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城交友,潍坊四大著名事件?
诸城交友,潍坊四大著名事件?
潍坊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早在7000多年前,就有人在这里生活定居。夏商代,境内有斟灌、寒、三寿等封国。周初,武王封太公望于齐,都营丘(今昌乐境内)。春秋时期,现市辖区分属齐、鲁、杞、莒等国。战国时,大部属齐,诸城等地属鲁。秦代,东部属胶东郡,高密置县,西部属临淄郡,东南部属琅琊郡。汉代,市境为青、徐2州刺史部所辖,分属北海、琅琊、齐3郡和甾川、高密、胶东3国。三国时,地属魏。南北朝时,南朝地为刘宋,北朝地属元魏。隋代市境属北海、高密郡。唐代属河南道,青、密2州。
元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置益都路。明朝市境置青州、莱州2府,属山东承宣布政使司。清朝为青州、莱州2府所辖,属山东省。民国时期,先属胶东道、莱胶道、淄青道,
1927年裁道后属山东省。
1948年潍县解放,成立潍坊特别市(省直辖)。
1949年6月潍坊特别市改称潍坊市,仍为省辖市。1950年,潍坊市撤销,
1951年重建潍坊市,为县级市,属昌潍专署。
1967年3月13日,昌潍专区改为昌潍地区。1981年7月,昌潍地区改名潍坊地区。1983年10月,撤销地区建制,改建省辖(地专级)市,沿用原潍坊名称,实行市管县体制。现辖奎文、潍城、坊子、寒亭4区,青州、诸城、安丘、昌邑、寿光、高密6市(县级),临朐、昌乐2县,共有64个镇、 54个街道办事处、 9600个自然村。
1986年3月1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都县,设立县级青州市。
1987年4月20日,撤销诸城县,设立县级诸城市。
1992年12月7日,将潍坊市的五莲县划归日照市管辖。
1993年6月1日,撤销寿光县,设立县级寿光市。
1994年1月18日,撤销安丘县,设立县级安丘市。
1994年5月18日,撤销高密县,设立县级高密市。
1994年6月10日,撤销昌邑县,设立县级昌邑市。
1994年5月23日,设立潍坊市奎文区,将原潍城区白浪河以东的东关、东园、院校、新城4个街道办事处,大虞、廿里堡、梨园3个镇和军埠口镇的刘家沙窝、李家沙窝、南家、郭家、吕家、高家涧头院、武家涧头院7个村,寒亭区郭家官庄镇的李家朱茂、杜家朱茂、玄家朱茂、辛庄、王家潭里、小南潭、西金马、东金麻8个村划归奎文区,区人民政府驻胜利东街。
2003年6月30日,将安丘市南流镇划归潍坊市坊子区管辖。2003年7月4 日,山东省政府批复同意将坊子区清池街道办事处划归奎文区管辖。2003年底,全市共有152个乡镇、38个街道办事处,9600个自然村。
2007年,潍坊市进行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后,全市共67个镇,1个乡,49个街道。其中:将安丘市的黄旗堡镇、赵戈镇,昌邑市的太保庄镇划归坊子区管辖;将寿光市的大家洼街道划归寒亭区管辖。
2009年,将昌邑市饮马镇的48个村,北孟镇的横路屯、大陈、大石门等3个村,高密市阚家镇的27个村,井沟镇的7个村,相州镇的8个村划归坊子区太保庄镇管辖。将安丘市景芝镇的14个村划归坊子区赵戈镇管辖。
2010年,诸城市撤销桃林乡设立桃林镇;坊子区撤销黄旗堡镇设立黄旗堡街道办事处;寒亭区撤销高里镇、朱里镇,分别设立高里街道办事处和朱里街道办事处;青州市撤销黄楼镇设立黄楼街道办事处;昌邑市撤销围子镇设立围子街道办事处
看了一篇被穷养大的女孩?
