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吧,历史上有哪些有名之人受到酷刑而死
宦官吧,历史上有哪些有名之人受到酷刑而死?
好黑暗的话题.......不过刺激啊,我们一同增加一些奇怪的知识吧。回答之前,我浏览了其他10几个朋友的回答,都很全面,所以比较有名的一些说过的人物,我就不再重复了,如:商鞅、李存孝、韩非子(毒死不算残忍吧)、袁崇焕(这人都在网上说烂了)、晁错、李斯等等,车裂说的人也很多,也不说了。为了丰富文章,我同时也引几个国外的受酷刑之人,供大家讨论。
进入主题,因当今人类社会和文明是几千年来不断发展、不断进步演变而来,在古代人们的思想和受教育程度很低,所以法制十分严苛,刑法可说是残忍无比又花样百出,我们在谈论人物同时,也见识一下古代的酷刑吧。(胆小者闭眼)
第一、膑刑(刖刑)
这种刑罚出自夏商时代,施刑主要有两种手段,直接从脚脖子砍断犯人的脚,或用利刃剜掉犯人的膝盖骨(注意是剜,不是切,想想都不寒而栗)。虽说不会致死,但残忍至极,我小学时读到这个刑罚时被震撼了,所以虽说不死人,但我也提一下。
受刑人1:孙膑--战国时代著名兵法家、军事家
孙膑是大兵法家孙子的后代,其军事才能卓著,有名的“田忌赛马”就是孙膑的主意。但他的才能被好友魏国大将庞涓妒忌,庞涓向魏国君主进了谗言,于是孙膑被施以这种残忍的刑罚。后来他装疯逃过一死,被人接去了齐国,做了齐国军师,著有《孙膑兵法》,但不幸失传。
孙膑和庞涓
受刑人2:卞和--和氏璧发现者
和氏璧就是春秋战国有名典故“完璧归赵”的玉璧。卞和是楚国人,他在荆山得到一块玉的原石,于是献给厉王,但经鉴别为石头,被判膑刑,断了左足。他不死心,后再次献给武王,但仍被鉴别为石头,这下可好,右足也没了。(这些鉴别师该死啊) 双腿没了,宝贝被说成石头,自己被冤枉成骗子,卞和崩了,抱着玉石在荆山下面嚎啕大哭,这时是文王当朝了,他问卞和为何哭。(你去死)卞和凄惨的说:“宝玉被说成石头,忠士被说成骗子,我当然哭啦”。文王让人破开石头,果然得到了一块绝世宝玉,为了安抚卞和并纪念他的功绩,命名玉石为“和氏璧”,卞和结局也不错,被封侯赐爵。
完璧归赵
第二、烹杀 (水煮)
更刺激的来了,烹杀始于西周,将犯人放入一口大鼎或大锅中,放满水(也有说油的,但根据众多记录表明,多数是水),然后慢慢加热,将人煮熟了。犯人一般都会死于灼伤,极为痛苦,话说被判了这个,还是赶快撞墙死了算了。
受刑人1:郦食其--汉高祖刘邦谋臣
郦食其这个人在家乡时就被称为“狂生”,狂傲但有才。投奔刘邦后为刘邦军师,在韩信攻打齐国时,他自告奋勇去劝降齐王田广。经由他的三寸不烂之舌,田广还真答应投降了,不过韩信不高兴了,投降就不能攻打他了呀,这我不就没有功劳了么?于是韩信继续攻打齐国,这下可算是坑死了郦食其,齐王大怒,再加上郦食其这人嘴下不饶人,于是被烹杀。
郦食其
受刑人2:成吉思汗败兵
成吉思汗铁木真和他的安达,也是他的死敌--札木合在“十三翼之战”中落败,札木合将抓到的百余名战俘,直接扔到了注满沸水的行军大铁锅中,活活煮死了他们。这一行为,也导致札木合众叛亲离,最终被铁木真抓住,不过铁木真没对他那么残忍,让他“不流血而死”,判他绞刑。
