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信阳息县结婚风俗,河南信阳结婚风俗流程?
河南信阳息县结婚风俗,河南信阳结婚风俗流程?
信阳市虽然各地风俗习惯不同,但传统的结婚流程还是非常类似的。
一、请媒人说媒非常流行,包括很多自由恋爱的男女青年,这个程序也是要走的。
二、女方由媒人和亲人陪伴到男方家,俗称“看家”,双方家长正式见面,男女青年双方长辈互相了解情况,以决定是否答应这门亲事。女方所有长辈均有发言权。
三、请先生看日子,双方家长商量决定结婚日期、请的接亲车数量及规格、彩礼、买房等相关事宜。
四、下聘礼
五、双方商量婚礼细节,通知亲朋好友,请人帮忙,为婚礼做准备。
六、婚礼当天接亲,路上若遇拦婚车者则每人发烟一包,红包一个。
七、在女方家吃早茶。
八、到新郎家后,新郎背新娘入婚房,途中新娘脚不沾地。
九、在司仪的主持下,举行婚宴。婚宴可在家办,也可在酒店办。
十、夜晚婚宴继续举办。
十一、由亲朋好友表演节目增添热闹气氛,婚礼进入高潮。
十二、婚宴结束,闹洞房。八零九零后结婚,闹洞房这一风俗在很多地方已经取消。
信阳人结婚有什么规矩?
不是每年,是结婚前一年的大节,比如中秋,过年,挑一次,把女方爸爸那边的亲戚送一遍,八种礼物,每种八个。但每家都会收四到六种,剩下的退回,每家亲戚还要给男方见面礼,基本上花的钱和收的礼差不多
说说你们的家乡都有哪些邪乎的事或者你身边都有哪些邪乎的事?
在我小的时候,还真有一件事,让我害怕了很久,以至于每当我走过那个地方的时候心里总有毛骨悚然的感觉。
记得那时我还在上初中,大概是初中二年级,因为学校离家不是很远,只有3公里左右。像我这样离学校不远的学生,每次放学都是在自己家中住,就没有住校。
那时,我们上初中是要上晚自习和早读的,现在的中学不需要了。
记得那件事发生时是在一个冬天。由于住家的原因,每次早读都是我母亲把叫醒。我们上学的路上必须要经过一片坟地。而这条路是从坟地的中间穿过,两边都是坟墓。
我们早读的时间是6:00-7:00,每天早上1个小时。有一天晚上,母亲按例把我叫醒来;由于母亲看错了手表,本应是5:30叫醒我,她看错了时间,把4:30看成了5:30,提前了1个小时叫醒我。
当我起床走到外面时,天还是黑沉沉的,一点亮光都没有。我也没有放在心上,因为冬天每次起床去早读时天都没什么亮光。我认为可能是阴天的原因,所以今天没有一点亮光也正常。但当我走在去学校的路上时,发现路上一个人都没有,平时去上学校还总能碰到也去早读的同学,今天一个人都没有碰到,我还觉得奇怪;当时我也不知道我母亲看错了手表,是提前了1个小时叫醒的我,我还以为要迟到了,早读的同学都已经去学校了,所以没有碰到是正常现象。
于是,我小跑着赶去学校。但当我走到坟地中间那条路时,我就不敢跑了。小时候听老人讲,路过坟地时,不要搞出太大的动静,以免惊扰到坟墓中“睡觉的人”。当然,那是迷信的说法,小时候不懂,认为听老人的话总不会有错。长大后才知道,是别人说来吓唬人的。
但当我走在坟地中间时,一件让我到现在都还一直记忆犹新的事发生了。那时自己也只有十三、四岁的年级,可以说是一个没有长大的孩子。
