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人征婚网,能分享一个哭笑不得的笑话吗?

2023-11-09 03:18:04 35阅读

军人征婚网,能分享一个哭笑不得的笑话吗?

话说从前有个老人,到月末领了工钱,打算犒赏犒赏自己。下班后直接去了小饭馆,到了饭馆,要了盘苦肠炒辣椒,又要了盘汤泡肚,一壶小酒,在大厅一处桌旁坐等。过了一会跑堂的小二端着菜来啦!许是客多,忘了谁的菜。大声呦呵着:“谁的肠子,谁的肠子。”老人一听,知道菜来了,却不好意思应声(明明是猪肠猪肚)。跑堂的小二生气啦!再没人要,就让官府来查。老人没法,是我的,“我的肠子,我的肠子,”小二怒道:“你的肠子不早点说,这么忙,真是瞎耽误工夫。”老人无奈的摇了摇头(心想你也不想想,怎么问的)。坐下吃菜喝酒,心想早点吃完,回家再也不到小店吃了。眼瞅着要吃完了,进来一群半大小伙子。一看老人要吃完啦!就喊哥几个就这了,这老头眼瞅就完了。老人一听当场差点气抽。心想管他呢!可抬头一看,转圈围着好几个小伙子。算啦!不吃了回家吧!这几个小伙子互相谦让着坐下,挺好这老头这么快就完了(一般情况下完了就相当于死了),大家快坐,快坐。

老人生了一肚气,回到家里,心想这都谁家的孩子,话不会说,事不会做,真真没教养。到了傍晚,准备早点睡觉,就听有人啪,啪,啪,敲门。谁呀!给您送钟来啦!老人一听,这个气呀!白天说我完了,晚上又来送钟,打开门夺过钟扔出了门外,边扔边骂,好小子你可真孝心啊!我让你送钟,我让你送钟。(过去几乎家家都有挂钟,前些日子钟坏了,送到外甥开的修理部修理。钟修好了,外甥怕老人家求怪累的,亲自给送回来,不成想,唉!)外甥扶住老人,见老人脸都气白了,手脚颤抖,就问:“舅舅您这是怎么了?”老人一看是外甥,气消了大半说:“舅舅气糊涂了,还以为……,于是把来龙去脉一说。一拍大腿,完了,这回我的钟真的完了。唉!!!”

军人征婚网,能分享一个哭笑不得的笑话吗?

身边有哪些爱贪小便宜的笑话?

老家三婶平时去别人家恨不得顺回来一把葱,今年年初却主动花了5000元,三婶到处喊冤,当我们知道真相时,都觉得她这是自作自受。

三婶年轻时候是民办教师,后来根据政策转了正,退休后一个月也有不少工资,但是她却极度抠门爱占小便宜,因为几件事成了方圆几里的名人。

三婶为了给孙子省奶粉钱,厚着脸皮去邻居家讨奶吃,孙子生病后还倒打一耙说怪邻居喂孩子奶!

三婶退休没两年就接了儿媳妇,儿媳妇是儿子的同学,俩人高中就认识,当时女方要结婚的时候,就有人告诉女方说她这未来婆婆是个难缠的主,让她考虑清楚,怕女孩嫁过来不是婆婆的对手,一天到晚被欺负。

可惜当时女孩被爱情蒙蔽了双眼,哭着闹着非要嫁过来。

刚嫁过来的时候,儿子和儿媳妇在外地上班,也在外地买了房子,两方是相安无事。可一年后,儿媳妇生下孙子后,一切都变了。

儿媳妇要求请个月嫂照顾自己,她对三婶的儿子说,她和这婆婆相处一年多了,说实话婆婆啥样自己心里也清楚,婆婆就是个不会伺候人的主,自己也不想落下月子病,所以请个月嫂花俩钱大家都开心。

三神儿子觉得这没毛病,请月嫂在大城市已经成为主流,钱花了还能挣。结果三婶一听请个月嫂要一万多,心疼的不行,她话里话外骂媳妇是个不懂持家的败家娘们,非要自己伺候,结果这个月子光是婆媳矛盾都闹了好多次,儿媳妇的奶直接被三婶气没有了,儿媳妇差点抑郁。

