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维族结婚风俗, 为什么有些维吾尔族人长得像汉人?
新疆维族结婚风俗, 为什么有些维吾尔族人长得像汉人?
现代历史学的民族历史研究,由于新世纪分子人类学技术的发展而获得了新工具,现在基本可以认定,世界各大民族是血缘和文化的共同体。而通过分子人类学DNA分子钟分析方法,可以准确揭示各民族迁徙繁衍的历史,这已经得到了世界科学共同体的认可。
近年来,一些国际人类学者对维吾尔、土耳其、汉族等民族的广泛DNA采样分析表明,土耳其主体人群与维吾尔人主体血统相距遥远。由于历史上充分的兄弟民族血统交流,维吾尔人与汉族存在非常亲近的血缘关系。
一位全球知名人类学者向博主指出,《人类遗传学年鉴》(Annals of Human Genetics)的论文《土耳其人口结构和遗传学祖源揭示的欧亚人口关联性 》(Turkish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Genetic Ancestry Reveal Relatedness among Eurasian Populations),对土耳其、维吾尔、汉族的繁衍历史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土耳其人DNA更接近欧洲人(地中海血统),而维族人里有大量的东亚汉族有关的混血成分,“维吾尔和土耳其的差异略相当于汉族和法国人(或其他欧洲人群)之间差异的一半。”该论文作者为加利福尼亚大学的Ugur Hodog lugil及Robert W. Mahley。
类似结论的国际论文近年来较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自由检索。
根据史籍记载,建立奥斯曼土耳其的主体人群是塞尔柱突厥人,并非兴起于蒙古草原的正统突厥人,充其量只能算是突厥化粟特人的后裔。随着奥斯曼对东罗马帝国的征服,大量欧洲人成为其子民,他们的族群更和突厥八杆子打不着关系。实际上,随着近代以来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瓦解,目前的土耳其已经脱亚入欧,其主体人群已经与突厥风马牛不相及。
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在唐朝就认可与汉族为主体民族的唐的“舅甥之国”关系。和亲始于“安史之乱”,首先由回纥公主嫁给唐朝宗室。756年,葛勒可汗把自己的女儿嫁于唐朝敦煌王。此后的数十年里唐朝则先后有6位公主和亲回鹃,即宁国公主、小宁国公主、崇徽公主、咸安公主、寿安公主等。其中宁国公主、咸安公主、太和公主是皇帝的女儿,其他公主是宗室女、以及唐朝的大臣仆固怀恩的女儿(被封为公主)。回鹘再次称臣于唐朝。 突出体现了双方间的独特关系。和亲在客观上加强了回纥的内向力,促进了回鹘与唐之间的经济文化交往。
回鹘可汗把女儿嫁给唐朝敦煌郡王李承寀为妃,《资治通鉴》:“敦煌王承寀至回纥牙帐,回纥可汗以女妻之。”《旧唐书》:“册回鹘可汗女为毗伽公主”“敦煌王承寀自回纥使还,拜宗正卿;纳回纥公主为妃”“遣故邠王男承采,封为敦煌王,将军石定番,使于回纥,以修好征兵。及至其牙,可汗以女嫁于承采”。
唐朝公主嫁给回鹘可汗作可敦(可汗的妻子),回鹘可汗起身接受册命,说自己是唐朝皇帝的半个儿子,可汗与唐朝公主接受回鹘人的朝拜,《旧唐书》:“可汗乃起奉诏,便受册命。翼日,册公主为可敦”“时回纥可汗喜于和亲,其礼甚恭,上言:“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又詈辱吐蕃使者。”“虏先设大舆曲扆,前设小座,相者引公主升舆,回纥九姓相分负其舆,随日右转于庭者九,公主乃降舆升楼,与可汗俱东向坐。自此臣下朝谒,并拜可敦。”
《免胄图》(北宋)描绘了郭子仪单骑劝和回鹘兵的场景回鹘与唐政府间的特殊关系还表现为双方相互信任的心理。与中原王朝和其它少数民族关系相比,回纥与唐政府间相互信任的心理是非常强烈和浓厚的,双方一再将相互关系说成是甥舅关系,就是这种心理的反映。正是双方间这种长期友好合作的特殊关系,使得回鹘成为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之一。
到了宋朝,回鹘还因为曾经与唐朝的联姻关系,而称宋朝为舅,《宋史·回鹘传》说:“先是,唐朝继以公主下嫁,故回鹘世称中朝为舅,中朝每赐答诏,亦曰外甥。五代之后皆因之。”喀喇汗王朝可汗称宋朝皇帝为“汉家阿舅大官家”(《宋史·于阗传》)。
《松漠纪闻》记载:“回鹘自唐末浸微,本朝盛时,有入居秦川为熟户者。女未嫁者先与汉人通,有生数子年近三十始能配其种类。媒妁来议者,父母则曰,吾女尝与某人某人昵,以多为胜,风俗皆然。今亦有目微深而髯不虬者,盖与汉儿通而生也。”
北京的魏公村,原名“畏兀营”,这也是维族祖先作为大明子民一部分居住在祖国首都的铁证。
历史上维吾尔人的祖先回鹘与突厥是世仇,维吾尔人怎么会像土耳其人那样,认突厥人为祖宗呢?而土耳其人不是正宗突厥人而是粟特人,粟特人与回鹘人没有什么血缘上的交集,粟特人与回鹘人甚至连互相的文明交流都十分的少,又何谈同宗同源一说呢?
