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玩荤的地方,四川有哪些冷门的旅游地方?

2023-10-28 09:14:05 44阅读

大庆玩荤的地方,四川有哪些冷门的旅游地方?

这个碰巧答主骑车从成都出发去了西藏,路上沿着318国道看到了很多风景,最深的感触就是,大家都以为四川西藏最美的地方是景点,然而,最美的风景是在路上。

更多内容请搜索微信公众号Pan-9547

大庆玩荤的地方,四川有哪些冷门的旅游地方?

第一,雅安,四川省地级市,原为西康省省会,1955年随西康撤省并入四川,设雅安地区,2000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位于四川盆地西缘、邛崃山东麓,东靠成都、西连甘孜、南界凉山、北接阿坝,距成都仅115公里。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之称。

第二,二郎山。每年五月,杜鹃盛开,红、兰、紫、白交相辉映,此间不时飞来飞去的高原彩蝶使得她更显绚丽。以陡峭险峻、气候恶劣闻名于全国的二郎山,不仅是千里川藏公路上的第一道咽喉险关,被人们称为“天堑”,素有“千里川藏线,天堑二郎山”之说。

第三,泸定。红色名称,飞夺泸定桥,不用多说了吧…泸定是川西重要的旅游景区之一,县境内有“高万丈”的二郎山、“蜀山之王”贡嘎山、风光秀丽的燕子沟以及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海螺沟冰川森林公园。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在这里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泸定也因此成为革命历史名城,泸定桥及红军飞夺泸定桥纪念碑也成为全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第四,康定,“跑马溜溜的山上~”康定,一座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一座跑马山,名扬五洲四海;一曲《康定情歌》千古绝唱,醉了天下人。

第五,折多塘和折多山。

折多山位于四川省甘孜州境内,海拔4298米,是康巴第一关。折多山又是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有雅砻江,右为高山峡谷地带,有大渡河。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之称的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是山区,而折多山以西则是青藏高原的东部,真正的藏区。“折多”在藏语中是弯曲的意思,写成汉语又是“折多”二字。

第六,新都桥。新都桥是令人神往的“摄影天堂”,地处在公路318国道南、北线分叉路口,是一片如诗如画的世外桃源。神奇的光线,无垠的草原,弯弯的小溪,金黄的柏杨,山峦连绵起伏,藏寨散落其间,牛羊安详地吃草……川西的平原风光美丽地绽放。这,就是新都桥,令人神往的“光与影的世界”、“摄影家的天堂”。

这个地方美的太夸张,应该不算冷门了。。。

第六,相克宗。相克宗村位于红龙乡和雅江县之间,前面就是剪子弯山和卡子拉山,

第七,红龙乡。红龙乡位于县境西北部,距县城99公里。面积470.3平方公里,人口0.2万。318国道横贯乡境。辖东来一、东来二、马它马、错柯一、错柯二5个村委会。

第八,理塘。仓央嘉措的卓玛,他写了一首诗:洁白的仙鹤啊,请把双翅借给我,不飞遥远的地方,只到理塘就回。

最后,过了理塘,马上就是金沙江了,进入西藏境内。放几张图截止吧。有兴趣的了解318全线的可以加我们公号Pan-9547 PM达拉然。

为什么传统的东北菜是以黑龙江菜为主?

因为工作的原因,前些年经常在东北出差并经常与餐饮店打交道,个人认为关于东北的餐饮并不能完全说是以黑龙江菜为主,但是黑龙江的餐饮除了海鲜的品类制作不比辽宁强多少外,其实黑龙江的餐饮的学习能力及竞争力还是很强的,可以说在经营的品类,多样性,连锁发展上是十分不错,在东北还是领先的。

举个例:

火锅品类:陈超记,晓荷塘,辣庄,老牌坊,山河屯铁锅炖...

烧烤:从最早的汉斯烤肉,烤动力到阿里巴巴,金刚山,偏脸子,通海俄式烤肉等

饺子:喜家德,柏记…

炒菜:李家小馆,名岛,福成厚江鱼一号...