三婶儿子愁的都有了白头发,刚出月子没多久,当时刚秋天天气不热,儿子直接让她把小孩抱回老家了,他得赶紧带着媳妇治病去。

三婶回到老家就听说隔壁侄子家刚生了孩子,侄媳妇的奶多的很,于是她每天准点抱着孙子去侄子家讨奶吃。农村人本来也热情,再加上侄媳妇初为人母,也心疼这个小孩子没奶吃,所以也没有拒绝。

结果三婶是毫不客气的一天到晚去侄子家,后来甚至早上把孩子送去晚上才去接,这侄媳妇有意见了,自己等于多生了一个孩子,半个月后,侄媳妇借口回娘家小住,这才把三婶这个毛病给断了。

刚断奶小孙子不吃奶粉,几天后生病了,三婶逢人就说都怪侄媳妇,要是她一直给喂奶孩子怎么会生病,这话很快传到了侄媳妇耳中,两家人因为这件事闹得到现在都不来往。

后来儿媳妇好些就把孩子接走,到现在儿媳妇也不让他们老两口去。

三婶常说,有光不占是个傻子,为了吃席的时候把上面的菜都拿走,她骗别人说自己家的狗要吃!

农村里有个婚丧嫁娶的,全村人都会来吃席,三婶最爱去吃席了,因为她只需要花一个人的钱,就能把一桌子的菜装回家。

每次开席的时候,三婶身上装的最多的就是食品袋,而且她还会特意带个纸箱子。肘子上了了,她二话不说就把肘子全部装到袋子,然后迅速把袋子放纸箱子里。鸡、鸭、熟肉拼盘这些更不用说,但凡牵扯上一个肉菜,三婶出手总是快、狠、准,一个不拉全部装走。

能被留下的只有那条鱼和一点带青色的菜,鱼留下是因为鱼不好装还有刺,青菜的话农村多得很,这些都不是三婶的菜。

大多数人还是要面子,也不好多说啥,有一两个说话尖酸刻薄的就说:三婶,你这也有点过了吧,你掏一个人的钱,把一桌子饭菜都打包了,让我们吃啥?

三婶下巴对着桌子上留下的那些菜,点着下巴说:看看你说的,我咋都拿走了?桌子上不是还留了这么多嘛!大家也吃不完,今天特意给我家狗带点吃的,省的浪费,你看你们还和一个狗抢吃的?

饭桌上的人气的说不出来话,说了就是和狗抢吃的,而且是和一个小狗抢吃的,不说吧气的慌,实在是气不过,一个桌子上又有人说:三婶,就你家那条狗,连个鸡都吃不完,它咋能吃这么多?

三婶不慌不忙拉着长音说:哎!你不知道,那狗现在长身体呢,能吃得很!

结果第二天早上,刚好有人有事去她家,看着她和三叔吃的菜正是昨天带给狗吃的鸡、鸭这些,那人极度尴尬,就连一直都脸皮厚的三婶也有些坐不住了,她忙说:你都不知道,我家那狗昨天不知道咋了一直不精神,啥也不吃,我还说吃完饭问问咱们村的兽医这狗吃点啥药呢!

三婶话音刚落,她家的狗子一下子蹿出来,对着来人就是一顿“汪汪”叫。

后来村里就传开了,吃席千万不要和三婶吃一个桌子,不然本金是肯定吃不回来的,甚至还赔本。三婶说的没错,是啥都没浪费,还省了她家的粮食,最可怜的是那条狗子,啥都不知道的情况下背了黑锅不说,说不定还得吃点药封口。

三婶去旅游吃了一斤一百多的免费牦牛肉干,回来却花了5000元补牙,她逢人就说旅行社黑!

