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交友,写枇杷的好诗句有哪些?

2023-10-16 21:28:04 37阅读

万州交友,写枇杷的好诗句有哪些?

一日一花一诗:枇杷

枯木

万州交友,写枇杷的好诗句有哪些?

《田舍》

【唐】杜甫

田舍清江曲,柴门古道旁;

草深迷市井,地僻懒衣裳。

榉柳枝枝弱,枇杷树树香;

鸬鹚西日照,晒翅满鱼梁。

注:

田舍:本意为田地和房屋,多泛指农舍或农家。明代汪洙有诗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

市井:水井。汉应劭《风俗通》:"俗说:市井,谓至市者当于井上洗濯其物香洁,及自严饰,乃到市也。";《史记·平准书》:"山川园池市井租税之入",张守节释义:"古人未有市,若朝聚井汲水,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故言市井也。"。

榉柳:榉树和柳树。榉树是榆科、榉属的落叶乔木。

枇杷:别名芦橘、金丸、芦枝,蔷薇科、枇杷属常绿小乔木。树高3~5米,有的高达10米,小枝粗壮,黄褐色,密生锈色或灰棕色绒毛;叶子大而长,厚而有茸毛,呈长椭圆形,状如琵琶;圆锥花序顶生,花瓣白色或淡黄色,长圆形或卵形;果实球形或长圆形,黄色或桔黄色,花期10-12月,果期5-6月。

枇杷与大部分果树不同,在秋天或初冬开花,果子在翌年春天至初夏成熟。我国关于枇杷的栽培历史悠久,在汉代就有记载,司马相如的《上林赋》:“于是乎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橪柿,......,罗乎后宫,列乎北园。”。唐诗宋词里面关于琵琶的诗词多达上百首,杜甫之诗是其中之一。

鸬鹚:水鸟名,俗叫鱼鹰、水老鸦。羽毛黑色,有绿色光泽,颔下有小喉囊,嘴长,上嘴尖端有钩,善潜水捕食鱼类,渔人常驯养之以捕鱼。北齐 颜之推 《稽圣赋》:“鼋鳖伏乎其阴,鸬鹚孕乎其口。”

鱼梁:拦截水流以捕鱼的设施。以土石筑堤横截水中,如桥,留水门,置竹笱或竹架于水门处,拦捕游鱼。《诗·邶风·谷风》“毋逝我梁” ,《毛传》释义:“梁,鱼梁。”。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杜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存诗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

五律《田舍》据考据是杜甫于唐肃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诗人居成都草堂时的作品。当时诗人避战乱,弃官入川,生活相对安定,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村居生活的闲适。

《田舍》诗前四句描写了初夏时村居的景色:在清澈的江水弯曲的地方,建有村舍,屋旁边有古道经过,由于战乱,经济衰败,以前的交易市场也变得荒芜人烟,蒿草都把市井遮挡住了,由于荒僻,对衣裳也不讲究,随意着装。给人展现出一幅衰败村落的景象。

后四句则奇峰突起,诗人从衰败中看到优美,心态也从感叹变为恬静。田舍虽然偏僻,然而榉树柳树成荫,随风摆动,金黄色的枇杷挂满枝头,满树飘香,在江河里面,夕阳西照,捕鱼的鸬鹚也恬适的站在鱼梁上,晒着翅膀,鱼梁里鱼收获颇多。给人们展现出一幅恬静优美的江边农村风光,也体现了诗人的心境比较闲适安然。

《田舍》诗景物描写以静为主,意境优美,充满诗情画意,寥寥几笔,给人们展现出初夏时分江边日落的园田景色。也反映出安史之乱时期,作为大后方的巴蜀地区,虽然也因战乱造成荒芜,然而毕竟没有战争,因此人们生活还是相对闲适的背景。

榆木斋

做什么生意好?

