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再婚情感话题,不是年轻人追求的爱情?
中老年再婚情感话题,不是年轻人追求的爱情?
我小的时候在我姥姥身边长大,我姥姥那个时代走过来的人都是一样,凡事靠自己,不愿给别人添一点点的烦恼,我姥爷去世的早,姥姥一个人生活了好多年,自己住,最后不能动了也是我大舅招呼,每天把自己收拾的干净利落。
我那时候很不明白,孩子有,姑娘儿子哪家都可以住,为什么要自己受累这样呢,我就想以后爸爸妈妈一定不让她们这样。
然而现在我自己成家有孩子了,爸爸妈妈老了,每年也总是过来玩一下,过不了多久就浑身不舒服,想回去,在这里就像被桎梏了一样,总也不习惯,不得劲,没办法只好让她们回去。
所以老人还是希望有自己的生活,熟悉的环境熟悉的人才舒服,老来有个伴,互相陪伴,出了什么事不至于身边没有人。
特别能理解她们,所以如果有那一天,我会同意她们找个伴的。
能让老人安度晚年就是最好的陪伴。
儿女该如何面对老年父母再婚问题?
目前,孤独老人的再婚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我们常常可以听到或看到一些孤独老人找到了合意的老伴,重新过上了舒心的家庭生活的事例。
但是,老人再婚,在社会上还存在不少障碍,传统习俗对老年人再婚持否定态度;很多现代的年青人,对自己年老的父亲或母亲再婚,感情上也转不过弯来。有的认为独身老人不愁吃不愁穿,为什么还要结婚呢?人们往往忽略,老年人的再婚不仅是生理上的需要,也是心理上的需求。
(一)再婚老人几种常见心理
老年丧偶者,很想再找伴侣,他们认为子女各自已建立了小家庭,难以照顾自己的生活。虽然,子女多的能够体贴和尊重他们,但两代人在情感、需求和行为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差别。子女的情感、行为以及多么周到的照顾都不可能替代老夫老妻之间的情感和行为。丧偶的老年人有很多难言的苦衷,哪怕是一般的生活琐事,也有不便让子女去做之处,何况性爱及情爱就更不用说了。
婚老人几种常见心理有以下几种:
1、中青年守寡至老年的妇女,由于年轻时考虑子女尚小,担心子女的成长和教育等问题,促使她们没有再嫁人。待辛辛苦苦把孩子抚养长大成家后,孩子们忙于经营自己的小家庭,而忽视了对母亲的照顾。老人为了找一个可以互相排解寂寞的伴侣而再婚。
2、有的老年人则是由于受子女虐待、岐视,渴望再婚。他们无法忍受子女对其冷淡、岐视、甚至仇视的生活,他们为得到精神上的慰藉,渴望寻找到新的伴侣,另找家庭温暖。
3、还有少数的独身老人是为求得精神寄托。因为中青年期离婚后,由于当时要抚养教育子女,经济负担或其它原因,当时没有再婚,现在年岁大了,精神上没有寄托,生活上需要照顾,希望再婚。
(二)老年人再婚的障碍
“夕阳恋”很美好,但现实生活中老年人恋爱和结婚常常会遇到种种的干涉和阻力,引起家庭纠纷,家庭关系紧张,甚至造成悲剧者,也屡有见闻。
通常造成老年人再婚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种:
1、老年人本身旧观念的障碍,传统的观念把老年人再婚看成是不光彩的事。老年人本身受这些观念的影响也往往给自己泼凉水。怕再婚会引起别人的耻笑。他们认为自己都这把年纪了,还谈什么恋爱。其实,老年人也是人,他有权利按自己的意志来自由地恋爱和结婚。
、子女造成的障碍,有许多老年人再婚受到子女的反对。好不容易谈妥了的婚事,就因为子女关过不了而被迫解除。老年人双方都有意,就是结合不了。小辈们把父母永远钉在了“父母”的位子上,而不是把他们看作同自己一样的人。他们根本没有为父母着想过,风烛残年的父母是单身孤零零地活着好呢,还是幸福地有意义地生活着好。
3、居住及经济条件造成的障碍。在目前居住条件偏紧的情况下,增多的家庭人口,会影响现有的居住条件。此外,有些老人缺乏足以维持独立生活的收入。因而,造成老年人再婚障碍。必须健全社会性保障制度,同时,使老年人认识到应把遗产投资到自己的老年生活中去,才能消除这一障碍。
4、社会因素造成的障碍。社会因素一方面指社会上舆论对老年人再婚的压力。有些人认为老年再婚是耻辱的。特别是有的老年人与年龄比自己轻的中年寡妇结婚,社会舆论的压力更大。高龄老人要求再婚,更是舆论哗然。另一方面,社会缺乏为老年人恋爱、结婚服务的咨询机构和专家。即使有不少婚姻介绍所,也大多数是面向年轻人的。
(三)老年人再婚的意义
大量的事实证明,做好老年人的再婚工作,对社会、对家庭、对老年人的健康长寿均是有益的。尤其是对鼓励、支持老年人充分发挥余热,完成未竟的业绩是不可缺少的,应当从法律上予以保护,从道义上给予支持。
