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结婚风俗及流程,江西婚假多少天?
江西结婚风俗及流程,江西婚假多少天?
根据今年九月份的文件是文件执行之后的婚假都是18天了,而且还新增了男女双方的育儿假。对于准备结婚的我来说,简直不要太开心。结婚要准备的事情太多了,之前真的是时间不够,现在就好多了,还可以顺便去过个几天两人世界,简直不要太完美。
江西省广丰县有些什么风俗?
一、广丰工匠习俗
学徒各行手艺的学徒,少则一年,多则三年。徒弟投师要举办拜师宴,要交“贴头”(学费)。要谨记“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教诲。学艺期间,师父家中的杂事,如扫地、挑水、生煤火、洗碗、带小孩甚至洗尿布,都由徒弟做。同桌吃饭时,要给师父盛饭,要比师父先吃饱。满师后要举办谢师宴。手艺好的学徒留下做一年伙计,发给工钱。俗称“三年徒弟,一年伙计”。
1、石匠、木匠。石、木匠的祖师同是鲁班,他们的量具“五尺杆”(老尺),上面写着“鲁班先师何叶二位夫人高位”,相传能镇鬼魅妖邪。旧时县城宫塘角有鲁班庙,供弟子们参拜。
石匠做的事主要有:建房、打灶头,开磨、造坟等。木匠分为“大木”、“小木”,大木建房,小木做家具。建房竖柱、上梁时,石匠、木匠要“喝彩”,东家要给他们“花红”(红包),设酒宴请他们坐上席。席上满碗大块猪肉,名曰“鲁班块”。
石匠、木匠建房、造家具的尺寸讲究带“六”,如厅堂宽一丈六,墙高九尺六;床长六尺、宽三尺六;还有“进门三个六”,即香几高三尺六,桌子高二尺六,発子高一尺六。结婚者男方打家具,女方打嫁妆,都要请木匠喝喜酒。
2、打铁。铁匠祖师是太上老君。打造的铁器如农具中的锄头、两齿钳、犁锁,厨具中的菜刀、锅铲、火钳以及木匠的斧、凿、刨等,品种繁多。打铁的学徒不要交贴头,干活时抡大锤。铁匠在“三十六行”中是老大,有“第一打铁,第二安脚(石匠)”之说。打铁很赚钱,旧时有“铁锤一响,胜似打抢”的俗语。
3、油漆。漆匠主要是油漆床、橱、箱、桌椅等家具,再就是给庙中菩萨贴金和油漆棺材。其祖师杨吾。油漆学徒三年,旧时要交8至12块大洋贴头,逢年过节还要送礼给师父。油漆结婚家具和嫁妆有喜酒喝,还有花红。油漆棺材,死者入检时要“喝彩”,亲属要给花红。油漆也很赚钱,因为其用料调配外行人看不懂,所以有“药材油漆,神鬼不识”之说。
4、打棉花。打棉花的祖师是洪棕。他为了使弟子常年有活计谋生,按不同季节教给弟子打棕、阉鸡、打棉花三种手艺,并传授口诀云:“春天超(编织)棕衣,夏天去阉鸡,冬天打棉被”。棕衣即蓑衣,旧时为农民主要雨具,现已无人使用,打棉花者现多从事打棕绳、做椋垫、弹棉被和棉絮,也不阉鸡。
5、理发。理发俗称剃头,是清代兴起的一种职业,其祖师是少林和尚。理发师上替皇上剃头,下替妇女修脚趾甲,被称作“无大无小”。又因理发师的椅子都是顾客坐,自己总是站着,被认为低人一等。农村理发通常是“包头”,理发师上门或到田间剃头,农历十二月按人头收费。小孩剃“满月头”,理发师有花红,还要吃满月酒。女子出嫁,向理发师借剃刀“开面”,要请理发师吃“花粉酒”。
二、广丰作坊习俗
广丰旧时作坊颇多,有酒坊、豆腐坊、粉皮坊、糕饼坊、酱油坊、染布坊、磨坊(水碓)等等。部分作坊习俗如下:
1、豆腐酒坊。豆腐坊、酒坊有的单独开,有的两者兼营,合称豆腐酒坊。坊中多豆腐渣、酒糟,利于养猪,故业主养猪颇多,每月初一、十五要到猪栏门点香,祈求“猪栏公”保祐生猪平安。豆腐酒坊除了酿酒、做豆腐出售外,也承接来料加工。每年“冬至”前后,农户自带大豆到坊间加工做“豆腐乳”。逢年过节,坊中要增加油豆腐、千张皮等品种出售。
2、榨粉坊。广丰米粉条历史悠久,远近闻名。传说榨粉业的祖师是观世音,她用大米榨成粉条度化凡人,吃下粉条就象锁链锁住人的凡心。至今去庙里进香,早餐要吃一碗素油烫粉。榨粉的学徒为期一年,要求身体健壮,不要交贴头,还可得一点零用钱。
3、水碓。水碓主要是舂米,兼磨粉和榨油,又称磨坊。旧时,大河小溪水碓星罗棋布,民国三十五年(1946)全县有大小水碓298座。舂米的收费是每石谷收一升米。水碓奉鲁班为祖师,俗称“水碓公”,其神位有的是石雕鲁班像,有的用红纸书写“鲁班先师水碓公之神位”,安于碓中。逢年过节,业主要以三牲祭祀“水碓公”。新年一般要过了元宵节“开碓”。
江西见家长风俗?
