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征婚,离异单身男女?

2023-10-28 16:35:07 40阅读

延安征婚,离异单身男女?

在当前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婚姻与家庭的结构和功能越来越趋向多元化:

有夫妻偕老共同抚育孩子的,有离异后重组的,有不婚主义者,有丁克,还有同性婚姻等等。

延安征婚,离异单身男女?

这是社会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今,离婚不再像几十年前那样不堪,而是一种正常的行为模式。

但是,社会舆论却给离异群体贴上了很多负面标签,比如:

是不是出轨了啊,不然怎么会离婚?离过婚的,肯定不好找了啊!离婚的性格肯定不好相处,不然为什么会离婚?

甚至,离异者本人也受这些标签的影响,婚恋市场上,离异者再次择偶时,会优先选择无婚史的男女。

我觉得,人们对离婚这一行为的误解,以及对离异群体贴标签的行为,才是真正可怕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天和大家分享,离婚后的择偶问题:

婚后的自我调节

离婚,我们在生活上,节奏被打乱,被迫走出舒适区,对未来的恐惧以及失控,有的甚至还被前夫/前妻闹得精疲力竭。

情感上,我们会感受到极大的痛苦,这种情绪会传递给身边的人。

但生活总要向前,我们必须让自己尽快走上正轨,走出痛苦,让情绪得以管理,心态得以调整。以下几点或许可以帮到你:

一、接受事实

在我们的官网,有为数不少的来访者不能接受自己已经离婚了的事实,而是用各种行为逃避现实。

比如指责对方、怨恨对方、骚扰对方等,这导致他们在离婚的痛苦里越陷越深,受到很多负面情绪的伤害。

离婚了,那就接受这个结果,给自己一定的时间。

慢慢放下自己对那个人的感情纠葛,过去了就过去了,你和对方缘分已尽,不必有过多的纠缠。

二、释放情绪

给自己一个释放情绪的时间和空间,在这个限定的时空内,你可以任由自己奔溃。但在这个时空外,你必须要清醒,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上。

你可以选一天,爬到山顶上,大声地哭喊,把自己的委屈、难过、痛苦全部都吼出来;

你可以找信得过的朋友,向他们倾诉;

你也可以放纵自己,吃很多甜食,喝很多酒,熬夜看剧;

也可以换个环境,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总之,你要释放自己的情绪,而不是压抑情绪。情绪需要被看见,否则,某一天它们会集中爆发。

关于离婚后的再次择偶

离婚后再次进入婚姻,要考虑的因素更多,我们更应该要慎重。这里也提供几点建议,希望对你有用。

1、不要认为离婚了就低人一等

有些离异者,再婚时把自己放得特别低。

认为自己二婚了,不值钱了,不珍贵了,低人一等了,有人要就不错了。

如果你抱着这样的想法进入第二段婚姻,那你二婚后也难以幸福。

2、不要太心急

很多人离婚后着急复婚或者再次结婚。

原因无外乎年龄大,想找个人照顾自己,家人催等等。

这些不应该是你着急结婚的理由,不要那么快下决定,多观察多相处多了解,直到你心甘情愿为止。

3、避免理想化的预期

离婚后的择偶,定位要更清楚,要根据自己的条件找个匹配的人,不要太过理想化。

我们不高攀,但也不能迁就。

如果遇到了理想型,或者条件比自己好太多的人,也不必自卑或者害怕,别错失了缘分,人总有弱势的地方,你能补充就好。

鲁智深总是搭救女人?

鲁智深的绰号为何是花和尚,是不是如题主所说的,因为搭救女人才得这个绰号的?首先,我斗胆先否决题主的问题:“花和尚”这个绰号与搭救女人没有一分钱关系。同时,也否决施耐庵所说的,因为鲁智深背上绣有花绣而得了这个绰号。

鲁智深既不“花”,又不是因为脊背上的花绣而得绰号“花和尚”,那么,为什么鲁智深叫做“花和尚”呢?难道是施耐庵乱写的?