我是一个被穷养大的男孩。
一样的,长大后,也还是畏畏缩缩的。
很能感同身受,男孩女孩,其实在这面前,还是有一样的心里。
小时候,自卑,长大后,自愧。总觉得生活工作处处不如人家,给自己定下了过高的要求。从小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养成了踏实本分,不敢打破常规的沉稳性格,因为很多时候,试错的成本太高,承担不起了。因而做事情难免畏首畏尾,生怕出点什么错。
在2015年,那个时候房价才5000多,堂哥一直劝我买房,甚至经常叫我去他家吃饭,做我的思想工作,但当时刚经历了父亲心梗手术之后没多久,刚还完10几万的外债,手里也没多少钱,因此,还是拖拖拉拉的委婉拒绝了。
没想到两年后,房价涨了一倍多,均价已达12000多元/平方米,更是买不起了,想想更多的是后悔,如果当时有买多好。
疫情之后的2021年,因我本身做预算的,在外面有接点私活做,堂哥和表哥又一直叫我开个公司,自己做,可奈何刚结完婚,七拼八凑的买了一套小的一手房,房价已然达到了12000元/平方米,贷款80万,已经不敢全身而退,辞职另开一家公司去创业了。
老婆也是从小穷养的人,性格也是一样,生活求稳,也让我不敢冒然辞职去开什么公司。
怎么说么,从小穷要个的人,不管男生女生,骨子里就缺少敢拼敢干的精神,归根结底,还是从小耳濡目染,见惯了小时候的生活条件,得知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不敢轻易去冒险。
也许,成功了,你就功成名就了,但失败了,你就要过着好几年,甚至十几年的辛苦日子,不敢生病,不敢有休息日,更不敢没工作,没日没夜的想着赚钱,夫妻甚至为了一些小事情经常吵架,整个家庭的生活质量瞬间下降很多,可以说完全没质量了都。
从小穷养的人,畏畏缩缩,不是懦弱,也许就是不自信,也许就是需要考虑的人和事情太多了吧,当你无后顾之忧,旁边的人又全力支持的话,也许,你就敢于迈出那关键的一步了。穷养大的女孩,长大后畏畏缩缩的,男孩也是一样,一些刻在骨子里的性格挺难改变的,现在这社会,能改变的,很多都是条件好了,实现财务自由了,才能改变自己原本没有实现这些之前的缺点或者弱点吧。
生活不易,工作不易,但只要全家人身体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也许对于生活,就能坦然面对吧!文人酒中诗词的醉酒程度如何?
酒有三种境界:酒神,酒仙,酒魔。
酒神者,千杯不醉;酒仙者,以酒为乐;酒魔者,贪酒却不知其滋味。
古代文人中男性最能喝排名:最能喝且最会喝的是白居易。我认为古代文人中最能喝的是白居易,他才算得上是真正的“酒仙”。不仅会喝酒,能喝酒,以酒为乐,还会造酒呢。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著有《醉吟先生传》 。
方勺《泊宅编》卷上说:白乐天多乐诗,二千八百首中,饮酒者八百首,占百分之二八之多。不过,他喝酒是用酒来排遣,他是以一天酒醉来解除九天辛劳的。他说:“不要轻视一天的酒醉,这是为消除九天的疲劳。”
关于他造酒的故事也是流传至今,他酿的酒,质高出众,曾为自家酒作诗道:
“开坛泻罇中,玉液黄金脂;持玩已可悦,欢尝有余滋;一酌发好客,再酌开愁眉;连延四五酌,酣畅入四肢。”他的《琵琶行》中也是喝酒助兴而来,还有这句“花时同醉破春愁,醉折花枝作酒筹”,可以称得上他为真正的酒仙了,以酒为乐。
第二位能喝的当属诗仙李白是也。他还有一个“酒仙”的雅号,可以称得上是醉酒作诗的代表诗人之一。据有关人士统计,在他写的一千多首诗文中,提到酒的就多达一百七十余首,占其诗文的百分之十六,可见其对酒的喜爱之深。
我们都知道,李白追求浪漫主义,他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
因为诗文写的好,又有文采,因此深受杨贵妃的喜爱,他作诗都有“贵妃研磨,力士脱靴”的待遇,可想他的地位有多高,宫廷宴请,肯定也离不了他来作诗即兴。饮酒对他来说,犹如家常便饭。喝的多了,自然而然酒量就大了。再加上他高傲的性格,时常得罪上层权势。因此一生也是郁郁不得志,更要借酒消愁了。所以,他的醉酒程度应该算是非常高的。
看他留下的醉酒诗比较有名的: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首饯别诗,就是典型的借酒消愁,让我们看到了诗人忧愤苦闷中所体现的豪迈雄放的气概。
《月下独酌》
花间一壶酒,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这个真是诗人醉的不清的一次,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只能和明月,影子对饮。又是唱歌,又是舞剑的,可以看得出诗人内心的烦闷之情,无以言表。
