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交友,那么历史上的江东是现在的哪里呢?
马鞍山交友,那么历史上的江东是现在的哪里呢?
提及三国中的东吴,“江东六郡”是一个绕不过去的重要话题,因为它是东吴能够三分天下掩有其一的根基所在,甚至东吴的奠基者孙策也被称为江东小霸王。要搞清楚三国的“江东”指现在的哪里,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江东”?
什么是“江东”?在古代,如同常常以“河”指代黄河一样,提到“江”而不加限定词,一般都特指长江,是故“江东”一词自然与长江有关。虽然万里长江自冲出虎跳峡后,大致呈东西走向,并不存在如同黄河晋陕段那等几乎呈笔直的南北走向的江段。然而自江西九江至南京段,长江向东北方向斜流,且更偏向于北,给古人以南北向奔流的错觉。于是乎,800里皖江成了古人分割长江东西岸的标志性江段。
位于皖江东侧的区域,也即包括皖南、苏南、上海及浙江在内的长江下游江南一带,被称为江东,广义上也会把赣东北囊括进江东这个概念中。
有江东自然就有江西。隋唐以前的江西与现在的江西省不是一个概念,现在的江西属于行政区划,隋唐以前的江西则是一个地理概念,特指皖江以西的皖中地区,一个位于江南、一个位于江北。
由于古人以南为尊,所以划分地理上的左右时,以面南而为标准,是以在古代以东为左,以西为右。故江东又称江左,江西又称江右。
东汉时期广义上的江东、江西范围,与十三刺史部中的扬州辖地重合。东汉扬州本辖九江郡、庐江郡、豫章郡、吴郡、会稽郡、丹阳郡六郡,汉献帝时期,孙策、孙权兄弟又分豫章郡置庐陵郡、鄱阳郡,分丹阳郡置新都郡。故汉末扬州共辖九郡,其中九江郡、庐江郡位于江西,其余七郡位于江东。那么,“江东六郡”究竟指哪六郡呢?
小霸王的进击孙坚虽然是东吴势力的肇始人,但真正奠定东吴根基的是其长子小霸王孙策。初平二年(191年),孙坚奉袁术之命攻打荆州的刘表,结果被江夏太守黄祖的部下射杀,所部除一部分由其妻弟吴景及侄子孙贲统领外,皆落入袁术之手。
孙策结束守孝后,继续为袁术效力。但袁术见孙策能力过人,唯恐其脱离自己的掌控威胁到自己,于是一直提防着他。不仅拒绝交还孙氏旧部,孙策两次交涉才仅仅要回千余人,还屡屡不讲信用,将许诺的好处吞没。摄于袁术的实力,孙策只能一面为他效力,一面苦苦等待机会。
黄巾军起义后,天下乱象丛生,各地军阀势力开始抬头,掌控淮南的袁术就是其中之一。朝廷自然不会坐以待毙,妄图通过任命宗亲为刺史、州牧,来扳回主动权。汉高祖刘邦长子刘肥之后刘繇,借着这股东风乘势而起,于兴平元年(194年)被任命为扬州刺史。然而扬州治所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镇)已经落入袁术之手,成为其老巢,刘繇在吴景、孙贲的支持下在吴郡曲阿(今江苏丹阳市)建立幕府。
次年,野心膨胀的袁术准备攻略扬州的江东诸郡,袁、刘之争就此爆发。自觉机会到来的孙策毛遂自荐的主动向袁术请命,表示愿领兵攻打刘繇。袁术虽不放心孙策,不过觉得单凭他手中的小猫三两只,压根掀不起多大波浪,遂准其所请。不想,此举竟是放虎归山。
孙策自寿春出兵时,手下仅有步兵千余、骑兵数十,进抵历阳时,部众队已增至五、六千人。于此同时,他的好友,那位有“曲有误,周郎顾”之称的周瑜也率部前来与他汇合。凭借着周氏在丹阳郡的影响力,孙策迅速突破长江天险,在丹阳站稳脚跟。
以丹阳为此为攻略江东前进基地的孙策,先后在牛渚山(即采石矶,今安徽当涂北)、秣陵(今江苏江宁秣陵关)击败刘繇部将,进而逼近刘繇的大本营曲阿。于曲阿之战中,成功击败刘繇,占有此地。随即,孙策令孙坚之前部将,已经效忠自己的吴郡都尉朱治从钱塘(今浙江杭州)进攻吴郡,在由拳(今浙江嘉兴)击败吴郡太守许贡。战后,朱治代理吴郡太守的职责,而吴郡也成为孙策拥有的第一块地盘,算是在江东站稳了脚。