1,卖茶叶烟酒

现在城市的人口日益暴增,而对于香烟和酒水那是生活的必须品,特别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基本每家每户都要大量地采购香烟和酒水,就拿香烟来说,中国的烟民是世界最大的吸烟群体,目前中国的烟民有3.5亿人左右,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香烟的利润也是非常惊人的,即使在销售的末端其利润的比重也有10%左右。就拿一盒普通的香烟20元来计算,其一盒利润2元,一条则是二十元。

茶叶和酒的消费也是分不开的,中国的家庭招待和商务招待也离不开茶叶和酒水,一些高端的茶叶的利润是非常的可观,而普通的茶叶也是可以走量的,本地茶叶的供应链走到最前端,那么利润是绝对可以保障的,如今逢年过节茶叶也可以作为礼品赠送。

2,早点店

早点店是一个门槛不大的店面生意,小的可以是10个平方的,大的可以在商场或者闹市区,都有稳定的客流量,小的早点店不需要太多的投资,一般一年也就6-10万就可以开起来,前期可以是夫妻店居多,所以这样的投入一般是不会赔本的,就看门店的位置和客流情况,一般在学校附近或者在商业区,或者在写字楼相对密集的附近,或者在医院的周围,消费的人群是能够得到最佳的保障。

早点的利润也是非常的高,就拿平时我们吃的包子为例,现在包子的价格也随着物价的上涨一路飙升到1-1.5元不等,而做一个包子的实际成本则在0.4元左右,所以其中的利润就有目共睹了,而其中的豆浆和稀饭等的利润就更高了。

早点店是一个起早贪黑的生意,对创业的时间安排是一个考验,一般早晨天不亮就要开始准备食材,特别是冬天的早晨就更是一个辛苦活了,但是好在下午可以休息一下。

3,奶茶店

现在的奶茶店是异常的火爆,多如牛毛,无论是闹市区,还是偏僻的小巷,不论是学校门口还是写字楼的附近,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有全国连锁的,也有当地连锁经营的,有时候在一条街竟然出现多个奶茶店,而且还是隔壁,太离谱了,那我们想奶茶店如此之多,肯定是他的利润相当的可观才有那么多的人去开店。

正常我们去奶茶店买一杯奶茶最低也是8-10元,高的有20-25元不等,那么奶茶的成本大致多少钱呢?一杯奶茶的外包装包括:纸杯、吸管、材料价格在1.5元左右,另外有制作奶茶的原料包括:奶精、糖,咖啡,茶叶,水价格在1元左右。还有人工费用以及店面租金水电费等,费用分摊每杯0.5元,所以一杯奶茶的成本是3元左右。据估算,市面上的奶茶成本80%不会超过2.5元,所以奶茶的利润有多高了!

4,面馆

如今面馆可以说是遍布大街小巷,我们中国人的快餐其实就是一碗面那么简单,一碗面的功夫花不了多少钱,并且花的时间不多,10分钟就可以出锅,兰州拉面,刀削面,炸酱面,重庆小面,陕西臊子面,浆水面,油泼面等等,最主要的是便宜,而且非常的快,如果赶时间可以去面馆搞定一碗面。

开一家面馆一定要注意人群的选择,中国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多是以面食为主,而南方地区则是以米饭为主。

面馆的利润来源主要是面,也可以搭配一些配菜和饮料,而一碗面的毛利就可以达到60%左右,一天的销量少有几十碗,多则几百碗,面馆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营业时间长,从早晨一直可以到晚上,最多可以16个小时,这是一般的烧烤店,早点店,不能比拟的,而且面馆的流水比较快,客人从吃面到结账走人也就20分钟左右可以搞定。

欢迎大家加入讨论并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可以成为一个世界闻名的大诗人吗?

你现在多大年龄了?写诗小有名气了吗?写了多少首诗了?我认为,不管你现在情况怎样,这都是一种最美好的梦想。

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记载,乾隆皇帝一生大约写了39340首诗,而《全唐诗》总共才收入唐朝近2200人的48000首诗,真令人瞠目结舌。有人这样假设计算:如果他从6岁学习写诗,一直写到死,大概写了82年,也就是29900天,平均每天写作1.3篇。问题是,乾隆写这么多,却没有好作品,太滥了!

