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什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什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应是农耕民族辛勤劳作所衍生出来的道法自然,亦即顺应崇尚上苍及大自然的恩赐馈赠是其本源。家国天下,文明礼貌执着,崇拜祖先,尊老爱幼,与邻为善为友,包容大度,不是到了不得已的情况下,是不会去挑起事端和战乱的,即如国歌中所唱到的,中华民族在到了最危险时刻,在被迫的情况下,才会号令正义之师与之进行坚决的抗争!这应是大中华文化的核心所在吧!产生于中华大地上的农耕文化,数千年来之所以能够绵延不断,生生不息,还在于中华族群勤劳勇敢,不畏艰难险阻,能负重前行的高尚品质!大中华的先民们用自己的身躯和智慧去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了殊死地抗争并抵御外侵,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气壮山河的历史颂歌和英雄壮举。例如,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大禹治水,还有有详细历史文献记载的天子授命于天,周礼韶乐井田分封治理,中央集权一统天下的统畴协调管辖等,无不都是在诠释大中华民族的同舟共济,命运共体,共渡维艰的道理!因此,古老的先民们常常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一大家子过着和和美美安宁幸福的生活。俗语说,家阖万事兴,只有国强才能民安民富,毛主席所缔造的中国共产党人,正是顺应了中华民族这种大潮流,才取得了中国革命的成功!这同样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使然。毛泽东思想就是马列主义中国化的具体体现,即马列主义为表,深蕴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是其中的根本!
文化的精华与糟粕要怎么认定?
读之能净化灵魂的就是精华,读之只能增加魔性的就是糟粕。一本书能让你神清气爽,明白世理。就是精华,我们就要学之用之多宣传之。而一本书教你阴险奸诈,恶欲俗为。就是糟粕,我们就要弃之远之多拒绝之!要记得,无论世界变成怎样。我们都不能趴下变成野兽!只有顶天立地的人多在,人世才有希望,才有未来!
中华民族的精髓是什么?
说到“中华民族的精髓”恐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的体会都不一样,你总结若干条,他总结若干条,最后有个更权威的出来采取归纳法浓缩提炼出若干条。有一种说法认为中华民族的精髓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我认为这个不能算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普天之下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数量有很多,不独咱们中华民族。既然要称得上“精髓”,那一定得是咱自家有而别家无的东西,是构成特色的东西。那会是什么呢?
读过英国哲学家罗素《中国人的性格》的朋友,一定会对以下这一段文字记忆犹新:
“我记得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我们一行人坐在轿子里,被抬着穿过山丘地带,路途崎岖险峻。这些抬轿子的苦力十分辛苦。当旅途到达山的最高处时,我们要求他们停下来歇十分钟。他们立即生成行拿出烟斗,又说又笑,似乎对世界上一切都毫不在意。”
这是让罗素特别困惑、百思不解的事情,可是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没有什么神秘的,这就是老祖宗常说的“乐天知命”。什么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我认为,首先是“乐天知命”。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绵延至今凭靠的就是这种乐天知命的精神。
什么是乐天知命?通俗地讲就是安于自己的处境而没有任何忧虑。《周易•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孔颖达疏:“顺天道之常数,知性命之始终,任自然之理,故不忧也。” [南朝•梁] 刘孝标在《辩命论》中说得更具体:“君子居正体道,乐天知命,明其无可奈何,识其不由智力,逝而不召,来而不距,生而不喜,死而不慼。”听上去很有宿命论的味道,然而转念之间与行动之间却不是西方或古印度的苦行主义,而是我们中国人独有的乐天主义。李泽厚先生说中国文化是乐感文化,这个概括是非常准确的。
孔子和孟子都讲“天命”。孔子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绝不是说他知晓了天命的秘密、洞彻了生老病死、吉凶祸福的规律,而是说他自己到了五十岁才知道天命不可违。孔子到了五十岁才知道这一点,而普通的老百姓并不追问这些,他们仿佛一生下来就顺从天性自然而活,正如罗素所看到的那样。鲁迅《彷徨•孤独者》有这么一句话:“但是学校里的人们,虽是月薪十五六元的小职员,也没有一个不是乐天知命的。”如今读来,这句话仿佛是为“中华民族的精髓”做的注解。
除了“乐天知命”,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精髓”的,我认为还有“重伦理讲人情”,全世界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这样讲究伦理辈分关系,复杂到外国人在中国生活几十年也搞不清楚,别说外国人,就是80后、90后的中国年轻一代也搞不清楚。全世界没有哪个民族像我们中华民族这样讲究人情礼道,不懂人情世故,不懂礼尚往来,几乎等于自绝于人民,走向社会必然是寸步难行,自寻死路。《红楼梦》中有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贾宝玉见了扭头就走,因为他是传统文化的叛逆者,但今天的年轻人如果也像贾宝玉那样做恐怕并不明智。要想做一个得体的合格的中国人,最好把“三纲五常”、“四维(礼义廉耻)五常(仁、义、礼、智、信)五伦(父子有亲、长幼有序、夫妇有别、君臣有义、朋友有信)八德(孝悌忠信、仁爱和平)等传统的伦理道德规范温习一下,剔除糟粕,取其精华,贯彻于日常生活之中。做到这些,你才能算是一个情商高的人。
由于“重伦理讲人情”,中国人不能不将“道德”二字看得非常重要,然而中国人的道德终究是一种缺乏超越性的世俗道德,虽然先贤们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天道”、“天理”,但是这些概念与范畴实际上同基督教对上帝的信仰完全不是一回事。
我们中国的道德有一种泛道德主义色彩,不管是政治、法律、经济,还是审美活动,统统都被道德化了。政治道德化,强调贤能政治也就是德治,德主刑辅;法律道德化,强调“明德慎罚”,人情成为诉讼断案的重要考量因素;经济道德化,强调熟人经济与心灵契约而忽视法律契约。而将花草树木人格化、道德化、精神化,则是中国人审美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松梅竹兰或者松梅兰菊分别对应君子的四种品格,这是古代读书人尽皆知的常识。凡此种种,今人在面对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能不知。
至于“中庸和谐”与“天人合一”等,它们从属于“伦理道德”这个总范畴和总框架,都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此不赘述。
论述如何认真谨慎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存在着精华论证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角度分析,同时也要分析由于时代的变迁传统文化需要发展的必要性角度回答。
中华民族的文化有哪些优点?
谢谢。
中华民族文化有哪些优点?和那些缺点?
中华民族文化千年不息,在这株苍松掩映下,历经了时间的洗礼,中华民族文化始终遵循着以人为本,攀登为上的原则。优点应是孕育了中华精神,撑起了民族奋进的一片蓝天。
自古就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讲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底蕴。正所谓人间正道,中华民族文化是礼仪之邦,尊老爱幼,承上启下,传承文明。激励人类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说接住道德底线,人人平等,德为先。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点就在于此,一个人,如果为人处世道德败坏,你就谈不到你有什么文化而言,更不能说你的德行如何过关。
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包容一切先进的民族文化大融合。五十六个民族的方域文化都可涵盖,广纳四海八荒,融汇贯通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
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说博大精深,是因为它包含几千年的智慧。实践中总结完善出来的一部人类简史,即是中华文化的全部概括。
缺点好像是青松飘落的几支针叶,早已被历史的长河铅洗殆尽,我们是什么人啊!是炎黄子孙啊!龙的传人。我们的智慧和才智就是善于发现问题,更善于解决问题。对于不足早已舍弃,或加以修改。
中华民族文化的优点我想正像陈毅元帅的诗
【青松】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