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朗原名(名字正念倒念都发同音的名人都有谁)
朗朗原名,名字正念倒念都发同音的名人都有谁?
正念倒念都发同音的名人很多,现在把想得起来的罗列一下:
魏巍,1920年3月6日一2008年8月24日,河南郑州人。本名魏鸿杰,笔名魏巍、红杨树。中国当代作家、诗人,曾任北京军区文化部长。1951年入朝写《谁是最可爱的人》成为经典。长篇小说《东方》获茅盾文学奖。还有描写长征的长篇小说《地球的红飘带》。
林林,1910年一2011年8月4日,享年101岁。福建诏安县桥圆村人,原名林仰山。诗人、作家、散文家、书法家、翻译家、外交家。曾任中国人民对外友协副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日文学研究会会长。作品有《印度诗稿》、《雁来红》、《剪云集》、《扶桑杂记》、《扶桑续记》,译著《日本古典俳句选》等。
刘流,1914年一1977年,原名刘其庚,河北省河间人。著名作家,有长篇小说《烈火金刚》及《红芽》等。
熊雄,1892年一1927年,江西南昌宜丰芳溪下屋村人。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最早从事革命军队政治工作杰出领导人。曾任黄埔军校总教官,政治部主任。
方方,原名汪芳,女,1955年5月出生江苏南京,祖籍江西九江彭泽县,在武汉长大。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女作家。曾任《今日名流》杂志社长兼总编辑、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作品有《万箭穿心》、《乌泥湖年谱》、《风景》、《武昌城》、《到庐山看老别墅》、《方方散文》等。
六六,女,1974年7月23日安徽合肥人,新加坡籍女作家、编剧。主要作品有《王贵与安娜》、《双面胶》、《蜗居》、《安家》、《心术》、《小欢喜》、《温柔啊温柔》等。
韩寒,1982年9月23日出生于上海金山。作家、导演、职业赛车手。主要作品有《三重门》、《光荣日》、《长安乱》、《一座城池》、《他的国》、《杂的文》、《青春》、《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就那么飘来飘去》、《韩寒五年》等。
谭谈,1944年4月出生沏南涟源。著名作家、诗人。曾任湖南省文联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品有《美仙湾》、《桥》、《光明》、《采石场上》、《山女泪》、《太阳城》、《生命旅程》、《山水相依》、《谭谈文集》(8卷)等。
郎朗,1982年6月14日出生,辽宁沈阳市沈河区人,毕业于美国柯蒂斯音乐学院,钢琴演奏家,被授予联合国和平使者。
琦琦,女,1967年9月29日生于上海,香港名模,任达华之妻。
韦唯,原名张菊霞,女,1963年9月23日出生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祖籍山东临沂苍山县。内地女歌手,作曲,一级演员。
倪妮,女,1988年8月8日出生江苏南京。内地女演员。主要作品有《金陵十三钗》、《匆匆那年》、《流金岁月》等。
宣萱,女,1970年8月18日出生于香港,香港影视女演员。
朱珠,女,1984年8月19日生于北京,内地女演员、歌手、主持人。
苗苗,女,1988年11月29日生于河南南阳,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内地女演员,主要作品有《芳华》、《谁在说谎》、《铁道游击队》、《解放》、《楚乔传》等。
杨洋,1991年9月9日生于上海,籍贯安徽合肥,内地男演员。
周舟,1978年4月1日出生武汉。先天愚型患者,残疾人,网红,智障天才,被称为“天才指挥家”。
刘流,1963年5月1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演员、导演。作品有《乡村爱情》等。
周小舟,1912年11月11日一1966年12月26日。湖南湘潭人。一二九运动领导人之一,曾任毛泽东主席秘书,湖南省委书记。1959年被错定为彭黄张周反党集团,1979年2月撤销错误处分。1966年12月26日在广州服安眠药自杀身亡。
薄一波,1908年一2007年1月15日,山西定襄蒋村人。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胡小胡,1948年岁生浙江余姚。作家,曾任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作品有《寻找郁达夫》、《蓝城》、《阿玛蒂的故事》等。
林志凌,女,1974年11月29日生于台湾。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演员、歌手、主持人、台湾第一名模。
冯绍峰,1978年10月出生上海。内地导演、演员。作品有《锁清秋》、《女人花》、《鸿门宴》等。
杨菲洋,原名杨洋,女,1989年6月8日生于江西赣州,内地女演员。
唐砖的大写字母?
TANG,ZHUAN.
关于温暖的名人事例?