还有《行路难》中“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为了喝酒散尽家财都可以,以及著名的《将进酒》中对酒的描写,都证明了李白好酒,而且能喝酒,酒量惊人。还有他一喝酒,清高孤傲的文人性格就出来了,“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还有杜甫曾作诗《饮中八仙歌》里,李白狂傲不羁,但是也符合他的性格。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第三位能喝的文人当属贺知章。他与李白并列“酒仙”,不过他可是个喝酒上头的“酒仙”。
杜甫《饮中八仙歌》里,“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寻常人喝酒用水泼就醒了,而他落入井里竟然还在睡觉,说明他醉的真是不清了。
他和李白还有一段“金龟换酒”的典故:一次李白在道观偶遇贺知章,他对李白极为景慕,看过他最近的新作《蜀道难》之后,一番赞赏之后,便去邀李白一起去饮酒,谁知忘了带钱,在酒店刚坐下,才想起身边没有带钱。他想了想,便把腰间的金饰龟袋解下来,作为酒钱。李白阻拦说:“使不得,这是皇家按品级给你的饰品,怎好拿来换酒呢?”之后,两人一番把酒言欢,微醉才分开。
最后,贺知章便向皇帝举荐李白,唐玄宗也已久闻李白大名,于是就任命李白为翰林待诏。
贺知章的书法较好,喝酒写书,一气呵成,龙蛇飞舞,神采奕奕。关于诗集所传不过十九首,与李白,李琎、崔宗之、苏晋等被称“饮酒八仙”。
喝酒位居第四的文人,我认为是杜甫。杜甫的饮酒诗三百首,占其诗文的百分之二十一,可见也是一个嗜酒如命的诗人。
他关于饮酒的诗除了有名的《饮中八仙歌》,还有《客至》、《登高》、《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曲江二首》都是脍炙人口的诗文。
杜甫一生仕途坎坷,又生于乱世,读他的诗就能发现,他穷困潦倒,住茅屋,盖薄被,吃不饱,穿不暖,但是听到朝廷打仗胜利,还是买酒庆祝,平常无事也会喝酒消愁。因此,写下了几百首关于饮酒的诗。
从他的经济情况来看,他喝酒大多都是不能尽兴的,并没有李白和贺知章豪放,都是喝的烂醉。可见他的酒量位于他们二人之下。
关于饮酒的男性文人,还有比较有名的醉翁欧阳修,他喝酒也是一流的,至于酒量肯定也是不差的,还有陶渊明也是一位嗜酒如命的酒君子,喝酒写诗也很有名。
女性文人中最能喝的就是李清照,这位“千古第一才女”了。可以说,她处于封建社会,都是男儿饮酒,而一介女流之辈时常饮酒终归不合适,但是她不怕,不仅喝醉,还能醉的忘记回家的路。从这句词中就能发现“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还有“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以及“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她的词中很多都有酒,饮酒作词也是她的爱好之一。
三杯两盏淡酒,都喝不醉她,可见她酒量非一般女子可比。
女文人中第二位能喝酒的就是薛涛了,这位沦落为营妓的女诗人。都沦为营妓了,肯定也免不了喝酒。至于酒量肯定也不差。
还有一位巾帼宰相上官婉儿,也是喜欢与文人一起喝酒畅谈的一位诗人,但是她身处皇宫,规矩多,喝酒不能随心所欲,因此酒量没有之前两位高。
其实,细心发现,很多文人墨客,不论男女都是有一点酒量的。对于文人来说,酒即是诗,诗即是酒,所谓诗酒趁年华不过如此!
潍坊这个城市如何?
潍坊很棒!但是有的就不这么觉得,我说一下我的原因,看看有没有和我想法一样的。
1.衣——大小商场齐全,就在潍坊火车站附近,低端一点的小商品城,好一点众客隆,再好一点中百大厦,你还不喜欢,那就有泰华、有谷德等等这些商场,总有符合你品味的服装店。
2.食——肉火烧和朝天锅,这两个东西我估计真的是老潍坊人欲罢不能的,喝一碗猪骨汤加上两个朝天锅,一定要有一个猪头肉的,或者喝完豆腐脑加上两个肉火烧,真是的这一天都能把自己香倒了。
3.住——房价,山东省倒数了,虽然经历了一波大涨价,但是现在还是可以的,没有贵到离谱,前几天刚发的数据,均价在7000左右上,相对于其他城市来时算低的,当然工资也不是很高,这是事实。
4.行——交通工具,买车潍坊在潍州路上有大大小小的4s店几十家,总有你喜欢的,潍坊基本上堵车很少,就算堵也不会堵很长时间;想要打车,那出租车、滴滴、曹操、花小猪潍坊都有;不想打车可以骑公共自行车,但是潍坊共享单车很少,也就在潍坊学院那里有。
总之,我觉得潍坊是很不错的,忙趁东风放纸鸢!