第三、釜煮(下油锅)
还记得西游记里面一个妖怪能在油锅洗澡吗? 没错,这个刑罚就是。虽说和烹杀类似,但施法有些不同,而且是用热油煎炸犯人,视觉效果不可同日而语。烹杀是灼伤至死,这油锅是慢慢把人炸成黑炭,抛开残忍度不谈,油炸应该死的快一些,痛苦可能反而少一些。
受刑人:石川五右卫门--日本桃山时代大盗
熟识日本游戏的玩家都比较熟悉这个人,伍佑卫门应该是忍者出身,后来做了盗贼。话说当时日本的老大是丰臣秀吉,这人杀自己侄子全族都不眨眼,你说小五子你去招惹他干吗?根据记载,伍佑卫门潜入大阪城秀吉居所盗取“千鸟香炉”(没错,就是火影佐助忍术的来源),在日本当年,顶级的茶器、香炉是真的可以价值连城的,这个千鸟香炉的特点很神奇,它会发出很多鸟的叫声,可能伍佑卫门是穷苦出身,不知道这个宝物有这个特性,于是在他得手后,这只鸟“叫了”,引来了侍卫们,伍佑卫门被捕。因他曾试图行刺秀吉,所以秀吉判他去油锅洗洗澡。
当时场面震撼了全城,伍佑卫门亲眼看着自己的家人一个个被投入油锅。自己则最后用双手举起小儿子,下半身浸在滚油中,好让小儿子一时不被油炸。看着他面目狰狞的痛苦模样,很多观刑人都吐了,纷纷说还不如一刀砍了算了。
第四、腰斩
顾名思义,将人从腰间用铡刀,切位两段。残忍不光是在被分身,而是人的重要器官集中于上半身,所以犯人一时不会死亡,多的会继续存活10分钟,这就很瘆人了。不过犯人家属要是交了“规费”,刽子手就会在胸口用刑,使犯人立时毙命。
受刑人:俞鸿图--清代雍正年间官员
俞鸿图名气不大,但他在二月河先生的《雍正王朝》中可谓大放异彩,在“八王议政”那一段,以一个六品官员身份,怒斥蒙古王爷,批驳八王爷允祀、九王爷允禟,稳住了局面,使预谋叛乱的王爷们竟一时语塞,不敢妄动。(电视剧则是用张廷玉表现的)实际上,他是河南学政,负责监督科考,选拔秀才。俞鸿图是个清官,但他不擅治家,妻妾贪财,利用给俞鸿图递送衣物时传送写好的考卷。(俞鸿图无察觉)被人告发后,他无法辩解,科场舞弊是十分严重的罪,最终被雍正判腰斩,由于没有规费,所以他被生生截断后还没有死去,看着这地狱般的场面,他忍痛用手沾着地上流淌的血液,写了七个“惨”字。(想起点啥了?对,九品芝麻官)这段情节被人报告给雍正,雍正是个明白人,也觉得这么对一个读书人实在太过残忍,并且这种刑罚也太不人道,于是废止了腰斩。自春秋起,到雍正年间,腰斩走过了两千多年的历史。
第五、金水灌喉/银水洗眼
刑罚简单易懂,就是把黄金融化,灌入犯人喉咙中,滚烫的金水先是烫坏食道,然后进入五脏六腑,将犯人活活从内部“烫死”。而银水灌眼一样,只是入口不同,融成液体的银水,灌入犯人双眼,眼睛立刻就废了,然后银水进入大脑,犯人会“酸爽”的死去。考虑到成本问题,这两个没有成为常规用刑。
受刑人1:克拉苏--古罗马前三头同盟之一
公元前510年,强大的“罗马共和国”版图广大,克拉苏、恺撒、庞培三人组成了同盟,共同把持罗马朝政,三人特点都不相同。克拉苏则是三人中最富有的一个,也是最爱财的一个。他为人阴险狡诈,以骗的方式暴敛钱财,成为巨富。在做总督期间,他发起了进攻安息帝国的战争,但克拉苏不擅长作战,军队惨败,他被敌人俘虏后,安息国王考虑到他的兴趣是钱财,于是将滚烫的黄金液体灌入了他的喉咙。
