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过门到结婚风俗流程,自己下班回家在外面吃?
湖南过门到结婚风俗流程,自己下班回家在外面吃?
平日里不喜欢加班的小宋,这几天总是很晚还在办公室。
是老公小佟出差不在家,回去没意思,还是工作任务太重,真的要加班加点。
同事下班的时候叫她,她总说:“你们先走吧,我在单位餐厅吃一点饭,然后继续干点活”。
小宋在国企单位,效益不错,福利也不错。单位有职工餐厅,有补助,所以自助餐做得不错,还不贵。
小宋40多岁,儿子刚上大学,老公工作性质特殊,经常出差,小宋也乐得经常一个人在家。
因为儿子三年的高中时间,小宋一个人又要忙工作又要管孩子累坏了,总算可以清闲了,所以时间自由,对小宋来说很享受。
不过,这几天小宋有点不开心了,清净的生活被打破了,婆婆带着小叔子的女儿入住她家,来得还有点突然,小宋有点调整不过来。
说起婆婆,小宋心里有怨气,这个婆婆年轻时是个文艺活跃分子,单位有什么活动,她都积极参加,时间有限,自然忽略了对儿女的照顾,不爱做家务,不爱做饭。
那时候小宋做了她家儿媳妇好几年了,还没认真吃到过几顿婆婆做的饭,都是买点熟食,公公炒点菜对付对付孩子们。
这也就罢了,最让小宋难过、失望的是,小宋怀孕时,反应有点大,孕吐严重,提出给婆婆交300元生活费,去婆婆家吃饭,婆婆直接拒绝了:“我没时间,我再给你加300元,你找人给你做饭吧”。
这句话一说出来,小宋对婆婆就再没有期待了,心里也有了疙瘩。坐月子的时候,小宋也是把妈妈从内地接来,帮忙照顾。
没过两年,因为工作调动,小宋搬家到了另外一个城市,跟婆婆也就是春节假期跟着老公回去探望,没有认真相处了。
这次因为小叔子家女儿听说这个城市二中的高考升学率高,想来读高中,自己的爸爸妈妈忙于工作,只好让奶奶陪她先来这个城市考察一下。
刚来的前几天,小宋虽然对以前那件事情对婆婆有意见,但念及老公多年来对自己不错,还是热情对待,收拾屋子让婆婆两人安心住下。
但小宋平日里自己本来就很少做饭,老公在的时候老公做,老公不在时,小宋就凑合,中午在单位餐厅吃一下,晚上吃点水果、干果、零食对付一下,美其名曰:过午不食,还减肥呢。
这婆婆祖孙一来,一个老人,一个孩子,一个需要免疫力,一个需要长身体,做饭是绝对要认真的了。
还有一个让小宋头疼的是,那时嫁到婆婆家就发现,小宋喜欢吃米,婆婆喜欢面,小宋无辣不欢,婆婆吃食好清淡。
刚来的几天,大家都比较顾及对方感受,小宋尽量早点下班回家,跟婆婆商量着做点啥饭,婆婆也早早焖好米饭等她,虽然简单,但也过得去。
婆婆不喜欢吃辣的,小宋也将就着,吃了几天,小宋觉得没味了,有点烦躁。刚好这几天单位工作多,小宋面临加班,晚上回去得晚,祖孙两人就自己做饭吃了。
加了几天班,跟婆婆祖孙俩不用一起吃饭,小宋觉得好像也可以,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还不用彼此将就。
这也正常呀,为了工作。
每天晚上小宋回去时跟祖孙俩道个晚安,早晨告别一下,小宋又乐得自在了。后来那个阶段的工作忙完了,她也不早早回去了,办公室看看视频,整理一下工作资料后才回家。
过了一周多,婆婆觉得不太舒服了,白天是她俩在家,晚上还是她俩,有些失落。
难免儿子来电话时抱怨一下:“儿子,我怎么觉得小宋对我有意见呢?她早出晚归的,很久都不在一起吃饭了,是不是不欢迎我们”?