鲁达为何不叫“花提辖”呢

《水浒传》中说,鲁智深在五台山出家,在五台山文殊院搅扰了四五个月。因为赵员外有些日子没有送酒送肉了,口中淡出鸟来,便私自下山找酒喝。

到了五台山半山亭,遇到一个挑酒的汉子,鲁智深不问三七二十一,抢过一桶酒,一饮而尽。

一口气都不换的喝了一桶酒,大概是气踹不过来了,酒也发作了,鲁智深就在亭子里坐了半日。下了亭子走不得路,又在松树根上坐了半歇(半晌)。此时,酒涌了上来,“智深把皂直裰褪膊下来,把两只袖子缠在腰里,露出脊背上花绣来”。

读到这里,所有的读者都认为,这就是“花和尚”的来历。其实,施耐庵在此处又是虚晃一枪,骗过了五百年以来的看官。

从书中细节解读,鲁智深脊背上的花绣应当是在“鲁达”时期就有的。鲁达曾经做过关西五路廉访使,是货真价实的“镇关西”。假如这个时候就刺了花绣,因为有“镇关西”这个绰号,不叫“花廉访”也可。

做了渭州城的提辖,不再是“镇关西”了,脊背上还是有花绣,为何施耐庵不叫鲁达为“花提辖”呢?

但凡梁山好汉出场,绝大多数都带着绰号,似乎只有鲁智深、武松是在做了和尚、头陀之后才得绰号的。武松绰号行者,符合文本逻辑。鲁智深做了和尚便叫做“花和尚”,因为脊背上的花绣似乎有点讲不通。至少,应当如宋江那样,小时候叫“黑三郎”,江湖上叫“及时雨”,做了梁山寨主,呼群保义,最终的绰号就是“呼保义”。

宋江的绰号因故事而变化,鲁达-鲁智深为何没有如此写呢?因为,和尚是假和尚,提辖是真提辖。

北宋时期并无提辖这个官职,是军州行政长官兼任“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的职责。南宋绍兴年间,才有了提辖这个官名,是榷场货务都茶场掌茶、盐、香、矾等管理专卖的官员。提辖后来被引入官府,管理杂买务杂卖场掌,采办宫廷与官府所需的各种物品,出售多余用品用具。

施耐庵移花接木,把南宋的官职用在了北宋。但是,杨志、索超、孙立他们三人是假提辖,鲁达才是真提辖。因为渭州城的鲁提辖是一副武官打扮,却每天出入茶楼、酒肆,可以随便赊账,更与郑屠这等屠户混得很熟。因而,鲁达的行迹十分符合“提辖”的特征。

《水浒传》中还真的写了一个金国人的榷场曾头市,“曾长官”便是一名货真价实的提辖。

提辖是真的,和尚是假的,花,就是虚假的意思。所以,鲁智深的绰号原来如此,不是因为总是救助女人,也不是因为脊背上有花绣。

“花和尚”这个绰号是智真长老买一送一?

赵员外带着鲁达来到了五台山,要求智真长老剃度。智真长老看在赵员外的面子上,答应收录鲁达为五台山僧人。

但是,五台山其他僧众却集体反对,认为此人“形容丑恶,貌相凶顽,不可剃度他,恐久后累及山门”。智真长老为了平息大家的异议,便坐上禅椅,真魂云游到了道家紫府,查阅到了鲁达原来上应天星。所以,智真长老说:

只顾剃度他。此人上应天星,心地刚直。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净,正果非凡,汝等皆不及他。

随之,智真长老为鲁达剃度:“灵光一点,价值千金。佛法广大,赐名智深”。从此,《水浒传》开启了鲁智深的故事,一个决然不同于鲁达鲁提辖的新形象走进了施耐庵的水浒世界。

鲁达有了法号,名叫智深,又与“花和尚”有什么关系呢?为何这一节的小标题设问,花和尚是智真长老买一送一呢?

