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内新闻10条,你收到免费战备应急包没有?

2023-12-06 01:11:05 27阅读

最新国内新闻10条,你收到免费战备应急包没有?

济南有常住人口900多万,却仅有10000人在近期收到了人防战备应急包,而且还是免费的,这真的是太幸运了。作为济南人,很多人终究是错过了,这到底怎么回事?那么我们先看看这战备应急包中都有啥?

最新国内新闻10条,你收到免费战备应急包没有?

“人防战备应急包”里面都有什么呢?开应急包就像开盲盒一样,根据网友晒的视频可以看到里面大致有:应急工具盒、N95口罩、灭火毯、应急逃生绳、多功能应急强光手电、长效蜡烛、防水火柴、战备医药箱、三合一应急口哨、防滑耐磨手套,以及《人防战备应急手册》和战备应急联络卡。

很多网友看了,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亿,就连济南本地人也羡慕不已。

甚至有重庆、福建等地网友问,为什么我们不发?

实际上,这也不是济南第一次发战备应急包了。

根据当地媒体此前援引济南市人防办规划财务处处长沈灿飞介绍:今年发放的人防战备应急包,包体设计与去年相同,面料采用牛津布加PVC防水层并带反光条,颜色是星空迷彩荒漠色,携带方式为肩背、斜挎和手提“三合一”,包内物品按照更加实用的原则较去年进行了微调,将过滤式呼吸面罩换成了灭火毯,将多功能安全锤换成了应急工具盒。

也就是说,济南以前也有发应急包的事情发生,只是大家都没有关注而已。

为什么发放战备应急包

山东是战备大省,特别是济南,作为省会城市,更是把战备宣传做的很好。

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知道济南惨案!

济南惨案,又称五三惨案。

1928年5月,日本以保护侨民为名,派兵进驻济南、青岛等,准备用武力阻止国民革命军的北伐。

五月一日国民革命军克复济南后,日军遂于五月三日派兵侵入中国政府所设的山东交涉署,将当时的交涉员蔡公时割去耳鼻,然后枪杀,将交涉署职员全部杀害,并进攻国民革命军驻地、在济南城内肆意焚掠屠杀中国民众被达一万七千余人,受伤者二千余人,被俘者五千余人。

同时,日军在济南大量扣留车辆,截断交通线路,并强占胶济沿线的行政机关。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

在济南的著名景区趵突泉外边有个纪念济南惨案的石碑,就是上图那个。在趵突泉景点里面,有对济南惨案的详细报道。

而济南人,也记住了这个日子。我在济南的那些年,我记得每年的五月三日,济南人防都要拉响防空防灾警报,提醒世人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可以说,济南是挺注重人防宣传的,经常开展人防宣传教育和应急疏散演练等活动。

而这次的战备应急包,和往年一样,是人防工作的一部分。

防战备应急包是人防部门针对防空袭和防灾减灾需要而配备的物资便携包,包内主要配备有医疗急救包、自救互救器材和个人防护用品等应急自救物品,适用于在遭受空袭或发生地震、火灾、交通事故等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时人员进行应急自救互救。

申请战备应急包要什么条件?

这一次,战备应急包只有10000人免费领到,他们是怎么申请的呢?

其实,这些幸运儿是中签得来的。

据权威媒体报道,2021年申领人防战备应急包的家庭有5万多户,最终通过摇号的方式选出1万个中签名额。

此前有新闻报道:

2021年济南市人防战备应急包将面向济南市户籍家庭免费发放,发放数量为1万个,市民可通过网上申领、公开摇号的方式参加人防战备应急包发放活动,报名申领时间为9月15日至24日。

也就是说,人防战备应急包是针对有济南市户籍的家庭免费发放的,有数量限制,因此要网上申领,通过摇号获得。而且报名时间也很短,错过了也就没有机会了。

所以说,2022年想要申请,需要留意人防办的动态,看看有没有这方面的安排,不要错过报名时间,不然真的只有羡慕的份了。

过年会像今年一样封城吗?

