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交友网,男人月薪4000能养活老婆孩子吗?

2023-10-09 16:14:03 45阅读

烟台交友网,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仅仅是屈辱吗?

鸦片战争,即第一次鸦片战争。是1840年中国应该说是当时的清政府与大英帝国之间爆发的一场战争,我个人认为鸦片战争严格意义上来讲是中国对清政府的一次侵略战争和近代中国及清政府的反侵略战争。同时,这也是中国走向近代史的开端。

爆发背景

烟台交友网,男人月薪4000能养活老婆孩子吗?

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依旧是落后的封建国家,由于清政府经历了长时间的闭关锁国,国力已大不如当年的康乾盛世;同时,由于封建制度的影响,自然经济依旧占据主导部分,而资本主义萌芽却发展缓慢,在司机手上,土地兼并日益频繁;吏治腐败人们的思想背“四书五经”等八股禁锢,愚民政策使得民众的思想未开化;国防空虚,军备废弛。

正当清王朝日趋衰落的时候,英、法、美各国的资本主义却在迅速发展。18世纪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机器工业逐渐代替了工场手工业。英国工业的发展,工业产量急剧上升,“不断扩大产品销路的需要,驱使资产阶级奔走于全球各地”,努力寻找新的资源及产品生存空间。欧美列强为了扩大商品市场,争夺原料产地,加紧了征服殖民地的活动,中国的周边国家和邻近地区,陆续成为它们的殖民地或势力范围。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具有巨大扩张价值但工业体系与国防体系相当落后的国家,自然成为殖民主义者侵略扩张选择的最佳对象。

导火索——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即发生在1839年6月,由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毒品鸦片的历史事件。

1838年以英国、法国为代表的欧美等国的商人在广州大量贩卖鸦片,清廷派林则徐在两广总督邓延桢支持下,缉拿烟贩,整顿海防,招募水师,限令外商交出鸦片,保证“永不夹带鸦片”。1839年6月3日(清宣宗道光十九年岁次己亥四月廿二),林则徐下令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至6月25日结束,共历时23天,销毁鸦片19187箱和2119袋,总重量2,376,254斤。虎门销烟成为打击毒品的历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后来由中华民国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而销烟结束翌日即6月26日也正好是“国际禁毒日”。

收缴鸦片

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到达广州。3月18日,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商人颠地。随后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乘船抵达广州,到达当天,林则徐下令停泊在黄浦江上的一切外国船只封舱,当天晚上封锁商馆,并且撤走一切差役和中国雇员;3月28日,义律向林则徐呈送了《义律遵谕呈单缴烟二万零二百八十三箱禀》;从林则徐3月10日到达广州,到义律3月28日被迫同意缴出全部鸦片,总共18天。

林则徐与邓廷桢等人会商后,就收缴的地点、验收、押运、存储、看管、守卫等各个环节做了安排。4月10日林则徐、邓廷桢亲赴虎门检查收缴前各项准备工作;4月11日开始收缴,林则徐亲自监督收缴全过程;5月18日,实用了34天,共收缴烟土19187箱,又2119袋,总重量1188127公斤。林则徐禀告道光皇帝,要求验明实物数量,然后焚毁。皇帝下谕旨交由林则徐和邓廷桢、怡良等人将收缴的鸦片就地销毁。

销毁过程

因如用火把烟膏烧毁,不法之徙可把烧焦土壤挖走,再提炼出烟膏,因此林则徐先挖两个长宽十五丈的方形大池,池上架著踏板。 先将盐卤灌入池中,然后将烟土切成块,投入盐卤中浸泡、搅拌、溶解,再投入烧透的石灰,池中沸腾,烟土随之焚化。退潮时打开池子涵洞,池中物便全部倾入大海,然后冲洗池底,再接着继续销毁。销烟自6月3日至6月25日,历时23天,共销毁鸦片两万多箱。

由于词曲严重危害了英国殖民者在华利益,虎门销烟成为英国对中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战争的借口。

