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本地人结婚风俗,许某前妻闺蜜之女家中被害?

2023-09-21 10:28:03 32阅读

杭州本地人结婚风俗,许某前妻闺蜜之女家中被害?

2002年,16岁少女楼某洁,即许某某前妻闺蜜刘女士之女,死于家中!如今18年了,凶手仍未找到!

如今许某案发落网,令刘女士再次想到冤死的女儿!有关18年前刘女士女儿被害一案重启调查,希望这次真凶伏法!

杭州本地人结婚风俗,许某前妻闺蜜之女家中被害?

(许国利落网)

尘封18年的16岁少女被害案

这事儿追溯到2002年,许某某的前妻官女士有个闺蜜刘女士,刘女士16岁女儿叫楼某洁,2002年于家中被害,如今18年过去了,一直就没找到真凶!

事发当天中午午饭后,刘女士与朋友上街购物,家中只有女儿1人,晚上回到家后,发现女儿躺在卫生间的地板上,已经死亡。

女儿脖子右侧处有一道口子,而当时的房间门窗均无破损痕迹。

2002年警方调查时,5楼的一位住户称,当天下午3:30到4:00之间,见到刘女士家中走出一位男性,身高1.7米多点,身材较瘦。

警方也调查过与刘女士家庭有过矛盾的嫌疑人,但未找到凶手。估计从那开始,这个悬案就一直未解吧,抑或凶手反侦察力超强!

还有,据悉刘女士女儿葬礼那天,当时还没有和前妻离婚的许国利前往出席,还为刘女士的女儿买了寿衣。

楼某洁,一个长得端正、同男生说话都会脸红的花季少女,如此大好年华就早早陨落了,参加葬礼亲朋都甚觉得太可怜了。

(刘女士怀疑许某某)

相关案情疑点

疑点1:案发那天走出小区的男人是谁?

案发当天下午3:30到4:00之间,有目击证人乐,刘女士家中走出一位男性,身高1.7米多点,身材较瘦。据大家推断当时许某某也符合这样的特征。

据网上信息,许某某身高约1.74米左右,身材偏瘦,年轻时意气风发,网上许某某年轻老照片,梳着大背头。

疑点2:许某某给刘女士16岁女儿买寿衣!

活人给死者“买寿衣”,一般是对比较亲近的人,楼某洁女儿是许某前妻的女儿,虽然两家关系特别好,但还不至于特别亲近吧。

还有,“买寿衣”是一种习俗,意味着对死者的“缅怀”和“眷恋”,一般由直系亲属买来,表示他们对死者的沉痛哀悼!

而许某某给楼某洁“买寿衣”,究竟何意?表示忏悔之意?掩人耳目?纯属演戏?我们只是猜测哈,具体由公安机关断定。

疑点3:少女被害当天,门窗均无破损痕迹!

从案发当天细节来看,当时刘女士家中的房间门窗均无破损痕迹,这意味着通过翻窗撬门进来的外来人员做案的概率较小!

那基本锁定熟人而为了。结合之前信息看,刘女士与官女士(许某前妻)两家来往甚密,既然是闺蜜,平常来往肯定少不了!

再有,当天有疑似许某某的男子进出小区,这就让人们无限遐想了!

(许国利年轻时照片)

疑点4:两个案件有点相似之处!

之前网上披露来女士遇害当天家里用了2吨水,想想2吨水什么概念,凶手的作案地点极有可能在卫生间进行!

2002年楼某洁也是在卫生间遇害的,卫生间貌似是凶手惯用地点,是方便用水吗?也是猜测哈,想想后背就发凉!

疑点5:对16岁女孩,非劫财劫色,为啥?

这点不得而知,非劫财也非劫色,到底为啥?从来女士案件看,许某某是个利欲熏心的人。从他养过鸭、炒过股,传闻借来女士钱或要房子等都可看出来。

然而对于当时37岁的许某某来说,16岁的少女对他有什么不利而非要杀害呢?这个确实不能凭空猜测,需要有证据来支撑了。

估计当时许某某没有做案动机,所以许某某才侥幸逃过吧!希望这次调查清楚后,还原16岁少女18年的冤情和在天之灵!