原来,在给鲁达赐法号之前,智真长老就断言,此人就是个“花和尚”。回看智真长老说的那段话,其中有“命中驳杂”这四个字。“驳杂”不就是“花”吗?所以,在剃度之时,智真长老等于是送给了这个新收录的和尚一个法号,一个绰号。

说鲁智深“命中驳杂”,并非仅说的是鲁达-鲁智深经历曲折,故事纷繁。更重要的是以鲁智深的故事为线索,赋予其中非常驳杂的寓意。这其中的寓意从文本上来理解,就是智真长老所说的,鲁智深此后的正果是“汝等皆不及他”。

鲁智深的正果将在《水浒传》中步步验证,验证的过程便是智真长老赠送个鲁智深的四句偈子:“遇林而起,遇山而富。遇州而迁,遇江而止”。

关于这四句偈子,以及鲁智深的正果,绿野老道已经解读过多次,此处不再重复。此处,略讲一讲鲁智深的正果是什么。

按照智真长老的预言,鲁智深的正果是“汝等皆不及他”。这句话的意思是,除了智真长老外,五台山所有的和尚都没有鲁智深有出息。智真长老做的是五台山文殊院住持方丈,懂先天神数的神僧。这个形象应当出自《宋史·太祖本纪》,是一位馈赠赵匡胤,指引宋太祖他发迹的老僧。

“汝等皆不及他”证明,鲁智深的正果将达到智真长老的级别,不仅会做到大寺院的住持方丈,而且,还会与“赵员外”有更深的交集。果然,鲁智深“遇山而富”,做了“二龙”山宝珠寺的草台方丈。又以鲁智深东京大相国寺的经历来推断,花和尚将成为这所皇家寺院的住持方丈,成为智真长老这等得道神僧。

二龙,是宋徽宗、宋钦宗的隐喻,宝珠寺正对应赵员外的“七宝村”,讲的都是佛教七宝这件事。因而,宝珠寺实际上隐写的就是皇家寺院。鲁智深占据宝珠寺,是为其住持大相国寺所设的伏笔。

这便是鲁智深的正果,其经历之曲折,所隐含的寓意之复杂,是不是很“花”呢?

鲁智深为何上应天孤星

这一点十分重要,是施耐庵隐写大明秘史的一个重要符码。

先说说“花和尚”另外一重含义,这个含义隐藏在“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中。这段故事发生在宋徽宗宣和元年正月下达“革佛诏”的第二个月,施耐庵以鲁智深大闹佛门,打坏金刚、打伤僧众的故事,抨击宋徽宗革佛。

《水浒传》中,智真从来就没有把鲁智深叫做“鲁智深”,只叫他“智深”。这是因为,入了佛门便是释家子弟,要叫“释智深”。而施耐庵把“智深”写成鲁智深,是因为“革佛诏”中有一条规定,佛为大觉金仙,僧为德士,要易服饰、称姓氏、入道学。

宋徽宗革佛的手段极其高明,是以道教渗透异化佛教,从而,从根子上毁掉佛教。佛都被降为了道家的神仙,释家还存在吗?所以,僧人便低于道士称为“德士”,要穿道袍、学习道学。“鲁智深”写的就是宋徽宗异化佛教的产物,而瓦罐寺的生铁佛,干脆就叫了一个道士的名字“崔道成”。

仅就“鲁智深”这个名字而言,比“崔道成”又要好一点,按道学的规矩称了姓氏,但却是佛门赐予的法号——这岂不也是“花”的吗?