只见在中间一个坟墓的碑石上坐着一个黑影,两手还不停的左右摆动。那时本来年龄就还小,哪见过这个阵当,我以为我见到了传说中的“鬼”,吓得我差点没背过气去;只瞄了一眼,我就赶紧低下头,什么老人的话不能在坟地跑,不能弄出太大的动静,全不记得了;不管不顾地往前一个劲地跑;当我跑过那座坟墓有个10多米时,那个黑影还唱起了歌来。这个时候,我更是害怕了,心里直发毛,全身的汗毛感觉都竖起来了,牙齿都在不停的上下打颤,腿也抖动得厉害,有点不听使唤。我想大家脑补一下当时的情景,在一个冬天的晚上,天还没有什么亮光,能见度只能看清前方10来米远的距离,当时的情况,就是一个大人碰到,也一定会很害怕,半夜三更的,在坟地遇到这种事情,没有几个人不害怕,何况,当时我还只是一个没有长的孩子。当我听到歌声后,我就不敢停下来,一口气跑到了学校,中间都没有停过。我敢说,这是我跑得最快的一次,体育课我都没有跑过这么快过,这么远的距离和中间都没有停歇过。就怪老妈少生了“两条腿”。当我跑到学校时,我还是很害怕。这个时候,整个学校一个人都没有看到,只有我自己。于是我蹲在路灯下瑟瑟发抖,那儿也不敢去,这个点教室门也没有开。在等了几十分钟之后,才发现一个早起的老师,问过之后,才知道,是自己早到了将近一个小时。
这件事发生几天之后我才知道,那天在坟地碰到的黑影是附近一个村庄精神有问题的老男人,不是碰到了“鬼”,是他坐在碑石上唱歌来着。但这件事发生后,搞得我一个人都不敢去早读,每次都要等到路上碰到了同学之后,有了伴,才敢路过那片坟地,但还是会下意识的去左右看一看有没有黑影。这件事虽然过了20多年了,但到现在我依然记得那晚的事情。
信阳息县订婚规矩?
作为信阳息县的女婿,我可以把自己的情况和你分享下。
婚前,女方第一次到我家,父母会给女孩子1001元(千里挑一);而后,我再到女方家,家长根据情况也会给个红包,但是这个数目就没有讲究,多少都行;
仪式前,送彩礼(这个就比较大了)。我身边的朋友最少就是9999,多的给的有8万(这个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可和老丈人/丈母娘谈)。我当时给了女方家6万元。女方会用这个钱准备嫁妆,你还是可以回收一部分的嘛!毕竟女孩子也是要嫁妆的嘛!呵呵!我当时给了6万元,当着我的面,老丈人就给了我媳妇4万元,留了2万元,老丈人又添了点儿钱,给媳妇置办了嫁妆。
基本情况就这样。
历史上哪位有名的女人嫁人次数最多?
这里就要说到春秋四大美女之一的夏姬了。
夏姬是中国历史上最毒的红颜祸水,“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共有九个男人为了争夺她而死,因她而死的人更是不知凡几。
陈国因她而灭亡,楚国因他而衰弱,吴国因她而强盛,几乎以一己之力搅乱整个春秋大势。
她的故事不得不提。
《东周列国·春秋篇》夏姬剧照
01、绝色美人春秋四大美女指的是:
第一,西施,这个没什么好说的;
第二,陈庄公女儿、息侯和楚文王夫人、楚成王母亲桃花夫人息妫;