击败刘繇后,孙策将矛头转向会稽郡,建安元年(196年),孙策出兵进攻会稽。会稽太守就是汉魏之际著名的经学大家,《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死的王朗。王朗手下苦劝其不可与孙策交锋,然而王朗固执己见坚持要打,结果惨败。占据会稽后,孙策兼任会稽太守,随即转身收拾严白虎等残余割据势力。至此,吴郡和会稽郡完全为孙策所掌控。
建安二年(197年),袁术占有传国玉玺正式僭越称帝,孙策正式脱离袁术阵营自立。次年孙策派徐琨攻打丹阳郡,驱逐袁术之弟、丹阳太守袁胤,平定宣城以东各地,任命舅父吴景为丹阳太守。随即亲自领兵攻打丹阳郡西部,擒获当地山越势力首领祖郎,及自封丹阳太守的太史慈,据有丹阳全郡。
建安四年(199年),在曹操、吕布的攻势下,众叛亲离的袁术病死,其势力分崩离析。袁术跌倒,刘勋吃饱。袁术的部将、庐江太守刘勋,借机接收了袁术很大一部分遗产,实力因此迅速增强,以至于形成了“兵强于江、淮间”的局面。
孙策对此相当忌惮,决定解决掉他。不过面对强大的刘勋,孙策明白只能智取不能强攻。恰巧,因实力膨胀过快,刘勋陷入了缺粮的境地。而豫章郡在华歆的治理下风调雨顺,余粮众多。于是孙策以假意向刘勋示好,鼓动他攻打豫章。刘勋中计,孙策果断率重兵袭取皖城(今安徽潜山市),击败回师的刘勋,并西进击败前来救援的江夏太守黄祖所部,据有庐江郡一部。
当年十二月,击败黄祖的孙策,回师途中征讨豫章郡,驻军椒丘(今江西新建县),派遣虞翻前去说以利害。华歆知道孙策善于用兵,于是出降。随即孙策分豫章郡南部设庐陵郡,治西昌县(故城在今江西太和县西北1.5公里),任命堂兄以孙贲为豫章太守,孙辅(孙贲之弟)为庐陵太守。
至此,孙策占有吴郡、会稽、丹阳、豫章、庐陵五郡,及庐江郡一部,大半个扬州落入他之手,江东孙氏的基业初现雏形。
江东六郡新都和鄱阳两郡为孙权在赤壁之战后所设,所以“江东六郡”指的就是上节提到的吴郡、会稽、丹阳、豫章、庐陵,及位于江西的庐江六郡。
吴郡:郡治为吴县(今江苏苏州市),辖区为包含苏南中东部、上海、浙北在内的太湖平原地区,为春秋时期吴国的核心区,开发较早,算是江东地区的精华地区之一。江东猛虎孙坚就是吴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阳区)人,可以说是孙氏的起家之地。
会稽郡:郡治为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会稽郡始建于秦代是江东地区最早的两个郡之一,由于地域过于广大,东汉中期以钱塘江为界一分为二,北部为吴郡,南部继续称会稽郡。辖区包括浙江钱塘江以南及福建大部。
丹阳郡:郡治为宛陵(今安徽宣城市宣州区),秦代为鄣郡,西汉改名,与会稽郡并为江东地区最早设立的两郡。辖区包括皖南大部,南京市及其周边,浙北西部山区,及江西婺源县。曾被袁术称为 “此地精兵辈出而闻名”的丹阳兵就出自于此。东吴的都城建业(今江苏南京市),也位于丹阳。
豫章郡:郡治为南昌(今江西南昌市),辖区早期几乎与现在的江西省区域相重合,汉末分南部设立庐陵郡后,只剩下以鄱阳湖平原为中心的北部区域。
庐陵郡:郡治为西昌,为汉末新设之郡,辖区主要为现在江西吉安、赣州两市所在的赣南地区。
庐江郡:郡治早期在舒县(今安徽庐江市),汉末迁移到皖城,辖区包括皖中西半部,及湖北、河南一角。东吴只占有南部半个庐江郡。
六郡之中,位于江东的五郡处于不受重视的江南,远离汉末战乱的风暴中心,较少受到战争的影响,成为东吴势力的大后方,为东吴贡献了大量的人才、精兵和钱粮。
同时江东地面人士自古深谙水性,使得南方可组建起北方所不具备的军事力量——水师。春秋时代的吴国就拥有一支战力不俗,可远航千里跨海攻击齐国的水师。两汉时期,造船技术迅速进步,使得水师成为可独立作战的战略力量。半个庐江郡、长江、水师三合一,构成了东吴的对抗曹操等北方势力的重要防线,奠定了东吴和曹魏、蜀汉三分天下的基础。
酒量多少算一般水平?