钢琴家郎朗有着许多耀眼的头衔,不过他特别珍惜这两个:
2004年5月20日,郎朗在纽约被委任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亲善大使,成为第一位担任此职的钢琴家。2005年10月9日,华盛顿举办“中国文化年”期间,郎朗应布什总统邀请,在白宫举办专场独奏会。布什总统向他授予“世界和平使者”的称号。
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贝拉米在宣布这项任命时说:“郎朗是儿童基金会最年轻的亲善大使。邀请郎朗担任亲善大使,是因为他具有与听众做心灵交流的独特能力,并把很多时间和精力用于增加古典音乐的青少年听众。”
郎朗对于慈善的头衔深深感激:“音乐就像一种语言,世界的语言,它将人们彼此相连,也连接着彼此心灵的感应。我认为接近孩子的最好方式就是为他们演奏音乐,用音乐打开他们的耳朵和心灵。”
爱心名人故事篇二:44份爱心晚报
美国福布斯杂志曾连续五年评选他为中国最富有的企业家。人们关注最多的,是他在马来西亚辉煌的发迹史。只是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情义和传奇经历,源于44份带着一个普通人爱心的晚报——
1990年,一位喜欢冒险的中国青年来到马来西亚。来这之前,青年已经身家过亿。他打听到,这儿发现了一个大型油气田,准备修一条高级公路。如果这个项目成功,则会带来公路两边的土地大幅度升值。
经过仔细分析之后,青年做出了一生中最冒险的一个决定:利用所有资产担保向银行贷款,拿到公路两边土地的开发权。
4个多月过去了,油气田的立项依然没有结果。青年如坐针毡。这时候,他手间的盘缠已经所剩无几,住所由五星级酒店搬到四星级,再到三星级,最后连旅馆也住不起了。为了省钱,他打算租用旅馆的一个小仓库,每天只吃最便宜的盒饭,再找机会偷偷溜到旅馆的大厅里看当天的晚报。
仓库的管理员是一位老华侨,看到他的处境,非常同情,不仅免了他租仓库的钱,每天还将自己订的一份晚报带给他看。这样的日子一晃过了44天,青年的心也一天天走向绝望,连自杀的想法也有了。那天,青年意外地得知老华侨并不识字,这44份晚报是特意为他买的,顿时心里一热,仿佛看到一线温暖的光,将自己从死亡的边缘拉了回来。晚上,他认真地翻看着报纸,其中一条消息让他兴奋得差点没背过气去:油气田立项了!随后,在一周之内,青年所买的土地价格翻了一番,他的生活一下子由地狱又回到天堂。
暴富后的青年第一个想到的是老华侨,他准备了一只信封,里面是一套当地最高档别墅的钥匙。当他把信封交到老华侨手里的时候,老华侨摇摇头:“我只是给你买了44天的报纸,为什么值得你送这样的大礼呢?”青年说:“那44份晚报,是我一生中得到的最珍贵的帮助和关怀,就凭你的爱心,你有资格得到它。”老华侨依然摇摇头:“谢谢你的好意,我已经习惯了现在的生活,不想去住那种地方。真正值得你报答的,也不是我,而是帮助你的这个社会呀。”
这位青年,就是后来被誉为“情义商人”的李晓华,他成了中国最有名的企业家和慈善家之一。
爱心名人故事篇三:老舍帮助盲人谋生
在他住的房子的不远处有一个破旧的庙宇,里面住的全是平日以乞讨、卖艺为生的盲人,将近40名。但当时全国刚解放不久,人们的生活都不宽裕,连养家糊口都很不易,更别说有能力去接济他们了,因此他们的生活非常艰难,挨饿受冻是常有的事情。
每次一经过“瞎子庙”,他的心便隐隐作痛,想要尽自己的所能,帮助这些可怜的人。但他也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简单的几次接济根本解决不了他们的根本生存问题,必须得给他们提供一份足以谋生的活计。
于是,他不顾外人的反对,暂时放下手头上的工作,花了近两年的时间,开始每天往返于家中与“瞎子庙”之间,把这些盲人都组织起来,并自掏腰包买了多件乐器,将其中那些会吹拉弹唱的,组成了一个乐团进行集中培训,给予合奏配合上的种种指导。忙了一天,晚上回到家里,他还要熬夜为乐团写歌,编排适合他们演奏的曲目。等这一切完成后,他又忙着联系演出单位和场所,并说服对方给予一定的演出报酬……而对于那些没有任何才艺和特长的盲人,他则通过各种关系,不惜降低身份到处求爹爹拜奶奶,最终靠着自己的“面子”和关系,把他们一个个安排进周边的橡胶厂、皮革厂、印刷厂和服装厂里。为此,他都跑烂了好几双布鞋。
好在他的努力和奔走有了成效,“瞎子庙”里几乎每个盲人都有了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因为有了稳定的收入,很多盲人的生活状况都发生了巨变,先后搬出了原先那个破旧的庙宇,住进街上条件更好的房子里,“瞎子庙”也从此被废弃。
这之后,每天晚上,当他下班从街上路过时,住在街上的盲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放下手中的活,点亮屋内的灯,然后站到各自的大门口前,只为跟他打个招呼,问声好,为他照亮门前的那段路,如同迎接自己的亲人归来一般。而这几乎成了那条街上一道不变的温馨风景线,一直持续到他去世的那一天,从未错过一次。盲人们都说,那是因为他们能听出他的脚步声。
他便是老舍,原名舒庆春,杰出的人民艺术家,盲人们听出的那一声声脚步声名叫“善”。
为什么现在写诗很少有人会按格律?