战争爆发

1839年8月初,中国禁烟消息传至英国,英国国会对此进行激烈辩论,在女皇维多利亚的影响下,最终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军事行动。10月1日,英国内阁作出“派遣舰队去中国海”的决定。1840年2月,英国政府任命懿律和义律为正/副全权代表,懿律为侵华英军总司令。4月,英国议会正式通过发动战争的决议案,派兵侵略中国。同年6月,懿律率领的英国舰船40余艘及士兵4000人到达中国海面,标志着第一次鸦片战争正式开始。

1839年9月4日,中英在九龙发生冲突,英军首先开炮,英方参战五艘非正规舰只;清军出动三艘战船,有岸炮支援。战斗持续四个小时,双方损失轻微。

1839年11月3日,中英穿鼻之战,关天培率领的水师被击退,英军无人员伤亡。1840年6月22日,英军部分主力准备完毕,按计划开始以主力北上舟山。只留少数舰船在虎门执行封锁。

1840年6月28日,英国侵华军后续部队到达广州海面,至此第一批侵华英军到齐,共计海军战舰16艘,东印度公司武装轮船4艘,地面部队4000人,海陆合计7000左右。(另有辅助舰只)1840年6月30日,第一批英军到达舟山。

1840年7月2日,英军后续舰队9艘(其中战舰三艘)途径厦门,英远征军司令命一艘战舰向厦门官员递交《致中国宰相书(副本)》,该舰驶入厦门南水道下锚。

1840年7月3日,驶入厦门南水道的英舰派翻译驾小艇登岸送信,被清军武力阻止,英战舰则向岸上开炮,引发了一场小规模炮战。(此役双方损失轻微,上报到朝廷时变成了一场胜仗)

1840年7月5日,舟山海面英军开始进攻定海,战至黄昏,英军停止进攻。

1840年7月6日晨,英军攻入定海。定海知县投水自尽,总兵张朝发已于昨日战死。是役,清军参战仅1540人,伤、亡各仅13人。定海水师在九分钟内覆没,英军所有舰船仅中弹三发,无人员伤亡。

1840年7月20日,定海失守的消息到达北京。

1840年8月11日,英军抵达天津,并沿途留兵封锁中国沿海。直隶总督琦善与英军司令咨会,随后将《致中国宰相书》进呈道光帝。

1840年8月19日,道光帝收到公文。道光帝本无战心,又由于严重的误译,道光以为英军此来是为了“申焚烧鸦片之冤”,所以道光帝允许为之伸冤,“以折服其心”(所以罢免了林则徐,但英方并无此要求);拒绝赔偿鸦片损失;拒绝割让岛屿。并令其:“反棹南还,听候办理”。 英军当然不肯答应,双方继续交涉。但由于翻译和文化差异等诸多问题,双方无实质进展。

1840年9月15日,英军感到在北京地区作战并无把握,季风也将结束,同意返航。要求到广东继续谈判。

1840年9月28日,英舰队回到舟山,得知先前留在定海的英军疫病严重(至年底此处共计病死448人)。

1840年10月3日,道光派琦善南下广东,“怀抚”英夷。

1840年11月25日,在舟山和浙江官员谈判了一些日子后,不懂中国官场“潜规则”的懿律被当猴耍而不自知,发布了浙江停战的命令,率英军南下广东(不久以后英军就放弃定海)。

1840年11月29日,琦善到达广州,中英广州谈判开始。但由于双方开价差距悬殊,一开始就进入了扯皮阶段。

1840年12月25日,道光帝收到琦善的第一期奏折,得知英人的要求如此过分(和南京条约的内容相似),下令备战。

1840年12月30日,道光帝收到琦善第二期奏折,认为谈判已无希望,下令琦善“勿得示弱”,同时命令川、湘、黔三省向广东派援军。

1841年1月6日,道光帝收到琦善第三期奏折,下严令:“逆夷要求过身……非情理可谕,即当大军挞伐……逆夷再或投字帖,亦不准收受”, 同时重新启用被革职的林则徐等。在谈判期间,琦善不断从广东各地调兵至虎门,虎门兵力达到11000人。虎门也成为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火力最强大的炮台。

1841年1月7日,英军发动进攻,虎门战役开始。英军攻占大角、沙角炮台,并击败清军水师。比起先前的表现,守军作战也很勇敢,共计战死282人,受伤462人,沉没战船11艘,直至炮台被打塌后才开始后退。英军仅受伤38人。