年轻的时候,53度的白酒我能喝半斤,公司年终大会,好友聚餐,喝过的白酒不计其数,从来没有醉过,大家都说我喝酒厉害,我客气地说,也就一般吧。
后来,公司来了一个同事,黑龙江人,我叫她朱姐,自从见识了她喝酒后,我才知道“一般水平”是怎么样的。
朱姐刚来公司没多见,公司有一个重要的会议,本来是老板亲自参加的,结果那天有急事去不了,就临时派我与朱姐去了。
老板说会议内容你负责,会后接待深圳公司来的贵客,免不了要喝酒,朱姐负责。
那天,深圳公司了两男两女,我们订好了当地一家很有特色的私家菜坊,带上了上好的白酒。
我内心有点忐忑,问朱姐需不需要从公司再叫两个人来挡酒,我说我喝酒很一般,到时可能帮不上你什么忙。
朱姐霸气地说,不必麻烦大家了,我的酒量虽然也很一般,但也不至于能喝醉。
我说,我们都是女人,喝酒要适量,你千万要小心,健康第一。
朱姐说,你放心啦,我绝对不会喝醉的。
菜上桌,酒也满上了,来宾两位美女说不喝白酒,我们换了两瓶洋酒,两个男人与朱姐杯中酒都是白酒。
朱姐对他们说:“感谢大家的到来,微微等会要开车,就我陪你们喝两杯吧,希望今晚大家吃的尽兴,喝的高兴,我先喝为敬。”说完就把杯中酒一口干了。
那个酒杯装着一两的高度白酒,朱姐这么豪爽,对方的底还没摸清,一下就喝下去一两,让我暗暗为她担心。
对方几个也是喝酒高手,你来我往,杯杯见底,好不热闹,期间朱姐敬两个女宾的时候喝的是洋酒,与男人互喝的时候又切换回白酒。
那几个人看到我方只有一个女人能喝,有心把她先喝醉,结果朱姐没醉,对方一个个都喝趴下了。
我数了数喝掉的酒,白酒两斤,洋酒两斤,朱姐喝了起码一斤以上,并且是白酒洋酒混喝。
最后朱姐只是脸有点微红,喝了两杯酸奶后,依然脚步稳健地跟我一起,把对方四人送回了入住的酒店,又跟我散步回公司。
路上,我跟朱姐说,感谢你没有让我喝酒,虽然我已经准备戒酒了,但如有需要我还是打算帮你挡一下的,我不想你刚来公司就因喝酒而醉,万万没想到你那么能喝。
朱姐说东北冬天冷,小时候就经常喝点米酒暖和,慢慢已经习惯了,再喝半斤也醉不了,我知道你喝酒一般,不到万不得已不会让你喝的。
喝白酒,酒量多少算一般水平?
以前,我觉得53度的高度白酒,喝半斤算一般水平了吧,见识了朱姐喝酒后,她能喝一斤以上,她说她喝酒也就一般水平,我再不敢说我喝酒是一般水平了。
酒文化在中国历史悠久,亲朋好友聚餐,生意应酬饭局,适当喝点酒能让气氛更好,增加感情,但是喝酒也须紧记过犹不及的道理。
喝酒多了有害无益,喝酒一定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点到为止,毕竟身体是自己的,自己要爱护,珍惜健康。
同时,聚餐喝酒也不应劝酒,理性、文明喝酒,才能发挥酒的最大作用。
最后,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安全第一!
为何蜀汉人才凋零的这么厉害?