上文讲到,鲁智深大闹五台山是宣和元年二月的事情,这是根据其禅杖重量来推算的,六十二斤表示六十二年。《水浒传》说,鲁智深被洪太尉放出来时,是1058年(嘉佑三年),六十二年后,就到了1119年,也就是宋徽宗宣和元年。书中在鲁智深第二次下山时,特别交代一句,此时正是二月天气。施耐庵如此点明时间,意图非常明显,只是没有被读出来而已。

宋徽宗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是属狗的,所以,鲁智深吃了狗肉,怀揣狗腿醉打山门,毁坏金刚。又拿着狗腿亵渎僧众,污秽佛门清净之地——宋徽宗对佛教的破坏被写得如此分明,可见施耐庵对这个“狗皇帝”是何等的憎恨。因而,说《水浒传》不反皇帝,恐怕说不过去。

鲁智深在五台山一系列行为,都证明他是一个假和尚,也即是“花和尚”。施耐庵同时也是在反唇相讥,以“花和尚”来讥讽宋徽宗是一个“花道士”。这个自号“道君皇帝”的亡国之君,背离赵匡胤之道,违背北宋开国时“儒道佛”三教合一的宗教之道,是个失道亡国之君。因而,梁山好汉便要“替天行道”,反对宋徽宗。

鲁智深打死了崔道成,占据了二龙山,按照《大宋宣和遗事》的说法:“那时有僧人鲁智深反判,亦来投奔宋江”。花和尚毕竟还是造了“花道士”宋徽宗的反。

其实,花和尚除了上述这些隐喻之外,还有其“天孤星”隐写了大明王朝的一段秘史。明朝有个著名的和尚,字独暗,号独痷,难道不是“天孤星”吗?至于这个“花和尚”是谁,“天孤星”又是怎样隐喻大明秘史的,且容另外的文章来解读。

总而言之,“花和尚”这个绰号,并非鲁智深总是爱救助妇女,尽管鲁达救助过金翠莲,鲁智深救助过刘小姐,也与这个绰号无关。同时,也不仅是其脊背上有着花绣。梁山上有花绣的还有史进,燕青,为何只有鲁智深的绰号中有个“花”字呢?

因为鲁智深隐喻了很多故事、很多人物,所以“命中驳杂”,所以,“花”得不得了。

男女青年是怎么谈恋爱的?

回忆起生产队时期,男女之间谈恋爱的事情有这么几种情况:

一个,女的喜欢男的,是这样表达的:

比如,当年我们队上的巧浓,对我们队上的国子有那么点意思,她便会,在我们生产队包电影看的时候,主动搬把椅子挨着国子坐,那时她比较崇拜国子,国子读过高中,有文化,在看电影的时候边看着电影,边跟国子问这问那,这就表示一种好感;

在生产队做工夫出工的时候,也想跟国子编到一个小组,这样两人隔的近,一个眼色,笑一下,或者多讲句把话,心里都舒服。

还有更进一步的,比如,生产队记工分,记着记着,如果没有把国子记上去,这时候巧浓便主动说:还有国子,今朝出了一天工的!

这说明什么?说明巧浓心里装着国子,处处护着他的意思。

二个,如果男的喜欢女的,通常这样表达:

比如我们队上卓五,喜欢六队的一个姑娘叫桃浓的,他不敢直接对人家姑娘家说,而是放风出去,说成我们队上另外一个人,谁谁谁,喜欢桃浓,这样传来传去,就传成一阵风,而卓五呢,也就靠嘴巴快活,多喊几声桃浓的名字,说:我刚看到桃浓了,桃浓今朝穿了件蓝花衣裳,你还不快去找她!