事实并非如此,写近体诗和写新诗各自按照不同的要求。现在人写古体诗的人很少,虽然古体诗格律自由,不拘对仗、平仄,押韵较宽,篇幅长短不限,句子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体和杂言体。
相对来说,不少人喜欢写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汉族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指初唐之后,形成的又一诗歌体裁。
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写新诗,指五四运动前后产生的、有别于古典、以白话作为基本语言手段的诗歌体裁。新诗的特点包括: 1.形式自由; 2.内涵开放; 3.意象经营重于修辞; 4.有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排列。
尽管古体诗和近体诗有对仗、平仄、押韵等限制,新诗的形式很自由,但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仍然有不少人喜欢吟诗填词,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中国诗的出路,第一条民歌,第二条古典”。因为新诗缺乏音乐性,缺乏节奏感,不容易背诵。这是新诗的严重缺欠。
因此,没有章法则乱,乱则难以背诵,新诗少有流传久远的。虽然新诗分出叙事诗、抒情诗、散文诗等,字数远不如古体诗和近体诗精练。同样是五四运动后书写的近体诗,水平远超新诗的如毛泽东同志的诗词,能写出《沁园春•雪》这样高水平的诗词,目前为止没有第二人。陈毅同志的诗也是近体诗,水平也非现代一般新诗人可比。
北京有哪些名人故居?
据我所知,北京的名人故居还是不少的,找了一些资料仅供参考。
1、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1893-1981),1963-1981年在此处生活,今为宋庆龄故居的宅子显得幽静大方,游客也较少,参观不禁为宋庆龄先生的生平感叹。宋庆龄是民族的瑰宝,中国女性的极大骄傲!地址:西城区后海北沿46号2、李大钊故居
李大钊(1889-1927),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共产主义的先驱。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文华胡同24号,一个古朴、寻常的院落。李大钊在这里生活了四年之久。地址:西城区文化胡同24号院3、郭沫若故居郭沫若(1892-1978),郭沫若故居在西城区前海西沿18号。原是清代和珅的一座花园,后成为恭亲王奕府的草料场和马厩。民国年间,恭亲王的后代把王府和花园卖给辅仁大学,把此处卖给达仁堂乐家药铺作宅园。1963年10——1978年6月12日,郭沫若先生在这里度过了他一生中的最后15年。地址:西城区前海西街18号4、鲁迅故居
鲁迅(1881-1936),北京鲁迅故居现位于西城区阜成门内北京鲁迅博物馆内,建于1924年,为一座小型四合院,北房三间,南房三间,东西厢房各两间。鲁迅先生曾于1924年5月至1926年8月在此居住,为鲁迅1924年购买并亲自设计改建,解放后由其亲属捐献给国家。这里是至今保存最为完整的鲁迅在北京的故居。1954年在故居旁建鲁迅博物馆,1956年对外开放。迄今为止,博物馆收藏鲁迅及相关文物3万余件。地址:西城区阜成门内宫门口二条19号5、梅兰芳故居
梅兰芳(1894-1961),京剧大师,世称“梅派”被誉为“四大名旦”之首。自1951年,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在此处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十年。梅兰芳故居也是霸王别姬拍摄地之一,《霸王别姬》中蝶衣的家,一个清幽、安适的四合院,蝶衣跟小四闹掰以及蝶衣烧戏服的片段均在此地拍摄。地址:西城区护国寺9号6、纪晓岚故居纪昀(1724-1805),字晓岚,清代学者,文学家。主持所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200卷,是清代目录学巨著。清官纪晓岚故居!确实很清贫,不过充满了文化气息。地址:北京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7、老舍故居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老舍故居。