儿子说:“哪里有呀,小宋确实忙,你俩也别老在家待着,空了出去走走,周末我让小宋带你们出去转转…”
这边儿子又给妻子打电话:“亲爱的,周末带妈和孩子出去转转好吧,你总不在家吃,也不一起做做饭,老人家有意见了,你可要弥补一下哦,你那点小心思我懂的,事情过去那么久了,咱放下吧。妈在咱家也不会住太久,反正我也快回来了,回来我做给你们吃。”
小宋怎么会不懂婆婆的感受,其实自己也于心不忍呢,只是多年前的不愉快如鲠在喉,还是有些不能释怀,时不时会涌现一下。
周末,小宋带着婆婆两人好好去逛了个街,美美地吃了大餐,还一起看了个电影,祖孙俩人开心坏了。
没过几天,老公小佟出差回来了,这次可以在家休息一个月,老公的厨艺满足了所有人的味蕾,小家有了不曾有的和谐快乐。
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妻子,小佟认为解开她们之间的结只能是自己。
小佟先找母亲谈,告诉母亲当年妻子怀孕时反应真的很大,那时我又经常不在家,她特别需要人帮助,可惜年轻时候的你,净忙着自己的爱好,作为婆婆是欠缺了些,小宋心里还是有结的。
又给婆婆说,小宋是个好女人,除了不爱做饭之外,家里家外也没少操心,这些年孩子教育多亏她,孩子也考了名校。为咱家争了光,如果小宋这次你觉得她有所怠慢,也别往心里去。
这些天的相处,婆婆也看到了,小宋是个善良的好女人,在她最需要帮助时,自己生硬地推开了她,真的有点不该,即便不天天给她做饭,也可以适当给她改善一下呀,她的孩子不就是我孙子嘛,当年有些愧对儿媳妇。
这边,妻子看小佟的表情跟平时就不太一样,就猜到了老公要跟她说啥。时间过去那么久了,平时不去想,早就忘记了。
小佟说,母亲当年为了兴趣爱好,没有及时帮助你,觉得挺对不起你的,毕竟她也是女人。
但是她不是不管你,她只是换了种方式,多出一些钱,让你找人做饭。虽然说怀孕的特殊时期特别需要家人关心爱护,让你受了委屈,看在我多年疼爱你的份上,把这个心结打开吧。坦坦然然地跟我妈相处好吗?
其实我知道你善良、心好,对我妈我也不错,就怕你心里不痛快,大家说开了,这件事情就翻篇了。
这个月我轮休,你们就负责开心吃,做饭的事情交给我了。只要你们开心,就是我做饭的动力。
过段时间,她们就回去了,孩子说就在她家门口上高中去,只要是金子,在哪里都发光。
接下来的日子,一家人其乐融融。每次小宋下班,没进家门就听到欢声笑语,婆婆和老公扎着围裙,厨房里忙得正欢呢。
餐桌上的菜也是有荤有素,色香味俱全。婆婆想吃清淡就经常煲煲汤,小宋喜欢辣的就时不时做一份火锅鱼。
一家人吃过晚饭后,一起出门走一走,小宋家附近,有一条河,河边就是一片美丽的风景带。
题主问:儿媳妇在家不做饭,自己下班回家在外面吃,不管家里老小,咋办?
这个问题得首先看看儿媳妇会不会做饭,如果不会,有点难为她了,她可能是逃避。
然后看儿媳妇是不是有心结没有解开,每个人都是将心比心,婆婆对自己像女儿,女儿怎么会不对妈妈好呢。
小宋在最困难时,婆婆光顾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及时给予帮助,让小宋寒了心,多年后仍不能释怀,没有全身心对婆婆好。但是她有感老公对自己的好,尽到了儿媳妇最基本的责任。
婆婆当年也没有恶意,因为忙自己喜欢的事情,忽略了儿媳妇的感受,但是她能及时听取儿子建议,积极改善婆媳关系。
小佟在婆媳关系的修复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善于沟通,换位思考,用行动、用爱化解了多年的矛盾。
婆媳婆媳,十年前看婆婆,十年后看媳妇。人需要互相理解、互相体谅、互相帮助。
婆婆把儿媳当女儿,儿媳也会把婆婆当妈妈。这样的生活才会和和美美、幸福永远。
我是双鱼幽梦,感谢你的阅读,请留下你的评论和点赞!
我们要不要帮下湖北人?