快过年了,看新闻疫情又有点反弹。过年会像今年一样封城吗?

一. 正确认识目前的疫情和过年时的疫情。

1. 正确认识目前的疫情。

冬季以来,国内确实有不少城市发生了疫情,就这个月来说,发生疫情的城市,有四川省成都市、新疆吐鲁番市、黑龙江绥芬河市、辽宁省大连市等地;不过,所有发生的疫情,都是在我们国家疫情防控制度下,主动发现的,而且都及时得到了控制,疫情的影响也降到了最低。

2. 专家对过年时的疫情预判。

对于今冬明春的疫情,钟南山院士、张伯礼院士、张文宏教授等防疫专家都曾有过这样的预判:虽然国内局部的疫情还会发生,但是,不会再有第二波疫情爆发。也就是说,过年时的疫情状况,会和现在的疫情状况相似,不会再有大规模的疫情出现。

(下图:钟南山院士)

二. 明年春节会像今年春节时一样封城吗?

封城、封路等疫情封闭措施,都是严重疫情或者严重疫情影响下采取的非常措施。根据疫情的态势和防疫专家们的预判,国内不会再有大规模的疫情,也就没有必要再采取大规模的封城措施。

精准施策的防疫策略下,国内即使出现局部疫情,采取的防疫封闭措施,也是有针对性的,比如会以县(市)、乡镇(街道)、村子(社区)为单位,不会采取更大范围的封闭措施,所以,对于过好明年春节,大家毋须过多担心。

(下图文:绥芬河市出现疫情之后的封城通知)

结束语:2021年牛年春节,全国绝大部分地区不会封城,大家也都可以顺利度过。

(下图:2021年牛年春节可期)

给社会带来什么样的危害?

这个案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

首先,为什么这个案件经媒体曝光,警方还在紧张侦查时,网上就有很多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是许某某作为?

因为这些年来网友见识了太多社会转型期中国家庭上演的种种悲欢离合的故事,由此他们练就了火眼金睛,随着消息的慢慢透露,他们对案情的分析判断大体做到八九不离十。

许某某案肯定不会是最后一个由家庭矛盾引起的凶杀案,他的作案动机,作案手段及过程会给隐藏在人群中的潜在作案者带来启示,让以后的案件更难侦破。

其次,这个案件的发生有可能会加速部分原配家庭的破裂。

原配家庭有了矛盾后,如果夫妻一方性格比较暴躁,或者平时就有家暴情况,又或者因矛盾双方处于冷战阶段,但婚姻暂时还没有破裂,这件事情会让其中的一方产生快刀斩乱麻的想法,赶紧离开是非之地,保命要紧,因此不再隐忍,不再犹豫,从而推高了原本就在逐年增加的离婚率。(这种心理作用同样适用于再婚家庭已经出现矛盾的)

再次,对即将迈入再婚行列的人群敲响了警钟。

众所周知,再婚之前,双方需要解决很多问题,例如,一方或双方都有小孩,特别是小孩还没成家,小孩的抚养,小孩教育费用的支出,小孩以后结婚的费用支出;或者再婚的双方财富差距比较大造成的微妙的心理不平衡,这个案件的发生,会让其中的一方更加审慎的考虑究竟要不要继续下去?他或她会更谨慎的评估再婚的利弊和后果。从而给本来就复杂的再婚添加了更多不确定的因素!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中国警方的破案率在不断提高,在此奉劝那些心有歹念的人不要以身试法,不要轻举妄动,动了肯定会被抓!

图片来自于网络。

年底会不会再次封城?

