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结婚风俗有哪些传统风俗,天津宁河区结婚风俗?
天津结婚风俗有哪些传统风俗,天津宁河区结婚风俗?
天津宁河是上午结婚。新郎把新娘接回来。吃完饭回门,然后再一起回新郎家。
82年天津婚姻法男女结婚年龄?
男女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22周岁,女不得早于20周岁。
该规定不是必婚年龄,而是结婚的最低年龄,是划分违法婚姻与合法婚姻的年龄界限,只有达到了这个年龄,才允许进行婚姻登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现行《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区可以根据本民族实际情况,对法定婚龄作变通规定。
北京为什么上午办婚礼?
首先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习俗规定,中午办婚礼的地区大部分都是在北方。因为上午是预留给来宾来参加的准备时间。上午新郎要迎亲,接新娘,车队还要接送新郎新娘到达宴会地点,办完一系列的事情后中午就可以办酒了。婚礼从上午就开始进入前期流程,中午则用于举行婚礼见证、宴请来宾。在上午办有个好处就是下午时间相对自由,参加婚礼的宾客可以管理以后离开,也可以继续留下喝下午茶、参加晚宴、闹洞房等等。婚礼要在中午举行,有的会选择11点58分或者11点56分,这个并没有统一的说法。北方是坚决不会晚上举行婚礼的。当地的风俗是晚上举行婚礼是第二次结婚的意思。 新娘一般在婚礼当天会早早起来邀化妆师早新娘娘家化妆、盘头,有的地方特别是北方的农村是在婚礼前一天晚上盘好头,新娘一夜都不能睡觉,所以会很累上午办婚礼是解放以后才逐渐兴起的习俗,南方一些地方也保留着晚上办的传统。传统文化中习俗是迎晨行昏,早上男方去女方家迎娶新娘,黄昏举行婚礼仪式。以“昏时”行夫妇之礼,意在昏时昼夜交替之时,阴阳结合之刻,是结婚的最佳时间。总的来说每个地方的习俗都是不一样,遵循着传统行事是对双方家族的尊重。正因为有不同的地方习俗,世界才会多彩绚丽。天津的订婚习俗有什么?
1、订婚时间
订婚的时间是有一定讲究的,不能随意选择一个时间,应该挑选一个良辰吉日。订婚日期和结婚日期不同,不需要看男方和女方的生辰八字,只需要挑选一个好日子即可。男方先把日期选好,然后拿给女方家看,如果女方家也同意的话,就可以确定下来了。
2、订婚地方
订婚地点的选择也是很重要的,这和订婚参与的人数有关。如果参与订婚仪式的人数比较多,应该选择在外面的酒店举办订婚仪式。这个时候男方应该提前订好酒店,安排好相关的行程。如果订婚仪式只是两方家长在一起吃个饭,可以选择在女方家里举办订婚仪式。
3、订婚内容
订婚仪式除了基本的吃饭以外,双方父母还需要商讨很多事情。第一个需要讨论的东西,就是结婚的具体日期。一般订婚之后双方就要开始备婚了,那么结婚日期一般会选在三个月到六个月之后。第二个需要讨论的内容是结婚彩礼与嫁妆,男方给女方多少彩礼,女方出嫁带哪些嫁妆,这些都需要提前商量好。
4、注意事项
(1)订婚的时候,男方家长一般会给女方一些见面礼,金额根据个人条件而定。而女方在收下见面礼红包之后,也需要回一些见面礼,一般比男方送的要少一些。
(2)如果订婚的时候是在酒店,媒人参加了订婚仪式,那么一定不要忘记给媒人包红包。一般男方和女方都需要给媒人红包,不过女方给的要比男方少一些。
(3)订婚的时候不能空手去,一定要带上一些小礼物。在天津地区,男方一般会带上订婚六样礼参加订婚宴。还可以带一些对方家长喜欢的东西,投其所好。
(4)在参加订婚仪式之前,还需要在家祭祖,这也是订婚仪式的一个环节。随后参加订婚宴,开始正式的订婚仪式。
(5)男方和女方参加订婚宴的服装,也是有一定讲究的。虽然不是结婚,但是最好穿红色的衣服,比较喜庆。
天津订婚六样礼盘点:
1、西饼
男方在参加订婚仪式的时候,需要带上的六样礼之一,就是西式喜饼礼盒。这个东西是现在很多时候都会用到的,逢年过节也有很多人选择这个礼物。西饼很适合结婚的氛围,也非常有寓意。
2、喜饼
喜饼指的是中式糕点,订婚的时候购买的喜饼一般是米香饼。米香饼不但好吃,而且还有很好的寓意。据说吃米香饼有好兆头,寓意着新娘吃了之后能够嫁给一个好老公。
3、礼香
礼香也是订婚六样礼之一,其中不仅仅是礼香,还有很多其他的传统中式婚礼需要用到的东西。比如礼炮、礼烛、龙凤烛、大鞭炮等,这些东西现在基本上用不到了,但是也是六样礼的一部分,寓意着告知祖先这个喜事。
4、喜糖
喜糖在结婚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订婚时所需要的喜糖是六色喜糖,即冬瓜、冰糖、桔饼、龙眼、米香、喜糖。喜糖寓意着甜甜蜜蜜,六色喜糖则代表着富贵美满。
5、服装
订婚的时候,男方需要给女方带上服装礼物,寓意着结婚后能够过好日子。一般会准备六套头尾,也就是从头到脚的六套服装。
6、首饰
除了服装以外,首饰也是订婚当中需要的东西。一般在订婚仪式上面,男方就会送女方三金或者是五金首饰,包括金项链、金戒指、金耳环等。
天津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
刚从外地来天津发展,想问问天津端午节有啥习俗?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我查了很多资料,请教了很多人,找了不少老前辈咨询,现在终于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了。
下面是我的答案,如果有不同意见,可以留言和我继续探讨哦!
端午节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又称端五节、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蒲节、龙舟节、解粽节、粽子节等。端午节习俗众多,其中尤以吃粽子和赛龙舟最为普遍。
具体到天津,除了常见的吃粽子、赛龙舟的端午习俗外,天津端午节习俗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在旧时,天津卫人过端午节还有插艾草、佩戴褡裢。
老天津卫将“端午节”也称为“五月节”。这一天,老城厢的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卫生。房门的左上方都要悬挂新鲜的艾草。
除了吃粽子,天津人端午节还要吃一样东西,就是“五毒饼”,那讲究可是多了去了。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不少习俗都和“避五毒”相关。贴五毒图、戴五毒兜、将“五毒”形象剪纸做成门符贴在门上。
这还不算,天津过端午说道很多呢!道光二十三年(1843)端午前夕,有一位叫麟庆的文人乘舟路过天津三岔口。他在《鸿雪姻缘图记》一书中描述道:“望海楼九楹,正对三岔口,祭卯五月初四日,余过楼下,见龙舟旗帜翱翔,游舫笙歌往来,虽稍逊吴楚之风华,而亦饶存竞渡遗意。”可见天津也有端午赛龙舟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