第三,齐僖公女儿、鲁桓公夫人文姜,就是和哥哥齐襄公通奸,导致鲁桓公被杀的那个文姜(鲁桓公这倒霉蛋,不仅被绿,而且还被奸夫大舅子给杀了,偏偏这哥们善生嘉儿,鲁国三桓,鲁庄公都是他的儿子);
第四,就是这个夏姬。
她是郑穆公的女儿,长得是闭月羞花,美艳动人,当然作风也相当的大胆。
夏姬还没出嫁的时候就和自己的哥哥公子蛮通奸乱伦。
两人风流快活了不到三年,公子蛮就死了,怎么死的不知道,反正公子蛮有幸的成为第一个因夏姬而死的男人。
郑穆公一看,这女儿留家里就是一祸害,行吧,赶紧嫁了,祸害别人去。
正好这个时候,郑国和陈国联姻,郑穆公把夏姬嫁给了陈宣公孙子、陈国司马夏御叔。
春秋时期,女子称姓不称氏。
名字格式一般有三种格式:
第一,夫君的氏+姓,比如夫君氏是赵,自己姓是姬,就叫赵姬;
第二,自己的排行+姓,比如秦国的大公主,就叫伯嬴;
第三,自己的谥号、称号+姓,比如文姜,谥号文,姓姜,就叫文姜。
夏姬嫁给夏御叔后,因为丈夫的氏是夏,自己姓姬,所以叫夏姬。
夏姬嫁给夏御叔后,生有一子,名夏征叔,家庭幸福美满,其乐融融。
可惜,夏御叔无福消受美人恩,不久就病逝。
正是夏御叔的死,拉开了故事开始的帷幕。
02、荒淫无道夏御叔一死,夏姬成了寡妇,自古寡妇门前是非多。
风流成性、不甘寂寞的夏姬很快便与陈国时任国君陈灵公勾搭在了一起。
陈灵公、夏姬
陈灵公就是夏御叔的堂哥,这也是乱伦了。
不仅如此,夏姬玩得比较大,夏姬在和陈灵公玩的时候,还很陈灵公两个宠臣孔宁、仪行父一起玩多人运动。
陈灵公这三人和夏姬玩得有多过分?三个人直接穿着夏姬的内衣内裤,堂而皇之的出现在陈国朝堂,三人偷情通奸都能在朝堂展示战利品的地步了。
偷情通奸的不是没有,像这么唯恐国人不知的真不多;
荒淫无道的人不是没有,像陈灵公这样的更是罕有。
当时陈国大夫泄冶看不过去了,就出来劝陈灵公,国君和卿大夫当众宣扬淫乱,名声也太不好听了,你还是把那件内衣收藏起来吧,自己偷偷藏着就得了,别拿出来丢人现眼。
泄冶都没叫他别和夏姬偷情了,只是叫他别这么肆无忌惮;甚至也没叫他把夏姬的内衣给扔了,只是叫他注意影响,泄冶得多无奈才会这么说啊。
陈灵公是满口答应,表示自己一定会改正,结果话说完没多久,他就伙同孔宁、仪行父这两个炮友把泄冶给杀了。
任何时候杀进谏的忠臣,都得是个黑点,是昏君常有的共同点。
孔子
后来子贡都拿陈灵公杀泄冶和纣王杀比干相提并论,问孔子怎么看这事。
孔子直接说泄冶一不是陈国高官,二不是陈灵公的什么血肉之亲,陈灵公这种国君就应该离他远远的,为这种国君而死,死也白死,真是不值得。
这是孔子虽是说泄冶,实际上是对陈灵公提出最严厉的批评,都懒得说陈灵公了。
03、玩大了泄冶一死,陈国再也没有人敢说三道四了,四个人玩得更疯了。
有次陈灵公、孔宁、仪行父三人又和夏姬在夏姬家中一块饮酒作乐。
偷情都偷到别人家里了,也是可以的,不过这对于这群志同道合的炮友来说只是小意思。
问题就在于当时夏姬的儿子夏征叔就在家中,当着别人儿子的面通奸,这事也实在是说不过去。
四个人是小酒喝着,小手摸着,小曲唱着,欢声笑语的谈着。
也不知道陈灵公是喝多了还是怎么滴,他突然对仪行父说,夏征叔好像长得像你诶,该不是你的儿子吧?