如何解释可以更贴切诗人的原意?
苏轼的这句“一衰烟雨任平生”出自他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定风波”是一种词牌名。整首词描写了苏轼出行途中忽降大雨,虽没有雨具,却泰然自若的心情,隐喻他用一种出世的态度来面对一生坎坷的从容气度,尤其是这句“一衰烟雨任平生”可谓是全首词的“词眼”,道出了苏轼的人生态度。
我们先来看看整首词的内容: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的“大意”词的第一段点出了写这首词的当时背景,或者说算是一个“说明”:
某年的3月7日,正在在沙湖道(今湖北黄冈)上行走,天忽降大雨,本来携带好的雨具却让人先拿走了。同行的其他人被雨淋得很狼狈,只有“我”不以为然。不一会儿,雨过天晴,我就有感而发,做了这首词。
接下来的这段算作是词的“正文部分”:
不要留意穿过树林时,雨打在树叶上喧嚣的声音,不妨一边吟唱一边慢慢前行。
手里的拐杖和脚下的草鞋比快马用着惬意。还有什么可害怕的?
“我”这一生任凭这风吹雨打,依然闲庭信步。
料峭的春风突然把我的酒醉吹醒,似乎感觉有些凉意。抬眼望远处的山峦,这时,只见夕阳西斜,回首看看风雨交加的来路,“我”走了,未来不管怎样,对“我”来讲依然会是波澜不惊的生活。
苏轼已经远去,至于这首词当时他确切的含义,已经无从知晓,我只能根据字面的意思和苏轼一生的境遇来揣度本词所要表现的意思。
这首词,尤其是“一蓑烟雨任平生”到底为何本意?大家想必了解,苏轼一生坎坷,数次被贬,最后,连以前在朝廷做官的时候朋友和文友都不与他联系。
当他被贬到广东惠州西湖边的时候,只有一个知心的小妾名为”朝云”陪着他,还算有些温暖和慰藉。无奈,朝云盛年时香消玉损,苏轼只有一人孤独面对惠州西湖。或许是思念心切,夜里苏轼梦见朝云涉水而来,醒来已泪湿枕巾。
就是这样,无论实在官场还是情感生活中都不太顺利的词人苏轼,写下了“一蓑烟雨任平生”,我觉得这背后的含义显而易见。
这里的突来暴雨,这里的树林喧嚣,这里的泥泞,都是苏轼在借景抒情,都是有所指,那么,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他人生经历的风风雨雨,指那些误解,诋毁,抛弃和分离等等的境遇。
苏轼在词中表现出的自己“闲庭信步”,恰恰表现出了他从容坚强的内心,以及看破红尘的醒世淡然。
结尾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更是对他无谓淡然人生态度的强调。苏轼也在隐喻自己,经历了这么多,不会再有什么事情能够左右自己的心情,一切必将泰坦处之。细品之下,也似又一丝淡淡的无可奈何。
生而为人,谁又没有在最初陷入红尘的名利权情的漩涡,遍体鳞伤,多少人蓦然回首时,才幡然悔悟,原来有些东西原本不用太在意。但等到你一切明了之时,已然是“山头斜照却相映”人生已到暮年,已到归去的时候。
结束语苏轼,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苏轼生性放大,为人率真,深得道家风范。喜欢交友,喜欢美食,和四处游历。他的作品被人们所熟知,像《念奴娇赤壁怀古》《春宵》《花影》等等。
陆游曾经这样评价苏轼词的气势:“取东坡诸词歌之,曲终,觉天风海雨逼人。”“天风海雨”的气势必定有波澜壮阔的豪迈,这就是苏轼词之气势。
我是春城花草香,听风赏雨,采菊南山,希望送你一段轻松有趣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