黑龙江餐饮老板们一个是积极走出去,全国讲课开加盟店,另外在国内的学习力也是非常强的,行内人都说去南方一趟就能把南方的菜品及管理服务学的七七八八,回来后就能开店,等南方知名品牌再来时已发现市场已被提前占领了,最近哈尔滨又一股风开起了粤菜打边炉,很多店都是哈尔滨本地连锁店老板创的品牌。

最后提一句,最牛的就是麻辣烫,明明是四川的知名小吃,最后把麻辣烫开遍全国,旗下数万家门店的张亮麻辣烫,杨国福麻辣烫的老板都是黑龙江人,创新及改变让一个地域性小吃成了全国性的快餐品牌

个人所见,请大家指正评论[来看我]

为何用过御膳后多位老寿星接连去世?

乾隆皇帝一生活了89岁,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长寿的皇帝之一。而乾隆皇帝在位整整60年之后,选择退居二线做了太上皇,将大清王朝的皇位让给了自己指定的接班人十五子嘉庆皇帝。

但是乾隆皇帝却是表面上文章做的十分漂亮,但是暗中依然掌握着整个大清王朝的运转和最高权力。年轻的嘉庆皇帝不得不作着这个名不副实的皇帝。

乾隆皇帝当太上皇的第一年,也就是乾隆皇帝85周岁那年。回想起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曾经在61岁时举办千叟宴,宴请天下所有的古稀老人齐聚北京,与康熙皇帝和在京的退休官员一同饮酒作乐,这给小小的乾隆皇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因此乾隆皇帝在当上太上皇之后便开始着手效仿自己的爷爷康熙皇帝再次举办千叟宴。

然而乾隆皇帝却不知许多古稀老人并没有那个福分去消受来自皇帝的恩宠,去参加这样一场盛大的宴会。毕竟在交通不算发达的古代时期,这些古稀老人为了参加这场由乾隆皇帝举办的千叟宴,势必要舟马劳顿数十日乃至于数月才能抵达北京。

再加上乾隆皇帝举办千叟宴时天气依然寒冷,尤其是许多南方的老人一生没有离开过温暖的南方,而因为参加千叟宴不得不去北京。因此许多老人参加千叟宴并没有真正的感觉到幸福!反而因为参加这次宴席导致身体出现了问题,回到家中不久之后便辞世!

而且这些老人在参加宴会的过程中也吃不到一口热饭,因为当时的人参加宴会的人数过多并且形式过于冗长!等到菜全部上席并且听完乾隆皇帝的训话之后,许多菜早已经凉了,但是这些老人却不得不喝着御酒就着冷菜下肚!这样的冷菜下肚恐怕不生病才怪。

乾隆皇帝一生好大喜功自诩为十全老人。却不知他一生做过的许多事情都与民有害无益。同时也亲手葬送了其祖父康熙皇帝和父亲雍正皇帝开创的盛世局面。

六七十年代农村家中招待来客?

#原创美文#🌹真实可靠🌹

要是提起以前,像是“忆苦思甜”。

那时我国有7亿人,是农业国,种地缺乏科学含量,只是上那么点儿农家肥,土地垧产只不过6、7百斤粮食,大家都在艰苦奋斗,都在学习。

工业学大庆,

农业学大寨,

全国学习解放军。

农村都在赶超。

学大寨,赶小乡

过“黄河”,跨“长江”。

一人一猪一顿粮,

多养猪,多打粮。

像我所在的生产队,有220口人,60垧地,就得争取养220头猪,产220吨粮食。

养家畜家禽,都喂麸糠和草菜,那时候有一句笑话,叫做:

肥猪走着,鸡蛋搁着。

大米白面猪肉鸡蛋1元/斤,相当于现在的1到2百元。

家常饭就是苞米碴子,咸菜大酱。逢年过节吃几顿大米白面,猪肉鸡蛋。

夏天过去了,旧粮吃没了,新粮食还没下来,没米吃了,叫做“秋后不接”。

过完年了,农历二月二以后,就没有菜吃了,甚至连咸菜大酱都吃光了,吃饭只能抱个光饭碗,一到春天蔬菜下来之前,这段时间,叫做“苦春头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家里来人去客,都要做大米白面的,冬天酸菜熬粉条,春天豆腐干炒韭菜,夏天黄瓜拌干豆腐,秋天摊鸡蛋,会喝酒的当然要烫酒了。

来了客人,只有家长陪着,其他人是不能上桌子的,吃剩下了,分给孩子们打撒了。

转眼之间,现代化实现了,我们的国家强大了,生活提高了。

所以,我们现代人要知足啊!