仪行父这时候很谦虚的表示,夏征叔还是比较像您。
从这段话足以看出,在夏征叔出生前及夏御叔没死之前几人就搞在一起了。
结果他们这对话被夏征叔给听到了,这话是个男人都忍不住,年轻的夏征叔更忍不住。
夏征叔是又惭又恨,恼羞成怒,他一气之下直接,从马房中拿出弓箭,直奔三个奸夫而来。
夏征叔眼珠子都快冒出火来了,既然要杀就先杀大的,咻的一声,他一箭射死了陈灵公。
另外两个奸夫这会酒早就醒,管他是谁的儿子,这会逃命要紧。
两人身手不错,居然被他们从狗洞里爬了出来,没被夏征叔给杀死,逃过一劫的他们转头就投奔楚国。
夏征叔一不做二不休,杀死陈灵公后,自立为君,你干我娘,我就夺了你的君位。
陈灵公十五年(公元前599年)陈灵公被夏征叔弑杀,夏征叔自立为君,陈灵公之子太子午逃亡晋国。
《晋文公出奔图》局部
要说陈灵公真是死有余辜,而且极不得人心,夏征叔弑君自立后,陈国人可能出于同情,居然都支持他,让他坐稳了国君之位。
当然从这也能看出夏征叔的篡位弑君恐怕也是是早有准备,可惜夏征叔旁边还有一个野心勃勃的楚庄王。
楚庄王十六年(公元前598年)冬,楚庄王以夏征叔弑君为由,在孔宁、仪行父两个带路党的指领下,进攻陈国。
攻打陈国的时候楚庄王还打着替天行道,铲除弑君逆臣的旗号。
其实吧,这事纯粹就是拳头小的有理也没理,没理更没理;拳头大的说有理就有理,说没理就没理。
楚庄王一来,夏征叔根本扛不住,很快被楚庄王五马分尸。
既然是诛除逆臣,现在夏征叔已经死了,你该撤了吧。
这个时候,楚庄王图穷匕见,他顺势将陈国给灭了,把陈国变成楚国一个县,这才是楚庄王真正目的,其他都是虚的。
因为夏姬,陈国居然被灭了,牛!
04、都是戏精开疆拓土、灭国之功到手,楚庄王很得意,这个时候他手下大臣申叔时对他说,夏征叔弑君自立罪过是很大,你杀了他得了,何必灭了陈国。
一个人牵着牛踩坏了别人的田,牵牛的人是有错,是该罚,但你把他的牛给牵走了,这罚得就重了。
你现在以讨伐夏征叔为由,却灭了陈国,这怎么能服众?
这就是成语蹊田夺牛的出处,申叔时其实就明确说出楚庄王讨伐夏征叔是假,趁机灭陈才是真。
为了自己的名声,为了能更好的争霸,在申叔时的劝说下,楚庄王放弃了灭陈,把太子午从晋国接了回来,立其为君,是为陈成公。
因为这事,楚庄王深为当时人所赞誉,后世孔子读到这段历史时,喟然长叹,高度评价道:
“贤哉楚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之信!”