男女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由恋爱以后,就需要见双方家长为婚嫁做准备了,第一次登门总不能空着手,需要置办4样节日礼品,以示对长辈的尊敬。当然,中国人是讲究礼尚往来的,看到这样乖巧的新郎(新娘),长辈们肯定会给一封大红包作为见面礼。当然多多少少就看情况而定了。见面礼的多少可以显示出家境的殷实程度,给的多是非常有面子的一件事。你们那里农村结婚的流程是什么?
朋友你好!我是茶思饭想,很高兴给你介绍我们家乡的婚俗,同时也借此机会分享给广大的读者朋友。虽然现代文明已经逐渐取替了一些古老的风俗民情,但我们乡村仍然保留着古香古朴的婚礼习俗。
有兴趣的朋友有时间不防来我们乡村看看,说不定没结婚的话还有机会觅到纯朴的知音哟。呵呵,不说题外话了言归正传。
我的家乡在黔北高原上的一个偏僻山村,这里风光旖旎、景色迷人。我们家乡是以茶叶生产为主业,近几年来党和政府逐步推动“以茶带旅”的惠民政策,才撕开了那层“隐居深闺”的遮羞布,把我们原本闭塞的小山村展示在世人面前。欢迎各位朋友有空来我们家乡作客,放飞心情游山玩水,静下心来细品香茗,这里是你休闲心情的一个不错选择,正好我可以给您讲讲,我们山村的婚俗礼节是这样的一一
1、放信茶:小伙子看上某家姑娘后,先要找一个能说会道的当媒人,然后准备一些礼物和几斤茶叶,请媒人带到女家去叫“放信茶”。
2、取同意:经过媒人三寸不烂之舌的游说,女方家人也看得起男方小伙子和家庭境况,便通过媒人传话,定了个时间双方父母见面;男方到时带上三姑六婆和礼物跟媒人一道到女方家即“取同意”(订亲),双方交换生辰八字(叫讨庚)。这样男方才叫“谈媳妇”了、女方才叫“放人户”了。
3、压书:往后就是在媒人的协调中,男女双方就彩礼的多少讨价还价后,男方下聘礼到女方家,分别叫去“头封书”、“二封书”、“三封书”,每道礼数都要递增礼金数额并附上相应礼品,每道礼金视家庭经济情况而定可多可少,去金额多陪嫁来的嫁收就丰盛,完成三封书后就是双方约定看年月(结婚日)操办婚礼了。
4、男方准备:首先托人放信给所有亲朋好友,约定婚礼那天过来喝喜酒;又要请好乡邻里一对福气好(有儿有女、人丁兴旺、夫妻和睦、德高望重)的夫妇,为婚礼当天的新郎新娘铺被垫床、牵引新媳妇和张罗喝交杯酒等仪式;预定结婚那天接亲的花轿和办婚礼酒席的厨官师;婚礼前一天杀一头猪,剖半边猪肉送女方家去,还要割一个猪前腿(叫“媒膀”)送给媒人以示酬谢。
5、女方准备:“压书”后就要准备陪嫁物品,请木匠打家具、置办铺笼帐被、锅碗瓢盆,用男方来的聘礼购买家用电器;给男方购买婚礼当天穿戴的鞋袜衣帽;张罗送亲人选(至亲的长辈叔伯、平辈兄弟姐妹、晚辈的侄男侄女,这叫“送亲客”,送亲那天男方要给女方的侄男侄女红包叫“打发钱”);女方出嫁前一天晚上要“哭嫁”的,给长辈三姑六婆、叔叔伯伯的下跪叫“讨封赠”,长辈们要封赠几句吉利话和给红包。
通常我们这里嫁女都要倒贴,因此有“生女都是赔钱货”的错误观念,导致重男轻女的乡风陋俗,必须深刻批判和摈弃。
最后就是结婚当天的习俗,男女双方摆酒席亲朋好友前来庆贺、男方花轿迎娶女方亲友送亲、新人拜堂打花脸猫、喝交杯酒闹洞房等等,文章篇幅有限留着下次再讲......
至于随份子多少,邻居50一100元、亲朋好友100一500元、实亲实戚500一1000元不等,重要的是根据交情深浅而定。
欢迎朋友们关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