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国际原油最新消息,本轮下跌下方还有多少空间?
今日国际原油最新消息,本轮下跌下方还有多少空间?
这点跌幅其实算不了什么,而实际上下跌也空间不大了。
首先第一个关口在于6月底的减产协议到期,事实上减产协议到期的实际影响比预期影响要小的多,现在预期其实在市场中释放的差不多了,因此真正6月到期,恐怕对原油市场的影响不大。
其次6月减产协议到期,除了各自增加一定供给填补伊朗制裁对供应的缺口以外,在现在的大背景下增产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协议真的到期,没准还会抬升一点油价。
第三国际经济下行带来的原油需求趋缓可能是一个长期压力,但是现在对于美联储降息的预期也很高,因此两者对冲,对油价影响可能到头了。
这不是说油价不会持续下跌,而是说油价下跌的幅度可能不会再有预期之外的表现了,未来一年可以看到油价低位震荡是主旋律。
日同意参加国际护航联盟?
为了进一步推进中东战略,美国一直在想方设法将伊朗逼入绝境,但是想啃点伊朗这块“硬骨头”,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够实现的。虽然美国政府在制裁伊朗方面已经投入了很多人力财力物力,但始终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迫于无奈的美国政府只好将盟友一起“拖下水”,通过组建一个所谓的国际护航联盟来忽悠盟友们为自己的制裁成本“买单”。
美国想要组建的“国际护航联盟”,旨在维护海湾地区航行安全,为通过伊朗以及也门毗邻水域,尤其是霍尔木兹海峡与曼德海峡的盟国商船“护航”。乍一看这个联盟胸怀天下,似乎处处都在为别国着想,担心其他国家的船只受到伊朗的威胁,但实际上美国政府是想通过该联盟,让盟友派遣军舰与自己一起在海湾地区巡逻,以便加强对伊朗的封锁,而且还是不用花钱就能达到的效果。
在美国政府邀请日本政府加入国际护航联盟的时候就被婉拒了,安倍政府还表示日本需要维系与伊朗的友好关系。确实,日本根本不想与伊朗交恶,因为日本有超过15%的石油进口来自伊朗,美国和伊朗的争端总有一天会停止,但是日本对石油的需求永远不会终止。
但在迫于美国政府的压力,日本政府于近日决定响应美方号召,派遣一艘驱逐舰和一架巡逻机前往海湾地区,以此来搜集情报、保护商船。但是日本政府为了不僵化与伊朗的关系,表示自己单干,说白了就是响应积极美国的邀请,但是不加入,想两边都不得罪。
伊朗一看这个架势,也开始担心日本政府会不会在美国的进一步施压下妥协,所以伊朗总统鲁哈尼决定不久后访问日本。而这一次美国的态度也让人意外,竟然对此表示赞同,估计还是想借日本政府之手跟鲁哈尼谈条件,毕竟美国也不想跟伊朗继续耗下去。美国政府多次呼吁伊朗政府重回谈判桌,不过都被拒绝了,所以日本成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所以美国并非想看两国反目,而是希望日本成功劝说伊朗答应与美国谈判。
今天国际石油实时走势?
国际原油受到市场利好消息的提振,国际原油全面大涨,盘中涨幅都超10%,出现报复性反弹。
过几天等接近中国成品油调价窗口时,又悄悄涨上来了,接着还是上调!等调完又下跌,在110附近来回振几个周期,国内成品油可以涨到20元/升。
伊朗的报复致伤兵增加?
美国在一开始就在撒谎,这是一个大多数人都能够预料得到的结果,在1月8号伊朗发动导弹袭击之后,本人就在发表的一系列有关伊朗导弹袭击的问答中,对美国的“零伤亡”谎言,利用网络上公开的线索进行了分析和揭露,这其种的主要疑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在伊拉克反美武装的报复行动中,美军就已经有了伤亡,这表明美军并非无敌。在1月3号苏莱曼尼被杀之后,伊拉克境内的反美武装使早就在1月4好,使用简易的喀秋莎火箭弹,对美军基地进行了报复打击,当时美军给出的伤亡数字是是5名美军在报复行动中受伤。
从这些打击效果来看,驻扎在伊拉克境内的美军基地,对于导弹和火箭弹之类的打击,基本上是没有什么有效的防御能力的,这一点从伊朗在1月8号发动的袭击中,美军击落伊朗导弹的数量就可以看出来(伊朗在1月8号发射了15枚导弹,只有4枚被美军击落,其他全部命中目标)。
因此,在1月8号的伊朗导弹袭击中,美军绝无可能做到零伤亡,其中原因:一是弹道导弹的威力要远远大于火箭弹。相较于火箭弹十几米~二十几米的杀伤半径而言,大威力的弹道导弹杀伤半径能够达到50~100米,而且即使躲在地下掩体里,也会因为剧烈的爆炸而被震伤。
二是弹道导弹的命中精度也要远远超过火箭弹。从美军后期公布的美军基地受损情况来看,伊朗发射的弹道导弹基本上都集中了美军的建筑物,这表明,伊朗导弹的射击精度是有保证的,同时这也表明那些想要通过躲进建筑物太逃过一劫的美军,其结果显然不会很好。
因此,在1月8号的伊朗导弹袭击中,美国人并没有做好相应的防御准备,那么美军就不可能达到零伤亡的目标,除非基地内的美军各个都是超人,否则就单单是导弹爆炸产生的气浪都能把人震死。
其次,在伊朗导弹袭击之后的几天里,有公开消息称美军悄悄地向德国运送伤员。事实上,在1月8号伊朗发动导弹袭击的当天,国际上就已经有消息称,驻伊拉克美军动用了编号为03-3123的C17医疗运输机,执行从伊拉克---德国的运输任务。而且蹊跷的是,这些运输机在执行任务的时候,居然保持了无线电静默,一直飞到土耳其的上空,才打开无线电应答器,开始与地面进行沟通。
对于这些消息,世界各国主要媒体都保持着高度的沉默,原因就是美国方面在1月8号的提手,发表的“零伤亡”声明,如果其他国家在这个时候,揭了美国的老底,搞不好会面临来自美国的报复。
所以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国际上也没有哪个国家和媒体敢公开承认,这些悄悄运往德国的伤员,就是美军在1月8号的导弹袭击中受伤的士兵。