陆游自言“六十年间万首诗”。现存九千三百余首。他比乾隆皇帝少写得,却是著名诗人。而初唐诗人张若虚却是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从这些人的写作情况来看,多产不一定写好!但是,事事皆有可能,也皆有例外。但愿你能够写出30000首,成为“陆游”,不要成为“乾隆”。

成都重庆杭州这三个新一线城市?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重庆人,我认为重庆真不算新一线。第一,重庆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山城,来过重庆的小伙伴都应该清楚,重庆这座城就是依山而建的城市,和成都、杭州比较,发展的难度要大很多。回到直辖以前的重庆,那个时候仅是四川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也是四川重要的一座工业城市,老一辈的重庆人都戏称赚的钱都拿去建设成都了。重庆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现在是西部大开发重要的战略支点,西部龙头城市,但是和成都、杭州这些历史上都已经是经贸繁荣的区域比起来还是比较逊色。但是相信重庆作为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未来发展前景是无限的。第二,说到重庆的产业,或许现在大家看到的重庆经济繁荣,gdp已经超过新一线城市中的其它城市,但是也是近10年来国家的大力支持才发展起来的,以前的重庆产业结构非常的落后,经济发展非常缓慢。目前大部分巨头公司的西部总部,大多数都设置成都,虽然在重庆也设置有总部,多数就是挂个名。第三,从表面看重庆有3000多万人,但是真正居住在主城区的人口不足千万,而成都和杭州都已经远超千万。但随着重庆在西部的崛起,吸引更多周边城市的年轻人到重庆发展,相信未来5年,城市人口会快速增长起来。作为一个新一线城市,房价能称得上新一线但是居民的平均工资甚至比不上很多好一点的二线城市。

总的来说,还是希望重庆未来的发展能更好。

你去过最冷门的旅游景点是哪里?

我跟大家分享的是不久前去木梨硔的旅途经历。去之前我先做了大概的规划和装备整理,早班车从合肥南站出发,木梨硔在黄山市休宁县溪口镇境内,所以在黄山北站下的车。自驾的朋友多数选择直接将车子开到木梨硔山脚下步行上山,我自己则是想走人相对较少的路上去,个人比较喜欢户外徒步,出站后我选择了拼车去祖源,准备从山的另一面徒步过去。

祖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代,算是历史悠久了,村子里的陈设很徽州,粉墙黛瓦马头墙。村子坐落于插角尖山腰600多米,被群山梯田所环抱。

沿着脚下的石板路,从村口往里面走,两边分布着古色古香的村民居住点和名宿铺子,门口水流潺潺,虽寂静但不刻板。

村里的那颗徽州红豆杉之王,我木有过去看,回头大家若是过来,感兴趣的可以过去一观,我只拍了一张我自己觉得有意思的树~

在村里逛了一圈后,抬手看看快到11点了,想着接下来还有2小时左右的山路要穿越,就没再逗留,在村里问了几位前辈步行去木梨硔的路,之前没有来过,问一下保险一点,我用手机记录了一下后面备用,哈哈,其实出村没多远,我又问了几位。

我过去时,恰逢一场连绵数周的春雨刚结束,所以在路上遇到方向过来的人很少,屈指可数。山里安静,听听有声书,肚子饿了,拉开背包里取补给。

在这里要提醒大家一下两点,一是从祖源往木梨硔的山路较为狭窄,特别是在前段分叉路口较多,若是不熟悉路的得仔细些,我就过来人(听着书,啃着干粮,走错了一段路,耽误了半个多小时)。二是,途中山路的自然环境比较原生态,时不时会有一些野生动物出现,比如像野猪。所以,享受美景之余,也要注意安全。