1841年1月8日,琦善要求重开谈判,英军同意,暂时停战。此后一直在谈判。

1841年1月26日,英军强占香港,并要求割让(香港仍有清军)。

1841年1月30日,道光帝得知虎门战事,革除琦善职,授奕山为靖逆将军,南下统兵。大概也是这一时期,道光帝派“强硬派”的裕谦和颜伯焘分别负责两江和闽浙,两人到任后立即开始尽最大力度整军备战。

1841年2月24日,本来就毫无希望的谈判已经破裂,英军开始向虎门核心阵地布置进攻。26日清晨,英军正式发起进攻,到当天下午五时,英军击败全部8500名守军,关天培壮烈牺牲。由于主要在射程外炮击,英军损失轻微。

1841年3月18日,英军攻入广州西南的英国商馆,后来撤离。由于前两败,此战中国守军士气低落,未战先溃,英军损失轻微。新任参赞大臣杨芳在奏章里对失败绝口不提,反而说已屡败英军,唯恐其逃窜。

1841年4月14日,奕山到达广州,耗时达57天,被俄国武官当成笑料。

1841年5月初,各地援军相继抵粤,道光帝也反复下令“分路兜剿,务使该夷片帆不留”,如果英军“闻风远遁”,惟将军是问。21日,奕山下令对英军舰船火攻,英军略受损失。24日,英军进攻广州,至25日,已经攻占广州城外主要制高点和炮台。此役英军战死9人,受伤68人。27日,清方向围城的英军要求谈判,于是又暂时停战。并且交纳赔款。从6月1日起,英军全部撤回香港。在此期间,奕山的奏折对失败只字未提,反而是打了大胜仗,并说英军举白旗乞和。道光得知大喜,允许其求和,同时命令沿海撤防(节省军费)。正好老天有眼,此时英军中瘟疫横行,英舰队又突遭台风袭击,损失惨重。因此老天无意中帮奕山圆了谎。

1841年5月30日,三元里民众与英军交战,其采用战术之成功足以使任何清军将领汗颜。但英军最终还是突围,英军战死5人,受伤23人。另有一名少校疲劳过度而死。31日,民众包围英军占领的四方炮台。时值停战期间,清方派主战的官吏余保纯将民众劝归。(这个倒霉的家伙在当时就被不明真相的人当成了大汉奸,直到现在。)

1841年5月31日,英国外相认为义律对中国过于保守,改派璞鼎查接替中国事务。

1841年8月10日,璞鼎查到任。从伦敦到澳门,只用了67天,其中还有十天在孟买处理公务,所以路上只用了57天。

1841年8月22日,英军主力北上厦门,奕山隐瞒不报(他吹牛说英军已退)。幸亏奕山的牛皮早被厦门的颜伯焘识破,故颜伯焘一直抗旨不撤防。并且在厦门投巨资建立了中国沿海最坚固的防线——厦门石壁。炮台的火力也相当强大,有火炮四百余门,守军5680人(仅次于虎门,但远远比虎门炮台坚固)。

1841年8月26日,英军围攻厦门。英军战术无非是正面佯攻,侧面迂回,轻松绕开石壁。如此简单的战术,英军已用过多次,但是由于瞒报严重,颜伯焘和道光帝并不知情。守军一的开始抵抗也较为激烈,但是腹背受敌,且炮台失去作用,很快不支。到了黄昏,清军外围阵地已全部失守。英军也停止进攻。

1841年8月27日,英军攻打厦门城。守军已于夜里逃散,厦门失守。此役,清军阵亡总兵一名,副将以下军官7员。士兵减员324名。英军战死一人,受伤16人。战后英军对石壁炮台的防御力评价相当高。战后道光帝首次得知:此次来华的英军中还有陆军。

1841年9月5日,主力英军(海陆军共计四千人)北上浙江。此时浙江由头号主战派裕谦主持,浙东防务与战前相比也已得到全面加强,降职的林则徐曾一度在镇海协助组织防务,经历了几次战斗的林则徐认识到定海必然守不住,应该主动放弃。这个建议当然不可能被采纳。