就这样嘴巴里说说,明的是说别人喜欢人家桃浓,实际上则是自已内心喜欢人家,借着打趣别个,却发泄自己的喜欢。

所以,对这种表达方式,是我发现最不直接,最含蓄的表达。

但是,我举的这两对例子,到后来都没成。一个是,那个年代不兴自由恋爱,都是由父母或者亲戚做介绍,并且,找的不是一个大队的;二个,找本队的,有些不符合当地的习俗,毕竟,同队的同姓同族多,就是不是同族的,一般也扯得上亲戚关系。

倒是,那年代的成年人在这方面开放一些:

比如,那些死了丈夫的寡妈子,死了堂客的寡郎儿,或者,家里有堂客,还不满足七情六欲的少数人,他们之间表达恋爱要直接得多。

比如,我们大队的谢书仅记喜欢上我们队上的李寡妈,就直接了当地上她家去,帮他们家做事,挑水,割猪草,或者捎几包副食品、红糖、这些稀罕东西,有时去的时间晚了,干脆就在她们家过夜,第二天天不亮就偷偷摸摸不声不响走了。

这就是成年人的恋爱方法,不像年青人怕这怕那的。

你怎么看?

(图片来自网络)

历史上姓陆的名人有哪些?

程嵇邢滑,裴陆荣翁。《百家姓》中陆姓排名第198位,截止到2007年陆姓人口数量在中国排名第70位。陆姓不算小姓,但是也不能算是大姓,人口不多,但是名人却不少。

1、陆树铭

作为一个三国迷提到陆姓我首先想到陆树铭,他在1994版三国演义中饰演关羽。现在拍三国的影视作品有很多,但是其人物形象均不及94版三国演义经典、耐看。陆树铭厉害到什么程度呢,民间很多关羽的画像或者雕塑都是按照陆树铭饰演的关羽形象来的。

2、陆逊

陆逊太厉害了,乘关羽全力进攻樊城之际奇袭荆州就是陆逊之谋;夷陵之战火烧连营七百里,大败刘备,自此陆逊一战成名,而蜀汉一蹶不振;后来石亭之战大败曹魏,气死曹休,陆逊之才果然不亚于当年的周郎,因战功赫赫官至丞相。

3、陆抗

东吴最后的名将,陆逊的次子,主要历史事件是击退了西晋大将羊祜的进攻。

4、陆羽

唐朝人,一生喜欢喝茶,且精于茶道,喝茶喝出一种境界,被称为茶仙,被后世尊为茶圣,祀为茶神。他著的《茶经》是世界上第一部专门研究茶叶的著作。

5、陆游

南宋著名文学家、史学家、诗人。他的很多诗流传千古并且入选中学生必备古诗词,如《示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书愤》: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卜算子 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等等。

6、陆九渊

南宋著名思想家、哲学家,陆王心学的创始人,王就是王阳明,明代的王阳明继承和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

7、陆小曼

名门闺秀,民国才女、画家、作家、翻译家,风流才子徐志摩的妻子,徐志摩死后晚年比较凄惨。

扈三娘为什么不报灭门之仇?

扈三娘的仇人是谁?

从组织来说,是水泊梁山好汉们;具体到个人,就是李逵那黑厮!

报仇?怎么报?这个时候扈三娘已经被林冲生擒活捉,生死和清白都在梁山好汉们的一念之间!她不过是一个俘虏,一个等待分配的战利品而已,还奢谈什么报仇!

扈三娘从被林冲活捉,到被宋江许配给矮脚虎王英,期间一直被关押在宋江父亲宋太公那里,没有自由。事情经过如下:

扈三娘被林冲活捉,宋江第一时间将扈三娘保护了起来:

急忙唤来二十个老成的小喽啰,着四个小头目,骑四匹快马,吩咐道:“连夜与我送上梁山泊去,交于我父亲宋太公受管,便来回话。待我回山寨,自有发落!”

众头领都以为宋江要自己霸占扈三娘,大家都小心护送!李逵也是这么想的!但李逵认为贪图色欲不是好汉的勾当,不希望公明哥哥沉湎女色。所以李逵就直接去杀了扈三娘一家老小,好断了宋江的念想!

扈三娘一直被关在宋太公那里,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对扈家庄被灭门的事情,根本就不知情。扈三娘在梁山好汉面前第一次露面,就是在梁山聚义大厅里面,宋江让人把扈三娘带来,当众宣布将她许配给王英!