大概14:00的样子,我抵达木梨硔,村子虽不大,但因为是内外分层排列,所以我电联了客栈的老板娘,顺利找到落脚点。跟老板娘到二楼客房,里面放了许多徽州特色的古物,我一个人住,预订的房间不大,干净雅致,妙在不用抬头就可以饱览群山,放下行李后,到一楼晒晒太阳,穿多了一路走来一身汗~

傍晚时分,我准备在村里周围转转,看到不少用木头竹片搭建的悬空晾晒平台,想想村子的建筑面积有限,如此设计也合理。

村前有一处观景台,从客栈步行过去约15分钟,可以俯瞰木梨硔的全貌,云深不知处,人间木梨硔。相传明朝一家族犯案迁徙隐居在此,后改姓为詹,我问了老板娘,她说詹姓的确是村里“大姓”。

我出门在路上喜欢拍小动物,尤其小狗,个人爱好。想是这山里的生活安逸无忧,狗子都格外富态。

当天晚饭和次日早饭是付费在老板娘家里吃的,价格挺实惠的,比自己下村里馆子强些。客栈老板在溪口镇上班,晚饭我和他们夫妻俩一起吃的,红烧鱼和黑猪肉(这两个菜几乎是被我一个人吃完的)再搭配三个素菜,饮料是老板娘自己做的米酒,一顿饱餐后,那个惬意无以言表~

来木梨硔主要是看云海的,所以嘱咐老板早起下山去上班前,帮我看一下家门口,若有,会让老板娘过来敲门知会我下去。次日清晨,云海没有如期出现,无奈问老板娘要了一张她自己拍摄的木梨硔云海盛景,算是此行的一个纪念。

返程我不准备走原路,打算从木梨硔山脚包车至休宁县城,坐直达黄山北站的公交车。车子是老板娘表妹夫的,提前一天约好时间,早晨下山后山脚等我,就手沿着村后面的路下去了。

这里就在计划之外出现了一个隐秘的角落-源头村。司机詹大哥退伍之后,自己在溪口附近跑车和寻找小众景点,山里路弯弯绕绕,他说有很多村子他们当地人都不知道,哦,听到这,我可以理解以前大学班级里,有南方同学说隔座山讲话都听不懂的尬况。源头村是他最近发现的“新大陆”,我听着觉得挺有意思的,想着返程高铁的候车时间充足,所以加了一点车费,前往源头村转转。

车子停在村头,我步行前往村子里面,村里十分安静,建筑排列较祖源和木梨硔来说要更舒展些,房屋建筑多为木制,都是时间较久了,没走多远,有一位长者过来,问我可是过来旅游的,我应声答是。几句话下来,知道他是本村的村长,知道我不熟悉,手上茶园没啥忙活要忙,所以带我绕村子走走。

村里常住人口约有200来人,我前面说到木屋,听村长说前些年就有人家房子烧了,且房子与山体连接,又有树木,所以这里格外注重防火。

村子里两侧道路中间的溪流,清澈见底且贯穿整个村庄,溪流的源头便是村后茶园附近的这座大山之泉,诚如朱熹的《观书有感》中所述,“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村里民风淳朴,目前还处于为开发阶段,游客人迹罕至,有避世修心之行的,可以考虑来这里里清静些时日。出源头村后,约40分钟到达休宁去往黄山北的公交站台,本次之旅算是告一段落,这两天还是非常开心的,虽然是一个人出来,但是一个人出来也有一个人的感悟与收获。

整理一下这次的行程轨迹:合肥南站-(高铁)-黄山北站-(拼车)-祖源-(徒步)-木梨硔-(包车)-源头村-(包车)-休宁县-(旅游公交)-黄山北站-(高铁)-合肥南站。

旅行小贴士:

1.入夏山里蚊虫较多且日晒强度高,出行前备些防蚊虫喷雾和防晒霜;

2.山里昼夜温差较大,不易贪凉,长裤长袖备一套;

3.景区附近有许多未开发的景区,时间充足又想体验与众不同的朋友,可以在落脚点提前联络好地地导,他们经常在山里跑,知道很多隐秘的小众地点。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