廖化出身荆州沔南(今湖北洪湖)的豪门世族,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时,廖化是关羽的主薄,相当于秘书长,而且是文官。
因为关羽的败亡,导致蜀汉的荆州三郡全部归属东吴,廖化为了生存,只得暂时投降东吴,之所以说暂时,就是因为廖化在得到机会后,通过装死骗过了东吴,带着自已的母亲上演了一出”千里携母归蜀汉“的故事。
没错,廖化是投降了东吴,可那是为了保全性命而做出的迫不得已的行为,两汉以“孝”治国,就连推荐人才也有“孝廉”这个职位,无不说明“孝”在两汉时期有着重要的意义,而廖化其人,至少在道德上称得上“忠孝”两全,带着母亲逃离是“孝”,回归蜀汉是“忠”。
之后,刘备在秭归遇到了一路向西投奔蜀汉的廖化母子,对于这样一个忠孝两全的人物,刘备不仅相当高兴,而且相当感动,因此刘备直接提拔廖化为宜都郡太守,廖化从主薄的职位一下子提拔到太守的职位,相当于今天从市长秘书一下子提拔为市长,这提拔速度简直是连升三级,当然了,这样的提拔与才能无关,而与道德有关。
刘备在夷陵大败后,廖化也随同刘备退回蜀汉,刘备去世后,诸葛亮开府治事,廖化被任命为丞相参军,历任广武都督,阴平郡太守,廖化的升任一方面是因为自已的道德水平好,另一方面是因为先帝刘备已经提拔过廖化,千万不要拿现在的标准去衡量当时的做官标准,在两汉时期,有才能的人可以举荐为“茂才”,有道德的人可以举荐为“孝廉”,无论是“茂才”还是“孝廉”都是进入仕途做官的前提。
当然了,如果廖化仅仅只有道德,也不能够在蜀汉身居高位,廖化在诸葛亮主政期间,才能开始显现,并且蒋琬曾经推荐廖化为“茂才”,这可是才能的体现,而廖化才能的最大体现,则是在诸葛亮去世四年之后的一次战争中。
公元238年,也许是廖化首次领兵作战,进攻魏国羌侯宕蕈驻守的营寨,同时魏国广魏郡太守王赟、南安郡太守游奕兵分两路夹击廖化军,廖化不难成功的化解了魏国的攻势,而且在交战中击败游奕,射杀王赟,这可能是廖化一生中最辉煌的军事战绩了,实现廖化由文官向武将的完美转化。
之后廖化多次随姜维北伐,但并无建树,并且廖化一直反对姜维的北伐政策,认为劳民伤财。
公元259年,蜀汉灭亡的四年前,廖化升任右车骑将军,授予节符,兼领并州刺史,与左车骑将军张翼并列成为蜀汉自姜维之下的两大车骑将军,而这时的廖化已经年近七十岁了。
“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廖化官职的不断升迁,身居高位,确实说明了蜀汉的人才断档,年近七十岁的人,还在担任蜀军的重要武将职责,而年轻一代却后续无人。
蜀汉人才断档,年轻一代后续无人,只能是廖化这样七十多岁的老人身居高位。
这句话当然是说蜀汉人才凋零,无人可用。实际上廖化的能力非常不错。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肯定很多人都听说过。不过对于廖化的认识,估计大部分人都只是从《三国演义》上得来的印象,认为他不过是个三流武将,并没有什么太出彩的表演。但是在正史上,廖化的记载虽然不多,但是他的能力还是非常出色的,甚至还击败过名将郭淮。
千里走单骑
廖化是襄阳人,原本是关羽的主簿,只是一个低级官员而已。吕蒙袭取荆州,关羽兵败身亡以后,廖化只能暂时依附在东吴属下,这一待就是一年多。不过廖化对刘备很忠心,因此他想了一个办法逃离荆州,就是诈死。
廖化的表演很成功,他诈死以后大家都信以为真。于是趁着没人再注意自己的时候,廖化带上自己的母亲日夜兼程逃往益州。结果廖化到秭归时,恰逢刘备伐吴。刘备对于荆州旧部主动来投非常高兴,认为廖化忠心耿耿,而且智勇双全,于是任命他为宜都太守。
廖化借此实现了人生第一次大飞跃,后来更是步步高升,一直做到了右车骑将军,假节,领并州刺史,封中乡侯。
击败名将郭淮
延熙元年(公元238年)九月,时任阴平太守的廖化奉命攻打守善羌侯宕蕈。雍州刺史郭淮并没有把廖化放在心上,命广魏郡太守王赟、南安郡太守游奕分别率军从夹山东西两路进军,想夹击廖化。
结果廖化却趁着魏军兵力分散的机会,先率军击破游奕驻守的营垒,再带兵攻击王赟。王赟在混战中被流箭射中而死。魏军大败,郭淮这次救援行动以失败告终。
郭淮也是魏国后期的名将,却败在廖化手里,可见廖化的能力不错。
劝谏姜维
景耀五年(公元262年),姜维率大军出狄道,廖化认为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姜维的谋略又不比对方更强,此战必败。后来正如廖化预计的那样,姜维果然被邓艾击败。由此可见廖化的眼光也很准。
力守桥头
在魏灭蜀之战时,廖化已经年过七旬,不过还是老当益壮,率军冲杀在一线,率军去沓中接应姜维。当廖化途径阴平时,雍州刺史诸葛绪率魏军三万多人进攻桥头,想切断姜维退往汉中的退路。
