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结婚风俗男方,兴化的丧葬习俗?
江苏兴化结婚风俗男方,兴化的丧葬习俗?
天葬,把死后的人拉到草原然后给老鹰吃肉,吃剩的骨头用石头埋起来。
去莆田旅游有什么特产可以带?
莆田的特产就很多了。不过主要看你来的是什么时候,决定带什么当下最火的产品了。比如现在是龙眼上市的季节,可以带龙眼。不过由于龙眼保存的时间有限,可以选着我们这边古法烘干的桂圆干(可以看下我的店铺)。桂圆干有补气,明目等功效,泡水炖汤现吃,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其次可以带海产品,比如海带干,天然日晒,健康美味(可以看下我的店铺)干贝,蛏干,虾仁等,各种海产干货,都是不错的选择。荔枝干,莆田的四大名果之一,别的地方很少会有的。主食类的,可以兴化米粉,妈祖线面,白果等
郑板桥原名叫什么?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年过半百的郑板桥被授命为山东范县县令。赴任时,他一不坐轿,二不鸣锣,三不前呼后拥,而是一头毛驴一书童,一捆行李一箱书,外加一张琴,跋山涉水直奔范县(1964年划归河南省)而来。
初到范县,他一反历次官员上任时的习俗,所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拜访上司、走访乡绅,而是叫来书童取来文房四宝,写了两副对联和一份告示。
一副对联是: 黑漆衙门八字开,有钱无理莫进来。横批是: 勤政爱民。贴在了县衙的大门上。
另一副对联是:一身正气敢碰硬,两袖清风能压邪。横批是: 七品正堂。贴在了问官司的大堂上。
告示是:本官上任,日夜受理案子,件件秉公办理。贴在了县衙的大门外。
对联和告示贴出后,黎民百姓一传十、十传百,无不对郑板桥的凛然正气拍手称快,纷纷来到县衙喊冤叫屈,使得昔日冷落的衙门变得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中国姓叶的有多少人?
叶姓的始祖为叶公沈诸梁,沈诸梁出身于楚国贵族,系芈姓沈氏之后,因此,与沈姓有密切关系的叶姓也是来源于芈姓。沈诸梁宰叶后,政绩卓著,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他也成为叶姓历史上的第一位名人,并为叶氏后人所尊崇。随着历史的发展,原是汉族姓氏的叶姓也为其他民族所共有,如今满、德昂、彝、蒙古、土家、锡伯、保安、回、苗等民族和台湾土著中都有叶姓。而天下叶姓人的共同标记——“叶”宇,则源于今河南叶县(古叶色)。毫无疑问,叶县,是当今叶姓人的祖根和起源地。叶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一。 叶望,字世贤,雁门太守,汉末时为光禄大夫,灵帝时弃官归隐,人称“楼舟先生”。建安二年(197年)由青州渡江而南下,侨居丹阳之句容(今江苏省句容),为叶氏南迁之始祖。 叶清臣(1000~1049) 北宋大臣。字道卿,苏州长洲(一作浙江乌程)人。天圣二年(1024)进士,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宋史》有传。《全宋词》录有其词作。 叶梦得(1077~1148) 宋代大臣,著名词人。字少蕴,苏州吴县人。绍圣四年(1097)登进士第,累官翰林学士,户部尚书,尚书左丞等。 叶颙(1100~1167) 宋宰相。字子昂,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人,绍兴进士。累官南海主簿,吏部侍郎,尚书左仆射兼枢密使,首荐汪应辰、王十朋等,高宗嘉纳。卒谥正简,颙为人清介,自初仕至宰相,服食,不改其旧。为官清廉受世人景仰,“一门八进士”美谈传颂至今,《宋史》专门为其作传。 叶 适:温州永嘉(今属浙江省)人,宋代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永嘉学派的集大成者,官至礼部侍郎,著有《习学记言》、《水心先生文集》等。 叶 欣:上海松江人,清代著名画家,为“金陵八家”之一。 叶 燮: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清代文学家,长于诗论,著有《原诗》等书。 叶 紫:湖南益阳人,现代小说家。作品有《丰收》、《山村一夜》和《星》等。 叶 挺:广东省惠阳人,中国无产阶级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始人之一。领导过“八一”南昌起义,参叶挺加过广州起义。后任新四军军长,因飞机失事而遇难身亡。 叶仁遇:宋代著名画家,所绘题材多取自江南市肆风俗田家景物。叶梦得:宋代吴县人,著名文学家,官至户部尚书,著有《石林春秋传》、《石林居士建康集》、《石林词》、《石林诗话》等书。 叶向高:今福建省福清人,明代万历年间任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光宗时出任宰相,为官忠勤耿直,著有《说类》一书。叶宪祖:今浙江余姚人,明代戏曲家。作品有七种传奇,二十四种杂剧。 叶子奇:龙泉(今属浙江省)人,明代学者,著有《草木子》四卷。 叶绍袁: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文学家,著作有《叶天廖四种》等。 