这个时候扈三娘还不知道扈家庄满门被灭,在宋江和诸位如狼似虎的梁山好汉的虎视眈眈下,扈三娘作为一个俘虏有拒绝的权利吗?拒绝就是不给宋江面子,就是不给梁山好汉面子!

不给面子,那就是敌人,那就要被当众被扒光衣服,绑在树上,然后挖出心肝做醒酒汤给头领喝。蝼蚁尚且偷生,扈三娘不过是一个十七八岁,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如何就能不怕死!就算不怕死,她也怕死得耻辱!

扈三娘被宋江许配给王矮虎

扈三娘虽然自幼练武,天赋卓绝,练就了一身非凡武艺,但仍然只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大户人家的千金小姐。不是武松那种心坚如铁,无所畏惧的铁血硬汉!十七八岁的年纪放到现在,还是一个正在读高中的孩子!扈三娘无力拒绝宋江的要求,只好答应了。

在被林冲擒拿的那一刻,扈三娘有多么的恐惧和无助,不是坐在沙发上,抽烟喝酒刷手机的我们能体会的!一个大户人家千金小姐被一群无恶不作,杀人不眨眼的亡命之徒活捉,会是个什么下场?梁山泊就在独龙岗旁边,梁山好汉的那些杀人放火的勾当被当作英雄事迹传遍了江湖。扈三娘清楚地知道,对于她来说,结局只有三种:

最好的结局是被某个头领看上,作为压寨夫人;其次是被作为军妓,日夜服侍梁山各位头领,甚至大小喽啰;再次是在大庭广众之下被扒光衣服,千刀万剐,顺便挖出心肝做醒酒汤给头领喝!

不听宋江的话,就可能像潘巧云一样被残忍杀死

想到这些的扈三娘心里充满着无尽的恐惧和绝望!而且就是被抓得这么一会,那些守在他旁边的小喽啰,眼睛已经像饿狼一样盯着她身上的某几处部位!一个个如狼似虎,已经开始蠢蠢欲动,就算不能就地占有,那也不妨碍他们上下其手,各种猥亵!扈三娘浑身被五花大绑,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围上来。

就在这个紧急时刻,有小头领来传达命令,立刻把她带到宋江那里去!很快扈三娘被拉扯着来到宋江面前。接着扈三娘听到宋江交代他们,把她送到宋太公那里看管!

扈三娘被押到宋太公处看管

此后,所有的大小喽啰都小心翼翼对待扈三娘,再不敢对她有丝毫冒犯,甚至有些想讨好巴结她;经历了刚刚的无助和绝望的扈三娘,此刻心里对宋江充满了无限的感激!宋江那黑矮肥胖的身躯也在这一刻变得高大伟岸起来。宋江就成了扈三娘的救命稻草。如果宋江要娶她,她会毫不犹豫地嫁给宋江!

扈三娘被大小喽啰们毕恭毕敬地送到了宋太公住处。见到了扈三娘这个小娘子,宋太公喜出望外,真把她当儿媳妇看待。宋江已经三十五六岁了,至今未婚,膝下荒凉!宋太公想抱孙子想得都快要疯了!怎奈宋江和宋清这两个不孝子,就是不肯结婚生子!

为了安抚扈三娘,让她不要害怕,也为了避嫌,宋太公当即认下了扈三娘为女儿。惊魂未定,刚刚从无助和绝望中缓过劲来的扈三娘,当然求之不得,立刻拜宋太公为义父。看着刚刚认下的义女,肤白貌美气质佳的扈三娘,宋太公非常高兴,也暗暗地和曹孟德一样感慨了一句:真吾儿妇也!

扈三娘就一直在宋太公这里待着。直到宋江让人把她带到聚义厅,当众宣布将扈三娘许配给王矮虎!面对大厅里一大群如狼似虎的梁山好汉,扈三娘无法拒绝宋江的要求,只能无奈地答应了!