克拉苏
受刑人2:海尔汗--花剌子模国领主
又是成吉思汗年代,铁木真攻打西辽后,一路往西,发现了西方的大国-花剌子模,他想着和这个国家做个好邻居吧,就派遣商队前往结交,500人的商队,财宝装了好几百车,花剌子模的一个领主--海尔汗,也是苏丹老妈的侄子,见钱眼开,硬是污蔑这500人是盗贼,直接抓起来杀光了,贪墨了所有财宝。引发了成吉思汗的长途西征,成吉思汗在路上就走上了一年才到达这里,可见铁木真是真的动怒了。蒙古人那时候的战力,世界上独一档,没人拦得住,首当其冲的就是海尔汗的城池,他也知道投降不是办法,就拼死抵抗,但还是城破被俘。成吉思汗对他说:“既然你那么贪财,就让你彻底进入“钱眼儿”里吧”,命人用接近一千度的银水,灌入了海尔汗的双眼。
蒙古上升期
第六、凌迟
这个刑罚我们都很熟悉,就是俗称的“千刀万剐”,一刀一刀的把犯人身上的肉割下来,但不能让犯人死去,割满刀数后,再刺死犯人。总有妻子骂丈夫“你个挨千刀的”,说的就是凌迟。凌迟和其他刑罚不同,是个技术活儿,发展到后来竟要求犯人必须挨够三千刀,大太监刘瑾就被凌迟了三天才死,中间还喝过小米粥(佩服)。
受刑人:铁铉--明代将领
凌迟的受刑人里,名人很多,避免重复,我就说一个铁铉吧。在明朝初期,燕王朱棣起兵谋反,攻打当时的皇帝朱允炆(朱元璋嫡孙),“纸上谈兵”的李景隆兵败后,向南逃窜,山东济南的官员也随之南逃,铁铉当时是山东参政(还是个文官),他首先制止了难逃的人员,收拢败兵,据守于济南城。朱棣这个能征善战的皇帝,在这里吃了大亏,先是中了老铁的诈降计,差点被铁闸砸死(砸到了马头);然后炮轰城门,被铁铉摆上朱元璋牌位,不敢继续轰击;再后来,被铁铉的疑兵骚扰的退了兵。铁铉用少数的败兵,击退了大神朱棣,被称为“城神”。
朱棣实在是被铁铉打出心理阴影了,他最后咬牙,绕开山东直击南京,一击即中,占领了南京城。很快,建文帝的大臣们大多都投降了,朱棣北上围攻济南,铁铉寡不敌众,战败被俘。当他被带到朱棣面前时,宁死不跪,对朱棣是破口大骂,骂的朱棣火起,让人割掉了他的鼻子,耳朵,还煮熟了,强行喂到铁铉嘴中。问他:“甘否?”(甜不?)铁铉怒道:“忠臣孝子之肉,有何不甘!”(特别甜!)我们的明成祖气的快要晕厥了,下令将铁铉凌迟处死。铁铉仍是骂不绝口(伟哉,上将军!)
写的差不多了,在遥远的西方,罗马、西班牙、法国等还有着更加毛骨悚然的酷刑;
比如说“鼠刑”
用放有老鼠的铁盒,捆在犯人身上,火烤铁盒,老鼠就会从人肚子上“挖洞”,导致犯人内脏被挖开而死
还有铁娘子、悔过椅、铜牛等等,大家自行百度吧。如果说杀人也能算艺术,则这些酷刑就是这些杀人者艺术的体现,但既生为人,就要讲人道,这些酷刑已经随着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铁血武工队佐藤少佐是不是变太监了?
没有吧, 铁血武工队的33集大结局,石八虎被杀,王亮重伤昏迷,刘二狗和付千山打酱油不知所踪,,,,,,,版本被杀,佐藤、武熊,黑风特工组组长青木千惠,日本高手冲田新八都活的好好的,,,,,,,
为什么一些朝代会出现宦官把持朝政独断专行的情况?