廖化此时手下只有几千兵马,不过他还是将魏军挡住,坚守一个多月,保证了姜维的退路。后来他又和姜维一起守卫剑阁,挡住了钟会统帅的魏军主力。直到邓艾从阴平小道杀入益州,兵临成都,刘禅投降,廖化才不得不跟着降魏。
从上面我们不难看到,廖化的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而廖化以七旬高龄还要上阵厮杀,和他并肩作战的姜维、董厥、张翼等人也是年纪一大把。所以“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句话很明显不是在说廖化的能力有问题,而是蜀汉人才凋零,缺乏新生代。
其实很多人都没有弄清楚“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这话是什么意思?从字面上看,这话的意思是说蜀汉已经没有大将了,连廖化这样的人都能拿来当先锋了,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廖化的能力很差,同时还感觉蜀汉已经没有人才了,但问题是,廖化很差吗?
实际上廖化并不差,虽然不能作为名将,在史书《三国志》也没有传记,但廖化的一生显然是传奇的一生,他见证了蜀汉从建立到灭亡的整个过程,同时廖化也是文武双全的将领,论文,他最早就是关羽的主薄,之后因为千里离吴投蜀,被刘备封为宜都太守,当刘备在夷陵大败时,廖化还神奇地率领一支军队成建制地撤回益州。
廖化
论武,廖化曾在阴平郡太守任上击败了魏国广魏郡太守游奕,杀死了南安郡太守王赟,在蜀汉灭亡的那一年,廖化已经做到了蜀汉政权的右车骑将军兼并州刺史,算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与廖化在同一时期的将领还有左车骑将军兼冀州刺史张翼、征西大将军宗预、镇西将军胡济、巴东太守罗宪、建宁太守霍弋、大将军姜维等人。
其实,蜀汉后期也是有人才的,但不如初期的人才那么多,这不是蜀汉一家的现象,在魏国与东吴,人才也是凋零得厉害,三国都是远远没有初期的人才多,这是什么原因呢?
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三国人才凋零的情况是各不相同的,这里只分析蜀汉。一个政权想要维持人才的持续,就必须得有以下几个原因:
1、要有一个合理的人才选拔制度,这样才能让人才源源不断补充进来。两汉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到了魏晋时期是九品中正制,刘备和诸葛亮主政的蜀汉仍然是采用两汉的人才选拔制度。
2、要有培养人才的大环境。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初期是一段乱世,乱世之中诸侯争霸,每个生在乱世之中的人都会被迫选边站队,同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相助不同的诸侯,这样就会形成百家争鸣的状态,人才就会涌现得越多。
三国乱世
一般来说,越是乱世,人才越多,越是和平时期,人才越少,三国中后期,战争只在三国的边境发生,三国内部基本上没啥战争或者很少有战争,这样的环境之下,也只能涌现出一些在边境战争中大出风头的人才,比如邓艾、钟会、姜维等人。
3、人才选拔的范围。蜀汉人才选拔的范围是最窄的,因为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当政,蜀汉统治阶层只能从外地人中选择,而这个外地人基本上是指当时的荆州人。
这是因为蜀汉的政治决定的,蜀汉与东吴政权一样,都是外来政权,但是,东吴政权从孙权开始实现了江东政权的本地化,与本地人融合在一起,而蜀汉政权却一直是外地人(荆州人)打压本地人(益州人),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刘备集团最早的根基是在荆州,刘备集团早年的政权骨干就是荆州人,在关羽大意失荆州后,这批荆州人来到了异乡的益州,就面临一个政治问题,如何管理益州?
魏蜀吴三国鼎立
蜀汉集团选择了一条与东吴完全不同的政治路线,东吴是政权本地化,而蜀汉是政权外地化,因为刘备和诸葛亮担心让本地益州人融入政权,就对蜀汉统治产生威胁,本地人在益州有人、有钱、有地,如果再有政治权力,那以刘禅为首的皇帝有可能无法控制这些本地豪强集团,那样的话,政权就会被夺走,所以刘备与诸葛亮制定了由外地人主政益州的政治路线,而蜀汉的统治阶层就必须得从外地人中选择,最好是荆州人,其次是东州人,再次是中原人,反正没有或者很少益州人,即使有益州人,也大多是从寒族产生。
那么益州的荆州人或者外地人从哪里来的?
