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相亲网,你觉得近几年乡村哪些地方发展变化很大?
梧州相亲网,你觉得近几年乡村哪些地方发展变化很大?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近几年乡村变化的地方有很多。
第一:农村劳动力越来越稀少了,父母年纪大了,年轻人大多数几乎都在外务工。
第二:一般家庭都是独生子女,或者一儿一女,女孩大了出嫁了,男孩儿成家立业后外出工作,家里剩下的都是年纪大的父母和小孩子。
第三:农耕都采用了大型机械,有些农户的地都扩出去了。
第四:有创业的人在家办起了加工厂,养殖业等。
第五:乡村路越来越好,都是水泥混凝土硬化的路面。
第六:乡村架起了光缆,农村人也可安装宽带上网了。
第七:村里架起了路灯,晚上出去串门不再打手电筒。
第八:村里建立了活动场地,有了小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夏季晚上可以在广场锻炼身体,乘凉。
第九:以前村里没有自来水,靠水压井打水吃,如今乡村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
第十:乡村农户家庭轿车越来越多,包括农用车也都是大型机器。
其实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楼房增多、路面干净整洁、定时有专门的负责人打扫马路卫生、医疗保险、地亩款补助等等,太多变化了。
综上所述:这些就是乡村发展变化很大的地方。
广西平南县有哪些宾馆?
你好!我是梧州的,到过平南,平南相亲网就是我们办的,所以算比较了解,平南市区有几家四星级的酒店,便捷酒店,还有很多私人的小宾馆,整体来说,只要想住,高中低端都有,看经济实力
想问下那边的彩礼一般是多少?
我就是广西梧州的,不过我是个女的。我想答下你这条问答题,发表下我个人见解。
我这里农村的老人多数是非常善良的,不般多数不会讲彩礼钱的,因为是嫁女又不是卖女,对吧。但你要理解父母养育大一个女儿,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父母希望女儿嫁了你之后,你一定要好好待他们的女儿,给她温暖,给她幸福。担负起做丈夫的责任。这样父母才放心让女儿嫁给你的。
至于彩礼钱,一般是由媒人出面和女方父母协商讨论,争得女方父母同意。按照现在的一般最少也要5万元左右吧。彩礼钱是由男方顾自己最亲的人用箩筐担挑来的。送彩礼时同时要送鸡一对,一般是一只漂亮的大公鸡和一只漂亮的母鸡,还有猪肉,猪肉一块大约要二斤重,女方有亲叔叔亲伯伯的,男方要给女方的亲叔叔,伯伯各人送一块猪肉。饼果约各二斤各一份。还有烟酒一定不能少,一般都要有。烟酒一般是给女方父母的。到你们夫妻结婚后,生第一个小孩时,女方的叔叔伯伯会购些礼物,或封红包给你的小孩这样。我们这里的女方父母领了彩礼钱后。男方会择个好日子,订好那天来迎接新娘子了。女方出嫁前,女方父母会用男方送来的彩礼钱置办多多的嫁妆给自己女儿。一般会将男方送的彩礼钱大部分置办嫁装送给女儿,这就是我广西梧州农村人,做父母亲的善良之处。还有小部分彩礼钱,女方父母会用做摆酒用。女方出嫁时,一般女方父母会请比较亲的亲戚来喝嫁女酒。但现在也有很多人不办做嫁女酒的也有。现在也有的人不置办嫁妆了,而是将大部分的彩礼钱封个红包比回转男方,让男方自己和女方商量,自己置办。
这样算起来我们广西梧州人嫁女根本没有钱得的,要求送彩礼钱,只是我们广西梧州这里的一种习俗罢了。
快35岁了还单身会不会慌?
35岁了还单身肯定慌,说不慌的,不在乎的,无所谓的,其实都是口是心非。
本人94年的,距离35岁还有一些距离,不过,家里人早就催得不行了。
说实话,不是自己不想找,而是没办法找,很无奈的是实际问题是没钱,现在生活成本高,工作还难找。
结婚并不是人生的终点,而是另外一个起点,结婚之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能把人逼婚,我身边结婚早的朋友几乎都是家里有点小钱,不愁房子车子,结婚过后父母补贴一下,帮衬一下,日子就能过着走。
因为找不到,所以说无所谓,只能这样安慰自己。就我现目前的情况,一个月拿着6500块钱,微薄的收入也就只能养活自己,一年下来存个两三万块钱。
结婚过后呢?
别说存钱了,不欠钱,不找人借钱就不错了。
家里条件不好,房子也没有,车子也没有,等哪天被公司辞退,又得重新找工作,从零开始,没结婚一个人还好,结婚之后所面临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
如果结婚会让自己过得生不如死,那还不如一个人逍遥快活。说到底还不是因为一个钱字。
没钱什么都不是,结婚过后要是没钱维持家庭正常开销,哪个女人会死心塌地地跟着你,要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矛盾。
一个人确实挺孤单的,不管开心还是悲伤都只能一个人默默承受,谁不想找个女朋友分享一下生活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这种事情想想就算了,就当是一种梦想,破罐子破摔吧,结婚结婚就那样,我觉得人活到六十岁差不多了。
都快奔三的人了,人生已一炷香已经燃烧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随遇而安得了,反正这个国家像我这样的人不止我一个,要怪就怪自己没本事。
你身边发生过哪些拐卖妇女的故事?