正是:

过去苦春头子,

那时秋后不接。

家中大米白面,

单等来人去客。

慈禧曾出逃到西安待了很久?

庚子西狩从清廷的宣传上可谓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受迫于八国联军的入侵,慈禧逃亡之路美其名曰西狩,其实狼狈不堪,也正因为老佛爷有难,为所到之处的地方官员提供了投机的可能,这种投机伴随着民间疾苦,所以慈禧到达西安并没能给西安老百姓带来实惠,反而带来了灾难。

慈禧入陕

慈禧太后的西狩完全由于个人施政不当带来的恶果,或者可以理解成偷鸡不成蚀把米,她是搬起义和团的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但很多人认为利用义和团对付洋人的政策是受到刚毅这些大臣的误导,这一点我觉得是低估了慈禧太后的政治能力。对于此事应当排除主观臆断,一个通过政变夺得政治独断大权的女人,不可能昏庸的认为义和团能够对抗洋,我更觉得这是慈禧利用“无政府”性质的民间行为制衡洋人,这种方式放在今天依旧是国际交往中的有效手段。可惜慈禧没有做到收放自如,最终激起了洋人蓄谋已久的报复行动,宣战成为慈禧最后的遮羞布。谁都知道八国联军是无法抵抗的,或者说即便是抵抗的了一时,这些列强国家继而持续性的输出都是清廷难以应付的,所以慈禧是被架上了开战的历史舞台,调停可能只是主和派的一厢情愿。

八国联军发动侵略战争后,于1900年8月14日攻进北京,慈禧则于15日挟光绪仓皇西逃,19日便逃入陕境,此时的陕西正受旱、蝗大灾,据史料记载,受灾面积多达60余州县。陕西800万人口中有300万人沦为灾民,时“赤地千里,饿殍载道”,易子而食的现象时有发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慈禧等人西行虽为逃亡,却未做到一切从简,或者说慈禧并未要求“大操大办”,可地方官员皆会尽其所能的抓住老佛爷路过的机会。

根据地方县志的文献记载,慈禧从潼关到西安这一路,所过之处皆清水洒街,黄土铺路;其与光绪所住房子均张灯结彩,门、壁、顶棚,皆用黄色绸缎装饰,以显示皇家尊贵。而慈禧与光绪每顿饭食,筵席常达数百桌,致使所过州、县,所搭的临时厨房即占半条街。慈禧仪鸾每到一地之前,贴身太监会先行前往检查接驾地区的安保情况,太监很懂事儿的告诉地方官员老佛爷的喜好,地方官员也通过贿赂太监而得到指点,从而准备的面面俱到,最终都能因安排周到而获得嘉奖,反之那些不懂事儿的官员则会受到斥责和处罚。所以就出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现象,那就是西狩回鸾时,太监们带走的文玩古董多之甚多,有些拉不完的皆由地方官员安排送往京城。

“官绅筹备,目不交睫者数十日,张灯结彩,备极豪华。”——《重修华县志》

慈禧一行到华县前,华县官员从上到下大张旗鼓的操办接驾大事,其状态如同佳节大庆。这种有通知,有准备的接驾并不难办,难办的是通知之后情况有变的,比如华阴知县得到的通知是慈禧过境时有兴趣上华山一阅,因此特地为慈禧、光绪于华山中峰赶制“御床”。此床架由檀木精雕而成,床顶和四周均用玻璃镶成双层空心形状,内注清水放养金鱼和水草,且不说价值连城,就说该县令也是费尽心思。可慈禧到了华阴又改变想法,不愿登临,这两张耗费巨资打造的“御床”成了摆设。