肯定要帮!说句实话,现在帮助湖北就是帮我们自己。
湖北是重要的果蔬、肉蛋和水产品生产基地,但受到疫情影响,所有农产品全面滞销。看到央视报道说,湖北孝感的一家农户,2600亩的莲藕,亩产4000斤左右,全面急于出售,4月底再不卖完,就要烂在地里了。湖北荆州的螃蟹全国闻名,本来春节期间是螃蟹销售最后的时机,受到疫情影响,螃蟹大量滞销,养殖户们每天看着螃蟹大批死亡。
除了莲藕、螃蟹,湖北也是小龙虾的主产地,几乎占据了全国小龙虾的“半壁江山”。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小龙虾是美味,而对于湖北来说,小龙虾关乎数万湖北人的生计。看过一则新闻,小龙虾著名产地湖北潜江,2018年小龙虾产业产值超过320亿元,带动当地超15万人就业。但突如其来的疫情,却让湖北小龙虾产业深陷困境。物流的延期暂且不说,还有人怀疑“湖北小龙虾是否带病毒”,可怕的负面信息让潜江生产小龙虾的从业者信心陡然下降,甚至有些人退出了,长此以往的话,十几年几代人辛苦努力培养出的小龙虾产业带,很有可能就此停滞不前、甚至后退。
如果莲藕、螃蟹、小龙虾滞销,产量减少,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涨价,如果这个产业从事的人少了,那可能明年产量就会变少,产生连锁反应,养殖、加工的人少了,成本必然上涨,以后小龙虾我们真的吃不起了。
所以我们现在买点湖北货,帮助他们恢复元气,也是在当地产业带。也正是因此,央视发出了“来买湖北货”的呼吁,京东等电商平台推出了“买光湖北货”等活动,可喜的是,有报道称,湖北的小龙虾已经顺利销往了全国360多个城市,日产销量超过650吨。
现在,大病初愈的湖北正是需要大家推一把的时候,湖北人民为防控疫情作出了巨大的牺牲和难以想象的贡献,希望大家都能力所能及行动起来,支持湖北货,让湖北人民快速归队!
你知道哪些怼人搞笑的歇后语?
1、酒盅里洗澡——小人。
2、发了霉的葡萄——一肚子坏水。
3、老鼠替猫刮胡子——拼命巴结。
4、吃饱了的牛肚子——草包。
5、没砣的秤——到哪里都要翘尾巴。
6、裁缝不带尺——居心不良(量)。
7、好泥巴打好灶——好心讨不到好报。
8、空棺材出葬——目(墓)中无人。
9、老太太吃杮子——专挑软的拿。
10、阎王爷讲故事——鬼话连篇。
11、炊事员行军——替人背黑锅。
12、木偶流眼泪——假仁假义。
13、飞机上讲评书——空话连篇。
14、茅房子里打灯笼——找死(照屎)。
15、吊死鬼打粉擦花——死不要脸。
16、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17、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
18、屎壳郎搬家——滚蛋。
19、蚊子放屁——小气。
20、唱戏的腿抽筋——下不了台。
21、丢了西瓜拣芝麻——因小失大。
22、石头放在鸡蛋里——混蛋。
23、鸡蛋碰石头——不自量力。
24、蛤蟆跳井——不懂(噗通)
25、喝风油精长大的——净说风凉话。
26、绸子揩屁股——不惜代价。
27、猪鼻子里插葱——装象。
28、癞蛤蟆打哈欠——口气不小。
29、灯盏油干——火烧心(芯)。
30、舌头舔鼻子——高攀不上。
31、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32、盲人吹喇叭——瞎吹。
33、抱着菩萨亲嘴——一头热乎。
34、滚油锅里撒把盐——炸开了。
35、一二三四五六七——王(忘)八。
36、烂麻里搀猪毛——一团糟。
37、鲁智深出家——无牵无挂。
38、找麻子出主意——点子多。
39、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40、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41、苍蝇采蜜——装疯(蜂)。
42、浑身贴膏药——毛病不少。
43、白糖嘴巴刀子心——口蜜腹剑。
44、芝麻地里撒黄豆——杂种。
45、棺材里伸手——死也要钱。
46、懒婆娘的裹脚——又臭又长。
47、驼子打伞——背湿。
48、老孔雀开屏——自作多情。
49、苍蝇寻狗屎——臭味相投。
50、霸王敬酒——不干也得干。
51、母猪戴胸罩——一套又一套。
52、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53、铁匠铺里的料——挨打的货。
54、冬瓜皮做甑子——不争(蒸)气。
55、又做巫婆又做鬼——两头出面装好人。
56、蚊子打哈欠——好大的口气。
57、医生卖棺材——死活都要钱。
58、五更天唱歌——高兴得太早了。
59、马路上的电线杆——靠边站。
60、三年不漱口——一张臭嘴。
61、百尺竿头挂剪刀——高才(裁)。
62、一百度的水——滚开。
63、天生属黄瓜——欠拍。
64、冬瓜肚里生蛆——一副坏心肠。
65、小胖小子抓周——小人得志。
66、上坟烧报纸——唬弄鬼。
67、“百家姓”去掉赵——开口就是钱。
68、擦粉进棺材——死要面子。
69、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
70、一脚踢翻煤油炉——散伙(火)。
71、蒙着被子放屁——独吞。
72、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73、屎壳郎打哈欠——臭嘴一张。
74、蝙蝠身上插鸡毛——你算什么鸟。
75、寺里的木鱼——任人敲打。
76、从河南到湖南——难上加难。
77、狗咬皮影子——没一点人味。
78、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79、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80、赶鸭子上架——强人所难。
81、冷水烫鸡——一毛不抜。
82、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83、种地不出苗——坏种。
84、蚂蚁啃骨头——慢慢来。
85、空手进门——狗都不闻。
86、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87、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88、见骆驼说马肿——少见多怪。
89、厥着屁股看天——有眼无珠。
90、爆竹店里起火——自己庆贺自己。
91、和尚不吃豆腐——怪哉(斋)。
92、头顶上生疮,脚底下流脓——坏透了。
93、三十晚上盼月亮——没指望。
94、粪堆上开花——臭美。
95、口袋里装钉子——个个想出头。
96、三伏天卖不掉的肉——臭货。
97、财神爷要饭——装穷。
98、粪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99、山崖上滚鸡蛋——没有一个好的。
100、脸丑怪镜子歪——强词夺理。
你和你的邻居发生过什么故事吗?
