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社交,上海外语外贸大学全国排名?
上海社交,上海外语外贸大学全国排名?
上海外国语大学(原名上海外语外贸大学)是中国主要的外国语高等教育机构之一,秉承“面向国际、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旨在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人文素养,掌握多种语言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在各大排名中,上海外国语大学的综合实力和学科实力均得到了很高的认可。下面是该校部分比较权威的排名情况(数据截止2021年):
1. 2021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201-250名
2. 2021年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学排名:第83名
3. 2020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全国第28名
4. 2020年US News全球大学排名:全球第436名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排名机构和排名指标有所不同,排名结果仅供参考。但是可以看到,上海外国语大学的排名在国内外都有不俗的表现,我相信这也与该校坚持“国际化+特色化”办学方向有着紧密的联系。
上海方言有什么特点?
1、新旧交杂语言跨越度远
上海虽然只有七百年的历史,但是松江地区的人类活动却又六千多年的历史,上海的初民从松江移来,加上上海地区历史上语言发展缓慢,原江南地区语言中不少古老的语音、词语一直保留至今。
比如上海话里“锯子”读如“盖子”、“五虚六肿”中的“虚”读如“嗨”,这都是中古早期江东方言在今江南的遗留。
2、南北融会语言宽容度高
上海成为商埠之后,全国各地的移民汇集上海,他们的语言势必对上海话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江浙人多,语言也和上海话相近,对上海话的影响最大。南北语言在上海交汇,在自由的交际中,不少词语在上海生根,融入上海话,使上海话里的同义词特别多。
比如表示“合在一起”的副词有“一共、一总、总共、共总、统总、拢共、一共拢总、一齐、一齐辣海、一齐拢总、一齐拉起、一齐勒化、一塌括子、亨八冷打、国落三姆”等。
3、领导标新语言自由度强
上海市民领导标新的市民意识,造就了充满活力的上海话。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那些年代里,上海经济飞速发展,从国外来的新鲜事物层出不穷,当时简直是一个出新事物,上海人就造它一个新名词,如马路、洋房、书局、报馆、影戏院、卡车、三轮车、足球、高尔夫球等等。
随着书局报馆的兴起,很多音译或意译的外来词如“沙发、咖啡、啤酒、幽默、细胞”等也都通过在上海创办的书报杂志传播到全国各地进入共同语。
4、统散并举语言变通度大
许多上海人现在都会操双语,如又会说上海话,又会所其原家乡话。像有些原籍苏北的上海人在自己的社区里说苏北话,而与别的人或在比较正式的交际场合说上海话。如今,多少上海人都会说普通话。
这种根据说话的不同场合或不同对象,可以不断地转换双语或多语的现象,在上海社会交际中已司空见惯。这就为不同语言间的杂交和互相吸收长处形成了一个良性的环境。
上海话的日常用语有:
1、门槛精
“门槛精”源自英语中的“monkey”,猴子的意思。猴子给人的感觉就是精、聪明,因此,构成了洋泾浜英语。例:这个小姑娘一点都伐肯吃亏,门槛真精啊。
2、掼浪头
最早来自于江湖黑话,起了争执,对掼浪头。纷纷说自己认识这个,熟悉那个。表示说大话,充大佬的意思。例:工资么就这么点,还要请客掼浪头。
3、退招水
“招水”来源于英语中的“juice”,果汁、酒水的意思,是流氓退还敲诈得来的油水与钱财,后引申为丢脸、失面子。
4、推板
来源于英语中的“too bad”。表示差劲、不好的意思。例:这个人借钱从来不还的,真是推板。
5、收骨头
源自苏州话,收是“收作”的简化,收作可表收拾,如收拾房间,而骨头是“懒骨头”之简化,江南称懒人为“懒骨头”。“收骨头”的意思就是收拾你(一般对小孩子说)。例:马上要开学了,回学校侬又要收骨头咯。
上海话在海外吃香吗?
东西南北半球走过的人,真没觉得上海话在海外吃香!最早去澳洲专业培训,几个大的城市里,只有布里斯班见过一家三口上海人,他们自己家人讲上海话,跟我们只是普通话。因为那里的华人圈子好像没其它的上海人。十年前去英国时,六个大城市里,东北人,山东人,江苏人有点多,上海人只碰见一个,是我儿子的大学同学,他跟我们只说普通话!在迪拜,碰到大连,济南,徐州的几个中国小伙,据说是大学毕业在当地实习呢!在马达加斯加,酒店里居然碰到好几个中国人,安徽的,江西的,浙江的,他们都在那里寻宝(据说马达加斯加的红蓝宝石价廉物美)。两年前在东南亚五国,经常被当地人要求讲华语,尤其年长者!在新加坡机场咨询时,使用英语的我被问:请问你可不可以说华语?说了这么多,并非炫耀什么,只是想说明,海外没见过几个上海人,自然的,上海话怎么可能吃香呢?吃香的还是华语普通话吧!
家庭年收入80万可以在上海过怎样的生活?
2016年买房高位接盘贷款700多万一个月除掉公积金还现金50000,两个孩子都还没有上幼儿园,目前早教一周算1000,一个月4000,奶粉尿不湿4000,双方父母都是农村老人,没有退休金,一个月各自给3000,阿姨一个月5000,水电气物业费一个月1000,养狗一个月1000,养得粗糙,极少去宠物店,一个月网购平均在5000。油费停车费算2000。一周出去吃一次一个月算2000。周末周边游一个月算2000。这是一个月一个家庭的必要开支。明年孩子该上托班了,85000一个月,两个娃17000。不敢细算了,还是稀里糊涂过得好。一个家庭不能只看收入的,我们是全靠两个人的工资。一家人都指望着,没有父母任何帮衬,双方父母都没房。有人质疑怎么会有那么重的房贷,因为15年炒股多年积蓄全部亏光,并且赔上唯一住房。相当于重头再来。一个家庭的生活。不能单看收入,同事两口子一年40万的过得比我潇洒,因为家里给力,父母给力。
当你听到未来一个星期南京每天最高气温为39℃的气象预报时?
自己:奶奶,我是**,我可想你了!最近身体怎么样?
奶奶:身体还可以,怎么想起给奶奶打电话了?
自己:我听广播说这几天南京的气温都很低,你可要多穿点衣服,可别感冒了!
奶奶:放心,我没事,你那边天气怎么样?你也要注意点!
自己:您放心,我年轻,没事。还有啊,奶奶,气温低的时候路面容易结冰,出门的时候慢一点,要当心啊!
奶奶:知道了,你别光说我,平常多打打电话,有空的时候就过来看看我。
自己:放心吧,我只要有空的时侯就回去看您,奶奶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