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月食(月全食会有什么征兆)

2023-11-03 03:00:10 28阅读

全月食,月全食会有什么征兆?

古时候,人们不懂得月食发生的科学道理,像害怕日食一样,对月食也心怀恐惧。外国有人传说,16世纪初,哥伦布航海到了南美洲的牙买加,与当地的土著人发生了冲突。哥伦布和他的水手被困在一个墙角,断粮断水,情况十分危急。懂点天文知识的哥伦布知道这天晚上要发生月全食,就向土著人大喊,"再不拿食物来,就不给你们月光!"到了晚上,哥伦布的话应验了,果然没有了月光。土著人见状诚惶诚恐,赶快和哥伦布化干戈为玉帛。

而古代中国人对于月全食历来视为不祥的征兆,古代有这么一个传说,说日全食或月全食是因为天狗为了惩罚人类,一点一点地把月亮或太阳吃掉了,于是就有天狗食月的传说。

全月食(月全食会有什么征兆)

而现代科学证明,月全食与天狗没有一点关系\(^o^)/~

公元前2283年美索不达米亚的月食记录是世界最早的月食记录,其次是中国公元前1136年的月食记录。月食现象一直推动着人类认识的发展。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汉代天文学家张衡就弄清了月食原理。公元前4世纪,亚里土多德从月食时看到的地球影子是圆的,而推断地球是球形的。公元前3世纪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利斯塔克(Aristarchus,)和公元前2世纪的喜帕恰斯(Hipparchus)都提出通过月食测定太阳-地球-月球系统的相对大小。后者还提出在相距遥远的两个地方同时观测月食,来测量地理经度。2世纪时,托勒密利用古代月食记录来研究月球运动,这种方法一直延用到今天。在火箭和人造地球卫星出现之前,科学家一直通过观测月食来探索地球的大气结构。

月全食意味什么?

,天文学术语,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地球在中间,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变成暗红色,形成月全食。

月全食的周期是多少?

从全球范围来看,并非每年都会发生月食,且并非每一次月食都是月全食,根据“沙罗周期”内的统计,在大约6585天(18年多一点)的周期内,约发生月食28次(日食约43次),其中有12至13次为月全食。简单说来,大约每一年半就会有一次月全食发生。需要说明的是,每次月食发生时差不多只有半个地球(夜半球)的人能够看到,所以,在同一地区要看到月全食,平均要等三年的时间,而且月全食发生时间是不固定的。 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及半影月食三种,月全食就比较少见。

日食与月食是如何形成的?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原理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

一、月食的形成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当月球运行至地球的阴影部分时,在月球和地球之间的地区会因为太阳光被地球所遮闭,就看到月球缺了一块。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 (或几乎) 在同一条直线上。月食可以分为月偏食、月全食和半影月食三种。

二、日食的形成日食,又叫做日蚀,是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月球身后的黑影正好落到地球上,这时发生日食现象。扩展资料: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并不是每次都发生日食,发生日食需要满足两个条件。其一,日食总是发生在朔日(农历初一)。也不是所有朔日必定发生日食,因为月球运行的轨道(白道)和地球运行的轨道(黄道)并不在一个平面上。白道平面和黄道平面有5°9′的夹角。其二,太阳和月球都移到白道和黄道的交点附近,太阳离交点处有一定的角度(日食限)。由于月球、地球运行的轨道都不是正圆,日、月同地球之间的距离时近时远,所以太阳光被月球遮蔽形成的影子,在地球上可分成本影、伪本影(月球距地球较远时形成的)和半影。观测者处于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全食;在伪本影范围内可看到日环食;而在半影范围内只能看到日偏食。

什么是地球月食?

月食与日食一样,原理都是光的直线传播。并且都可归类为影子,光在直线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在物体后面形成的黑暗区域,就是影子。影子可分为本影、半影和伪本影,见下图。

当月亮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月亮就遮挡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在月亮后面就形成影子。这时,在地球上处于月亮的影子里的区域观察到的太阳的情形,就是日食。

其中,在本影区观察到日全食;在半影区观察到日偏食;在伪本影区观察到日环食。

当地球运行到太阳和月亮之间时,地球就遮挡了射向月亮的太阳光,在地球后面就形成影子。当月亮进入地球的影子里时,在地球上观察到的月亮的情形,就是月食。

其中,月亮全部进入本影区时,可观察到月全食;月亮部分进入本影区时,可观察到月偏食;月亮进入半影区时,称为半影月食,只是亮度有所减弱,没有观赏价值;由于太阳、地球、月亮的大小和相互之间的距离关系,不会形成月环食,月亮也不会进入伪半影区。

根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发生月食时,射向月亮太阳光被地球遮挡,应该没有太阳光照射月食部分,这部分月亮也就没有光线发射出来,这部分月亮应该是黑暗的。

事实上,月亮不仅不是黑暗的,神奇的是看到的是“血月”。这主要是地球大气层的原因,光沿直线传播是有条件的,必须在同种均匀介质中。太阳光在掠过地球时,要从太空穿过大气层,并且大气层分布是不均匀的,会使太阳光发生折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进入地球的影子,照射到月亮,被月亮反射后就会被观察到。

另外,太阳光在经过大气层时,除被折射、反射、吸收外,大气层中的气体分子和微尘还会使太阳光发生散射。研究表明,大气层对波长不同的色光散射程度不同,波长越短散射的越厉害。太阳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组成,按顺序波长依次减小,所以,对红橙黄光散射的较弱,对蓝靛紫光散射的较强。这样,太阳光穿过大气层厚在照射到月亮上的光线中,红橙黄光相对蓝靛紫光要强。再经月亮反射会地球,又会再一次散射,结果,到达地面附近的主要是微弱的红光,所以,看起来月亮呈暗红色。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