这样做不仅使希望再婚的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而且对整个社会也有多种好处:
1、有利于减轻子女的精神负担。多数独身老人的子女已建立了小家庭,他们忙于自己的工作,忙于抚男育女,忙于家庭生活,担心对老年人照顾不到,如老年人再婚的要求和愿望得到满足,就可以减轻一部分子女挂念老人的精神负担。
2、有利于抚育下一代。家庭是子女成长的摇篮,目前我国的家庭多系双职工,夫妻早出晚归,对子女的抚育出现了不少问题,不利于下一代的成长。如果老年人再婚,不仅老夫老妻可以互相体贴照顾,而且他们精神愉快,身心健康,还可以分担抚育后辈的任务。
3、有利于减轻国家对孤老者的负担。我国目前还不能把老年人特别是孤老的生活问题全部包下来。如果有条件的丧偶老人求偶结合,这样可以使一些孤老者有新的归宿,可以减轻养老院和民政部门的负担。
4、有利于减少和防止嫌弃和虐待遗弃老人行为的发生。
5、有利于使老年人的精神得到安慰,心理健康发展。
总之,老年人是否再婚是他们自己的权利,家庭和社会只能给他们提供参考意见。老年期恋爱、结婚是提高生存意义的“特效药”,无论是再婚还是独身,都应该得到家庭和社会的认可。
两个离异的中年人在一起二次婚姻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
选择对方,就应该选择接纳他的孩子。为什么国内的男女都不相信二婚就不会全心全意接受对方的孩子,理解不了。
再婚究竟谁占了便宜?
谁自私谁占便宜,婚姻里总是要有人吃亏的,这是事实。
(1)中老年再婚,一定要图一样。有人说好的婚姻是1+1>2,其实大部分婚姻都是1+1<2,甚至1+1<1,所以中老年再婚一定要图一样。
图钱,图感情,图陪伴或者图性都可以。唯独不可以啥也不要,那还不如养条狗解闷呢。
(2)该付出时别小气,该小气时别大方。中老年女人再婚时,最怕的是在小钱上斤斤计较,因为小事而吵吵闹闹,而面临房产,家庭存款这些大事时,反而抓不住重点,被有心之人利用了。
再婚夫妻一定要做到,小事别精明,大事别糊涂,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时候,不要眼睛死盯着。更不要在该睁大眼睛看的时候,却半天看不到问题的本质。
(3)婚姻里不必过度追求平等,而是要讲究平衡。我们老家有句土句说,一根筷子夹不住菜,而两根筷子哪怕长短不一致,还是能夹住菜的。
所以不必过份追求平等,时刻计算着自己是否吃亏了,只要日子能过得去,你的日子过得差不多了,就不必计较太多得失问题。
总之,头婚不易,再婚更不易,人生短短数十年,难得糊涂,两个人的相伴总比一个人的孤枕难眠强。
老年人再婚婚姻如何相处?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我现在来回答。
老人再婚婚姻如何相处,这问题与年轻人相比各有利弊,不过老人再婚的不利因素会多些,风险系数会大些。但只要双方共同努力,也是可控的。老人再婚如何相处,安享晚年,我认为务必注意做好“三互相一注意”:
一是互相理解包容尊重。老人再婚,双方都是过来人,对曾经的过去难免会存有留恋,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可贵之处。同时还有生活习惯、性格和爱好、生活圈子等都有差异性,这就需要慢慢磨合,要理解包容和尊重,要站在对方角度考虑问题,才能和睦相处。
二是互相商量沟通和信任。双方重新组合家庭,必然会面对很多新问题,一下子难以适应,这就需要多通气多沟通,增加透明度,要信任对方,防止猜疑。沟通是感情的润滑剂,做好这点,相信什么问题都可迎刃而解。
三是互相照顾和帮扶。老人再婚,其实最看重的就是这方面,除了解除孤独寂寞外,都是想得到彼此照顾和安慰,尤其是身体不适时更是如此,渴望得到帮扶。
注意的问题:
①心理素质问题。再婚,家庭和生活环境改变了,面对一些新问题也会觉得很别扭或不顺,心理上有障碍,这就必须从现实出发,树立正确的婚姻观,以良好的心态接纳对方的一切包括家庭成员,视对方子女为己任,尽职履责。
②合理安排经济开支和日常生活问题。做到公开透明。
③双方的重要财产,如固定资产或住房问题,必须提前商量安排好,不能留在婚后处理,这是一个很容易引爆矛盾的问题。
关于再婚老人如何相处,只浅谈上述一些不成熟见解,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