1950年4月,老舍从美国讲学回国,购置了东城乃兹府丰盛胡同10号(即丰富胡同19号)的这所四合院,在这里生活、工作了16年,写下了《龙须沟》《茶馆》《方珍珠》《正红旗下》等24部作品。1966年8月,老舍自沉于北京旧城墙外西北角的太平湖。有很多事情都是很难用是非对错来简单评价的,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只可惜历史没有如果。地址: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西街丰富胡同19号8、曹雪芹纪念馆曹雪芹纪念馆是国家为纪念清代文学家、《红楼梦》作者曹雪芹而兴建的主题纪念馆,曹雪芹纪念馆坐落在风景秀丽的西山脚下北京植物园内正白旗村,是曹雪芹晚年居住的地方,又叫黄叶村。纪念馆是一组低矮院墙环绕的长方形院落,前后两排共18间房舍,仿清代建筑。纪念馆门口有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先生的题匾,展室中除介绍了曹雪芹的生平经历,还陈列有与曹雪芹和红楼梦有关的许多实物资料。黄叶村中环境优美而清静。村内不仅设有河墙烟柳、薜萝门巷、柴扉晚烟等景点,还有茶馆、酒肆、古墩、石磨、水井等,一派悠闲的乡村田园风光,北京植物园10元大门票包含此景点。地址:北京植物园公园内
9、齐白石故居
齐白石是我国画坛极具特色的画家。他出身农家,中年学艺。虽身为艺术家,却总有些农民的朴实可爱,甚至顽固可笑的特性。这在他的画作中有所反映,在他的居所上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因此保护他的故居,有利于后人与白石老人零距离接触,体会他特有的心境与状态。地址:东城区雨儿胡同13号10、蔡元培故居蔡元培一生四海漂泊,仅在北京,就搬过三四次家。而其中最为重要的居所,便是东堂子胡同75号。它既见证了蔡元培振兴北大时的春风得意,也经历了蔡校长被迫离职时的伤心落寞,更酝酿了五四运动的起承转合。如今的蔡元培故居修整一新,朱红色的油漆大门,比起当年还要气派了几分。地址:东城区东堂子胡同75号11、邵飘萍故居故居是座中西合璧的两层小楼,大门口两侧是典型的欧式石柱,门口上方建有观光阳台,这里既是邵飘萍故居,也是京报馆旧址,小楼正门上方“京报馆”三个大字就是当年邵飘萍亲笔题写的。传说邵飘萍当年住在二楼北头,他把向阳的房间都让给了普通编辑。正是在这里,邵飘萍立下了“必使政府听命于正当民意之前”的誓言,并成为“铁肩辣手”的著名报人。地址:西城区东北部的魏染胡同30号12、李渔故居芥子园位于北京八大胡同之一的韩家胡同,为李渔在北京居住时所建,与原籍宅院同名。以布局精巧名传当时,成为京师名士常临之所。芥子园后来被改为广州会馆,原有的叠石被拆除。地址:西城区韩家胡同14号13、沈家本故居沈家本故居像很多散落在老城区的名人故居一样,小小的长方形门牌跟周边民宅混在一起。沈家本是著名法学家,精于经学和文字学,继承了我国学术传统中宝贵的考据方法和求实精神,著有《诸史琐言》。他的故居共有三进院落,门前设垂花踏步,对面设影壁,为中西合璧式砖木结构,是沈家本于光绪三十一年所建的藏书楼,自题名为“枕碧楼”。地址:西城区金井胡同14、龚自珍故居这里曾是龚氏不辞辛劳、上下求索被后人誉为“龚派”诗歌漫漫途路中的一个驿站。旧宅庭院中,想必曾闪动着闻鸡起舞少年仗剑的矫健身影,旧宅书房里,当年或曾出现红袖添香夜读文章的求学情景,一首首别具风采的诗歌如涓涓溪流,汇成了《破戎草》《破戎草之余》这些影响后人的过去,都藏在这岌岌可危的故居里,等待人们品读。地址:西城区宣武门外上斜街50号15、谭嗣同故居“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故居原是湖南浏阳会馆,这里是1898年谭嗣同在京时的住所。如今红墙灰檐下堆满了杂物,门墩上红漆点染了几道,仿佛斑斑血迹。整条胡同已拆除大半,只剩下这个小院及邻近的几间房舍,立在宽阔的马路边分外扎眼。地址:西城区北半截胡同41号16、婉容故居婉容故居位于东城区帽儿胡同,宅子现在被分割为35号、37号两处院落。一半是民居,另一半则用来办公。宅院本身仍散发着浓浓的皇家味道。地址:东城区帽儿胡同37号17、茅盾故居茅盾故居位于后圆恩寺胡同13号院,比起旁边的深宅大院,这里充其量算是个小门小户了。四合院大门前有一对长方形门墩,石墩不大,几个侧面都绘有吉祥如意的花卉纹饰,是典型的北京中产之家风格。步入院门,迎面雪白的墙壁上镶嵌着由邓颖超亲笔题写的“茅盾故居”四个大字,格外醒目。地址:东城区后圆恩寺胡同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