去年夏天的时候, 三婶去县城买东西,看见旅行社宣传三天四夜四川游才六百来块钱,她一想前院邻居前不久刚被孩子安排旅游了一场,自己没啥可比,再加上那会旅行社的人又是喊阿姨又是端水的,一下子她就把钱给交了。

到家她就觉得吃亏,打电话给旅行社说自己不去了,也不知道旅行社咋说的,她最后也没退钱,临走前,她还说自己死活要把这点钱给弄回来。

到了四川后,景色自然和内地不同,别说三婶玩的还真开心。第二天导游就把他们带到景点上,下车就是一个商店在卖牦牛肉干,标价160元,品尝不要钱。三婶开心的不行,她也顾不得自己牙口不好了,站在免费牦牛肉干面前就迈不动腿了,吃了一块又一块就是不说买,同行的人都劝她:我看你吃的这么香,看来你喜欢吃呀,那你买上些回去吃,这里的肯定纯正!

三婶嘴里塞了一嘴肉,说话含含糊糊:现在网络可发达,网上就能买到这样的,还不用几千里地背回去,多省事,再说吃的东西还是要好好尝尝才行,不能恁贵买回去没人吃,那不是浪费了嘛!

同行的人估计也看出来了门道,只是笑再也不吭声。

三婶正吃的起劲,导游开始叫他们进景点了,三婶二话不说挑起一条长点的牦牛肉干干脆利索的放进嘴里,迈开步子就去追导游。

还没追上导游,她就听着自己嘴里“咯嘣”一声,嘴里还有点腥味,三婶也顾不得心疼那块肉了,赶紧拿出来,顺带拿出来的还有自己半颗牙。

原来她为了快点把肉吃掉,就嚼得快了点,但是她上面的牙全部都是假牙,下面的牙也都有些松动,只不过为了省钱她都没有找医生修理,这下子好了,最里面的大牙直接掉了半颗。

三婶气的把牦牛肉干扔的老远,见了导游就埋怨她带的这景点是啥玩意啊,简直是坑人,可怜导游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等三婶回到家里,她这颗坏牙就时好时坏,动不动就疼,村里再有席的时候,她也吃的少了,有时候都不去,牙疼的吃不下,人们知道这件事后,都笑话她,说她是便宜占尽,总有失手的时候。

等到今年过完年,三婶实在是受不了这个牙疼,去看牙医,结果其他牙也有问题,看牙前前后后花了有5000元,她气的直骂旅行社,说不是这黑心旅行社自己怎么能花这么多钱,但是三婶根本没想过让自己花钱的原因是啥。

三婶这就是贪小便宜,吃大亏的典型,可惜她一直都认识不到自己的错误,总是把倒霉怪在别人身上,所以三婶现在也成了村里最不受欢迎的人。

回到题主问题:身边有哪些爱贪小便宜的笑话?

看到这个问题,我第一想到的就是三婶,因为在我所认识的人当中,再也没有比三婶更爱贪小便宜的人了。

做人一定不要贪小便宜,你以为得到了便宜,最后反而失去更多。就像三婶一样,不舍得给儿媳妇请月嫂,最后却和儿媳妇闹掰,弄得老死不相往来,表面上看她是省了一万多,可实际上,她失去的是一家人的亲情。

贪小便宜,真的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三婶用狗吃东西做幌子,把吃席的菜通通收走,表面上看是她额外得到了很多好吃的,但是实际上因为这件事她已经名声扫地,再也没有人愿意和她真心交往。

贪小便宜,最后一定会吃大亏。三婶为了占便宜,白吃人家160元的牦牛肉干,结果白白损失了5000元,哪多哪少,相信只要上完小学的人都能算清楚,但是爱占小便宜的三婶却一定算不清楚。

做人,一定要厚道一点,千万别贪小便宜吃大亏。

你见过亲手毁掉自己家庭的男人吗?