2019年12月以来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医院陆续发现了多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后来证实这种不明肺炎是由一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可以通过接触、飞沫等多种方式传染且有相对更长的潜伏期,所以在传染性上强于同属冠状病毒的SARS病毒和MERS病毒。这次疫情发生的时间节点正好撞上春运,而春运期间的大规模人口流动客观上加剧了病毒的传播扩散。新冠肺炎借助于春运期间庞大的人口流动量迅速从武汉蔓延至全国。

一时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无一幸免。一场全国范围的疫情阻击战就此打响,我们为打赢这场与病毒的战争动员了全国的力量:我们有党和政府的统一协调指挥、有全体医护人员的坚守、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配合。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队和医疗物资被源源不断抵达抗击疫情的第一线。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刚刚还在镜头前对所有人说“没有特殊的情况不要去武汉”,然而他自己却毅然坐上了从广州前往武汉的高铁。疫情期间全中国每一个社区都变成了一个抵制感染风险的堡垒。

可以说疫情期间中国采取了几乎是全世界最严格的管控模式。这样做至少取得了以下三点好处:一是减小了大量的流动,从而使疫情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到控制;二是下沉到了社区一级,便于管理感染者、接触者;三是容易控制疫情的规模,不至于过度扩散,让死亡者大量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是以人类或动物的组织器官作为传播介质的,所以减少人际接触就是遏制病毒传播的一种有效手段。在我国严格的管控形势下其实已从物理空间上切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

随着北半球进入秋冬季节后全球疫情实际上已进入到第二波阶段。截至北京时间11月19日09:15全球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5654万例、累计死亡已超过135万例。作为全球疫情风暴中心的美国累计确诊病例已突破1100万、死亡病例已突破25万,迄今为止仍有超过435万患者尚未治愈。紧随美国之后的印度目前累计确诊病例已逼近890万、巴西已突破590万、法国已突破200万、俄罗斯也已逼近200万、西班牙已突破150万、英国已突破140万、阿根廷已突破130万、意大利已突破120万......

邻近美国的加拿大现在也正处于疫情持续恶化的阶段:如今加拿大的感染人数已逼近27万。在进入10月份后加拿大还打破了疫情爆发后的单日新增确诊纪录。用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的话说:“我们正处于这场大流行的引爆点”。曾几何时欧洲的意大利、西班牙被视为是全球疫情的风暴点,后来随着美国的确诊病例后来居上之后就使人们对欧洲的关注转向了美国。美国的确诊人数和死亡人数的确位居全球第一,可不要忘了美国的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医疗资源、经济实力都不是欧洲国家所能比的。

如果你要按人口比率换算就会发现欧洲的疫情形势其实和美国几乎是不相上下。10月28日法国宣布二次封国,同一天德国发布严厉禁足令,英国也考虑将于12月全国封锁。在过去一周英国的疫情死亡率蹿升了42%。从11月2日零时起比利时已开始实施新一轮更严厉的新冠防控措施。欧洲第二大国家乌克兰至今已有48.3万人确诊、8812人死亡,单日新增确诊数也已迈进全球前十。11月9日乌克兰总统沃伦米尔·泽连斯基在Twitter上发文表示:自己确诊了新冠!

相对于欧美国家的大规模爆发蔓延而言:亚洲国家的疫情形势整体上相对稳定,不过也还远没到可以高枕无忧的地步。日本曾在4月份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如今日本的累计确诊病例数据排在全球第49位。进入10月中旬以后日本单日新增确诊病例再次超过100例。日本东京都议会于10月8日通过的“东京都新冠病毒防疫条例”修正案规定:东京都居民要按地方政府的要求做必要的病毒检测,此外还要求新冠病毒感染确诊者在住院治疗和休养的同时不要随意外出,要协助辖区卫生部门的相关调查。

然而迄今为止上述措施的执行力并不强。一个基本事实是:迄今为止日本的新冠检测率只有2.4%;相比之下美国是50.4%、俄罗斯是47.4%、英国是54.8%、意大利是32.1%......在疫情初期韩、日两国的疫情形势谁更严峻一度成为争议的话题,然而如今韩国的累计确诊病例29000多例,这在全球212个出现疫情的国家和地区中排在第87位,然而根据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的通报显示:始于亲朋聚会和医院的疫情在韩国首都圈地区继续蔓延的势头并未得到完全遏制。