1841年9月25日,英军本来打算攻击镇海的主力海陆军四千余人受到风力影响,集结于镇、定之间的海面。随后的几天,定海清军与英军屡有交火,均损失轻微。

1841年10月1日晨,英军向定海发动总攻,至下午2时,五千多守军全部被击败。定海三总兵牺牲。英军战死2人,伤27人。

1841年10月10日,英军向镇海发起攻击,几小时后,外围阵地纷纷失守。此时战斗虽未结束,正在镇海东城墙指挥的两江总督裕谦已经知道希望全无,遂跳水自尽。

1841年10月13日,英军逼近宁波,负责此处的太子太保余步云弃城逃跑,宁波失守。

1841年10月30日,“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步军统领正黄旗满洲都统崇文门监督正红旗宗室总族长雍正帝四世孙前黑龙江将军前盛京将军”奕经受封为扬威将军,调集八省援军入援浙江。 1842年3月10日凌晨,经过四个多月的准备之后,鸦片战争中唯一一次收复失地的反攻在奕经的指挥下打响,四小时后,规模庞大的反攻宣告失败。

1842年3月21日,浙江巡抚刘韵珂上“十可虑”折,虽未明说,但暗示战争已毫无希望,且充满危险。

1842年5月7日,英军撤离宁波,集结兵力准备沿长江向内地进攻。

1842年5月18日,英军2000人攻破乍浦,此役清军抵抗激烈,战败自杀者甚众。英军阵亡9人(其中一名中校),受伤55人。

1842年6月16日凌晨,乍浦的英军全部出动攻击吴淞。吴淞是江苏海防重点,新任两江总督牛鉴亲自坐镇于此。但战斗至中午12点,清军全部逃散。清军阵亡江南水路提督陈化成以下88人,英军被击毙两人,受伤25人。同日,英军第二期增援部队到达吴淞口,在华英军总兵力达到20000人。与清军相比,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这都算是一支空前强大的军队。

1842年6月19日,英军占领上海。

1842年7月5日,英军战舰十二艘,轮船十艘,运输船51艘,士兵7000人组成舰队从上海出发,直扑镇江。

1842年7月13日,清军开始增援镇江。

1842年7月21日,英军开始攻城。此时镇江城内驻军仅有1600人,城外2700人,火炮很少。而英军仅参加攻城的兵力就达6905人,英军占绝对优势。战斗开始后,英海军组织火力猛轰城外清军,城外清军缺少掩护也没有任何反击手段,很快便溃散。英军组织火力轰击城墙,可是城内驻军有1185人是驻防在此的京口八旗。他们安家此地已经200多年,所以仍然节节阻击。同时英海军组织小船沿水路攻击镇江西门,遭到城墙上清军火炮的有效轰击,狼狈退出。最后,占尽火力优势的英军从北、西、南三个方向突入城内,守军一直坚持巷战到深夜。城内清军的伤亡率达30%。镇江的火力兵力远远不及虎门,城墙坚固远远不及厦门,战前动员远远不及定海,准备周密远远不及浙东,但是此役英军有39人毙命,130人受伤,3人失踪。多于上述四战役所毙伤敌军的总和。

1842年8月2日,英军离开镇江,准备进攻南京。在此之前,清方决定求和。

1842年8月31日,道光帝正式下旨同意签订条约。可是29日,摸透道光心思的前方大臣已经签署了《中英南京条约》。

1842年9月1日,清朝负责谈判的官员向璞鼎查发出照会,对南京条约提出了十二项交涉内容。这十二项自讨苦吃的内容为中国今后的苦难留下了隐患;也为下一次战争埋下了祸根。(与此同时,北京的道光帝、杭州的刘韵珂都给南京的官员写信,内容居然也是要求作出类似的交涉,而这些信件还在路上。)

1842年9月7日,道光帝正式同意签约的谕旨到达南京,第一次鸦片战争早已结束。(以上小节文字摘录于网上资料)