见过,周秀兰的丈夫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周秀兰是我的高中同学,也是我的大学同学,我们俩个人关系相当好。从高中到大学一直相跟着,开学时一同去学校,放假了一同回老家。毕业后,我们又一同分配回我们小县城,只是她去了一中,而我去了二中,不过我们依然在一个地区,依然经常见面,依然经常小聚。

念书时,周秀兰就是学霸级的人物,每年系里的奖学金非她莫属,每个学期,她们家都会收到学校给寄来的喜报。村里的大人们常常以她为榜样,来教育自家的孩子要好好学习。

参加工作以后,她更是认真负责,精心备课,用心讲课,耐心辅导,细心批改作业,由于教学方法得当,学生们都喜欢上她的课。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小县城里有工作、有学历的女青年很少,特别是本科生更是少之又少,所以像周秀兰这样的女孩子在当时很受人们青睐。

不久经人介绍,周秀兰认识了她的丈夫李晓东。李晓东没有念过高中,更没有上过大学,他初中毕业后就参了军。在部队待了七年后,他转业回到了老家,被安排在县人武部。当时县人武部部长就是李晓东的父亲。

李晓东虽然没受过高等教育,但受到过部队的特殊教育。他非常礼貌,待人非常温和,也非常健谈。再加上他身材魁梧,穿上制服更显英武帅气。况且李晓东是家中独子,他的母亲是县妇联的干部,父亲更是当了很多年的武装部长,他的家庭条件在这个小县城里属于小富之家。所以李晓东找对象的条件也很高。

周秀兰虽然对李晓东的学历很不满意,但李晓东的家庭条件和本人的气质还是很不错的,值得交往。

李晓东的母亲是县妇联的干部,门弟观念很深,她看不上周秀兰的家庭,但又觉得儿子能娶个大学生也是不错的,毕竟儿子的学历仅是个初中毕业。所以她经常让儿子邀请周秀兰来家里玩。

这一来二去的过了不到半年,他俩就订婚了,一年后就结婚了。

在那个年代,大部分年轻人结婚都得租房子住,而周秀兰一结婚就有了自己的小院子,有了自己的房子:三间正房,三间南房,左右还各有厢房,真是人有住处,东西有放处。正房宽敞明亮,布置得也很新潮,各类新式家俱一应俱全,这样的条件,一般人奋斗几年才能实现啊?我们都很羡慕周秀兰,都私下里说人家的命怎么那么好呢?

结婚一年后,周秀兰生下了女儿静静,李晓东更是喜不自禁,每天虽然忙得不亦乐乎,但依然口哨声、歌声不断。其乐融融的日子不就是自己向往的生活吗?周秀兰也是心里美滋滋的。

如果日子就这么平平安安地过下去,周秀兰的生活也不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只是这一大转弯竟是由李晓东的工作调动和升迁引起的。

李晓东虽然只有初中学历,但参加工作后,他通过各种途径也取得了大专文凭。再加上有他父亲的引荐,三十七岁那年,李晓东被调到了另一个县的武装部工作,并担任了该县武装副部长一职。

虽然这个县离我们这也不太远,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但毕竟得每天上、下班,李晓东不可能天天两头跑。而为周秀兰办理工作调动的事,也不是几天就能办理好的,所以没办法,人到中年的他们过起了两地分居的生活。

一开始,没有特殊情况,李晓东每个周末往回跑。半年后,周秀兰觉得不对劲了,李晓东回来的次数越来越少了。每到周末就有事,不是开会就是检查,甚至有时一、两个月也顾不上回来一次。并且,周秀兰还发现,李晓东即使回来也是魂不守舍、心不在焉的,说话时常常支支吾吾的,有时候竟答非所问。

周秀兰是个很有心的人,她从李晓东身上的变化上看出了端倪:他在外面有人了。但她不爱多说话,更不爱和人吵闹。她不想失去这个家,她的女儿正要上初中,她不想让女儿受到任何影响。

她试探着和他说工作调动的事,说搬家的事,但李晓东总是以太难了为借口,一直拖延着。周秀兰心凉了,李晓东真的变了,变得不爱这个家了,也不爱这个家里的人了,包括他的女儿静静。

