辰也得选,选良辰是根据家庭成员的生辰来定的。像我们家,我们仨姐弟都是上午出生的,所以选在半夜一点多,建房时“破土”竣工时“谢土”以及搬家,都是在这个时辰。闽南人封建是全国出了名的,再加上风水住宅都是大事,马虎不得,得慎重得不能再慎重。
搬家置备的东西要有一套新的锅碗这一类的,用新的筐装着,从旧房子挑到新房子里去。
搬家的人数要双数。不是家里人的,来帮忙的在生肖上不能与那一天的相冲。最好是全家都到齐。我们家五口人,还加了舅舅过来帮忙,六个,顺。
时辰到的时候,就要从旧家过去新家,一家之主(爸爸)走在前头,拿一把新的笤帚扫,一路扫过去,当然只是空扫,主妇(妈妈)捧着斗(古时候装米的那种玩意儿),斗里点着烛,中间是挑筐的人(舅舅)。再后面的是我,拿一把红色的畚斗,口一路朝前。妹妹和弟弟拿着一对灯排我后面。一路无语(不能说话,风把蜡烛吹灭了也不能说)。
到了之后,上台阶要讲好话;开大门,要讲好话;东西的归位,也要讲好话……好话不怕多嘛摆好供品,接着就是拜拜,全家门口拜两次,一次是拜土地公,一次是拜。。(我不大记得了)然后在一楼大厅拜。。(我又不大记得拜什么了,都是妈妈在念的)然后把一些叶子插在门楣,大意是可以避邪吧。
供品中有些肉啊,手抓面之类的,水果像苹果(平安)桔子(吉祥)菠萝(闽南话:同“旺来”)这些是要的,梨也可以(闽南话“来”大概是好运来吧)。一定要有生米,昨天是等拜完了之后才想起米放在一边没上桌,正当大家郁闷时,我说“没事啊,这不就说明我们家以前米比较少,现在米多了,刚好嘛!”大家一听,都乐了!
接着,就是上顶楼拜天公。拜天公要用到猪头,好像还有猪尾巴。拜完,放鞭炮,很长很长的鞭炮,足有三层半高,两串。
然后就收工,入住新家。
(海峡网 黄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