扈三娘知道满门被灭的消息的时候,最起码是洞房花烛之后!那个时候扈三娘已经成了王矮虎的人了。

扈三娘和王矮虎洞房花烛夜

扈三娘知道扈家庄被灭门,祝家庄被铲平,除了痛哭一场还能干什么?

扈家庄已经没了,祝家庄也没了,娘家和婆家都没了!扈三娘已经无家可归了,无处可去了。父母族人都死了,未婚夫祝彪也死了!除了梁山好汉,在这个世界上扈三娘已经无依无靠了!唯一的亲人就是刚刚结婚的矮脚虎王英,以及义兄宋江、义父宋太公了。

她已经是梁山这艘破船上的一员了,这是从她被活捉的那一刻就注定了的,要么从贼,要么死亡!

报仇?找谁报仇?

手持利刃,却不知如何报仇!

宋江?

宋江在她最无助最绝望的时候保护了她,她对宋江心中充满了感激。而且,李逵杀扈三娘一家宋江并不知情!更不是宋江指使的!宋江最多是负一个管教不善的责任!

李逵?

杀李逵报仇,这倒是没错,冤有头债有主,李逵就是罪魁祸首!

操起双刀去找李逵拼命?不说别人,丈夫王矮虎肯定不会同意!宋江和梁山上其他头领也不会坐视扈三娘去杀李逵。

何况扈三娘未必能杀得死李逵!甚至很大概率不是李逵对手。李逵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宋江。一对板斧在手,在平地上除了武松、鲁智深、卢俊义等少有的几个步战高手外,谁敢说自己有能力击杀李逵?

扈三娘未必是李逵的对手

最后,李逵是宋江的心腹,铁杆小弟。如果扈三娘杀了李逵,意味着扈三娘自己也必死无疑,而且会死得无比的耻辱。试问梁山有几个人能豁出自己这条命不要,也要去报仇雪恨的?

是的,曾经有一个武松,不计生死为自己的兄长武大郎报仇,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然后自首等待审判,生死早已经置之度外!但除了武松,还有第二个人吗?

快意恩仇武二郎

1、秦明被宋江坑的一家老小被慕容知府杀得干干净净。老婆的头颅还被士兵用枪跳起来给秦明看!他报仇了吗?一家老小,除了老婆外,有没有父母?有没有小孩?全部死光了!

书中明确描述秦明的心理活动:“又怕斗他们不过”!因为担心斗不过花荣、燕顺、王矮虎几个,就咽下了那口气,再也没提过报仇的事情!

2、卢俊义被吴用和宋江坑得锒铛入狱,在狱中又受尽折磨,押送途中受尽欺辱,九死一生!如果不是燕青及时赶到,卢俊义就真的死了。从一个首富被坑成死囚,九死一生,这是什么仇恨?

卢俊义找吴用和宋江报仇了吗?没有!最后也只是杀了李固和卢贾氏泄愤。真正的罪魁祸首吴用和宋江,卢俊义敢动一根毫毛吗?卢俊义为什么不杀宋江和吴用报仇?第一是杀不了,第二是不能杀,现在大家都在梁山这一艘破船上!

3、林冲被高俅害得家破人亡,也就是杀了陆虞侯和富安两个帮闲,罪魁祸首高衙内和高俅在东京优哉游哉的活着,林冲为什么不去杀?难道潜入高府杀人的风险系数,比扈三娘在梁山上杀李逵要高吗?

武松可以潜入张都监府,把蒋门神、张都监一家老小杀得干干净净。林冲的武功也不弱,为什么不可以?因为他没有武松那种决绝的心态!

林冲风雪山神庙,不过杀了几个帮闲

这么多英雄好汉都不敢报仇,又怎么能苛责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姑娘,没有冒着必死的风险去报仇,甚至可以说去送死!因为扈三娘很大概率不是李逵对手,找李逵拼命近乎等于去送死!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