周秀兰有个表哥,在李晓东工作的这个县当副县长。她找到表哥,把自己家的情况告诉了表哥,希望表哥能帮忙解决她工作调动一事。

真是朝中有人好办事,没过一个月,周秀兰也调到了李晓东工作的那个县城,而且还是到县教育局档案股工作。并且孩子的入学问题也解决了。

李晓东想也没想到,自己没管没问,周秀兰竟把一切都办理好了,他再也没有托辞了,必须得搬家了。

不久,李晓东找好了房子,他们把家搬了过去,两地分居的日子结束了,从此一家人又生活在一起了。李晓东每天按时上、下班,生活似乎又回到了从前那其乐融融的状态。为了孩子,周秀兰对李晓东以前的一切不闻不问,假装不知道。每天在李晓东上班的时候,她照样给他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不过周秀兰到新单位上班不久,便耳沿耳边听说了李晓东的一些糗事。

原来在这座县城里,有五个很不一般的女人,她们都三十多岁,都长得很好看,其中四个是结过婚的,不知什么原因又离婚了,现在都单着呢。而有一个叫娟子的女人一直没结过婚,不过和那四个女人关系挺好。五个人经常饭店进酒店岀、歌厅进舞厅岀的,生活随意自在,并且她们身边经常会有男人们簇拥着,本地人给她们取了个绰号,叫“五大连池”。

这“五大连池”在当地可不简单啊,无论什么样的男子,她们都能拿得下:从政的、经商的,坐办公的、搬砖头的,年岁大的,年纪小的,有老婆的、没对象的,……她们都能做到招之即来,挥之即去,或者是你想离去也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就像人们所说的一种叫粘(nian)然然的花,一旦粘上了就很难剥得下来。所以本地知道内情的女人们,都把自己家的男人管得严严的,不得让他和她们有一点点来往。

李晓东调来这里工作的时候,他不知道具体的情况。有一天晚上,单位的几个人请他去饭店吃饭,隔壁房间正好是“五大连池”几个人。同去的几个人都认识“五大莲池”,他们都喜欢这几女人的豪爽、妩媚、开朗,都想和她们聊天、喝酒、嘻耍、玩乐(其实男人们都是这德兴,一方面喜欢和这样的女人交往,另一方面又不希望自己的女人是这样的人)。

于是两桌人拼到了一块儿,喝酒、猜拳、唱歌、跳舞、白酒、啤酒……,喝到昏天黑地,玩到大汗淋漓。从此娟子认识了李晓东,李晓东也注意到了娟子。从此,李晓东每天没到下班时间,娟子就和他约好了相聚的地点。从此李晓东的周末就经常有事不能回家了。

可能最初李晓东也是抱着玩一玩的心理和娟子交往着,可他并不清楚娟子和那几个女人不一样,她没结过婚,她在玩的过程中也在寻找,寻找一个靠山,现在她找到了。李晓东就是她要找的靠山,她要把他紧紧地抓住、套牢…。于是小城里的人们都知道了,“五大连池”中的娟子的心上人竟是个转业军人,而且还当着官呢…。

周秀兰听到这些消息,心里翻江倒海,火气一股一股地往上冒,酸水一股一股地往上涌。她真想立马就和李晓东大干一场,然后分道扬镳,各走各的。但她前思后想,还是压住了火气。孩子正处在关键时期,她不能让孩子也成了单亲家庭中的一员。为了孩子,她只好再一次忍住了,只要他不提,好好地过日子,她就什么也不问,什么也不说,就当什么也没发生过。

可是世界上的有很多事情不是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的。周秀兰万万没想到,自己不想说的话、不想做的事,竟然有人逼着她去说、去做。而李晓东也没想到事情竟会发展到这个地步。

那是个周末的下午,孩子和同学们玩去了,他们俩午休起来正坐着喝茶呢,忽然听到了敲门声,两人对视了一眼。来这里还不到两个月,熟人也不多,这是谁呢?