来个自问自答吧!说到宦官独断专行把持朝政,真的在古代非常的多,造成这样的原因也是很多样的,小编就给大家分析分析到底为什么造成了这样的情况,不到之处,还望各位看官指正!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宦官的由来,据记载先秦西汉之前,并不是所有宦官阉人,到了东汉开始,由于后宫内院后妃宫女女眷非常的多,皇帝们担心男侍与后宫女眷私通扰乱宫闱,因此,所有宦官全部由阉人担任。
首先,宦官能身居高位很不容易,因此只能弄权,宦官其实也是一个可伶的群体,试想一个正常人谁愿意作为一个阉人进入后宫呢,后宫阉人无数,又有几个人能熬到身居高位,这其中免不了尔虞我诈你争我夺,而那些熬出头的宦官,知道高位来之不易,也就自然的独断专行,把手中权利掌握一身。
其次,国家的体制造成了宦官当权的情况,前文说了,后宫,除了后妃女眷,就是宦官太监,也就是说,宦官主导了皇帝的一切衣食住行,也就是说,从某些意义上说贴身宦官就是皇帝最亲密的人,这也是大家影视剧里经常看到的,不要说外庭身居高位的大臣,就是皇帝身边的后妃,看到主管宦官也得低头巴结,正是由此,助长了宦官们弄权的信心。
最后,还有个重要原因,那就是到了明朝时期,宦官的权利被助长到了极点,掌印太监不但掌管了皇帝玉玺,甚至可以假冒圣旨的颁发,就是明朝顶顶大名的魏忠贤吧,除了皇帝之外,他就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土皇帝九千岁。太监宦官不但掌着皇帝老儿的印,还掌着皇帝的财,后宫一切采买,甚至于,明朝的特务机构东西两厂,锦衣卫都是由宦官担任,宦官主宰者上至朝中大臣,下至黎明百姓的生杀大权。
宦官专权弄政,不仅仅是对朝局朝政带来巨大影响,对黎民百姓也是带来极大的痛苦,其实明朝初年,朱元璋就已经看到了前朝宦官弄权的弊病,曾经规定,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训令,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利用在皇帝后妃身边的有利条件,慢慢的主导蚕食皇帝的思维,到了后期,更是掌握了印,财,各厂卫,形成了宦官专权把持朝政的情况。
历史上有哪些刑罚特别的残忍?
1剥 皮
剥的时候由脊椎下刀,一刀把背部皮肤分成两半,慢慢用刀分开皮肤跟肌肉,像蝴蝶展翅一样的撕开来..最难的是胖子,因为皮肤和肌肉之间还有一堆油,不好分开。 皮剥下来之后制成两面鼓,挂在衙门口,以昭炯戒。最早的剥皮是死后才剥,后来发展成活剥。
2腰 斩
由于腰斩是把人从中间切开,而主要的器官都在上半身,因此犯人不会一下子就死,斩完以后还会神智清醒,得过好一段时间才会断气。
明成祖杀方孝孺就是用腰斩,传说一刀下去之后,方孝孺还以肘撑地爬行,以手沾血连书「惨」字,一共写了十二个半才断气。
3车 裂
即五马分尸,很简单,就是把受刑人的头跟四肢套上绳子,由五匹快马拉着向五个方向急奔,把人撕成六块。记得商鞅就是受五马分尸之刑。
要把人的头跟四肢砍下来都得花不少力气,更何况是用拉扯的。而受刑人身受的苦处更可想而知。真到撕开的时候,恐怕受刑人已经不会觉得痛苦了。痛苦的是正在拉扯的时候。
4俱五刑
把砍头,刖,割手,挖眼,割耳和一,即「大卸八块」,通常是把人杀死以后,才把人的头、手脚剁下来,再把躯干剁成三块。
汉高祖死后,吕后把他的宠妾如意夫人抓来,剁去手脚,割掉鼻子耳朵舌头,眼睛挖出,丢在猪圈里喂养,取名「人彘」.结果吕后自己的儿子看到,给活活吓死...
5凌 迟
最早是把人杀死之后再剁成肉酱,称为「醢」,受过此刑的记得有子路,还有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
后来发展更加精细,目的还是要让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时候施刑,还要求受刑人必须身受多少刀以后才死。
据说发展到后来,每次凌迟要由两个人执行,从脚开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断气。而据说犯人若未割满一千刀就断了气,执行人也要受刑。发展成死刑的艺术
而受此刑最有名的人就是大太监刘谨,听说一共割了三天才让他断气...
而最惨的是明末抗清名将袁崇焕,因为崇桢皇帝中了反间计,误以为他通敌卖国,判他凌迟处死,行刑前以鱼网覆身(让肌肉突出以便下刀),游街示众,被北京城无知的民众冲上前去,把他的肉一块一块咬下来...那种心理的痛恐怕远高于生理的痛。
这是明清的正式刑之一.