(被大家怀疑的许国利)

“双面人物”许某某

许国利与来女士曾经一对感情很好初恋情人,因来女士父母不同意,两人分手。

后来各自组建家庭,许某某与前妻生了1个儿子,来女士与前夫余先生生了1个女儿。

在外人眼中,许某某客气老实,对人谦和有礼,与后来发生的案件完全不协调。

据传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两人出轨自己家庭,并在许国利上海开的鸭场同居3年。之后两人离婚后结婚,并育有一女已11岁。

按照两人结婚同居的时间往前推,时间线正好吻合。来女士也从来没想到过,这个飞蛾扑火的爱情,终将自己毁灭了。

(两人各自离婚后组建家庭)

从许的一系列经历看,许对金钱追逐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甚至到后来毫无底线和谋财害命了!

他对来女士的情感无疑是冷漠的、冷血的,一个在他生命中停留过几十年的、一心想要跟跟的女人,他竟然那么残忍对她?!

许某某的动机最大可能是为财。

难道一份真挚的感情抵不过那一套110多平的房产和7位数的存款,爱人的性命在金钱面前,真的如此不堪一击吗?

双面人生的背后,估计是利益的驱使!

(从结婚到人间蒸发,确实可叹可悲)

结语

从各方面情况看,证据要等警方验证,看警方的最终判定,以警方通告为准 。

愿找日确定真凶并让其伏法,以告冤死的16岁少女亡灵!

愿来女士和楼某洁安息!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

(END)

有没有人知道杭州富阳那边的婚礼风俗怎么样的?

现在很多婚礼习俗都简单化了,市区跟其他地方都差不多的,越是偏远农村越是讲究,一般取决于长辈是否比较开明,越开明的长辈越简单。至于聘礼嘛,每家都不一样的,主要还是要看男方的经济状况,或者女方的要求。

娶了同学的姐当老婆是一种什么体验?

回答这个问题,可能会产生一种羞涩的感觉,不过在结婚十周年临近的日子,还是要抢答一波。

好暴露年龄了![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我想静静]

因为,我老婆是我同桌的姐姐。

下面是正文:

1,

我同桌那会165,可他是个男生,山东的男生。当时他也就16岁吧,毕竟是高一上学期。

高一军训时期,因为我身高185,体重170斤,再加上我是最早报道的学生,被喝的迷迷糊糊的班主任钦点为班长,然后派我去迎接新生。

他大约的确喝多了,浑然不觉我特么的也是刚报道一小时的新生。

好吧!下面说重点。

那是2002年的九月,大部分家庭都还没买车,一辆桑塔纳2000停在校门外,当然了,那会的我也不懂车子,只是热的使劲擦汗。

只见那车上下来一个短裤衬衣的小男孩,也就到我脖子吧!他背着一个松松垮垮的背包,脖子上挂着线控耳机,腰上别着最新款的Sony Walkman,脑袋摇晃如同小鸡啄米。那小细腿儿,还没我手腕粗。穿着高帮帆布鞋,一起的学姐说这新生穿的是匡威。

2,学姐教我一手看录取通知书,一手看准考证,然后根据财务老师的收款收据给他们发住宿用品,床单被褥蚊帐军训服之类的玩意吧!

让我瞠目结舌的一幕出现了,学姐和新生姐姐一起唠嗑,把我晒一边,给我老婆的弟弟做手续,那会我老婆,哦不,还是我师姐,还是个需要补考的学姐。

当然,那会我根本不知道她有多高,只记得她双腿笔直,一双高帮帆布鞋裹住了性感的脚踝,那腿腕也就是盈盈一握吧,从下往上是一双长长的,漆黑的过膝袜,袜子上面是两段如同秋后白藕一样的大腿。

当时,我惊呆了!