周秀兰起身去开了门,门口站着一个打扮得十分新潮的女人,大约三十多岁,大眼睛,皮肤白润细腻,大波浪卷发,一身墨绿色套裙,配上高跟鞋,显得高挑挺拨。周秀兰疑惑地问:“你找谁?”那女人抿嘴一笑,说:“找李部长。”这时候李晓东也走过来了,他一看到这个女人立马恍了神,两只眼珠子一动不动地盯了她一眼,便立马笑着,假装镇静地说:“噢,是王娟,请进来。”

王娟进了家,周秀兰一边让坐,一边忙着给倒水,心里还一边打鼓,莫非这就是“五大连池”中的娟子,她来干什么呢?不过她没再多问一句,而是冷冷地看着李晓东说:“你们有事就你们聊吧。”

谁知王娟竟笑着说:“嫂子别走,咱们一块聊吧,这事你不同意还真解决不了。”

周秀兰停住脚步说:“什么事还得我同意?你们还真的有事?”她一边说一边看向李晓东。

李晓东忙说:“没事没事,你先进里边去。”并且一边说一边推着周秀兰走向另一个房间。

不料王娟竟站起来,摸着自己的肚子笑着说:“我怀孕了,已经两个多月了,李部长知道孩子的父亲是谁?”

犹如一颗炸雷在头上爆响一样,周秀兰的脑袋瓜“嗡”得响了一下,震得她身子也抖了一下。

李晓东生气地对王娟说:“娟子,你不许胡说八道,这和我有什么关系。”

王娟却笑吟吟地说:“李部长,莫非你说得话不算数了?”

李晓东还想说什么,但被周秀兰的喊声拦住了。只见周秀兰颤抖着手指着王娟说:“你给我滚出去,赶快、马上。”

这时候王娟一边往门口走去,一边还是笑着说:“我希望你同意离婚,因为我准备把这个孩子生下来,医生好像说是个男孩,你们要是不相信,等孩子生岀来就做个亲子鉴定。”说完她走岀去,真的关上门走了。

周秀兰崩溃了,她一下子瘫软在地上,没想到一忍再忍竟然忍岀了个这样的结果。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一串串的流个不停。这该怎么办呢?同意,这个家没了,孩子就成了单亲家庭中的一员了。不同意,李晓东就会被起诉、被判刑,孩子就成了囚犯的子女。

第二天,李晓东的母亲来了,是周秀兰打电话叫来的。这么大的事,她觉得自己作不了主,因为不论怎么做都会伤害到女儿。婆婆是妇联干部,听听人家的意见,或许有第三条路可走。

没想到这第三条路竟还是离婚,说实话,如果不是为了孩子,周秀兰早就离婚了,这种同床异梦的日子真不是好过的。王娟就是她心头的一根刺,时不时地刺的她心疼一下,离婚了就把这根刺拨掉了,只是可怜了孩子。

不过婆婆还准备了后手,她说让他们先离婚,让王娟和李晓东结婚。等王娟把孩子生下来,再让他们离婚,然后周秀兰和李晓东复婚。

周秀兰听了这话,差点吐出来,太恶心了,不过为了女儿,她还是忍了,只要女儿同意,暂且就这样吧。

没几天周秀兰和李晓东离婚了,离得悄无声无息;不久李晓东和王娟结婚了,结得也是悄无声无息。

女儿和周秀兰住在一块儿,李晓东隔一断时间过来看看女儿,每到这个时候,周秀兰就躲进了卧室,这个男人仅是女儿的父亲,和自己一点关系也没有了。若不是为了女儿,她和他连一句话都不想说。

不久王娟把孩子生下来了,是个男孩。李晓东和他父亲、他爷爷都是三代单传,李晓东结婚后,周秀兰生了个女孩,他们都感到有点失望。虽然都是共产党的干部,但重男轻女的思想还刻在他们的脑子里。

不料,阴差阳错,王娟竟给生了个男孩,一家人把先前的不快全忘了,更把先前的承诺也忘了。一家人齐心协力地侍候王娟和孩子,把周秀兰和静静抛到了脑后,好像这两个人与他们一点关系也没有了。