当国际上第二波疫情全面爆发时中国却是另一番光景:自4月8日武汉解封以来哈尔滨、舒兰、北京、乌鲁木齐、大连、瑞丽、青岛等局部地区陆续出现了一些疫情反弹现象。然而通过多方的调查和追踪都在较短时间内锁定了密切接触人群,从而在较短时间内遏制住了疫情的蔓延。这说明中国的防控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相关的防控机制正在逐步完善。目前除了一些正处于疫情反弹期的高风险地区之外全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已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农民复耕、工厂复工、学生复课、影院开门......这一切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都已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正常状态。当初武汉疫情期间很多在武汉工作的人在春节期间返乡,从而导致病例扩散到全国所有省级行政区,然而各省各地的防控措施很快就及时到位了。当时除了湖北之外没任何一个省的总病例数突破过两千,突破一千的也只有四个省。在疫情形势最严峻的当时我们尚能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把各省的病例数控制在一个相对较低的范围内。

要知道那时我们对这种新型病毒其实是真没多少应对经验,然而在经过和新型冠状病毒几个月的较量后我国实际上已积累了不少应对这种传染病的经验。既然我们连最困难的时期都已坚持过来了,那么面对眼下局部地区的零星反弹也完全是有能力在短时间内遏制住的。在目前中国这种严控措施下疫情再像2020年春节那样大规模爆发的可能性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所以2020年底到2021年春节期间不会再出现像2020年春节武汉疫情期间那种全国大规模封城的现象。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意识到:局部地区出现疫情反弹这种风险其实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尽管目前我国采取的是全世界最严格的防控措施,然而只要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存在新冠病毒就意味着我国仍面临一定的境外输入压力。除了境外输入压力之外还有就是无症状感染者的问题也不能忽视:近期我国局部地区爆发的小规模疫情反弹几乎都和无症状感染患者有关。这毕竟是一种我们人类之前没接触过的病毒,事实上迄今为止我们对这种病毒的了解仍是相对有限的。

我们曾以为新冠病毒的潜伏期不会超过14天,然而现在我们知道新冠病毒的潜伏期是有可能超过14天的。从3月28日起我国已禁止外籍人士入境,但我国与国外的物流联系并没切断,然而北京和大连的疫情使国人开始关注起病毒通过进口物品传播这种可能性。冷链运输实际上就是我们之前的防控工作中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细节。这种忽视并不是防控体系上的漏洞,而是因为当时对这种风险的认知有限所致。现在即使我们的防控工作再怎么有力,那么又有谁敢保证不存在我们目前尚不知晓的潜在风险呢?

尤其是现在进入秋冬季节后这种风险客观上还在增加:事实上新冠病毒是耐寒不耐热的,所以我们才会使用酒精加热等消毒方式。新冠病毒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可以存活数周,目前发现的最极端的案例甚至可以在温度适宜的状态下存活几个月。秋冬季节的低温潮湿气候恰恰是最适宜新冠病毒存活的。当然气温只是影响病毒活性的客观因素,事实上更为关键的还是我们的防控措施。尽管高温天气对新冠病毒的活性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可至少需要五十多度以上的高温才能杀死病毒。

即使是夏天最热的时候如果不是直接暴晒在太阳底下的地方都达不到这样的高温,所以我们能看到夏季的高温天气并没遏制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无论夏季或是秋冬季只要防控措施不到位都可能导致疫情卷土重来,然而随着秋冬季其他呼吸道传染病的增加会在客观上加大新冠疫情的防控难度。尽管疫情的大规模爆发在如今的中国已是不可能的,然而局部地区疫情反弹的风险其实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如果我们在防控工作上出现怠惰仍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在4月8日武汉解封之后仍时不时会有局部地区出现疫情反弹的现象:哈尔滨、舒兰、北京、乌鲁木齐、大连、瑞丽、青岛、喀什、天津、上海......这究竟说明了什么呢?这说明事实上新冠并未真正远离我们。每次疫情反弹都反弹都充分证明了这场抗疫斗争的复杂性。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在肆虐一番之后迅速消失给人留下了一脸狐疑。也许当时是病毒放了人类一马,也许当时的病毒还没进化到2019年新冠病毒这样可怕。事实上新冠从传播方式、防控的难度和临床表现等各方面都比非典复杂得多。