鸭片战争的影响

鸦片战争的直接影响是《南京条约》的签订。条约中规定,清政府割香港岛于英国;赔偿英国二千一百万两白银;并且增开广州,福州,宁波,厦门,上海五处口岸通商;允许英国人居住,并设领事;而英国商品的进出口关税由双方共同议定……

鸦片战争是我国一次反侵略的战争,自此以后清政府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开始沦为英国的原材料提供方和商品倾销地;巨额的赔款也使得中国人民的负担更加深重;割让香港岛也是到国家领土主权,遭到严重的损害。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的闭关锁国状态,结束了中国的封建社会,使中国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同时,国门被打开,近代化的思想也流传于民众之间,这也促进了中国民众思想的解放,这一切也促使了封建制度都已瓦解。

喊话女儿妈妈摘星星回来了?

女孩,初三,成绩很好,可就在19年疫情期间上了某交友平台!

我有一个朋友在19年疫情在家的时候,跟他老婆天天在手机里打麻将,对孩子没管没问的,结果孩子在房间里用平板也在玩游戏,上了一个某交友平台,她一个初三的小姑娘,学习成绩非常好的。疫情结束后跟网友跑了,最后在酒吧找到了。后来了解才知道,理由就是父母不闻不问,一个人在房间里太无聊,时间太多了,于是上网聊天了。

神舟十三号的英雄们回来了,山东烟台人王亚出舱后,微笑着向工作人员打招呼,向全国人民报平安,也对自己的女儿说,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

这应该是最好的英雄主义教育,父母的亲身经历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当然我们绝大部分父母是普通人,全国也中人几个“王亚”式的父母,但越是简单的小事,小孩子学得也越快。教育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缺一不可。

疫情在家,很多小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甚至超过了寒暑假期,父母应该如何做呢?

一、疫情期间在家应该跟孩子多沟通,多聊天,尤其是平时上班很忙的家长,是个难得的机会,可以聊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话题,也可以聊一些人生的道理,讲几个小故事跟孩子听,引导孩子做一些思考,不要让孩子一味的看书、看电视或者是写作业。

二、陪伴孩子多读一两本书,读完后一起讨论,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小孩子的学习能力很强,这可以很快地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三、家长一定要保持家里的整洁和卫生,可以跟孩子一起整理家务,尤其是那些平常不干家务的孩子,疫情这个时候是很好的机会,让孩子接受家务,做家务不是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而是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四、一定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在房间里呆太久,他们会干什么呢?玩游戏、跟同学聊天、或者是看一些不太适合的书,以及天马行空的乱想。时间长了性格会变得奇怪,甚至于孤僻。

疫情期间孩子有可能会改变很多,关键在于家长的教育方式如何!

怎么才能考上985重点大学?

我来回答你的问题,我是985某重点大学的本科+硕士学历,我是2000年参加高考的,这一晃都过去20多年了,但高中三年的记忆,每一件事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至今记忆犹新,人到中年的我,有时候在梦里还会回到高中教室,回到紧张的高三复习考试情景中去。可见,高考虽然紧张,虽然残酷,但它可以让参加过高考的人终生难忘,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有的人要问了,考上大学就行呗,为啥非得考上985重点大学呢?完全不一样,真的非常不同。我有一个高中的最为要好的同学,他没我学习好,考入了一所普通大学,从此,我们的人生轨迹就发生了天壤之别,他的大学四年,按他的话“疯玩了4年”,而我在大学里,狂学了4年,大学毕业时,他始终找不到工作,失业了大半年,最后进了一家私企打工,而我顺利考入硕士研究生,又顺利进入央企,从此饮食无忧。

那我,我是怎么考入985重点大学的呢?我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希望对你,以及所有有志向考入重点大学的朋友有所帮助:

一、尽早确立目标。

我觉得这个不能等到高考前再制定,必须在中考后就需要给自己制定一个明确的目标。关于学习成绩,这个东西,真的看一个人先天的智商和后天的努力,有些人天生就不是读书的料,咋努力也学不会。这个社会也并不是需要所有人都去读书的。“人各有志”、“天生我才必有用”,如果你中考时在正常发挥的情况下,考入了一所很普通的高中,那么真的就不适宜把目标定得过高,最好给自己一个准确的定位,985就不要想了。