李晓东过来看女儿的时间越来越少了,一是因为他忙,二是因为他有儿子了,而且还小,更得需要照顾。

静静也长大了,也懂得了很多事,特别是也习惯了和妈妈在一起的生活。爸爸总是忙,来不来都无所谓。至于爸爸和妈妈复婚的事,她更是提也不想提,大人们的事情由他们自己处理吧,自己把自己的该做的做好就行了。就这样假离婚变成了真离婚,李晓东亲手把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折散了。

周秀兰虽然心里还憋着一股子气,但看到女儿能坦然地面对这一切,她也不想再说什么了,一切大概都是命,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一切都过去了,但愿孩子能理解一切。

谁料想,人算不如天算,王娟的儿子过百岁岁的时候病了,呼吸困难,小小的脸蛋憋的通红。他们抱着孩子去了医院。

一番检查下来,医生告诉了他们一个晴天霹雳的消息:孩子得的是先天性心脏病,急需做手术。但现在还小,只能住院保守治疗。

至于病因,医生解释说一是遗传,二是母亲怀孕期间喝酒、抽烟或服用不当药品所导致的。李晓东和他父母亲听完医生的解释,什么话都说不出来了。

后来王娟实在接受不了每天面对一个病孩子的现实,更不想过这样的日子,竟在一个晚上偷偷地跑了,跑得无影无踪。李晓东父母亲只得搬过来帮他照料孩子。

孩子经常需要住院治疗,李晓东的父母亲年岁也大了,精力和体力也都大不如从前了,再加上每天面对着患病的孙子,他们更是心疼不已,每天劳累之余总是长吁短叹的,天长日久,积劳成疾,终于双双病到了。

现在李晓东不得不丢下工作,一边照顾年迈的父母亲,一边带着孩子东奔西跑地去看病,不久他的人武部副部长的职位也被免了。就这样,一个大有前途的人走上了一条暗淡无光的路;一个好端端的家却千疮百孔,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军恋相亲网靠谱吗?

靠谱。

军嫂网是军嫂(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网站,致力打造一个服务军嫂群体的社会公益平台。

军嫂网坚持以全国军嫂为服务群体,以弘扬军嫂精神、展现军嫂风采、丰富军嫂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宗旨,按照“信仰崇高、导向鲜明、落地生根、勇于担当”的工作思路,倾心打造“五大工程”,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军企军民共建,不断提升军嫂的归属感、幸福感和荣誉感,为创新开展新时代双拥工作,进一步巩固军政军民团结、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为什么把名字叫做大赢家?

其实《大赢家》能让人发笑的情节还是蛮多的,我稍微举几个栗子,如果喜欢可以去头条西瓜看看。毕竟作为第二部线上免费播放的电影,不能让《大赢家》发行方与字节抖动公司寒心寒肺,打消他们的积极性。

1.第一笑点 全场最佳:银行机器人

银行机器人的第一场出场,是正在给银行客户介绍基金理财产品,被着急下班的胖子王戈一脚踢开,镜头不多,一闪而过,不过却给观众银行与时俱进,使用高科技机器人为人民服务的形象。

银行机器人的第二次出场,是在严谨抢完银行后发现现场已被包围,只好逃回银行内,并说服还在银行内的众人配合自己。当严谨拿着水枪高喊:“都举起手来。”,众人调侃“谁不举”的时候。机器人的面部表情,从吃惊、疑惑、到高高兴兴地配合,然后慢慢地举起自己的小短手。表情处理生动,令人发笑。

不得不说真是个机智的小可爱。

如果没人要,请通知我,我想抱回家。

银行机器人的第三次出场,是银行内的警察憋不住,打算上厕所,银行机器人跟着警察进入厕所,帮警察望风,并吹起了助兴的口哨。

银行机器人的第四次出场, 是在行长进入银行内部,假装成严谨被警方击毙,众人列队接受行长批评。是的,我们的小可爱机器人身为银行员工之一,也在队列中,并被无良行长,强行转过脑袋。