有没有人遇到过晚上结婚的?
晚上结婚的历史由来:
其实晚上举行婚礼是中国流传已久的民俗,晚上结婚是婚礼的“婚”之来历。据<白虎通>记载,“婚者,谓黄昏时行礼,故曰婚。”再看这个“婚”字,是由“女”、“日”、“氏”3字组成,意思就是一个女子在太阳下山的时候改变自己的姓氏。所以古代迎娶花轿都是在黄昏以后。目前,我国南方有些地区还保留着这种习俗。有一种说法认为,北方人习惯在白天结婚是在清代以后,由于政治原因,清代实行的“宵禁”迫使年轻人将婚礼改在白天进行并延续到现在。
现在按照北方的习俗,婚礼是要在中午12时之前进行仪式的,晚间时段结婚的情况往往被认为是所谓的“二婚”。但晚间婚礼仪式后还可在户外燃放烟花、举办狂欢派对或鸡尾酒会等互动节目,亦可丰富婚礼形式。晚间婚礼近年来深得明星、高端企业家、年轻时尚男女们的喜爱,已渐渐成为一种潮流而盛行。
克拉玛依市的风俗习惯?
1. 丰富多样。2. 这是因为克拉玛依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之间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例如,维吾尔族的婚礼通常会有丰富的舞蹈和音乐表演,哈萨克族则重视马术和牧羊生活,汉族则有着自己独特的传统节日和习俗。3. 此外,克拉玛依市还受到了中亚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这也为其风俗习惯的多样性提供了更多的元素。例如,在斋月期间,穆斯林会进行日间禁食,晚上则会举行丰盛的饭食。这些风俗习惯不仅丰富了克拉玛依市的文化,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流和了解的机会。
哈萨克斯坦有哪些民族?
哈萨克斯坦人口有1695万(2014年8月1日),由130多个民族组成。哈萨克占66%,俄罗斯占21%,还有乌兹别克、乌克兰、白俄罗斯、德意志、鞑靼、维吾尔、高丽、塔吉克等民族。
为啥少数民族要和少数民族结婚?
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不得和别族通婚,这是因为有些少数民族,族内要求不得通婚,有些民族的人不外出,风俗,习惯和语言都不同
01.有些少数民族,族内要求不得通婚。
除了目前已经确认的56个民族成分,还有很多个未进入法定少数民族的人群。像塔吉克族属于欧罗巴人种印度帕米尔类型,主要分布在维吾尔族的西南部分。他们族内就有要求,不允许与外族人通婚来保证血统的纯正。或者华坪苗族,不仅保留了姑舅表优先婚房的习俗,也保留了和其他民族不能通婚的习俗。
朝鲜族等部分少数民族应该也是不允许的,但是婚姻自由因此在法律上是没有关系,有些人还是稍微有排外情绪,觉得自己的族人才是“更优秀的”。
02.部分少数民族的人抱团居住,可能一辈子不出远门。
每个少数民族分布的地区不同,但是像白裤瑶族 ,这个少数民族男子都习惯穿白裤,并且很少出去工作。他们习惯待在同个地方,远离故乡打工是无法忍受的事。在这种情况下,那这个民族的人连和别族的人相遇几率都很少,去哪谈恋爱然后结婚?
03.风俗、习惯和语言都不同。
所有少数民族当中,54个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相遇以后,两个人都用普通话交流还会有一丝在一起的可能,语言不通能做到结婚就比较有难度了。并且婚姻是需要家族和家族的融合,民族和民族的融合,需要融入和接受对方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所独有的民族文化和生活习俗,像回族不能吃猪肉,别族不肯洗胃、不肯信回教,在一起的难度就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