比如说东州人,是指从长安及首都三辅周边地区南下益州的人,因为长安及附近经常发生战乱,所以有大量的百姓为了躲避战乱逃到益州,这批人被称为东州人,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法正、孟达。
张松与法正
再比如中原人,是指从中原地区经各种原因到达益州的人,有的是到益州投靠朋友或者亲人,有的是到益州作官,这其中的代表人物有吴懿、吴班、伊籍、刘琰等人。
而益州最多的恐怕就是荆州人了,因为刘备从公元201年投靠荆州牧刘表之后,就一直待在荆州,不断的招揽人才,收买人心,曹操南下后,刘表去世,刘琮投降,紧接着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破曹操,刘备在战后得到了荆南四郡,再加上借来的南郡,刘备终于有了自己的地盘,这些地盘全部在荆州的土地,初期是五个郡,湘水之盟后还了两个郡给孙权,只有三个郡了。
正因为刘备政权最早是建立在荆州,所以刚建立时,政权中的人物绝大部分是荆州人,包括诸葛亮也是与荆州有重大渊源的人,诸葛亮虽然是山东人,但他的亲戚全是荆州人。
荆州人第一次大规模进入益州是在刘备在公元211年受到刘璋邀请,率领万余人进入益州,这一万多人基本上全是荆州人,之后这批人成为蜀汉统治阶层的主要人物,这其中包括了魏延、黄忠、庞统、霍峻、邓方、冯习、张南、马良、蒋琬等人。
蜀汉四相:诸葛亮、蒋琬、费祎、董允
荆州人第二次大规模进入益州是在公元212年底,刘备当时准备攻打成都,命令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率军入川协助作战,诸葛亮、张飞、赵云、刘封等至少也率领了2~3万人的兵力进入益州,这些人基本上也全是荆州人,其中的代表人物有:诸葛亮(半个荆州人)、刘封。
荆州人第三次大规模进入益州是在公元219年前后,关羽北伐襄樊之际,孙权在背后偷袭了荆州三郡,蜀汉兵败关羽被杀,一部分不愿意投靠东吴政权的荆州人逃入益州,这些人中包括了廖化等人。
经过三次大规模的荆州人进入益州,之后这三批荆州人就成为蜀汉政权提拔中高级官吏的范围,虽然三次有荆州人进入益州,但总人口也不过4~5万左右,算上他们的家属和后代也不会超过10万人人,所以要让蜀汉在这十万人中选拔人才,其实范围是非常窄小的,所以给人的感觉就是蜀汉人才凋零非常严重。
最应该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最近恬恬成功考入了家附近的某重点小学。大家发来恭喜祝福之时,都不忘问我是如何帮助孩子准备”幼升小“面试的。虽然 “幼升小”总是在朋友圈疯狂地刷屏牵引着家长的各种焦虑,但最近带孩子准备“幼升小”考试的过程,让我发现被“妖魔化”的“幼升小”其实并不可怕。
“幼升小”英语面试的重点在两个方面:1.考察学生在开始学习阶段,是否具备了学习应有的态度和习惯,这会对升入小学以后的学习生活产生重要影响。2.看家长的教育理念是否和学校契合。
今天我就和家长谈谈我是如何帮助孩子准备“幼升小”英语面试的。
“幼升小”英文面试到底考什么?
在英语启蒙上,我是亲子口语+绘本阅读的实践者。我把每天的日常中文用英文来代替,并且每天用日常卡片来提醒自己和孩子,帮助孩子建立英文家庭语境。每天睡觉前,我们有雷打不动的半小时英文绘本阅读。
在一年前,知道心仪的双语学校有英语面试以后,我询问了社群里的老师如何备考。她们细心地帮我汇总了各地幼升小的英语面试题目,之后我惊奇地发现,虽然“面试”是一个听起来非常应试的考试,但是检测的内容真的就是平时最最基本的生活话题,而这些话题也是每日和孩子一起必说的话题。
这是社群里老师帮我列出的幼升小英语面试的试题内容汇总:
1. 个人情况 (What is your name? How are you today? How old are you? When is your birthday?)
