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结婚证词宣誓,其姨太太孟小冬结局怎样?

2023-09-18 22:56:04 35阅读

民国结婚证词宣誓,其姨太太孟小冬结局怎样?

孟小冬先后在香港、台湾生活,并且最终在台湾逝世。作为民国为数不多的美少女,孟小冬的人生颇为离奇。

事件回顾:

众所周知,杜月笙曾经在最为辉煌的时候娶了孟小冬,并且对孟小冬照顾的无微不至,在杜月笙的五房姨太太当中,杜月笙唯独钟爱或者说愿意把真心付出的就是孟小冬女士。

民国结婚证词宣誓,其姨太太孟小冬结局怎样?

可是在孟小冬与杜月笙这段姻缘之前,还有一个人与孟小冬有过牵连,那就是国民戏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梅兰芳是孟小冬早期最为心爱的一个男子,只不过因为一场刺杀外加上梅兰芳的姨太太不愿意让自己迈进梅家的门槛不得不告一段落。

于是孟小冬在杂志报刊上发帖,来控诉自己坎坷的一生,而在发帖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就被杜月笙收纳其中。

孟小冬的成名作是:《搜孤救孤》,而这首戏曲在整个民国时期所占有的巨大影响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而且因为孟小冬的加入,使得这首戏曲,直接让其他的戏曲人放弃演唱,因为无论怎样演唱,都难以逾越孟小冬那个版本。

而杜月笙第一次遇见孟小冬时,便被她的戏剧所吸引,众所周知,杜月笙本身也是个戏剧迷,对于各种戏剧但凡是能够听得到的都会哼哼上两曲,而孟小冬的美貌与才华的贯彻融合,深深的吸引了杜月笙。

最早两人相遇时,杜月笙竭尽自己的全部力量去帮助孟小冬,并且对他生活上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而在抗战胜利的第二年,杜月笙便从香港回到上海,并且把孟小冬也带了过来。

在之后,杜月笙和孟小冬前往香港,并且在1950年杜月笙与孟小冬正式结婚,此时的孟小冬相差杜月笙21岁。结婚之后,杜月笙将自己的部分财产直接给了孟小冬,并且在结婚不久,杜月笙变撒手人世。

没错,这就是事实

孟小冬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是成功人士,早期嫁给了梅兰芳,后期又嫁给了杜月笙,并且在杜月笙死后领取了大笔遗产,前往台湾安享晚年。

可是这样所谓的成功人士并不是孟小冬所希望的,最起码从孟小冬在此之后的11年之内能够窥探出一二来。孟小冬到了台湾之后,自己租了一个房子单独居住,并且数年都是如此。

或许风光过后的孟小冬心中依然是孤独的,是落寞的,也不知在人生的最后几年里,孟小冬想的究竟是梅兰芳还是杜月笙。

【参考文献:《中国戏曲史》】

民国结婚证上誓词?

版本一: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dié,意为小瓜)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载明鸳谱。此证。

版本二:嘉礼初成,良缘遂缔。情敦鹣鲽(jian die),愿相敬之如宾;祥叶螽(li)麟,定克昌于厥后。同心同德,宜室宜家。永结鸾俦(chou),共盟鸳蝶,此证。

版本三:喜今日嘉礼初成,良缘遂缔。诗咏关雎,雅歌麟趾。瑞叶五世其昌,祥开二南之化。同心同德,宜室宜家。相敬如宾,永谐鱼水之欢。互助精诚,共盟鸳鸯之誓。此证。

版本四:喜今日赤绳系定,珠联璧合。卜他年白头永偕,桂馥兰馨。此证。

民国1929年为什么是1940年?

你说的是民国29年 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职,定国号为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1912年为民国元年,以五色旗为国旗。

则1913年为民国二年,依次类推,可推得民国二十九年是公元1940年。

陶行知结婚证词?

陶行知先生结婚证上的证词

天也欢喜,地也欢喜,人也欢喜。欢喜我遇到了我,我遇到了你。当时是你心里有了一个我,我心里有了一个你。从今后是朝朝暮暮在一起,地久天长,同心比翼,相敬相爱相扶持,偶然发点小脾气也要规劝勉励,在工作中学习,在服务上努力,追求真理抗战到底,为着大我,忘却小己,直等到最后胜利再从容生一两个孩子,一半儿像我,一半儿像你。

结婚人:陶行知吴树青

民国二十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凤凰山育才学校

河汉予言的意思是什么?

河汉予言【拼音】: hé hàn yú yán【解释】: 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出处】: 孙中山《心理建设》第六章:“倘革命党当时不河汉予言,则后天民国之进行,亦如先天组党之手续,凡归顺之官吏,新进之国民,必当于民国为正心诚意之宣誓。”【举例造句】:【拼音代码】: hhyy【近义词】: 河汉斯言、河汉吾言

由于无法甄别是否为投稿用户创作以及文章的准确性,本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您通知我们,请将本侵权页面网址发送邮件到qingge@88.com,我们会做删除处理。