这种情况一直到美国“防务一号”网站,在1月16号公开了驻伊拉克美军基地,在1月8号导弹袭击中的伤亡情况之后,有关美军出现伤亡的消息,才正式得到了美国政府的确认,这也等于是自我揭露了美军“零伤亡”的谎言。
但事实上,对于美国公布的伤亡情况,当时的国际舆论也并不是特别相信,原因就是国际上已经有视频和图片,证明美军在此次导弹袭击中,存在士兵阵亡的情况,而美军公布的消息,则仅仅只是有士兵受伤,这仍然不符合美军的真实伤亡情况。
美国人为什么要通过不断遮掩的方式,来隐瞒美军的真实伤亡情况呢?这其中的原因其实也很简单,那就是美国人想要在世界各国面前保住自己的“面子”。众所周知,在1991年美国在海湾战争中以几乎零伤亡的战果打败萨达姆之后,美军无敌的名头就此开始响彻世界,并深深地扎根于世界各国领导层的心中。但是1月8号发生的伊朗导弹袭击事件,却将美国人脸上的“面子”撕了一个干净。
因为伊朗这次发动的导弹袭击,基本上可以看做是对美军真实作战能力的一种检验,但是这次检验的结果大大出乎于人们的意料,因为人们发现美军对于来自普通国家的袭击,其实并没有很好的防御手段,这让世界各国都意识到,自己是不是高估了美国的军事实力。
很显然,这样的结论对于美国人而言是十分危险的,要知道今天的美国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地横心霸道,依仗的就是美军无敌的军事“神话”,如果这个“神话”被人戳破,那么其他国家也将会生起挑战美军的胆量,并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所以在1月8号美军遭遇导弹袭击之后,美国政府在第一时间发出“零伤亡”的通告,其目的:首先是要继续捍卫美军无敌的声誉,以此震慑其他国家对美国的觊觎。其次这样美国就能够在短时间内拥有足够的时间,来缓和两国之间的紧张局势,并降低美国骤然遭遇战争的风险。
要知道相对于那些真正的对手来说,伊朗对于美国只是一个“小问题”,如果美国在和伊朗的对抗中都要伤亡惨重,那么其他国家将会故意将这件事情炒作起来,迫使美国政府出于捍卫尊严的需要,主动对伊朗开战,这样的话美国将很有可能会在这场本可以避免的战争中吃上一个大亏。
中化国际有多少公司?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一、能源事业部:1、中化石油勘探开发有限公司。2、中化石油有限公司。3、中化石油泉州有限公司。4、中华实业有限公司化石油销售有限公司。5、中化实业有限公司。6、中化石化销售有限公司。7、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二、化工实业部:1、中华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中化蓝天集团有限公司。3、沈阳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4、中化河北有限公司。三、农业事业部:1、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2、中国种子集团有限公司。3、中国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四、金融事业部:1、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2、中化集团财务有限责任公司。3、中化商务有限公司。4、中化资产管理有限公司。5、中化环境控股有限公司。6、中华资本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扩展资料:中化集团上市公司:一、中化国际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国际”)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是在化工品物流、橡胶、化工、石化、冶金、能源等领域从事物流、实业投资、贸易等经营项目的公司,客户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二、中化化肥中化化肥控股有限公司(简称“中化化肥”,香港联交所股票代号为00297,现名称于2006年12月由“中化香港控股有限公司”变更而成)。于2005年7月成功收购ChinaFertilizer(Holdings)CompanyLimited及其附属公司(“化肥集团”)后在香港上市,成为中国化肥行业首家在香港上市,以分销服务为导向、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经营的综合型化肥公司。三、中国金茂中国金茂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金茂”)是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的房地产开发旗舰公司。公司主要业务包括商用和住宅物业的开发、销售、租凭和管理,并致力于发展高科技、环保、节能并具有独特设计特色并位于黄金地段的高端商业项目。四、远东宏信远东宏信有限公司是中国领先的金融综合服务机构,在医疗、印刷、航运、建设、工业装备、教育、信息网络等多个基础领域开展金融、贸易、咨询、投资等一体化产业运营服务。公司总部设在香港,在上海设业务运营中心,并在北京、沈阳、济南、郑州、武汉、成都、重庆、长沙、深圳等多个中心城市设立办事机构,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客户服务网络。在海内外远东宏信设立了租赁、贸易、医用工程、船舶租赁等多个专业化的经营平台。2011年3月30日,公司正式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HK, 03360。参考资料来源:中化集团-企业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