6缢 首
在国外,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罚。
中国人的绞刑是用弓弦缢杀...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后面开始旋转那张弓, 弓越转越紧,受刑人的气就越来越少,最后终于断气...
岳飞父子就是这样死在风波亭,(因为他是功臣,不能斩首,要留全尸)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这样给吴三桂亲手缢杀...
7烹 煮
即「请君入瓮」那是唐朝时代,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朝中有位酷吏叫来俊臣,崇尚严刑峻法,对不肯招供的犯人往往以酷刑对待。方法是找个大瓮,把人塞进去,然后在瓮下面用柴火加热。温度越来越高,受刑人也越来越受不了,如果不肯招供的话,往往就被烧死在瓮里...后来武则天听说了这件事,就把来俊臣找来,问他犯人不肯招供要怎么办?来俊臣很得意的把这个方法说了出来,武则天就淡淡的说了句:「则请君入瓮」,把来俊臣烧死...
8宫 刑
司马迁就是受了宫刑,才会写出史记,也才会在「报任少卿书」里写出「身直为闺阁之臣」这样的句子。
中国人的阉割可讲究了。首先要拿绳子把小弟弟绑起来(包括子孙袋)让血液不流通,自然坏死,后拿利刃一刀子割掉(全部喔!不是只有小弟弟)。割掉了以后拿香灰一盖,止血,还得拿根鹅毛插在尿道里。等过了几天把鹅毛拿掉,如果尿得出来,阉割就算成功了。要是尿不出来,那个人就算废了,大概最后会死于尿毒症吧。所以如果是要阉来当宦官的话,最好趁年纪还小就阉掉,年纪大了危险性高很多。
此刑常被贵族冲抵死刑.
相对的女性为幽闭
9刖 刑
关于刖刑,大家的说法不太一样。
有人说是把膝盖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说是把膝盖骨削掉,以后者比较可信。
总之,刖刑是一种类似截肢的酷刑。
战国时代,孙膑受师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听说他名字本来叫孙宾,受刑之后,才改为孙「膑」。
如果是把膝盖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间失去了保护,这个人可能连站都站不起来,所以稗官野史上说,孙膑受刑之后,上阵打仗连骑马都没办法,必须要坐车(马车或人力车)。
7烹 煮
即「请君入瓮」那是唐朝时代,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朝中有位酷吏叫来俊臣,崇尚严刑峻法,对不肯招供的犯人往往以酷刑对待。方法是找个大瓮,把人塞进去,然后在瓮下面用柴火加热。温度越来越高,受刑人也越来越受不了,如果不肯招供的话,往往就被烧死在瓮里...后来武则天听说了这件事,就把来俊臣找来,问他犯人不肯招供要怎么办?来俊臣很得意的把这个方法说了出来,武则天就淡淡的说了句:「则请君入瓮」,把来俊臣烧死...
8宫 刑
司马迁就是受了宫刑,才会写出史记,也才会在「报任少卿书」里写出「身直为闺阁之臣」这样的句子。
中国人的阉割可讲究了。首先要拿绳子把小弟弟绑起来(包括子孙袋)让血液不流通,自然坏死,后拿利刃一刀子割掉(全部喔!不是只有小弟弟)。割掉了以后拿香灰一盖,止血,还得拿根鹅毛插在尿道里。等过了几天把鹅毛拿掉,如果尿得出来,阉割就算成功了。要是尿不出来,那个人就算废了,大概最后会死于尿毒症吧。所以如果是要阉来当宦官的话,最好趁年纪还小就阉掉,年纪大了危险性高很多。
此刑常被贵族冲抵死刑.
相对的女性为幽闭
9刖 刑
关于刖刑,大家的说法不太一样。
有人说是把膝盖以下都砍掉,也有人说是把膝盖骨削掉,以后者比较可信。
总之,刖刑是一种类似截肢的酷刑。
战国时代,孙膑受师兄陷害,受的就是刖刑。听说他名字本来叫孙宾,受刑之后,才改为孙「膑」。
如果是把膝盖骨削掉,大腿小腿之间失去了保护,这个人可能连站都站不起来,所以稗官野史上说,孙膑受刑之后,上阵打仗连骑马都没办法,必须要坐车(马车或人力车)。
10插 针
用针插手指甲缝。常用于女囚06<缢 首>
在国外,绞刑是普遍使用的刑罚。
中国人的绞刑是用弓弦缢杀...就是把弓套在受刑人脖子上,弓弦朝前,行刑人在后面开始旋转那张弓, 弓越转越紧,受刑人的气就越来越少,最后终于断气...