慈禧由河南入陕之前,陕西的官吏已经坐立不安,这种不安是对于机遇的渴望,又是对于接驾不周的担心,上至巡抚,下至县令,无不殚心竭虑。陕西在慈禧入境前开始转移灾民,以赈灾为由将流民哄骗至鸾架路线之外,导致许多流民饿死于荒野。与此同时,官方组织大批受灾民众参与劳动,算是以赈灾的方式集中劳动力,为慈禧的入境做工程准备。动用大批劳动力为迎接慈禧一行作准备,但官府的粮食吃的并不容易,这些灾民是在监工的鞭打下换得一口粮食,接驾工作使陕西官员躁动不安的同时,也让陕西老百姓吃尽了苦头。

慈禧的西安之旅

时至10月26日,慈禧一行到达西安,时逢大雨天气,这可能预兆着西安老百姓的疾苦。在瓢泼大雨中,西安城的百姓被官府拉上沿途,在雨中跪迎老佛爷。在跪迎老佛爷的人群中正好有一位正在上课时被拉往沿途的学生,他就是后来辛亥革命时的革命党人于右任,此时的于右任正在学堂读书,被官府揪到大街上淋雨跪拜,其中还包括他年近六十的老师。事后于右任写信给时任陕西巡抚的岑春煊,请其杀死祸国殃民的慈禧太后,只不过被同学拦下才未将信件递出。殊不知这个岑春煊是慈禧西狩途中最大的投机者,这个“京城恶少”之称的名门之后趁着慈禧最危险的时候领兵勤王,虽然他的动机是帮旧主子光绪夺权,却因护驾有功被提拔为陕西巡抚,受慈禧提拔之后便立即倒向老佛爷,放弃了与流亡海外的康有为合作保皇之计划,这等投机之辈即使收到于右任的信,又怎么舍得头上的顶戴呢?(岑春煊)

陕西地方高层为了让慈禧在西安住的舒坦,在行宫布置上废了很大功夫,先是打算将北院巡抚衙门作为行宫,大兴土木进行整修,这北院衙门百间房舍尚不够气派,陕西当局便将衙门北邻的陕西中学堂停课征用,慈禧入陕之前,这座北院行宫就已花费近5万两白银。待慈禧入陕之后,工期尚未过半,陕西当局只得急忙将原陕甘总督衙门作为临时行宫,令人里里外外重新刷上红油漆,请当地名匠于各牌坊画以云龙。可无论怎么折腾,慈禧到了西安偏不愿住进临时行宫,最终还是住进了规模更大的北院行宫,这么来回折腾下来,一个月花了陕西“皇差临时督导办公室”29万余两支出。(北院行宫小花园)

众所周知,西安是慈禧西狩的目的地,故而慈禧到达西安之后是常住的,这就将她在紫荆城里的那套做派搬了过来。一生热爱美食的慈禧少不了带上御用大厨班底,因此西安就有了北京、承德以外的第三个“御膳房”,且机构设置与紫禁城无异,荤局、素局、饭局、点心局、饽饽局全都安排上,每餐虽没有一百多道菜,但太监会安排下一百多道菜的食材和菜谱,慈禧点哪个就宣做哪个菜。

“慈禧年愈花甲,自京至陕辗转数千里,颠沛劳顿,终未见风尘之色。”——《庚子随鉴纪实》

慈禧有食乳的习惯,紫荆城里供养的奶妈们有人乳提供,到了西安,条件差了点,陕西当局购买几头奶牛,专供慈禧牛奶所用。次年夏日炎热无比,陕西旱情未减,可慈禧的冰镇酸梅汤是不能停的,陕西当局花费高价请人前往百里之外的太白山取冰,一来供慈禧喝上冰镇酸梅汤,二来供御膳房储存生鲜蔬果。慈禧在陕西八个月的伙食费为12万两,内庭上报后慈禧不禁感叹到“自来在京膳费,何止数倍,今可谓省用”。殊不知陕西当年受灾,一年的财政收入不过150余万两,这都不够慈禧在陕一年的衣食住行,故而慈禧在西安保养之好,到回鸾之时仍旧满面春光。

慈禧的政治智慧在西安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她在口头上表示国家蒙难,一切均应从俭,她从自身做起,外着粗布衣服,而贴身太监在回忆录里却说她里面仍旧是穿着绸缎,这等面子工程与其饮食异曲同工,御膳房传膳的时候并没有紫荆城里那么多菜,可这都是太监们提前做了功课,一百多道菜的食材一一备齐,只不过摆到台面上的是老佛爷亲自点过的几道罢了。

