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结婚风俗是什么样的,太原的风土人情及习俗有哪些?
山西的结婚风俗是什么样的,太原的风土人情及习俗有哪些?
嫁娶习俗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太原在绵长的历史演化中,逐步形成了习惯本地的风俗习惯。
1、成婚前一天晚上男方给女方家送衣服、新鞋、脸盆、镜子等,送四样水果四样点心。
2 、成婚当天0点整(成婚前一晚12点时)夜里男女方都要放3个2踢脚,这也是太原传统的成婚风俗,要冲喜,预示着家中过的红红火火。贴对联,还要吃岁数饺子,通常是岁数+2个(天一个地一个),男女竞赛是谁先吃完,谁先吃完就预示着今后谁当家。
3、男方娶媳妇当天女方老一辈不出席。按太原婚礼风俗是由女方的兄弟、兄弟和舅舅(也就是送亲团)送至男方家,第二天新人一起回女方家(俗称回门)。
4、成婚之日,新娘出门时,嫂嫂不能相送,由于[嫂]与扫星同音,不吉祥。新娘出门的衣服忌有口袋,避免带走娘家的财运。
5 、婚礼未举办结束,任何人皆不行坐新床,而新娘更不行躺下,避免一年到头都病在床上。
6、新郎迎亲路和回来的路不能一样。
7、太原成婚男方家门前贴双喜(囍),女方家门前贴单喜。
生日习俗
1、太原人过生日都是过虚岁,还有句话说生日赶前不赶后,意思是只有提前过生日,不能后补生日。
2、在太原,小孩12岁生日一般要大过,叫“开锁”。“开锁”标志着孩子进入少年时期。这也说明,12岁生日是人一生中较重要的一个日子。
3、太原人在过生日时,必须要吃捞面,名曰“长寿面”。而且在煮面条的时候不能扯断,说是吃了这样的面,人才能长寿。生日前一天要吃饺子,这叫“催生”。
4、在太原66岁生日算是个大日子,“六十六大寿、得吃姑娘的一刀肉”,女儿要买肉,剁66刀坐门口吃,来祈福父母健康。
5、过生日时不能吃烙饼,怕从此翻个,前途坎坷,做事情成功率低。正月过年习俗1.忌打破碗、镜子等物品,以防破财破运。若真不小心打破了,补救方式就是用红纸包起来,默念“岁岁平安”,等待破五日再丢弃。
2.早上忌洗澡、洗头、洗衣物,这样才不会将财富与财运洗掉。
3.忌叫他人姓名催人起床,这样会让对方整年都被人催促做事。
4.早上忌吃稀饭、荤食和吃药,大年初一吃稀饭会导致一整年的贫穷,另外大年初一忌杀生,所以也不适宜吃荤食。尽量不要吃药,除非重病外,健康的人不适宜在这一天吃补药。
5.不煮新饭,要吃除夕留下的过年饭。寓意去年的东西吃不完,到今年还有剩余。
6.忌睡午觉,依古训「禁昼寝」劝人不要懒散,大年初一睡午觉会影响事业运。
生活起居习俗
1、“窗户门对窗户门,不打官司就死人”太原人建筑新房,或在院子里翻盖新房,最忌讳门或窗对着邻居的门或窗户,所以有了“门对门,净死人”的习俗。
2、钉扣子不要双,忌四六(民谚四六不懂)。
3、吃饺子忌数数,说“数一数,少一五”。吃梨子,忌两人分吃一梨,梨、离谐音,怕分离。4、给病人送礼也忌送梨(离)。
5、忌正午过后看望病人,对病人不好。
6、借人药锅忌送回,要等人家自取。
7、吃鱼时忌翻个。
8、扫地忌朝门外扫,说怕把财神扫走了。
9、到年节,禁忌又多起来,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忌说不吉利的话,比如“死”、“没”、“少”之类,包饺子忌说馅少、破、漏。
10、除夕年饭忌吃完,要连年有余。
11、忌说给炉子添煤(没),要说添火,忌打碎碗碟,如果打碎了,就要说“碎碎(岁岁)平安”以解邪祟。
12、除夕夜,满地瓜子壳忌扫,说要踏碎(岁),也是碎碎(岁岁)平安的意思。
13、孕妇不能吃兔肉,否则生下的孩子会生兔唇;亦不能吃螃蟹,否则分娩时会横生倒养。 14、家里接待初次来访的客人时,不能包饺子,说这样喻意捏人家的嘴,很不礼貌。
15、吃饭时不能用筷子敲碗、碟,说这是乞丐的习惯。服装穿戴习俗1、无论男女老幼的衣服,下摆都忌毛边,因为人们普遍认为,毛边的衣饰是丧服的形式,不吉利。
2、衣服破了或扣子掉了,忌穿在身上缝补,说是“身上连,万人嫌”。衣服上的扣子一般忌用双数,有“四六不懂”或“四六不成材”的说法。
3、男人的帽子忌用绿色,民间把老婆与别人有染的男人,称作是戴绿帽子。
4、服装忌金黄色或银白色。衣料的图案忌仙鹤或寿字等等,因这些都是寿衣的颜色和图案。所有的这些有关服饰方面的禁忌,都只是一种消极的防范手段。
山西过年的风俗?