SARS这种致病性强的烈性病毒在杀死宿主后自己也难以存活传播,然而新冠病毒相对于SARS病毒而言:具有高传染性、低死亡率、较长潜伏期等特征,所以新冠肺炎有可能转成像流感一样长期在人间存在的慢性疾病。这实际上意味着在相关的疫苗被研发出来之前要彻底铲除新冠病毒其实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们现在所能做的是通过严格的防控措施切断病毒蔓延扩散的途径,但要彻底铲除新冠病毒在现阶段其实是根本不现实的。

尽管现在不时会有各种关于疫苗的消息出来,然而疫苗即使问世也必须通过医学测试验证效果,所以目前官方的说法仍是至少需要到2021年才有可能实现疫苗的大规模接种。这也就意味着从今年秋冬季到来年春节这段时间内新冠病毒依然将会是客观存在的。我们现在几乎就可以预言:2020年底到2021年春节这段时间内新冠疫情将依然存在,但在我国的严格防控措施下不会大规模爆发。其实年底春节这段时间很可能会面临比平时更大的疫情防控风险。

我们中国人的传统是春节要回家和家人一起过年的,所以每逢春节就会出现大规模的返乡潮。近30多年来春运大军从1亿人次一路增长到2015年的37亿人次。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这基本上就相当于让非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总人口集体搬一次家。所以外国媒体称我们的春运是一场以“亿”为单位的地球上最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活动。春运期间很多人聚集机场、公交站、火车站等公共场所,这些人还会在短时间内辗转到数千公里之外的另一个地方。

会不会有没能检测出来的无症状感染者混在如此密集的人群之中呢?这种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也是我们不能不防的。我们不仅有回家过年的传统,而且回家之后还有走亲访友、聚餐聚会的传统,所以年底到来年春节这段时间往往是人流聚集的时期。这在客观上的确会对疫情防控工作构成一定挑战。客观上可能会有一部分地区像之前的哈尔滨、舒兰、北京、乌鲁木齐、大连、瑞丽、青岛、喀什、天津、上海等地一样出现疫情反弹,那么在这种疫情反弹的高风险地区出现封城现象也是有可能的。

但我们现在可以确定的是这种封城即使出现也只会是针对疫情反弹的特定地区的短暂局部封城,因为像2020年初那样的全国大面积封城的基础条件已不复存在。既然我们连最困难的时期都已坚持过来了,那么这种局部性的短暂封城其实也并不可怕。哈尔滨、舒兰、北京、新疆、大连、青岛等地都在短时间内切断了传播,从而使人民群众得以恢复正常的生活。所以这种局部性的短暂封城即使出现也无需过于担心,我们应当自觉以正确态度面对这种可能出现的局部性短暂封城。

在当前阶段我们既不能麻痹大意,然而也无需过度恐慌。我们普通老百姓也应当主动配合相关部门的工作。目前已进入到疫情防控常态化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人们的生活将逐步恢复正常,但仍需要保持必要的防控意识。在当前阶段可能很多人已习惯上街不戴口罩了,但出入一些人群密集的公共场合还是应当按相关规定佩戴口罩。在日常生活中勤洗手、保持室内通风仍是有效的防控手段。另外秋冬季是各种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时期,如果一旦出现发热、头疼等症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及时就医。

疫情现在是什么情况?

用诗描述当前世界各国疫情状况!

中国: 轻舟已过万重山!

意大利:一失足成千古恨!

西班牙:忽如一夜春风来!

美国: 桃花潭水深千尺!

伊朗: 一半胡风似汉家!

印度: 任尔东西南北风!

德国: 铁马冰河入梦来!

法国: 醉卧沙场君莫笑!

英国: 江风引雨入舟凉!

瑞士: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日本: 不畏浮云遮望眼!

韩国: 钟山只隔数重山!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