岳飞父子就是这样死在风波亭,(因为他是功臣,不能斩首,要留全尸)而明末流亡的桂王也是这样给吴三桂亲手缢杀...
11人棍
将人的四肢切去,只留下头部和身体,割去舌头,挖掉眼睛,弄聋耳朵,留下残疾的身体,再放到一个漆黑的坛子里面,最可怕的是这个时候还活着,也无法自杀,只能痛苦的慢慢感受生命的慢慢流逝,这是最可拍的
为什么唐朝末年时期的太监权力会如此大?
历史上封建王朝,基本上都是由开创时期的兴盛,到后来的衰败,中间强盛的不多。像汉代的‘’文景之治‘’,唐朝的‘’开元盛世‘’并不多见。一个朝代的强盛离不开文治武功的明主,也离不开好的国际环境。
唐朝是个奇葩的朝代,从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皇位就没有顺利的传承过,而且中途还出现了一代女皇武则天,也可以说唐朝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时代。今天你登场,明天他登场。在唐朝中末期宦官的权力变得越来越大。‘’安史之乱‘’是唐朝的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它的发生直接导致唐朝由盛而衰,而且从此再也没有峰回路转。不过‘’安史之乱‘’倒成就了一股异样的权力集团,这就是宦官势力。唐朝初期,宦官只不过是宫内老实的奴仆,除了服侍好皇帝和妃子外,基本上没他们什么事,完全是个不起眼的角色。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仓惶逃往四川,太子李亨留守平叛,李亨也是抱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平时一帮高谈阔论的大臣,面对来势汹汹的安禄山大军,竟然没有了主意,此时有个叫李辅国的宦官勇敢的站了出来,为李亨出谋划策,终于平定了‘’安史之乱‘’。李辅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拥立李亨继位称帝,即唐肃宗。李辅国护主有功,唐肃宗任命他为中书令,虽然只有二品,但却是真宰相,权力非常之大。
李辅国也是乌鸡变成了金凤凰,暗地里他应该感谢人家安禄山,没有‘’安史之乱‘’,就没有他辉煌的今天。不过耗子永远都是耗子,李辅国有了权力后,就不安分起来,谁都入不了他的法眼,飞扬跋扈。唐肃宗被他折磨死后,李辅国拥立太子李豫继位,即唐代宗。李辅国还想继续架空唐代宗,独揽大权,他的狼子野心让李豫非常不舒服,于是唐代宗让李辅国神秘的消失了,随即宦官程元振上位,可程元振也不是安分的家伙。
唐代宗时期,吐蕃大军直逼长安城,代宗也是个胆小怕死的主,他不是积极的组织军队迎敌,而是逃跑。真的是急急如丧家之犬,平时家国天下的大臣不知到哪里去了,没有人救驾,在紧要关头宦官鱼朝恩带领神策军出现了,唐代宗真是如遇天神,鱼朝恩的出现及时精准,唐代宗免掉程元振,提拔鱼朝恩,宦官从此掌握了军队大权。
到了唐德宗时期,宦官窦文场和霍仙鸣掌控中央禁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宦官把持了军队,说话的份量就完全不同了,接下来的皇帝人选都要由他们安排。唐顺宗在位仅仅几个月,由于不得宦官的欢心,被逼退位。可见当时的宦官不是一般的牛。俱文珍是当权时间最长的宦官,他历经唐德宗、唐顺宗、唐宪宗三位皇帝。唐顺宗推行永贞革新,俱文珍看不惯,就政变废掉唐顺宗。
唐朝末期宦官变得不是自己了,权力大得他们自己都不敢想象,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局面呢?我个人认为:直接原因是因为安史之乱的发生,动乱发生后国家体系遭到严重的破坏,三省六部制陷入瘫痪。其次是因为皇帝本身对武将不信任,因此武将得不到重用,朝夕相处的宦官见缝插针,被委以重任。宦官专权,使唐朝的运营机制处在空转状态,官员不作为,朝政腐败不堪,宦官专权,社会动荡不安,唐朝的灭亡也就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