如果你非常适合读书,很轻松就考入了重点高中,那么恭喜你,985都有哪些高校,哪些专业适合自己,自己看好的专业在本地历年的高考录取分数线,这些都应该在中考结束后,制定下来。为什么呢?因为要形成一个对比,有一个明确的标准,因为高中三年,每次考试的成绩,尤其是高三每次期中、期末、一模、二模的总成绩,就基本上真实反映了你高中学习水平,高考前就基本知道自己大概能考入什么段位的高校。有了目标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二、跟上老师,跟上学校课程进度,考上985就成功了一半

中国有句俗话“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高中教师尤其是岁数大的,带过多届高考毕业班的老师,都是在某个学科里的专业人士,他们每天的工作就是研究高考,研究试题。所以,上课时一定要集中精力,认真听课,把老师讲的都学会学通,老师讲到哪就紧紧地跟住,尽量不要缺课、落课,上课不要走神、睡觉、搞小动作。我上高中时,最头疼的就是语文,因为在初中时语文就学得不咋地,觉得分数每次都提不上去,到了高中我们班的语文老师,讲课非常的精彩,她不单单讲课,还会给我们鼓劲,讲人生道理做人的学问,我每次语文课再也不像初中那样打瞌睡了,听进去了,慢慢掌握了一些解题的技巧,结果高考语文成绩非常的好。

三、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笔记,准备好“三个本“”。

我刚上高中,就为每一科准备了“三个本”,分别是:课堂笔记本、典型例题本,错题记录本。这些本,都不是普通的白纸本,而是带有硬外壳的,很厚的A3大本子,每一个本,我都认认真真的写,一笔一划的写,每个章节和课时我都做好了详细的页数,时间,目录等的统计。为了防止丢失,我把每一科,每个本都放在固定位置。因为这是高中三年的心血啊。

第一个,课堂笔记本,首先这个本是我的课前预习班,课堂记录本,和课后作业记录本。那时候,每天晚自习的时候,我做完作业就一定会把第二天的课本拿出了,先自己看一遍,一边看一边做笔记,在老师讲课之前,自己先进行总结,看看下节课都会讲啥,都有哪些知识点,然后把自己看不懂的地方,或者有疑问,想问老师的地方,记录下来。第二天如果老师讲到这个地方,我一定会重点去听,如果还听不懂,就下课去问老师。

第二个,课堂记录本。自己总结的知识点,往往只是书本上的那点儿东西,而老师讲的,会比书本上更加详细,更加透彻,往往会讲一些书本上没有的概念或题型,这个时候,就要详细记录上课时,老师的板书,或者他(她)反复强调的知识点。

第三个,也是最有用的,就是错题记录本,每次周考、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我都会把我的错题,一道题一道题地抄写下来,光抄写还不够,还要在下面,写上自己当时的错误答案,以及自己为啥考试时做出这个答案。然后是正确的答案,以及为什么这个答案是正确的。明明是上课听课了,晚自习也自己复习了,周末在家也看书练习了,那么考试时还出错,就一定是哪个知识点没有复习到或者记得不够扎实,那么就要把错题作为下次考试的复习重点。会的题一带而过,错题本上的题,反复的看,反复的练。再遇到这种题,就很难再错了。

四、把高中三年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高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尤其是穷人家的孩子的命运!这句话无论是我参加高考的二十多年前,还是现在,以及未来,都是正确的。与参加工作、步入社会以后的评职称、提干等等相比较,高考真的是公平透明了太多太多。我就是一个穷人家孩子出身的学生,我父母是农村人,我父母是小学一年级文化, 二十多年前我上高中时,家里穷的勉强吃的上饭,如果我没有考入重点高中重点大学,我真的不敢想象我现在的命运会有多么的悲惨,也许,正在某个私营工厂里,拧螺丝钉呢吧。

正是因为高考如此的重要,所以我奉劝所有正在读高中,或者是准备走读高中考大学的孩子一句话:高中三年,啥都是次要的,啥都可以以后再说,就是学习,考上985重点大学,先回过头来做自己当初没做的事情。

那么高中都有哪些诱惑,会影响学习呢?