我的舅婆就是被买来给舅爹做媳妇的。被拐卖的命运让她的女儿甚至孙女都陷入一种轮回中。
舅婆是哑巴,小时候发高烧烧成哑巴的。听妈妈说,舅婆那个村里好多像舅婆一样的哑巴,因为不会说话家里又穷,通常是被更偏远的村子买去做媳妇,被我们村买来做媳妇的就有两个。舅婆的村子因此也被叫做哑巴村。
舅爹是个驼背,小时候营养不良造成的。干不了农活儿,只能靠编竹筐来糊口。舅爹家里花钱买了媳妇后,更加穷得揭不开锅。舅婆嫁过来之后,舅爹怕她跑,一直在家关着,直到舅婆怀上孩子。
舅婆有一双特别灵巧的手和一颗勤劳善良的心。她被关在家里的日子,院门紧锁,她就在这小小的旧屋老院里,把里里外外收拾得一尘不染。仅有的几件破衣服被她缝补洗涮一新,床脚不一般长都被她拿石头或者木头垫得稳稳当当的。小院子里常年都是竹篾、竹子碎屑,经常下脚的地方都没有。舅婆来了后,把竹子分门别类,能用的按长短分好类,不能用的清扫清扫拿去厨房当柴火。家里有了女主人,里里外外亮亮堂堂的。但舅爹最满意的,还是舅婆五年里给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并且三个子女都很正常,没有一个是哑巴或者驼背。
做了十几年夫妻,舅爹渐渐对这个哑巴媳妇特别爱重依赖。所以在村里再次买过来一个哑巴媳妇后,想起舅婆嫁过来被关到怀孕的那段日子,舅爹终于松口,同意舅婆回娘家看看。这一看,舅婆再也没能回来。
那是1997年的夏天,舅婆在回娘家的路上走丢了!
舅婆嫁过来十几年,除了出嫁那一次,十几年里走过最远的距离,不过是家里到菜园的距离。这十几年里,外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修了公路,好多山因为开采石场被炸平,舅婆完全找不到记忆中的路标性的参照物,而且,能干的她几乎让舅爹忘了,她是个不会说话的哑巴,不识路问都没法问。
因为家里穷,一天不干活吃食就没着落,能给她放一天假回娘家就很难得,所以舅婆是一个人回去的。那天早上,舅婆给要去十几里外的山里砍竹子的父子三人做了早饭和一些干粮,装好给他们一早拎着出门;再给要去放牛的小女儿蒸了几个馒头,自己拎着个旧包就往记忆中的家走去。一家人谁也没想到,这一顿饭是舅婆给他们做的最后一顿饭。
舅婆去了三天还没有回来,舅爹这才有些慌了,去了个电话给哑巴村,那里说没有看到舅婆回来过。舅爹于是发动所有亲戚去寻人。舅爹先去派出所报了案,然后去村支书那里找了些人手,一行五十几个人浩浩荡荡,足足找了一个月。从最开始沿路有些洗衣服的老人看到过舅婆,再到找到一条新修的大马路上,这以后再也没有听到舅婆的丝毫音讯。舅婆应该就是在这里完全失去方向开始胡乱走的。
从村支书那里找来帮忙的人,陆陆续续回去干自己的事了,只剩亲戚们还在找。我爸爸每天回到家的时候,胳膊和脖子红得发黑,都是晒的。一个月后,舅爹终于放弃了,默认舅婆已经不在人世了。这么热的天,舅婆不识路也不会问人,最好的结局不过是找到一个暂时藏身的地方慢慢饿死或者热死,其他的结局,我们都不愿意也不敢去想。
舅婆的悲剧,触动最大的是她女儿翠香。在翠香心里,如果舅婆年轻的时候能够多见一些世面,也不至于回趟娘家就走丢了。于是她不顾家人劝告,初中没念完,就一个人跑到广州打工,名曰见世面。
那时候,翠香姨成了我们最好的反面教材。妈妈常把她在外面的悲惨遭遇告诉我们,要我们好好读书,才不会沦落到她那样的处境。
听妈妈说,翠香姨去广州的第一个星期,就被扒手把带去的一点生活费偷得干干净净。无论是袜子里,袖筒里,还是衣服领子里,她缝进去的钱全部被小刀割开,一个钢镚儿都没留。身无分文的翠香姨住了一个月的公共厕所,才找到一个包吃住的鞋厂做流水线工人。
工作稳定下来后,翠香姨把第一个月的工资寄了大半给家里,后面又再也没了消息。舅爹联系不上翠香姨,也只能心里干着急。
三年后的一个春节,翠香姨不声不响地回来了,带着一个大她很多的老男人,说是要跟他过日子。老实巴交的舅爹让弟妹帮忙相看一下,二舅婆一问,就知道事情不妙。
