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结婚风俗怎么样的?,客家人算是潮汕人吗?

2023-11-28 18:11:05 32阅读

客家人结婚风俗怎么样的?,客家人算是潮汕人吗?

潮汕畲族文化之畲族族源

畲族文化是潮文化古老来源之一支。在潮汕,畲族人口只占总人口极小一部份,但在潮文化中,却处处可看到畲族文化的痕迹。例如潮州民歌源于畲族的赛诗会,潮州歌册吸收畲歌的各种形式,潮剧老丑的“痰火喉”和“卷舌曲”仿自畲歌,潮剧武戏“招马”程式源于畲族的招兵节,畲族“龙头杖”成为潮剧《杨令婆辩本》的重要道具;又如潮人的农作用草木灰和贝灰施基肥源于畲人的“刀耕火种”,畲绣引发潮绣发展,畲人的神农节广泛流行于潮人民间,等等。

客家人结婚风俗怎么样的?,客家人算是潮汕人吗?

无数文化现象表明,畲族文化对潮汕文化影响深广。因此,探讨潮文化的来源时,无疑必须对畲族族源来一番深入考究。

关于畲族族源,研究者向来众说纷纭。有人根据畲民姓氏和盘瓠崇拜,认为他们源于汉晋时代的“武陵蛮”;有人根据畲民的古地理分布,认为是古越人的后裔;此外,还有源于徐夷和河南夷人之说。这些说法有一个共同缺点,即忽视了畲人迁徙中的陆系和海系的区别。

从历史文献资料看,畲人迁徙方向不一,既有从湖南至广东的迁徙,也有从广东向广西的迁徙。尤值注意的是,大量宗谱文献和口碑历史,都记载了以潮州凤凰山为策源地的畲人,向闽西和浙南的迁徙。而这方面的迁徙则可追溯到汉以前。这至少表明古粤东的畲人未必来自湘楚之地。鉴于畲族迁徙中常有漂洋过海的记载,《山海经》郭璞注也有“盘瓠杀我王,……浮之会稽东海中”说,不妨判断,古粤东畲人是经海路迁徙而来的。印纹陶文化在南海诸岛的各线分布,也可作为海系迁徙说的一种印证。

古代粤东畲族的盘瓠神话中,首先可看到的是海、陆二系的初步区别,接着则是海系对陆系的融合。前一类传说的盘瓠,是“搭救众人于海上”,后来又“漂洋过海”;后一类传说的盘瓠,则是形象复杂的龙麒图腾物,反映了畲人在不断迁徙中同其他族群进行融合与分化。因此,到了信史时代,畲人和武陵蛮、百越或夷人,各有一种同源关系,但畲族的族源却不可简单归结为上述民族中的某一民族。

畲族族源问题是同畲族的图腾崇拜紧密相关的。通过把古代粤东畲族的图腾神话,和《后汉书》、《搜神记》所记载的盘瓠传说进行比较,可看出粤东畲族的盘瓠神话有两个方面特点:第一,其图腾形象更丰富、鲜明;第二,它同海有密切联系。由此可知,自称盘瓠之后的所有族群,是在图腾时代的后期,即祖先神初步代替了动物神(神犬变人身)、群婚转变成族内婚时,便开始分离的。这些族群的分离,乃缘于不同方向的迁徙。在古代文献中,会稽有四处:辽西会稽、泰山下会稽、浙江中部会稽、广东潮州凤凰山会稽。这一地名的变迁,是因古代人习惯用旧居地名称称呼新居地造成的,但仍然反映了粤东畲族所经过的海路迁徙。

种种情况表明,任何一个民族的历史,既是其同他民族相融合的历史,也是其自身分离的历史,并不单是一部迁徙史。所谓“族源”,是一个包含多层次的概念,只有使用人种学的方法,追溯民族之源才能取得相对成功。

广东梅州定亲流程?

关于2020年梅州结婚风俗及流程,梅州从提亲到结婚的流程的一系列文章信息。

过大礼是广东较隆重的仪式,由男方选择日子,大概在婚礼前的15-20天,男方家人送聘金和聘礼到女方家,女方家收到后回礼给男方家,聘礼一般有龙凤礼饼、茶叶、两对椰子等,回礼一般有桔子、石榴、松糕等。