但是,她说我流鼻血了!

浙江是南方省份中百越基因最多的?

宗族制的中国,大规模汉化不是那么容易的,有也是少数。除非是由上而下的汉化,比如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汉化,汉人去少数民族地区当酋长和县令后主导的汉化。知识分子汉化几代人后基本就不记得自己的本来民族属性了。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少数民族化的汉族。比如朝鲜半岛,难道几千年来没有汉族人进去朝鲜半岛和中南半岛吗?不可能的,唯一原因是当地的少数民族取得了文化优势,进入的汉族都少数民族化了,这一点跟游牧民族具有汉族血统也说明了这一点,历史上游牧民族就那点人几十万的,而中原王朝是几千万人!完全不是一个比例,比如满清入关一次性就掠夺了几十万人口,占了满清相当大的比例,女人不会杀,而且总有包衣奴才逆袭成功的吧。几代人下来血统就稀释了融合了。尤其是古代以军功论,有能者居之, 汉少融合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浙江包括江苏太湖地区,最早是周初吴太伯为让文王登基,率支族人南下的根据地。东周初平王之子姬烈封于汝南,周氏形成本堂一一汝南堂。从秦灭周后开始南下到杭嘉湖平原,以后西汉末、东汉至魏晋南北朝,一批批周姓族人随其他关中河洛人陆续南下,有的直抵浙江,如暨阳花亭周氏;有的先至江西如爱莲堂,有的则又从江西至浙江如周总理一支。北宋南宋南人更多,杭州官话就是中原官话。所以浙江人是南北混血的中国人,同时也是坚定的中国人。

粤西冼夫人带领十余万部族人口归化中央,陈末隋初整个广东人口可能也就几十万,十余万的人口可以说占比相当大了。当时的壮侗诸部族可曾围困广州城,是考虑过建国的。冼夫人对中央王朝是非常崇拜的,于是极力劝说了广东诸部退兵。并且积极融洽部族和汉人的关系,这部分部族就从此融入了汉人之中,今天粤西可还是在立庙祭拜冼夫人的。汉族的父系血统本来就较纯,追溯家谱百姓可归于数人,基因研究也支持这个结论,且与历史记载年代吻合。但今日基因出自三个共祖的汉人约占48%。一般来说,除了繁衍是有相当数量的汉人是汉化进来的。

当然,具体则不是“吸收”而是“归化”,这是历史的普遍话语,也与经典相合。所谓「礼闻来学,未闻往教」。在我的理解里汉化就等于儒教化。中国人一方面当然重视血缘,对于血缘的重视在于天-祖-圣贤三个维度中的祖。血缘越近则越亲。但是这种重视又出自第三个维度,也就是圣贤教化。也就是说中国人认为尊亲敬祖-敬畏天这些价值是普世的。只要在礼仪、习俗和观念上主动归化,敬天重祖用圣教,是可以成为诸夏的。也就是说,中国的「异外内」确实是有血缘与文明两个维度的,但以文明维度为主,这两个维度的逻辑也是一脉相承的。

最出名的例子---美国灭绝性屠杀印第安人相比,我们的古人面临的条件更恶劣。在整个18到19世纪,在没有外敌威胁的情况下,几乎整只美国陆军(有时甚至包括海军陆战队),都在西部和印第安人作战,常驻兵力为30万,最高峰曾一度达到50万以上。正规军装备加特林机器、各种先进连发步枪、大量火炮,以及后期经历过南北战争洗礼的大量老兵及军官。除此之外,还有接近百万白人民兵协助作战。其对手印第安人只有少量步枪以及弓箭、战斧、刀等冷兵器。但是,持续了将近200年的西部开拓战争,美国人虽然赢了,却赢得惨烈无比。就正规军而言,美国南北战争名将乔治.卡斯特将军,以及爱德华.坎比将军都阵亡于印第安战争。