原来翠香姨是打工的时候认识的这个男人,没多久就跟他同居了,赚的钱全部上交,一心一意要跟他好好过日子。但这个男人游手好闲,除了一张抹了蜜的嘴,天天心安理得拿着翠香姨的工资打牌抽烟。
而翠香姨每天在四十多度的鞋厂里,站着十几个小时穿鞋带,手指全部磨出血又结痂直到长出老茧,后背热出的湿疹痒得她睡觉都不能平躺。厂里食堂饭钱一天三块钱,饭和凉茶管饱,菜都是清汤寡水,翠香姨从来不在外面下馆子。这么辛苦的工作环境,只要翠香姨回家,那个男人假模假样地说几句好听的,夸翠香姨人美心善,能干有用,转身就拿着翠香姨的血汗钱去赌去吃香喝辣。
这样的日子一直过到翠香姨怀孕,她想跟男人回老家结婚。男人这才告诉她,自己离过婚,有一个四岁的女儿,翠香姨要是跟他结婚,他还会在广州漂着,老家带孩子的日子只能靠翠香姨自己过活。翠香姨想,孩子都有了,这婚肯定得结!于是就带着男人回老家见爸爸和哥哥们。
从二舅婆那里得知真相后,舅爹狠狠心,让两个哥哥轮流看着翠香姨,并且把老男人赶走了。舅爹自己买过媳妇,知道流言蜚语杀人无形。翠香姨这样的情况,在男方那边甚至比买来的媳妇更不堪,翠香姨是自己带着身家嫁过去的!这个婚事不能答应!
翠香姨天天在家哭,二哥一时心软,放她出去走走,结果她用手机联系上老男人,不声不响跑到老男人家,没名没分地跟老男人住了三天,然后再次带着老男人回老家,美其名曰回门。
眼看生米煮成熟饭,舅爹没有办法,让两个哥哥压着老男人,带翠香姨去民政局领了证。
翠香姨结婚后不久,生了个女儿。当了妈妈才知道生活处处要用钱,翠香姨好说歹说,从老男人那里要回了一点自己打工赚的钱,在老男人的村里开了个小卖部,勉强够娘俩过活。
翠香姨的女儿叫小慧,读书一般,但脑子灵活。我上大学时听到了她的故事,不由感叹,真是母女同心,命运好轮回啊!
小慧上初中的时候,和翠香姨当年一样叛逆,非要出去见世面,要自己挣钱养活她和妈妈。翠香姨不答应,她就自己偷偷从家里带了点生活费,和小姐妹约好一起去县里坐火车去广州打工,重走翠香姨当年走过的路。
谁知刚进火车站,小慧上厕所的时候让好心人帮忙看下行李,一出来就什么都没有了。这还不是最糟糕的,丢了行李的小慧在火车站候车厅大声嚷嚷,没招来安保人员,反而把人贩子吸引过来。
一个三十多岁、穿的很时髦的女人,热心地要带小慧去自己家休息,吃个饭。小慧毫无防备地去了。等她被关到一个小房间,后来被带着见了一个老头子,老头子见着她哈喇子流出来,伸着黑乎乎油腻腻的手想摸她,被她一矮身躲到女人贩子身后。女人贩子再次把她关起来的时候,她留了个心眼,站在一堆杂物上,透过小窗户看到并听到自己被四千块钱卖给这个老头子,今天晚上等自己睡着后就会被席子一卷送去老头家。
小慧这才慌了。不过好在她脑子转得快,很快有了办法。老头走后,那个女人喊她出去吃饭,她故意一脸崇拜地看着女人:“姐,你好有本事!看你穿得这么好,一定很会挣钱,我家里还有三个小姐妹,都不想读书想出去赚钱,能跟着你一起混吗?”女人贩子一听大喜,这买一送三的好买卖居然让自己碰着了!当即把老头的事扔到一边,连夜包车带着小慧回了老家的镇上。小慧把女人贩子带到自己熟悉的一个小饭馆,让她在这儿等着,自己这就回家喊姐妹们来认亲。女人贩子没多想就放小慧走了。小慧一离开小饭馆就拔足狂奔,一气儿跑到镇上的派出所,谁知道在这里见到了一脸憔悴来找她的妈妈,当即和翠香姨抱头痛哭。哭罢想起正事,报案抓了女人贩子。后来警察根据女人贩子交代,又端掉了两个人贩子团伙,小慧没被拐卖,反倒立了大功,这下翠香姨也舍不得打骂她,把这件事传得四里八乡都知道了。
拐卖件事过后,翠香姨的人生好像迎来了春天。老男人不瞎混了,每个月也能寄个千八百的生活费回来,小慧更是像突然开了窍,开始好好读书,资质平平的她考上了卫校,现在在老家的村诊所当了护士,算是有了正式编制,吃上了公家饭。
被拐卖的命运在小慧这里被破解,翠香姨也终于逃脱“被老男人拐去当媳妇”的流言蜚语,抬起头来做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