第一个诱惑,就是玩。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是每个读高中孩子的通性,也是符合那个年龄段孩子的特征。我也一样啊,尤其我是男孩子,那时候玩的心特别重,1997年,我刚上高一,那个年代是没有智能手机和网络的,那个时候有什么玩的呢?大型游戏机厅,小人书,言情小说,武侠小说,录像厅,离我们高中不远,就是一条商业街,这些全都有。我的高中同学,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经不起诱惑,晚上上晚自习之前的一个小时,宁可不吃饭也要去商业街上玩。而我,不是因为自制力强,而是因为家里太穷,那时候,除了爸妈给的食堂伙食费,兜里比脸干净,哪有闲钱玩啊?没钱玩怎么办?回到教室里看书学习吧。呵呵,有时候,穷也不都是坏处。那么到了今天,智能手机和网络,诱惑比二十多年可大多了,能不能把持住自己,能不能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是非常考验一个高中生的。

第二个诱惑,早恋。青春期,对异性抱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其实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正常的表现。我上高中时,也暗恋过某个女生,也对班级里,几对敢于公开成双结对的情侣投以羡慕的眼光。但高中,真的不适合谈恋爱,会严重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影响自己的成绩。我高中三年,因为太穷(处对象不花钱啊?),只是暗恋某个女生,上课时偷偷地瞅人家,就这样,我都会很分心,比如看到那位美女和别的男生说了几句话,或者看到别的男生和那个女生打闹,我都会怀疑“她是不是开始谈恋爱了?”、“她和那个男生是不是开始有事了”等等,胡思乱想的几分钟,讲台上老师已经把我要听的题讲完并擦掉了。

五、坚持锻炼身体,不要被疾病打倒。

高中学习时间紧,课程安排得很满,不要让自己病弱的身体,影响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成绩。越到临近高考越需要拼身体。我曾经因为踢球,骨折在家躺了一个多月,成绩一落千丈。后来,我每天都利用上晚自习之前的一个小时,出去跑步,每天只跑半个小时,开始没觉得有什么用, 后来发现真的很有用,很少感冒或发烧,学习精力很旺盛,尤其是晚自习,不会困。

六、无论遇到什么挫折,就是学,坚持到高考前入考场前一分钟

因为我在一所省重点高中读书,都是全市最拔尖的学习尖子生,那时候竞争非常的激烈,每次考试差5分或者10分,全年级组排名能差出10到20名。有几次考试,我考的非常不理想,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非常的郁闷,记得当时,每次考的不好,我都会严重怀疑自己适不适合读高中,该不该参加高考,甚至觉得自己也许连二本都考不上了。但郁闷也没有用,因为过几天,下一次周考又要到来了,没办法,郁闷归郁闷,想归想,还是学吧。

高中的时候,我那时候是真的很拼命了,早起晚睡,哪怕是大扫除后的一个多小时,我也会夹着书到楼道里去学,高考前三个月,我选择晚上不住校,合租私家车回家学,每天都学到凌晨1点多。

有一件至今让我感到神奇的事情,高考那天,我想不起来是哪科了,高考考场入场铃声已响起,我利用最后一分钟,打开错题本,看了最后两道题,然后就进了考场。结果,那两道题,连数都没有变,出现在了高考试卷里。

有哪些你一辈子也忘不掉的食堂菜?

二十多年前,怀孕那会儿,单位食堂是亚惠快餐外包的,菜品很棒,分A餐和B餐,A餐是一荤俩素,B餐是饺子,馄饨,或者面条,自己选择,然后备的小菜和粥品,有五六种,随吃随添,不限量,餐后还有水果,那时候吃食堂饭真的是很幸福的事,食堂还有电视可以看,边吃边看节目,我最爱喝那个酒酿元宵,因为怀孕食量大增,一次能喝5碗[我想静静],几乎每天都喝[偷笑],自己才负担2元餐费,其它单位出。后来亚惠外包撤走了,再没有这么好的菜品了,单位自己承包之后,那菜真的是一言难尽,给大家上几个图看看,味道也差好多,就是能吃饱,而且还是自己掏钱10元餐费,真的是今不如昔啊!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