据统计,在印第安战争中阵亡的美国将官就超过了10个(还不算独立前皇家驻美英军死的人)。这还只是正规军死的人,民兵就更多了。但是,我们的古人条件还要更恶劣,原因有四,请看下面:第一,古代南方开发的高峰期如各位答主所说,是东晋南北朝、唐末五代、南宋以及清末。在这些时期,中原本土不是正在陷于大规模内战,就是正在南北对峙。政府为了镇压叛乱和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根本就不能也不愿派太多正规军去帮那些在南方跟当地原住民掐的同胞。而众所周知,没有(或者太少)正规军参与的侵略扩张是几乎不可能赢的。第二,美国人可以装备碾压原住民,中国人当时做不到啊。(中原正规军武器装备当然比原住民精良得多,然而没什么卵用,原因回看第一点)。你拿个锄头去跟对面的部落武士的战斧肉搏,双方的胜率其实是五五开的。第三,众所周知,汉人有内斗的传统,我从来没听说过一个内部不齐心的团体(民族)能赢下一场一场灭族式(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战争的。(典型事例:在面临南方山越的压力时,东吴军队居然还爆发过针对自己人的叛乱)。

汉族内斗的传统。第一,抗日的时候也有内斗,但最终是大团结和小内斗,不讲数量比例的讨论这些都是耍流氓。就像网上很多说中国汉奸多,可是中国人口也多啊,不讲比例说这些都是忽悠人的。第二,汉人不见得能做到团结一心,但原住民就能做到吗?知道南方到现在都大量存在隔条江隔座山就说话不一样的现象吗??知道为什么吗?这就是地理条件的限制造成的,大量的山脉河流将居住区碎片化,也造成了文化语言等等的碎片化。在没有现代化的公路铁路、交通工具和文化传播工具的古代,大量山区和水系的南方,必然是这种情况。在文化语言都没有统一的原住民面前,有相对统一的文化和语言的汉人,其组织性不是原住民能比的。

不是汉族不讲血统,而是血统论本来就是笑话,用血统来套民族,全世界就没有一个纯种民族了。最根本的问题是“民族”根本没有一个严格定义,血统,地域,文字,语言,宗教,哪个才是判定民族的标准?混血儿属于什么民族?在美国长大的华人又算什么民族?民族的本质就是一种集体认同,只能说血统和这种认同有正相关,而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准确说是血统和文化都双伦,其实啊,该来的总是要来的,躲不了的,网上每一个比较热门的话题后面都是有在煽动,现在是要把所谓的汉族是融合来的血统不纯的民族虚无主义论调打碎。大部分汉人是祖上三个男人的后代是,有dna遗传学的证明的,不要怕别人说,你不说就等于默认了,那做哪些研究有什么意义呢,不理睬是不是让有的人以为是默认了呢 。起因经过为什么?仅仅嫉妒经济强势?恐怕不是吧!如今六南里粤客闽鼓吹自己正统汉族惹人厌。缺少什么用吹嘘掩盖什么。特别是客家人。六次南迁地图路线都画出来了。宣扬北方胡化。自己如何艰难南下。当初强调认同感和凝聚力和粤人舆论战争斗,如今呢?伤害到全国汉族人。踩别人拔高自己令人反感和厌恶。

儿子找了个温州的对象?

恭喜你打开了致富的大门啊。只要你敢狠心给彩礼,那么你家从此就是脱贫致富了。

为什么这么说,因为我们村里有个小伙子就是找的温州女孩子,原本来说温州女孩子是不能外嫁的。

可这个小伙子就是那么牛,不仅人长得帅气,还特别能说,温州那个女是离过婚的,也很喜欢这个帅小伙。

温州女的带着一个小女孩本来以为找不到爱情了,一旦遇上那真是死去活来。

女孩家里考虑到实际情况也就同意了自己女儿嫁给男的,娘家人在定亲的时候还特意来男的家里看了。

在我们村属于中等水平,一个月能吃三顿肉那种,但是和温州一对比那简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了。