其实楚庄王还耍了个滑头,陈国他是没灭,可他撤兵的时候从陈国每个乡都抽调一人,迁到楚国,集中安排在一个地方,这就是楚国夏州,他这一趟还是没白来,声望刷得飞起,还白得一州之民。
《东周列国·春秋篇》楚庄王剧照
夏征叔是死了,可夏姬没死啊。
当时陈国大夫辕颇为了向楚庄王献媚邀宠,居然把夏姬送到了楚庄王君臣面前。
要说辕颇这人是真不会送礼,送礼这种事肯定得偷偷摸摸的来啊,哪有光明正大送礼的,送的还是一个大美人,分都没法分。
楚庄王群臣一见夏姬,顿时惊为天人,个个神魂颠倒,舌头都捋不齐了。
送上来的美人,没人会不要,这里楚庄王最大,他首先发表意见,意见只有一个,欣然接受。
当时,楚国大臣屈巫也在场,他一见夏姬就被夏姬给征服了,他对夏姬一见钟情,请相信,他对夏姬是真爱。
从他看到夏姬第一眼起,他就迫切的想得到夏姬,但是夏姬要是被楚庄王充入后宫,他就没机会了。
因此得想办法,不让夏姬落入楚庄王之手。
考验屈巫演技的时候到了,他不动声色,首先将对夏姬的觊觎之心掩藏得丝毫不漏。
然后,他义正言辞的说道,大王你攻打陈国是为了讨伐弑君逆臣夏征叔,现在要娶了夏姬,就成了贪图夏姬美色了。这说出去名声也太不好听了。
其实灭其国,取其绝色,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当初楚庄王的曾祖父楚文王就灭了息国,将息国设为楚国的息县,然后又娶了桃花夫人息妫,息妫就此成为楚文王贤内助,还为楚国生下了一代英主楚成王,相夫教子,力助楚国三位君王治理楚国,留下一段佳话。
楚庄王有让陈大德在手,娶了夏姬也是瑕不掩瑜,反倒很可能再次成就一段佳话。
但是楚庄王这个表现出了惊人的意志力,为了声望,他连陈国也可以不要,夏姬也一样,他竟然真的听信了屈巫之言,不再对夏姬有任何想法。
一个能克服美女诱惑的君主,无疑是最可怕,最厉害的君主,楚庄王就是这么样的君主。
然而,屈巫好不容易打发了一个楚庄王,旁边楚庄王的弟弟,时任楚国司马的子反,也想将夏姬据为己有。
得,赶走一个楚庄王,又来一个子反,哪个都是他得罪不起的。
屈巫没办法,只好继续他的表演。
他煞有其事的就子反说:夏姬是个不祥之人,先是克死了公子蛮,后来又克死夏御叔,又害得陈灵公被弑,夏征叔被杀,孔宁、仪行父出逃,陈国被她搞得一塌糊涂。
人生在世,活命才是王道,哪能娶这么个扫把星回家,这不是嫌自己命不够长吗?再说天下美女多得是,你何必一定要获得她呢?
子反被屈巫说得一愣一愣的,再想想夏姬的光辉事迹,心里还真有点发怵。
最后楚庄王便将夏姬赐给了当时正好丧偶的楚国大夫连尹襄老,屈巫心里是在淌血,忙活半天,居然便宜了这个老头子,不过还好只要不是被楚庄王和子反得到,他还有机会。
而这个连尹襄老则艳福不浅,天上跳下个夏妹妹,啥也没干,就被他给抱得美人归。
05、神奇继续神奇的是,一年之后,晋楚邲之战爆发,连尹襄老在战斗中不幸阵亡。
将军战死沙场本是寻常事,但连尹襄老死得一点都不寻常。
邲之战最终以晋军遭遇前所未有的溃败而告终,其实楚国损伤很小。
结果饶是如此,连尹襄老也非常神奇的被晋国荀首一箭射死,成为楚国唯一一个阵亡的高级将领,真真是倒霉到家了。
更倒霉的是,当时荀首并不想杀人,荀首是因为自己儿子荀罃(即后来智氏当家人智武子智罃)被楚军俘虏了,荀首想抓个俘虏,换回儿子,就这样连尹襄老都能战死,只能说夏姬有毒!