叶芸来:广西人,太平天国将领,在据守安庆与湘军奋战中,不幸城失人亡。 叶恭绰:广东番禺(今广州市)人,初任湖北农业学堂及方言学堂教习。曾拥护袁世凯称帝,后在国民党中任职,著有《遐庵江稿》、交通救国论》等书。 叶楚伧:今江苏吴县人,早年入同盟会,参与创办《国民日报》,后成为国民党要员,任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国民党政府立法院副院长等职。 叶圣陶:江苏苏州市人,著名的作家、教育家。曾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出版总署副署长、教育部副部长、人民出版社兼总编辑.全国政协第一届委员,第五届常务委员会委员,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已进入国家领导人行列。 叶剑英:广东省梅县人,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元帅之一。早年任黄埔军校教授部副主任,后参加北伐战争、领导广州起义。解放后,曾任党和国家重要领导职务。 叶选平:叶剑英之子,1924年11月生,曾任广东省省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叶富:原名贵富,字梦梅,1848年12月25日生于广东广州府新安县九龙司(今香港岛),祖籍广东东莞水南人,中国清末海军爱国将领。1871年福州马尾船政学堂第一届驾驶班毕业,1874年任福建水师海东云舰管带;1876年任靖远舰管带;1878年9月任超武舰管带。1879年1月沈葆桢调超武舰和叶富管带前往南洋海军,驻扎浙江温州。1880年,浙江匪徒黄金满扰乱台州,超武舰奉命派往进剿,管带叶富带领全舰官兵英勇杀敌,不幸壮烈牺牲,时年32岁。清廷下诏书赠游击,并给骑都尉世职。叶富与邓世昌都来自广东,同期考入船政学堂驾驶班。他们在学生时期即成为挚友。毕业后,同在福建水师任兵舰管带,后李鸿章调邓世昌前往北洋海军(北洋水师),沈葆桢调叶富前往南洋海军,同时并肩保卫中国沿海地区。因同为海军出身,后两家结为亲家,叶富的儿子叶说周[原名叶锦瑛(锳),镇雄]娶了邓世昌二女儿邓秀婵为妻。 叶根友 :中国五笔同书首创者、连笔空心字吉尼斯世界纪录保持者、叶根友字体创始人,他的书法艺术是深受广大书法爱好者或者社会名流的喜爱和称誉收藏。在书法的领域把中国的书法艺术弘扬向全世界每个角落,他的个性字体被广泛地运用到各行各业,为中国的汉字艺术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叶飞(1914—叶飞1999),姓叶原名启亨。福建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 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卓越的军事指挥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 。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叶问 (1892年——1972年12月1日)叶问宗师乃佛山桑园叶族人。叶问祖籍为罗村联星潭头村人,其父亲因避“红头军”之乱,才搬往佛山桑园居住。在七岁时,便拜师入陈华顺门下(陈华顺,为南海拳王梁赞的得意弟子,入门前以钱银找换业为生,人称之为找钱华)。当时陈华顺年事已高,与叶问年龄相差四十岁之多,故叶问也以华公相称,而陈华顺对此年幼弟子极为疼爱,自收叶问为徒后,则不再接受任何人士拜门学技,叶问成为陈华顺封门弟子,各年长师兄如吴仲素、陈汝棉、雷汝齐等,对此年幼师弟,更是照顾有加。华公逝世后,叶问再随师兄吴仲素钻研拳技。到叶问十六岁那年,远离佛山,赴港求学外文,就读于圣士提反学校。后随梁壁(梁赞之子)学武。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饭店职工总会内传授咏春拳术,从而一举成名。成为真正的功夫良才、伟大的武术家。1972年12月1日在香港病逝。其徒弟除总会及分会的会员、港九各地的中国工人外,还有在港的外国留学生。以一人之力,能把咏春拳推广到世界各地,故被门人推举为一代宗师叶问,其本名为叶继问,是广东佛山人氏,在家族中排行第二,祖居于佛山福贤路,号称“桑园”,为佛山一大家,桑园内占地甚广,大屋连绵达数条街位,大门在左侧,为佛山著名的茶楼(俗称港式饮茶)“桃园居”,隔邻为全佛山最著名的饼食店“公兴隆”,该店以芝麻饼见称。“桑园叶姓”在佛山,可说是无人不知。 叶颖江(196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教授研究生导师于年毕业于上海医科大学中山医院 (现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普通外科专业医学博士
潮汕人为何冬至食丸大一岁?
潮汕人的祖先有一半是兴化移民的,他们的风俗跟兴化差不多,在莆田有冬至大过年一说,冬至前一晚称“冬至暝”要摆“三春”“红筷”“生姜”“橘子”搓汤圆,冬至早煮汤圆去上山扫墓,不知道这两个有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