此时的光绪皇帝自戊戌政变以后如同摆设,一帮大臣围绕着慈禧遥控国家中枢,为了解决眼前的窘迫财政压力,慈禧在西安公开卖官,这也得益于清末的政治特色,每逢财政吃紧便有卖官鬻爵的对策,如李鸿章于甲午战争之前筹集军费之举。老佛爷亦采用此策,如道员明码标价一万两白银,甚至还有个富婆寡妇花了一万两买了个“二品诰命夫人”,这些卖官所得钱财并没有进入朝廷府库,而是进了临时小朝廷的皇家私库。

主子吃肉,奴才喝汤,慈禧以下大臣、太监无一不贪,慈禧带往西安的或是京官大吏,或是近臣皇室,这也是地方官员巴结升迁的机会。慈禧既然开了口子,这些京城来的官员近臣们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敛财的好机会。如慈禧的大太监李莲英,慈禧卖官上下枢纽正是他,李公公喂不饱,有钱也未必买得到官,老佛爷受此大劫,各地官员纷纷向西安送礼表示为人臣的心意,这也多经李莲英之手,他的这一重要角色也带来一丝尴尬,那就是从西安回鸾之时,李莲英所敛财物甚至快赶上老佛爷的数目。大太监吃饱了,小太监也不会饿着,如每天供慈禧吃燕菜一项,“宫门费”就得加收三百两,这个燕菜乃是老佛爷必吃项目,承办官员若没有给够宫门费,燕菜就送不到御膳房,这些官员就是憋着一肚子气也得把这个钱给付了。(荣禄剧照、中间)

趁机敛财的官僚就更为方便,特别是护驾有功刚被提拔重用的实权官吏,如总兵陈泽霖,早年就被慈禧以“将门之后”加以重用,慈禧逃亡时他又及时赶到护驾,因此也成为一时红人。他借机私吞军饷,发了一笔横财,不料被荣禄查出,陈泽霖深知为官之道,以四万两白银和四箱绸缎向荣禄买了个太平无事。这些至上而下的贪腐已经让百姓苦不堪言,与此同时的欺凌更是让百姓怒而不语。行宫里的太监到集市买东西向来不给钱,行宫侍卫以及各地赴陕的勤王之师如同匪徒,抢劫掳掠,无恶不作,百姓视其犹如虎狼。连拉着慈禧逃离北京时所用之牛,都成为“恩牛”,在西安大街上横冲直闯无人敢管,商人生意没法做,行人撞伤也无处说理,时言老百姓活的不如慈禧的一头牛。

慈禧在西安期间,奕劻与李鸿章作为清廷全权代表,与八国联军在京谈判。外国代表提出要严惩“首祸诸臣”的要求,慈禧遂下令庄亲王载勋、左都御史英年自尽,军机大臣赵舒翘后来也以自尽收尾。其中赵舒翘纯属为慈禧顶罪,他忠心耿耿为慈禧献策,慈禧起初为保赵舒翘尚与洋人周璇,奈何洋人不肯,并认定慈禧为祸端,慈禧为了免除自己的祸端之名,下令将赵舒翘斩首示众,这一命令还引起西安城万人骚动,扬言敢斩赵大人便齐劫法场,将慈禧赶回北京,这才由斩首改为自裁。

综上,慈禧一行到西安并未做任何有利于西安人民的事情,只是在荣禄被饥民围住后,迫于压力开了粥棚赈灾。据史料记载,慈禧在西安期间,陕西皇差共耗费白银190多万两,这是超出了陕西当年的财政收入。而到了1901年10月6日离开时,慈禧的财物动用了3000辆大车才拉完,有资料说慈禧走的时候西安各地官员和人民夹道欢送,旌旗漫天,不知这是百姓们尊重老佛爷,还是想赶紧送走这个“瘟神”。

参考资料:《西安通览》、《陕巡大事记本末》、《庚子西狩谈丛》、《庚子随鉴纪实》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