2. 家庭成员 (Do you have any brothers or sisters? How many people live in your house?)
3. 颜色 (What is your favorite color? Why?)
4. 形状 (听到不同形状的英文,并指出来。)
5. 食物 (What is your favorite food?What did you eat for breakfast/lunch?)
6. 水果 (What is your favorite fruit?)
7. 玩具 (What is your favorite toy?)
8. 数数 (Can you count from 1 to 10?)
9. 星期 (What day is it today? How many days are there in a week?)
10. 天气 (What is the weather like today?)
11. 动物 (What is your favorite animal? Do you have pet?)
12. 身体部位 (Can you point to your leg? Can you show me your arm?)
13. 学习品连线(老师说书包、课本等单词,让学生在纸上连线或指出来)
14. 生活用品连线(梳子、台灯)
15. 衣服名称连线(裙子、帽子、鞋子)
16. 教学指令性语言(Please sit down. Can you sing? Can you draw a line between A and B ? Can your circle the letter B?)
我当时就觉得很放心了,这些话题十分贴近孩子的生活,重点考察孩子是否有英文的日常沟通能力以及最基本的听力词汇量。学校着重测试听说能力,几乎没有学校考察孩子写的能力。这些基本的听说能力也是今后双语小学的英文授课孩子所必需所具备的能力。
2. 如何帮助孩子准备英语面试?
我家一直在使用日常程序卡片来给孩子进行亲子口语启蒙。我觉得程序卡片最大的用处是不仅仅培养孩子一个日常好习惯,更重要的是提醒自己跟孩子说英文。
没有这个道具,凭空说,我觉得自己很难坚持。我把日常卡片贴在家里的墙上,每天都说,一段时间下来,我和孩子就对日常的英文表达非常熟悉了。
那么如何用它准备“幼升小”呢?
就是在每日说日常口语的同时,加入对此话题的进一步的交流。
比如吃早饭,我每天叫孩子吃早饭时,会说:“It’s time for breakfast. Go sit at the table.”(吃早饭了,快去坐好。) 就这么简单,然后会问问孩子:“ Is it yummy?”(好吃吗?)孩子吃完,会说:“Thank you for breakfast.”(谢谢妈妈做早饭。)
这些对话是每天早上都在我家发生的,孩子早已习以为常。但是因为要准备幼升小,我现在会在孩子吃完时候,问她:Which one do you like more, eggs or bread? What did you eat for breakfast? (你喜欢鸡蛋还是面包啊?你早上吃了什么啊?)
这些话我并不用中文翻译,而是直接问。如果孩子不明白,我会自问自答。问她的时候,刚开始我会指着食物问她。
这里我的诀窍就是,如果你不知道该怎么做,你就想想,用中文你怎么问。一般情况下,你肯定先问宝宝,好吃吗?然后指着食物问,这个好吃还是那个好吃?然后吃完饭,爸爸或者家里的爷爷奶奶就会问,你早上吃了什么啊?
用英文也是如此。你如果一直在对孩子说英文,真的不用惊讶,孩子其实完全明白你在说什么。
幼升小的考试并不在乎孩子的回答有多么高大上,更重要的是孩子可以和老师自在地交流。虽然恬恬之前积累了很多听力词汇,比如各种颜色。你中文问她红色怎么说,她知道如何用英文回答。
但是,后来我发现,如果没有英文的交流,她到了面试也完全不知道老师在问什么,毕竟老师不可能用中文提问啊。而学英语的目的不就是交流吗?只是硬性地背单词,没有交流,那学英语又有什么意义呢?
现在我问孩子同样问题时候,她能说好多,比如我问她早餐最喜欢吃什么,她会说:I like eggs because they are so yummy. I like eggs because they can help me grow. I like eggs because they are white. (我喜欢鸡蛋因为它们好吃。我喜欢鸡蛋因为它们帮我长高。我喜欢鸡蛋因为它们是白色的。)后面的两句我都没有教过她,但是她已经能表达自己的想法了,我觉得这就是我让她像习得中文一样习得英文所带来的最大收获。
同理,吃完水果,我会问她最喜欢的水果。穿衣服时,我会让她指出哪一件是衬衫,哪一条是裤子。梳头时候,我会问她手里拿着的是什么。其实这些问题就都已经是幼升小面试的真题了。这些问题如果是用中文问的,你一定觉得也太简单了吧。所以如果孩子一直在英文语境下长大,她也会觉得这些问题很简单,只是交流的一部分。
3. 为什么我说英语孩子能听懂?