连尹襄老一死,他的儿子黑要,居然也看上了夏姬。
父亲尸骨未寒,他就不惜乱伦蒸母,堂而皇之将夏姬据为已有,也是可以的。
眼看着夏姬就此落入黑要之手,屈巫不干了。
屈巫连楚庄王和子反都能忽悠,对付一个黑要更是手到擒来。
他先是向夏姬表明心迹,感动了夏姬,然后设计和夏姬一起私奔到了晋国。
当时楚国和晋国可是死对头,屈巫为了夏姬,居然不惜投奔死敌。
屈巫不管这个,从此和夏姬双宿双飞,一起过起了不羞不臊的生活,并且至少生了一个女儿。
为了得到夏姬这个心爱的女人,屈巫真是挖空了心思。
06、楚衰吴强这样一来,屈巫在楚庄王和子反面前说的鬼话就全部被拆穿了,子反已经知道自己被忽悠了。
子反勃然大怒,好你个屈巫,劝我们不要娶夏姬,原来另有居心。
子反一怒之下就灭了屈巫全家,跟着倒霉的还有黑要一家。
屈巫为了夏姬居然不惜叛国,导致全家被诛,夏姬之魅力由此可见一斑。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屈巫叛国,因素很多,夏姬只是其中之一,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楚庄王死后,以子重、子反为首的楚国公族势力和屈巫的卿族势力争权斗利,矛盾尖锐。
子反杀屈巫全家,这个因素也是至关重要的,并不完全是因为夏姬,争风吃醋,怀恨在心)
而被子反灭家的屈巫从此对楚国恨入骨,他给子反写了封信,信上扬言“必令子罢於奔命”,老子虽然不能亲手杀了你,但也一定要你疲于奔命而死。
而后,为了以示和楚国决裂,他放弃屈氏,改名巫臣,然后为晋国献策对付楚国,成为楚国死敌,为了报仇,甚至不惜让楚国衰亡。
春秋形势图
而对楚国了若指掌的巫臣知道楚国一个命门——那就是楚国东面的一个小国——吴国。
当时的吴国全是一群野蛮人,打仗不要命,一直骚扰楚国,搞得楚国不能安心和晋国争霸。但吴国技术落后,倒也没给楚国带来严重威胁。
可是,如果有人教吴国打仗,给他们带来先进的技术会如何?那不就如虎添翼了吗?
巫臣就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干的,为此他向晋国献上了联吴制楚的策略,并且亲自到吴国,手把手地教吴国人行军布阵、经济建设。
巫臣一来,吴国瞬间腾飞,就此拉开楚衰吴兴的序幕。
一个夏姬,居然搅乱了整个天下大势!
07、诅咒蔓延更玄的还在后头,巫臣和夏姬不是生了个女儿嘛?
后来,与郑国子产、齐国晏婴齐名的晋国名臣叔向(即羊舌肸,晋国国君之后,姬姓,羊舍氏)快要娶妻的时候,就看上了夏姬的女儿。
但是叔向的母亲却死活都不同意这门亲事,因为夏姬的克夫克子的名声实在太坏了,她怕夏姬的诅咒会顺延到女儿身上,一旦叔向娶了夏姬的女儿,就会祸害羊舌氏。
叔向听了母亲的话,再想想夏姬“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的光辉事迹也怕了,于是取消了娶夏姬女儿的打算。
结果这时晋平公插手了,强迫叔向娶了夏姬的女儿。
叔向没办法,就娶了夏姬的女儿,婚后生了个儿子叫羊舌食我(字伯石,又称伯石)。
叔向
当叔向的母亲去看这个小孙子时,远远地听见啼哭声,马上就说:“哭得这么难听,这可真是豺狼之声啊!狼子野心。除了这个人,没有人能够毁掉我们羊舌氏。”
于是,她掉头就走,不去看孩子。
结果,日后果然是这个羊舌食我,害得羊舌氏被晋国诸卿联手灭族,羊舌氏满门抄斩,只有羊舌食我的儿子羊舌道逃过一劫,逃到华山,居住在弘农华阴。
而羊舌道,为了避祸,就该叫杨道,这就是杨氏正宗弘农杨氏的由来!
夏姬真牛,诅咒都能蔓延到女儿身上!
结语、现在你知道了,和夏姬有关系的男人,通通都没有什么好下场,“杀三夫一君一子,亡一国两卿”,陈国因她而灭,楚国因她而衰,吴国因她而强!
史上最毒的红颜祸水,她说第二,谁敢称第一?
现在问题来了,在那个男人当家做主的时代,这一切都是夏姬造成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