女的父母摇着头走了,看在女儿死心塌地的份上最后说了一句话,虽然自己女儿是二婚,但是本来是想留在温州的。

既然男孩愿意接受自己女儿,那就按照正常的婚姻来办,不能凑合着过,这也算是给自己女儿一个定心丸。

男的一口应承了下来,订婚的时候男的在温州当地打听了一下,那边彩礼很轻,五六万加点金子也可以。

十几万加点金子也可以,反正多少彩礼过去就会两倍三倍地陪嫁给女儿带过来让女儿保管。

男的就凑了18.8万,加上金首饰作为彩礼去订婚。

女方父母一看这样的家庭,自己女儿又是二婚头男的还愿意下这么重的彩礼,非常开心,虽然这点钱对于温州女的家里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

但是这个就是所谓的态度,是真心喜欢她女儿这个离过婚的,还是只是喜欢钱!

现在18.8万可以说男方家里所有的钱都做为彩礼了,也就是说明以后女的当家,女的管钱的意思!

女方父母非常开心,在结婚的时候直接3倍的彩礼钱作为陪嫁返给了小夫妻两个,另外还赠送了一套房,一辆汽车。

男的家里原本普通的生活,一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可以说那个男的娶了温州女的做老婆,整个人生都改变了。

温州男的有闯劲,女孩的弟弟自己有公司,对自己家的纽扣加工厂根本就没有兴趣,把加工厂给了自己姐夫经营!

原本普普通通的打工仔,摇身一变成为了年入几百万的老板,现在在村里是最富有的人了。

所以说找女人要找温州女人,不仅温柔还漂亮,最重要的是温州女人贤惠,没有什么不好的爱好,还特别有闯劲!

如果娶温州女人给多少彩礼合适呢?

彩礼虽然是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一种聘礼,说白了就是男方来表达自己是诚信求娶,与女方缔结姻好之意!

在爷爷辈,父母辈也不过是很少的一份心意,到了近代确不一样的,虽然国家法律上没有禁止这个习俗。

但是这个彩礼的意思已经变味了,5万,10万,20万,30万,很多地方都是水涨船高!

其实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当地经济条件越差的地方其彩礼价格越高,比如江西,河南,河北有些地方,彩礼竟然达到了38万以上。

不仅要彩礼,有的地方还要房子,车子,金子!

这真是娶个老婆,几代积蓄付诸东流。

但是对于很多发达的地方彩礼反而不讲究,特别是浙江,都是看着自己的承受能力来的。

温州那边5万也行,10万也可以,20万也没事,毕竟那边经济发达富裕,你多少彩礼过去,都会几倍作为彩礼返还回来。

不光温州,浙江除了衢州山区以外,别的地方像什么杭州,温州,台州,宁波,义乌等等,彩礼都是随便得很。

因为那边人家本身就有钱,根本就不会靠彩礼来致富。

在人家眼中,女儿开心快乐才是最重要的,彩礼不过是个古老的形式,不代表什么!

可不像有的地方,彩礼要得凶,下车还要几万下车费,改口费,结个婚男方从此债台高筑!

女的这样真的好么?除了给自己的婚姻埋下了祸根,还能有什么好处?当真是多少钱一斤卖了么?

昨天还看到一个新闻,女的下车要6000千块下车费,男的火来了,门一关让司机原路送回去,女的回了娘家大哭。

娘家吃喜酒的亲朋好友看不过去,一人五块十块,几十块的凑钱给新娘,凑了6000块钱让新娘回去。

丢人呐,如果这个女的还知道羞耻,就不会回去,真是何必呢!

劝那些狮子大开口要彩礼的父母多想想,你是嫁女儿不是卖女儿,女儿幸福才是最好的炫耀,而不是靠多少万的彩礼让自己在村里炫耀。

那是丢人!

朋友们你们觉得我说得对么?我自己也是女儿,以后彩礼绝对随意!

主页有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关注!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