有些家长可能会问,我觉得孩子听不懂我的英文啊。
这是不对的。
成年人都懂得,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习最高效,如果将语言学习作为一个包袱,每天枯燥地练习,自然而然会产生抵触情绪。
所以每次别人问我如何英语启蒙,我就说,你中文怎么教的,英文也一样啊。你用中文反复在她吃饭时候告诉她“吃饭,吃饭,吃饭”,你用英文也如此交流就可以了啊。
孩子对这两种语言,在一开始的时候,都并不明白语言的含义的。但是在孩子吃喝拉撒睡中,你反反复复进行同样的语言的输入,就会让他们将这些语言与物品、与动作联系起来,而这种一一对应的语言联系能让小小的他们产生巨大的成就感,他们就会逐渐用自己的声音来表达,不论这个语言是中文,是英文,还是其他语言。
我之所以一直强调像习得中文一样习得英文,是因为看见很多”一人一语言“的双语家庭的孩子,两种语言对于他们来说都是母语。他们没觉得语言是一种学习,反而就像你现在说中文一样,不用思考,脱口而出。我觉得在“关键期”的语言习得,将会在语言学习上给孩子省下大笔时间,未来她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她真正感兴趣的事情。
4. 最后的英语面试以及我的一点感想
学校里的外教老师和恬恬进行的面试,后来我问恬恬她们聊了什么,她说就聊了聊她最喜欢的小猪佩奇,聊了聊她最喜欢的水果,聊了聊妈妈上周给她买的芭比娃娃。她还说老师特别可爱。我觉得恬恬并不觉得这是一次面试,只是一次和外教老师的谈天。
后来外教老师跟我面谈的时候,把我紧张得不行,但是因为平常一直说英语,说着说着也就放松了。我告诉她各种我是如何建立英文家庭语境的,她也一直夸我是个聪明(smart )的家长。
我觉得,在育儿过程中,不要把愿望放在孩子的进步与成长上,而要把重点放在家长自身的成长中。亲子之间是平行的,是不断向前的。你是孩子最好的语伴,你们需要共同学习,而不是期盼孩子单方面的成长。
看到现在的你,一定会感慨,哎呀,我真不想学啊,英语好无趣啊,我对学英语真的真的没兴趣啊,我宁愿把孩子送到补习班,自己在外面刷手机。
是的,虽然我们从小到大一直在寻找有趣的科目、有趣的爱好、有趣的工作,但是我们的人生经验告诉我们,所谓的有趣,也就最多是百分之二十,剩下的百分之八十都不有趣。
你小学时候希望弹钢琴,但后来你知道每天你都要练几个小时的音阶,才能弹出一首曲子;你中学时候喜欢打篮球,但后来你知道你每天一下课就要去练投篮,反复练反复练,才有可能在一场比赛中投中。你现在喜欢健身,所以你知道几小时的挥汗如雨才能换来朋友圈的疯狂点赞。
不克服这些困难、不坚持,你永远不会得到那百分之二十的有趣。
所以,即使再有趣的事情,你都要花很大功夫去克服那一部分的不那么有趣,才能享受其真正的乐趣。你“花得很大功夫”,你的坚持,你的学习态度,都会一直无声无息地传递、影响、教育着孩子,这才是最好的育儿。这也正是“幼升小”这场考试教给我的。
在这过程中,我和孩子一同成长。
作者简介:柏力果双语家庭 (bilingualfamily) 由美国双语教育博士、应用语言学硕士、以及资深美国外教共同创建,为您提供最有价值、最具操作性的幼儿双语启蒙知识、亲子口语课程和绘本童谣课程。珍爱网的vip是真的吗?
1.首先我们要说,VIP肯定是真的,你可以享受给对方写信,看对方的来信都可以,同时红娘还会帮你了解对方情况。
2.但是他们了解对方也是通过电话问一下大概情况,没有太大意义。
3.关键是有了一个红娘的噱头,就可以收很贵的费用,对比其他网站。
4.其实告诉大家,一般单身都会注册好几个婚恋网站,比如同时注册世纪佳缘(每年300元左右),珍爱(每年390元左右),易缘网(每年66元),百合网(每年420左右),你可以选择收费较低VIP,看到一个人,在这些网站基本都可以搜到这个人。
5.每个网站都有骗子,你自己还是要提高警惕,生活中遇到很多朋友介绍的都有骗子,更不用说网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