初一 大年初一第一件重大的活动就是凌晨点旺火接神。接神时,男性家长率几个子孙端上事先摆好的供盘香表,到院中点燃旺火,众男子磕头叩首接神。 天亮后祭祀神位和祖宗。家长带领全家依次给各神位点蜡、敬香、摆供、敬酒,三跪九拜。设在院中的天地神谓之全神,神龛上书“天地三界十方万灵真宰”,供品最丰富。晋西北地区,习惯摆五盘炒菜、五盘凉菜、五盘干鲜水果、五盘油炸小吃、五盘特制花馍,取五福来临之意。祭祖毕,当场按辈分大小,晚辈依次向长辈拜年。 拜年是春节活动中重要的习俗。拜年可分为家拜、近拜、远拜等形式。家拜是一家人中小辈给长辈磕头,如今多数地方是鞠躬行礼。近拜是给本村未出五服的长辈拜年,进院要先拜神祖,然后给长辈磕头。远拜是本村亲朋好友间的互拜。 正月初一禁忌颇多。说话都说吉利话,做事要特别小心谨慎,忌打碎碗碟。万一失手打碎碗碟,不要说话,悄悄将碎片捡起来扔到井里或窖里,意为破财不外流。如今,无论年节或平时,遇到失手打碎碗盘的,都会不失时机地说几声“岁岁(碎碎)平安”。晋北地区春节这一天忌挑水。晋南一些地方却讲究春节或初二要从外面挑一担水回家,象征着招财进宝。 初二 初二开始走亲戚。晋北和晋中多在初二回娘家,晋南多在初三。大同一带则有正月初一接待女婿的习俗。晋南的新绛,初二是娘家去看望出嫁的闺女的日子,去时抬着食箩,担上食盒。一箩油食,一箩馍,礼品很重,尤其第一年,花样齐全,相当排场。婆家取礼极轻,如果没有公婆就不取油饼,有则取。油饼表示敬老。回礼一般也是回馍。 万荣农村视初二为鬼节,《万荣县志》载:“二日,新丧之家,亲戚咸来烧纸,女家特送锞串悬门首,邻里皆送锞纸,名曰‘首节’。”有的人家因不忍搅扰对新丧亲人的思念之情而停止拜年,今万荣县人初二仍不出门拜节而在家祭祀。晋中祁县也有出嫁女子初二祭去世父母之习,故不能在这天回娘家拜年。初三是看舅的日子,甥男甥女去舅家看望姥姥和舅父母。 初五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称之“送穷节”。晋西北地区许多村落,太阳出来要掀起炕席,打扫炕土倒掉,称为“送穷”。晋东南则习惯将烂衣破衫扔到院墙外。晋南民间传说古代颛顼时期,闾中生下一男孩,穿上新衣就哭闹,不是撕破新衣就是故意在屎尿中打滚,人皆呼其为“穷子”。所以晋南有些地方在这天掏院厕将粪送出门外,称“送穷子”。 过了初五,春节期间所有禁忌开始解除。破五以后人们开始干活,过年的气氛日渐稀疏,所谓“五日年下”即是指此。
山西长治结婚流程最全详细清单?
订婚到结婚的流程在不同地区和家庭有所不同,以下是一般的山西地区订婚到结婚的一些流程:1. 订婚仪式(可以在男方或女方家中举行):双方父母代表或亲属见面,并商定婚事,确定婚期和婚礼形式。2. 送聘礼:男方家庭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购嫁妆礼金、礼品等,送往女方家庭。女方家庭收到聘礼后,可以宴请男方家庭并表示谢意。3. 过大礼:婚礼前一天或在婚礼当天,男方家庭将彩礼送至女方家庭,女方家庭接收彩礼,并准备茶酒等供男方家长和亲友饮用.4. 婚礼仪式:确定婚期后,双方家庭根据自身经济情况,选择举办婚宴或简单的结婚仪式。婚礼仪式中包含迎亲、拜堂、交换戒指等环节。5. 宴请婚宴:婚礼结束后,双方家庭可以根据经济条件安排宴请亲友的婚宴。6. 注册结婚:完成婚礼后,双方携带所需材料到当地婚姻登记机关完成结婚登记并领取结婚证。注意:以上仅为一般流程,具体流程还需根据双方家庭的习俗和个人意愿而定,不同地区和家庭也会有差异。
山西长治屯留区结婚习俗?
千百年来朴实的长治人民不仅在劳动中创造者属于自己的民俗文化,而且在民俗中演绎者文明。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其中娶媳妇可谓人生大事。屯留区的结婚风俗和长治其他地区大同小异。但是屯留区内也有不太一样的。基本都有这么几个过程,议婚,订婚,迎娶,婚礼,拜堂,回门。
山西大同结婚风俗帽子钱是改口钱吗?
我自己的愚见:我认为帽子钱和改口钱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改口钱是媳妇改叫丈夫父亲母亲的钱是为改口钱,而帽子钱则是女方父母给女婿的钱另外还有给买鞋的钱,意思是顶天立地,过去是给买帽子和皮鞋现在则一律都给成钱了就这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