前年春天,楼上的水管漏水,把我家棚顶给淹了。
棚顶湿了一大片,面积大约有脸盆大小,我就连夜敲开了楼上的门,开门的是一个老太太,六十多岁,我说了情况后,老太太连忙说抱歉,“不好意思,孩儿啊!”、“我这就下去看看”原本以为得费些口舌去交涉这事呢!没想到这么顺利。
老太太看完我家棚顶后,很是愧疚,当即表示,回家立刻把水阀关了,明天找人修水管,顺便把我家棚顶再粉刷一下。
第二天,正好是周六,正在懒床中,听见楼板传来一阵阵地砖被锯开的声音,随后脚步声和沉重的锤击声持续了两个来小时。
下午,老太太下楼来找我,带了个刮大白的师傅,把棚顶粉刷了,临出门塞给我三百元钱,说给我添麻烦了,又说我如何如何的明事理,如果换作别人早就发脾气了,说了好多歉疚的话,最后我把钱塞给她,表示不是啥大事,让她别往心里去!
后来在电梯里遇到过几次,慢慢熟悉起来,老太太挺和蔼的,一口一个“孩儿”,我也称呼她“大姨”,从聊天中知道,大姨的儿子在国外工作,老两口都是国企退休的,刚搬到这个小区不久。
都说远亲不如近邻,真是这么回事,这大姨热心肠,经常跟我说“家里有啥事需要跑腿的,尽管说。”
有时候家里有个大件快递到了,快递员没法放到快递箱里,我和妻子正上班,没时间回家取,我就给大姨打电话,让她帮我收了,煤气管道检修、供暖公司入户排查,我就把钥匙给大姨留下。
城市的生活节奏是紧张、快速的,但却也不缺温情和感动,高楼林立、车水马龙不是冷漠侧目的理由,没有亲人在身边,我们就用真诚去寻找“亲人”,彼此帮助,抱团取暖。
园区偶遇,相视一笑,聊聊家常,说说八卦,遇到难处,互相帮扶。寒冬将至,纵使窗外白雪皑皑,心里仍然暖意融融。
婆婆怎么称呼儿媳妇的?
我婆婆对着我是叫名字的,给别说起我来就是秀子怎么怎么,秀子方言是儿媳的意思,我非常不喜欢她这样说,我曾经也说过她叫我名字,她改不了。
思想传统我也受不了,现在大街小巷不论老少,只要是女的,统一叫美女。当然她也不知道,称呼是褒贬不一的。有些词是不能叫的,像妇女,娘们都含贬义的,以前称呼己婚的,现在己婚也不愿让人这么叫。@
还是开店时,她几乎得罪了我们一个客人,那时排队理发,她突然说,先给这个娘们弄,顾客的脸一下变了。
我心里叫苦不迭,急忙差开话题,临走又送了一瓶护发素。
娘们,妇女这个词,在现在贬义词,就堂而皇之从婆婆嘴里蹦出来,她不自知。
我又几次说起婆婆,也说俺家老婆婆怎么怎么,被儿子听到,告诉了婆婆,婆婆的脸就变了。
既然这样,你当面说别人用一些不该用的词,你不以为然。我没对她说,就说到她痛处了,
就是现在跟别人打电话讲我时都说,这秀子怎么说,怎么了,一种藐视我的样子,我很反感,我有名字的,她还说的兴高采烈。
真想怼她说,老婆(pan)(方言音),我有名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