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对婚姻的规定,民法典对婚姻的八个新规?
民法典对婚姻的规定,民法典对婚姻的八个新规?
民法典是中国法律体系中的一部重要法典,于2020年10月1日正式实施。在民法典中,对婚姻领域做出了一系列变革和新规定。以下是民法典中关于婚姻的八个新规:
1. 保护妇女权益:明确规定男女平等、婚姻自愿、男女双方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家庭事务。
2. 取消“婚前财产”概念:婚姻期间个人财产和婚前财产不再区分,个人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3. 增加“家庭暴力”禁止和保护:明确禁止家庭成员对他人实施家庭暴力,保护受暴力侵害的家庭成员权益。
4. 引入“家庭共同财产”概念:夫妻共同财产由夫妻共同劳动、共同财产增值、共同债务支付等形成,离婚时应公平分割。
5. 引入“离婚冷静期”:当事人有意申请离婚时,应提出书面申请,并经过一定期限的冷静期后,方可办理离婚手续。
6. 引入“离婚协议”:夫妻双方可以协商一致,自愿达成离婚协议,并申请离婚。
7. 增加“离婚损害赔偿”:明确规定一方有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要求对方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8. 增加“恶意拖欠婚约财产赔偿”:明确规定一方恶意拖欠婚约财产的,无过错方有权要求对方承担经济赔偿责任。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概述,具体的法律规定和解释还需要参考相关的法律文本和解释。如果你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法律机构或律师。
民法典对婚姻的八个新规?
1、30日离婚冷静期。
《民法典》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申请撤回离婚登记。
同时,自离婚冷静期届满后30日内,双方未共同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放离婚证的。
2、三种情况下支持返还彩礼
但根据《民法典》新规,符合以下情况并查明属实,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彩礼返还:
(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
(3)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
3、婚前父母帮买房不属夫妻个人财产
《民法典》对此发布相关解释,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
当事人结婚前,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该出资应当认定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但父母明确表示赠与双方的除外。
当事人结婚后,父母为双方购置房屋出资的,依照约定处理;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民法典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相关规定的原则处理。
4、妻子终止妊娠是否侵犯丈夫生育权
《民法典》明确指出:夫以妻擅自中止妊娠侵犯其生育权为由请求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未成年子女抚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
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5、离婚后子女改姓不得以此拒付抚养费
《民法典》明确,父母不得因子女变更姓氏而拒付子女抚养费。
父或者母擅自将子女姓氏改为继母或继父姓氏而引起纠纷的,应当责令恢复原姓氏。
6、持续性、经常性的家暴被认定为虐待
《民法典》明确:在反家庭暴力法明确规定家庭暴力的基础上,将持续性、经常性的家庭暴力认定为虐待,体现了对家庭暴力坚决说“不”的鲜明价值导向。
7、全职妈妈离婚应得相应补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八条 《离婚家务补偿》明确: 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