【广东梅州结婚风俗-嫁妆】

嫁妆:新娘会在出嫁前,把娘家准备的嫁妆装在一只红皮箱里,等到第二天带到婆家去。

【广东梅州结婚风俗-上头】

上头:结婚前晚,会选择一个吉时去拜神,拜天地,祈求幸福,并且会通知男方在同一时间拜。

【广东梅州结婚风俗-梳头】

梳头:新娘会请一个有福气的长辈来给自己梳头。

【广东梅州结婚风俗-吃汤圆】

吃汤圆:意味着可以圆满成婚,圆满幸福。

【广东梅州结婚风俗-婚车队】

接新娘的婚车等都要是双数,在接新娘的途中要一直放鞭炮,新娘到新郎家以后,需要跨火盘,然后在婚房里举行结婚仪式。

【广东梅州结婚风俗-婚宴仪式】

仪式举行完以后,差不多快11点左右新人去举行婚宴的酒店开始迎接宾客,客人到齐后,开始举行婚礼仪式,然后婚宴开始。

婚宴结束以后,答谢宾客们并送走宾客,然后开始准备答谢晚宴。

【广东梅州结婚风俗-安床】

礼前数天的吉日,由好命婆将新床在有利于新人的吉位安床,然后铺上龙凤被,并撒上红绿豆、莲子、红枣、桂圆、核桃等喜果。

安床后亲人便不可睡新床,孕妇、带孝者及有月事之女性更不可入内。此外,安床后,要让小小孩跳床,并吃喜果,古称[压床],有开枝散叶之意。

在结婚前一晚上,女方会找一个有福气的男人来安置新房的新床,并且把花生、红枣、核桃等意味着早生贵子等好意头的食品放在床头。

新娘在结婚后三天要回门,这个习俗大部分地区都有,被称为“三朝回门”,男方要陪女方回门,并且要携带礼物回门。

胡杏儿老公客家人吗?

胡杏儿老公李乘德是客家人,非常注重传统习俗,所以每年除夕都会回到祖屋贴对联,拜祭祖先。

而且,自从儿子出生后,每年都会把孩子带回村里一起参与,希望儿子们能够从小就多接触传统习俗,让客家传统传递下去。

胡杏儿自从嫁给李乘德之后,只要除夕没有工作,都会尽客家媳妇本分,跟着老公一起回村里,真的很接地气。

客家民俗有哪些?

客家人是中国江西、广东、福建本地的汉族民系,是世界上分布范围广阔、影响深远的民系之一。

客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居住地域广大,形成了“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所以,客家风俗民俗在传承和变异中,显得特别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客家的民俗大概归总为以下几种:

1、做茶果

凡大时大节前,如春节、清明、中秋,家里的女性长辈便喜欢聚在一起做茶果,“糍粑”、“甜皮咸馅”、“喜粄”、“印粄”等等。如今这个场景越来越少见,再到我们的下一辈,估计就只能从照片和明信片中再现这个温馨的场面了。

2、婚庆嫁娶

客家人的婚嫁习俗最繁琐,同时也是将中国传统保留得最好的。譬如新娘入夫家门之前头顶“米筛”,寓意就是“米筛顶头千百眼,满屋哥叔做官回,满屋哥叔赚钱归”。别以为这是老土的做派,连乐坛天王陶喆结婚的时候,他的妻子进门前也得顶着个“米筛”。

3、拜山祭祖

客家人最注重祭祀祖宗,本地简称为“挂纸”。以前多在秋天祭拜,如今也有春秋两祭。祭祖一般是先扫祭开基祖和远祖坟墓,这种情况下全族或全村都一齐出动,规模盛大,队伍往往少则几百多则上千人;之后分房扫祭各房祖先坟墓,最后各家扫祭家庭私墓。

4、节日围餐

客家人喜欢热闹,尤其是亲戚之间的聚会颇多,因此我们小时候都曾有这样的记忆,大家到祠堂吃“围餐”。只要带上自己的碗筷和板凳,好菜好饭随便吃,浓浓的风土人情让人非常怀念。

5、新春上灯

年十二上灯,在客家人的习俗里,灯谐音“丁”,即添丁的好兆头。春节后元宵前,凡是生了儿子的家庭都会购买灯笼点起来,如果在宗祠里有组织,还能到集体点灯,是为“上灯”。

客家和客家人的区别?

客家指的是一个民系,客家人则是指属于这个民系的个体。

"客家"是指中国广东、福建、江西、湖南、广西等地的一个民系,也是一个具有独特文化和语言的群体。客家人是指属于客家民系的人。

区别上来说,客家是一个民系的名称,而客家人则是指属于这个民系的个体。客家可以是一个集体概念,包括了所有属于客家民系的人,无论其居住地区或身份。而客家人则是指个体,指的是那些出生在、成长在客家地区,或具有客家血统和文化传统的人。

需要注意的是,客家人不仅限于原籍客家地区的人,也有很多客家后裔分布在世界各地。在中国其他地区或海外,仍有许多人保持着客家的民族身份和文化传统。所以客家人的身份也可以是广义的,包括了原籍客家地区和其他地方具有客家血统的人。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