银行机器人的第五次出场,这回厉害了,银行机器人先假装成无辜路过的小可爱,放松所有进攻特警小队的警惕心

在特警小队放下枪后,脸色一刷,化身毁天灭地的战斗机器人施瓦辛格,把一队进入银行强攻的特警打得落花流水。

帮助严谨夺得这场抢劫游戏的胜利。

2.第二笑点 感天动地十佳父母:腾格尔和许娣。

严谨被行长指点为劫匪人选,与警方合作进行抢劫演习,回家跟家人说出实情。全家人不可思议的看着严谨,随后决定认真支持儿子的事业。

比如,儿子严谨认真地做抢劫计划,在路边观察规划着时间路线,被朝阳热心大妈举报,给民警逮进派出所。民警给家人打电话,身为严谨父亲的腾格尔是这样说的:“领导让他扮演劫匪是对他的信任,你能不能通融一下,为孩子为了抢银行下了不少功夫。非常认真。你现在抓他,不是等于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吗?”

严谨被放出来以后 ,腾格尔决定亲自教导严谨,说出那句:“有困难克服困难,没有困难,就给警察制造困难。”

抢劫银行演习事情闹得太大,顺利上了新闻。可把给严母高兴坏了,看着手机直播,一边高喊着:“这是我儿子,这是我儿子。”一脸的骄傲,满嗓子的自豪,可把我笑乐了。

一直被围困,没有办法之下,行长请来严谨父母,决定让严谨父母好好劝劝儿子。严父在摆出一番造型之后,

拿着喇叭高喊:“坚持到底。”让我笑中翻腾起热血,脑海一首阿杜的《坚持到底》直接给他配上乐。

严母许娣更是搞笑,大声说着儿子火了,亲戚朋友纷纷要给严谨介绍对象,在紧张的对峙中,给儿子介绍起了对象,什么张阿姨的外甥女,身高一米六五,谁家的女儿,身高一米九。印象最深刻的还是那句:“家里有两套房,还是学区房。”,让我觉得那个悲哀的小人们,其实是我吧……

3.第三个笑点 银行内所有人质

见义勇为的大爷用一通快到模糊的猛如虎操作,证明了你、大爷终究还是你、大爷。

牙疼的银行老员工代乐乐,更是把尖酸刻薄演得惟妙惟肖。

代乐乐见到一群被俘的特警们一秒变花痴的样子,也是让人忍俊不禁。

作为影视新人的孟鹤堂饰演大堂经理,在搭配上王戈以后,更是笑料不断,笑果满满。

瞧瞧孟鹤堂这自恋的小样,怪不得是“亚洲第一男团”的颜值担当。

民警张子贤的台词功底,那更是不用说的,从《流浪地球》到《我不是药神》里的小角色,到《大赢家》里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民警,发挥一直稳定出色。从警局给严父打完电话后那句“你们家这是团伙作案。”再到吃拒绝口香糖的那句“烧给我”,无一不给这部喜剧添光加彩。

孕妇陶慧同样有不少镜头,那句“劫匪要孩子跟她姓。”,我一口盐汽水噗一下喷了出来。

乱入特警队的银行保安阿如那(左一),我就记得《驴得水》有过他出演,印象比较深的是《妖妖灵》那个不好好抢劫,就要回家继承亿万家产的小老弟。

至于为什么叫大赢家?

影片通过塑造一个做事认真,又常常被人忽视的小人物,在不断的努力下证明了自己,最终赢得同事、朋友,甚至是全社会的肯定。这种结果,已经算得上是人生赢家了。

结语

或许这部《大赢家》确实存在一定的不足,如主角人物形象塑造不成功、剧情转折不够流畅、情感变化稍显突兀、强行升华主题等缺陷。

但一众的配角的出色演绎,层出不穷的笑料,能在特殊时期带给人欢乐,我觉得他就是一部合格的喜剧片。

哪怕评分不高, 仍需心怀感激。感谢头条与《大赢家》的无私奉献。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